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南美洲的气候类型
南美洲气候类型比较多,以热带气候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受地形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明显,气候类型呈狭长形分布;由于山脉对水汽的阻挡作用,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沿海地区。
南美洲热带温带寒带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赤道在南美洲北部穿过,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部通过中美地峡与北美洲相连,南部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南美洲在形态上呈三角形形态,越往南东西宽度越窄,从纬度位置来看,南美洲从10°N往南跨过赤道,一直延伸至55°左右,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热量带。
由于南美洲西部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隆起了贯穿南北的高大山脉“安第斯山脉”,南北长约89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因而安第斯山脉所在的区域形成了高山高寒气候。同时,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存在,使得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分为明显的东西两部分。
由于安第斯山脉本身的位置位于南美洲的西侧,所以位于安第斯山脉以西的部分面积十分狭窄,呈南北条带状分布,主要的气候类型有三种,其分布也呈现南北延伸、南北更替、条带状的分布。从赤道附近至30°S左右分布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离岸信风和秘鲁寒流的影响。从30°S至40°S之间分布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从40°S往南地区,分布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是南美洲的主体区域,由于处在热带地区的面积巨大,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位于赤道附近的如亚马孙平原区域,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主要是巴西高原区域,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在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非典型)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
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具体见下图:
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点图
在南纬25°和北纬25°之间为热带气候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一年往往可分干、湿两季,风暴较多,我国南海诸岛属于此区。在赤道附近常年湿润高温,多雷雨天气。往往一天有三变的天气,人们把这称为“赤道气候”。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动植物生长繁衍非常茂盛,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全年无寒冬。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①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射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蒿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②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可分干、热、雨3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3)热带沙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①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②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湿季。(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亚洲的两大显著气候
此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为两大洲都拥有的气候类型。 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亚洲和南美洲气候分布基本格局的形成,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分布主要受到“海陆.
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在南美洲东南部则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像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由于安第斯山脉影响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气候是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一个区域气候的形成受到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和下垫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全球而言,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等11中类型。就大洲而言,不同的大洲气候分布也具有各自的特征,那么亚洲和南美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异同点呢?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总面积约为4457万平方千米,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大洲,总面积约为1784万平方千米。两个大洲都是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加之地形类型十分复杂,所以亚洲和南美洲的气候特征都是“复杂多样”。亚洲拥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等9种气候类型。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南美洲拥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等8种气候类型。在这些气候类型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极地气候亚洲有分布而南美洲没有分布,而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洲有分布而亚洲没有分布。此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为两大洲都拥有的气候类型。
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亚洲和南美洲气候分布基本格局的形成,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分布主要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同时也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上,从而使得亚洲的中部地区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深居内陆的区域,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而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又地处世界上最大大陆和最大海洋之间,从而拥有最为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地区,亚洲拥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这三种季风气候,是各大洲唯一的。
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受到“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南美洲西部分布着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那就是科迪勒拉山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存在,使得南美洲的气候分布以该山脉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两部分,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十分狭窄,呈条带状南北延伸,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等。
而太平洋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使得沿岸降温减湿,热带沙漠气候大幅度往低纬度地区延伸。此外,在南纬30°至60°之间的区域,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的地区,处在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而位于山脉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由于位于盛行风带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焚风效应”,降水稀少,出现温带大陆性气候。
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