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夺冠电视剧剧情详细介绍
夺冠是电影,不是电视剧,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负。但那一代女排训练之艰苦,之刻苦,之永不言弃,已跃然银幕。
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三大球第一个世界冠军,宋世雄那铿锵有力、极具辨识度的解说,一下子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激情澎湃、阳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巩俐饰)的美国队,中国队教练(黄渤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国女排在那一刻所经历过的挣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淘汰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排球中国女排对日本夺冠直播全过程
2015年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这次世界杯一共有12支队伍参赛,前两名将直接进入里约奥运会参赛。中国女排当时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劲,完全可以匹敌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支女排。所以女排顺利挺进决赛,将面对东道主日本女排。
赛前,日本相关人士表示,反正日本女排不是中国女排的对手,没必要给中国女排制造障碍。但是开赛后,日本女排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她们打得相当顽强。占有主场优势的她们一次次攻击者中国女排,而球迷也不断加油呐喊,同时狂嘘中国女排。
但是,无论日本女排如何造势,终究实力不如中国女排,结果是中国女排3比1力克日本女排拿下冠军。这是中国女排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同时还拿到了进军里约的资格。教练、队员、球迷自然喜上眉梢,相互庆祝。
夺冠讲述了什么故事
《夺冠》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故事,中国女排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情结的,她们是民族英雄,她们是时代偶像,她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迹。在2020年伊始,中国女排在去年刚结束的世界杯中以11全胜快速揽下桂冠,而今年又将在东京奥运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可以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电影《中国女排》为什么改名为《夺冠》
关于这场纠纷的起因,作为中国女排前总教练之一、电影角色原型之一的陈忠在电影《中国女排》中刻意把他描绘成一个滑稽的“小丑”,歪曲了中国女排的历史,这是争议的焦点。我不想讨论这场纠纷,不想讨论纠纷背后的是非,因为,我也很喜欢中国女排,也尊重每一个支持中国女排的人。
我们还是在2019年9月29日的镜头前,中国女排3比0战胜阿根廷的那一天,是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完美的“收官”。这是本届世锦赛的冠军,2015年后再次夺冠,为国家70岁生日献礼。每一位来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81年11月6日晚在日本大坂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女排比赛。
近40年来,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的地位跌宕起伏,在世界大赛中的排名屡屡上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女排精神”总能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女孩身上,在世界大赛中,无论谁的对手,无论赛场上的局势多么严峻,女排姑娘们始终战斗到底,始终保持着向上拼搏的姿态。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以惊人的成绩复出,与俄罗斯队交手;2016年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从绝境中开辟了出路。
无论如何,“女排精神”凝聚了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自诞生以来,始终激励和激励着人民顽强拼搏、争先、自强。到目前为止,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回到电影《中国女排》,原标题“中国女排”这个标题成为话题,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只要热爱女排,一切都可以接受,更何况只是一个“改名”。无论怎么更名,“女排精神”都不会改变,期待着从银幕上看到中国女排姑娘的身影,从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