本文目录
- 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且念念不忘的诗词或诗歌
- 你知道哪些不广人为知却很惊艳的诗词或诗句可以分享吗
- 宋代有什么比较小众,但一读却让人惊艳的思乡诗词
- 你感到最惊艳的诗词是什么
- 有哪些描写南京或者南京某一地方很惊艳,很有深意的诗句
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且念念不忘的诗词或诗歌
一直记得晏几道《《鹧鸪天》》的这两句诗。“相思本是无凭语,
莫向花笺费泪行。”这两句的解释是:相思本来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且不要再向信纸伤心落泪了. 久待意中人不归, 相思又无凭, 只能安慰自己不必再为写信而难过了, 并藉此抒解一下抑郁的情绪。
全诗的内容如下: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在哪方。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你知道哪些不广人为知却很惊艳的诗词或诗句可以分享吗
古代很多诗红人不红,也有诸多惊艳的诗词,却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说没有被大多数人知晓。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崔颢的《长干行》,崔颢除了黄鹤楼外的另一首佳作,可与李白媲美,堪称经典。起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相信有些人可能读过,一起来看看。
崔颢,大家都读过他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看后都感到汗颜,今天则与大家一起欣赏他的民歌曲调,李白也写过。
《长干行》就是典型的江南民歌曲调,多以绝句为主,玲珑别致,情感细腻。如李白的《长干行》,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坚贞、深沉的的爱情故事。相比于李白,崔颢的《长干行》一点都不逊色,他的这组诗共四首,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的其中两首。
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它就是一个独幕剧,它就是一曲男女对唱啊!
第一首以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问:问谁呢?问一个小伙子,“君”和“妾”,两个人的性别显而易见。截头去尾,就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一个终日在长江讨生活的船家女,听到了乡音,在停船的瞬间,急急地问小伙子:“大哥你家住哪里呀?我家住在横塘,听口音,咱俩应该是老乡”?她问完了人家住哪,没等小伙子回答,赶紧告诉人家自己住哪,然后似乎觉得问得有些唐突,不太矜持了,所以又找补了两句:您可别误会啊,我这可不是“撩汉”,我就是听着你的口音亲切,想认一个老乡而已。一个聪颖、率真、娇憨、羞涩女孩的音容笑貌,瞬间便如立眼前,闻其声而见其人。
那么小姑娘是不是就心无旁骛,就想搭讪认个老乡呢?不是,在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儿,虽不能像大观园中“侯门秀户女”们,整日琴棋书画,锦衣玉食,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但也仅仅就是在家里做做针线,洗洗衣服,干些家务。出去也不过就是“竹喧归浣女”呀,或者“出门采红莲”呀。而这个小姑娘不是,她是驾着船,像男人一样,在长江上风里雨里地奔波着、劳作着,她的内心是孤寂的。忽然听到乡音,她一定会举目观望,那小伙子也绝不是矮脚虎王英那种丑陋、猥琐之辈,很可能就是一个《边城》版浓眉大眼、相貌英俊的“傩送”,这怎能不让小姑娘喜出望外?怎能不让小姑娘春心萌动?如若不然,她就不会有后两句的解释和自圆其说。
接下来的第二首,是小伙子的回答,说了什么呢?他说:我家就在这长江边住,我也整日在长江上跑船,在家的时候不多,听你的口音,咱俩应该是老乡,但是我还真不认识你,回答得诚恳率真。这里的九江不是江西省的九江,就是泛指长江,而横塘和长干的关系呢?其实横塘和长干是一个地方,横塘是一座河堤,而长干和横塘都归属于建康,只不过是长干的范围比横塘要大些,就像一个县而不是一个乡。小伙子的回答让人感觉多少有点生硬。一个聪慧、灵秀的小姑娘主动和你搭讪,和你攀老乡,他应该这样回答:我们可不就是老乡吗?我看你也有些面熟,你们那都有些什么什么,或者我还认识你们那的谁谁等。这样,交流就能顺畅地继续下去。
他一句“生小不相识”让人有点不好接话了。不是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人,而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有点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质朴中有点木讷。那是不是小伙子对女孩儿就没有好感,没有意思了呢?也不是。虽然貌似不会聊天的一句:我还真不认识你,其实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另一层深意:咱们是老乡,很可惜,咱们从小不认识,很可惜咱们没有了青梅竹马的机会。既有相见恨晚之意,又有对今日萍水相逢弥足珍贵之感。况且那句“来去九江侧”不也是向小姑娘倾诉:我和你一样,也是风行水宿,我们是同命相连啊!一个“同”加深了两人的共同点,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两段对话,朴素率真,不修饰,不烘托,一幅素描,一曲对唱。画面生动形象,人物活灵活现,凝炼中透着利落,干净中含着健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代有什么比较小众,但一读却让人惊艳的思乡诗词
