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梦得 点绛唇 点绛唇叶梦得

点绛唇叶梦得缥缈危亭全诗大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宋·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7 12:32:40 浏览7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点绛唇叶梦得缥缈危亭全诗大意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朝代:宋朝 作者: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峰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翻译: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宋·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

(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花人格化,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同时又写出它(也是诗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耿直的傲骨。(意对即可)
(2)①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诗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归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意对即可)


叶梦得的词作选摘哪些名言名句

  1. 【浣溪沙·送卢倅】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我亦故山归去客,与君分手暂流连,佳人休唱好因缘。

  2. 【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小雨初回昨夜凉,绕篱新菊已催黄,碧空无际卷苍茫。

    千里断鸿供远目,十年芳草挂愁肠,缓歌聊与送瑶觞。

  3. 【点绛唇】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4.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5.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1.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

  2.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3.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4. 叶梦得是学苏派中较有成就的“名家”词人,是连接苏、辛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词史地位,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