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赏析唐诗《静夜思》
谢谢邀请。《静夜思》李白用白描的手法,口语式的语言,信手拈来,雅致而不落俗套,勾勒了一个沉重且大众的思乡心理,须知古人交通工具的限制,思乡那可是浸透了游子的血泪啊。
古人以月怀念故乡的诗很多比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阴历九月十五,扬州也已有霜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床”的解释,主要有:胡床,也就是马扎。通假“窗”,井栏。
欣赏:诗人九月十五旅居扬州一个小小的旅社。天气转寒,夜不能眠。月光透过窗户,撒在床前,皎洁的月光好像屋外的严霜,平添了些许寒意。诗人披衣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轮圆月高挂。此时,诗人浮想联翩,思绪千里,故乡的一双孩子睡了吗?妻子是否望月思念如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情不能已,挥毫这下了这千古流芳的《静夜思》,令后人咏叹。
有哪些以前背起来没什么感觉的古诗词,现在却觉得很有味道
说起古诗词,以前无感,现在滋味杂陈,首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实有两首,全诗如下:
- 回乡偶书(一)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回乡偶书(二)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是唐代长寿诗人之一,一生经历两朝,人生的道路虽然也是“风雨兼程”,但难得他能善终。《回乡偶书》是他在86岁告老还乡所作。
两首都是写游子归乡、物是人非的感慨。第一首耳熟能详,因“儿童”的“笑问”冲淡哀情多了一丝丝欢快,是笑中含泪;第二首声名稍逊,一句“人事半消磨”多了份沧海桑田之感,“惟有泪千行”,让人不忍卒读。
初遇《回乡偶书》,我的视野还是与家人共守家乡的一片蓝天。“少年不识愁滋味”,何况“游子”、“乡愁”呢?
再遇,已是人到中年的游子,是在伯父仙逝的那年。当我携父母驱车几千公里往家赶,凌晨四点在离家3-4里,我们完美的错过了我以为铭刻在心、一辈子难忘的路口!更让我惭愧的是在治丧的亲朋中,大半我还都叫不上名字!这些人有些是看着我长大的乡邻;有些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真是“近年人事半消磨”、物是人非。
结缘,当属2012年春节。给同村长辈拜年是老公家乡的乡俗。我俩都记得有位长辈家的位置,走了几家都不对,我随口问在门口放鞭炮的小孩:这是XXX家吗?孩子反问道:你又是谁?正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相似的情景,相同的不堪!
诗“海”茫茫,我偏偏钟情贺知章和他的《回乡偶书》,因为我们都有同样的身份...思乡的游子。虽不能像他一样衣锦还乡,但我思乡之情、近乡情怯以及物是人非的感受是想通的。
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回头,青山依旧、是非转头空。珍惜亲情、珍惜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