我给大家推荐一首北宋大儒李觏的《乡思》,这首诗的前两句,非常著名,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出生于北宋中期,他出身寒微,但是读书刻苦之极,最终博通古今,长于儒学,他立志为国为民,勤于著述,名声因此也渐渐传开,每次讲学,自发而来者常达数十百人。李觏不拘泥于汉唐时的儒学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经讲学,被誉为“一时儒宗”。
当然,李觏其人,我们很多人是不熟悉的,但是,他有一首著名的《乡思》诗,我相信,很多人即便没有读过全文,前两句也一定听过,因为写得太好,经常成为人们表达思乡心情的文案。全诗如下: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首二句便成名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诗人从远望着笔,但是却并写望到了什么,只是让我们笼统的知道,此刻正值黄昏,夕阳西下,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故乡的方向,犹如在天涯海角一般,一瞬间,诗人感觉到落日之处便是天涯,可是明明看得见落日,却看不到故乡。这两句气氛的营造,当真是打动人心,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地非常迷离感人。
另外,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反差,带给人直击心灵的滋味。他以落日衬托天涯,再以天涯衬托故乡,思念之深,不言而喻。还有,此处落日天涯的典故,来自于《世说新语》,据说晋元帝问晋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更远?”明帝起先回答说,太阳更远,因为从没有人从太阳那里来过,但是后来,他却又改口说是长安远,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便渐渐将落日天涯与故乡联系了起来。
接着两句,“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写自己凝视碧山的感受,与“天涯”相比,碧山自然是近处了。诗人恼恨面前的碧山遮挡住了自己远眺故乡的视线,但随之重重暮云,却又把碧山遮挡住了,那么这种恨意,自然更深一层了。
朦胧的暮云,有着凝重且压抑的感受,这与前两句的天涯落日,遥相呼应,色彩渐渐变得黯淡下来,犹如诗人远望故乡的心情,乡思之情也变得如层层暮云一般,很难化开了。
李觏这首诗,先从远处着笔,写极目天涯、远眺落日引出的思乡之情,接着转笔写近处的碧山,乡愁更进一步,归家无期、归路不知,这种强烈的思乡感情,也在层层推进中,发挥到了最高峰。
你感到最惊艳的诗词是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我感到惊艳的诗词举不胜举,其中有一首我特别喜爱,那就是李冶的《八至》。
李冶,女,是唐朝中期在诗坛上享受盛名的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她一生命运坎坷,历经磨难,看透了人世间的冷漠与蒼凉,以一个女性的独特视角,写出的诗令人惊艳。可惜的是,许多诗作已经失传,仅留下十六首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她的其中一首惊艳之作: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诗用了八个“至”字,初看平淡无奇,细品蕴含哲理。前三句描写了大自然的辨证关系,主要是为了衬托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虽一生未嫁,却看透了尘世夫妻之间的爱恨情仇。“至亲”可以互敬互爱,誓同生死,相濡以沫,白头到老。“至疏”可以相互猜测,形同陌路,剑弩拔张,一拍两散。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当下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夫妻之间的缘分,切莫让夫妻之间从“至亲”最后却变成了“至疏”,从亲人变成了仇人,遗憾终身。
唐代女诗人李冶
有哪些描写南京或者南京某一地方很惊艳,很有深意的诗句
虞美人·秋登阅江楼
秋风不觉风干了,两岸青青草。半川烟水下江楼,思我暮云春树少年游。
桃亭叶渡时时待,缘分终无赖。个中滋味与谁同?只见芦花深处一飞鸿。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此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缀】 ①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有人的思念。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曰:“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相与细论文”。 ②桃亭叶渡:桃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