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何说NBA10年总决赛强度历史第一,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 分析NBA赛程对一支球队的利弊要考虑的因素
- 分析NBA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呢
- NBA的球员投篮达不到水准,是他不够努力,还是有其他原因
- NBA是世界最顶级的篮球比赛,为何对抗程度在不断弱化
- NBA2014-2015赛季雷霆VS太阳的分析
- NBA比赛分析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为何说NBA10年总决赛强度历史第一,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05年总决赛应该是强度最高的,联盟防守最强的两支球队。七场比赛全场都是绞肉机般的身体对抗,窒息的防守,撕咬式的比分交替,双方球员意志力 身体对抗都达到了极限~
分析NBA赛程对一支球队的利弊要考虑的因素
1.单位时间内赛事密度(如5天4赛,7天5赛都是要命的赛程)
2.主客场分布(连续数场客场,特别是东西部飞的长距离客场,大部分时间都会用在赶路上,影响球员休息和状态)
3.对手强弱(短时间内连续对上顶尖强队,会对球队的消耗非常大,导致往后场次的比赛很可能状态出问题)
分析NBA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呢
分析NBA的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球员的价值,然而有的球员太过出色,即便有数据分析,也不能将其优点全部概括,这其中有以下几个例子可供参考。
在迈克尔乔丹获得第2次NBA的三连冠时期,大虫罗德曼成为了公牛队的三巨头之一,在得分数据上,大虫罗德曼根本无法和迈克尔乔丹与斯科特皮蓬相媲美,他甚至获得过0分28个篮板的奇葩数据,在整场比赛中没有得分,一直在协助队友,但他在场中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90年代有四大中锋,公牛队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锋,所以全靠大虫罗德曼拼抢篮板,他甚至能与沙奎尔奥尼尔对抗,而在防守端大虫罗德曼,更是极尽所能的限制对手,在1998年NBA的总决赛上,大虫罗德曼成功的限制住了卡尔马龙,给迈克尔乔丹制造了抢断的机会,最终投下制胜一球,所以哪怕他的得分并不高,也堪称球队的支柱。
同样这种数据也可以用在科比布莱恩特这种超强的得分手身上,早期的科比布莱恩特喜欢单打独斗,哪怕面对对手的包家甚至三人联防,他都会强势投篮,也因为这样,他投篮打铁的概率非常大,生涯一共打铁14,481次,是NBA的打铁王。但为何球队对他唯以重用,从来没有因为科比布莱恩特投丢了那么多球,就不让他上场,那是因为他做到了别人无法做到的事,能够以一己之力,在对方好几个球员的防守下,得分也是一种能力。
最后要说的就是勒布朗詹姆斯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勒布朗詹姆斯的竞技状态始终让人担忧,然而通过数据,人们惊喜的发现,他的得分能力略有下降,助攻数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个,而且他还减少了扣篮的次数,更多的是凭借着空位投篮和三分球,这也减小了他受伤的概率,甚至可以说,如果他再用点力,完全可以和巅峰状态时期的他媲美,所以他在球队中的地位依然牢固,这都是通过数据来判断的。
NBA的球员投篮达不到水准,是他不够努力,还是有其他原因
NBA的球员投篮达不到水准,并非是不够努力,因为比赛太激烈、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及时取长补短和手感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着。具体分析如下文:
第一,因为比赛太激烈。NBA球员虽然在比赛中投篮命中率很低,但是在平常的训练等中是很高的,普通篮球爱好者根本没法比,NBA的防守强度和身体对抗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想象的,其实在全场比赛中激烈的身体对抗和来回奔跑的体力消耗都会使动作变形,加上紧张等情绪,命中率低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奥尼尔他在平常打球的时候三分命中率也是很高的,要说努力 大家都很努力 在nba这个弱肉强食的地方,不努力只能被淘汰,只能说球星和普通球员相比多了一点天赋和一点运气。
第二,没有一技之长。有很多NBA职业球员,包括球星,甚至超级球星,都有很明显的技术短板,比如奥胖,他的篮球世界里就根本没有“投篮”这个概念,这也是他和姚明的差距所在。就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你的天赋、出身多高多好,也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但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还有库里,他很聪明,知道自己弹跳、身高不行,就改变投篮动作——出手快,防不胜防。知道身体对抗不行,就不进去找对抗了,在外线就扔。
第三,没有把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能在职业生涯中将自己的弱项变成强项的球员真的不多,毕竟大多数球员生涯很短,生涯长的怎么说也是明星了,至少有点知名度,而且投篮并不是只要练习就能变好,出手时机的把握以及心态和信心都很重要,还有从小接受的培训环境等等,都会影响球员的风格。NBA球员的话自然是地球上最有天赋也最努力的那批人了,并不存在不够努力的说法。
第四,手感这个东西很飘忽不定。投篮中不中最重要还是手感,打过球的人都知道,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这是很正常的事。还有就是毕竟在NBA,球员的水平肯定是有的,只是面对实力不俗的防守者,他们来防守你,你的命中率就可能下降一些,投不进也是正常。
NBA是世界最顶级的篮球比赛,为何对抗程度在不断弱化
身体对抗的减少,比起90年代的“铁篮球”,是一种直观的感觉。为了保护进攻球员(尤其是外线球员)鼓励进攻,当代NBA联盟改变了一系列规则,如无握手规则、合法防守、3秒防守等。,各种发哨和气哨都在增加,内线球员被边缘化和蓝领化。以前的粉丝和名人都说“入者得天下”,对于“带头动全身”、“精彩到顶”的职业运动来说,规则的改变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使得之前的“拳击到肉”的身体对抗逐渐消失。
首先我们来看看球员的伤病是不是越来越多了。至少从17-18赛季开始,根据InStreetClothes.com对伤病的追踪,与16-17赛季相比,伤病频率增加了10%左右,与2016-17赛季相比,伤病超过100人,因伤病错过的比赛总时间增加了25%左右。
戈登·海沃德(81)、凯里·欧文(22)、林书豪(81)、扎克·拉文(58)、斯蒂芬·库里(31)、麦克·康利(70)、德马斯·卡曾斯(34)、波尔津吉斯(34)、马克尔-。在联赛中,因伤缺阵超过5000场,这是自2004-05赛季跟踪这个数据以来的首次。更快的运动给进攻球员的身体甚至防守球员的身体带来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当这些防守球员是一些重内线球员的时候
通常人们认为对抗是球员受伤的主要原因。但据InStreetClothes.com对17-18赛季100多名主力球员受伤情况的分析,因身体对抗直接受伤的不到20%,包括恩比德被队友富尔茨面部受伤、卡特对麦考伊犯规等等。有趣的是,接触性伤病的比例在季后赛开始上升,节奏较慢,更强调身体对抗。
NBA2014-2015赛季雷霆VS太阳的分析
雷霆不可阻挡!
比赛分析:
太阳最近状态低迷,战绩更是一度下滑,送走了小纳什整体实力有所消减,尽管得到奈特但也处于磨合当中,目前太阳位居西部第10。而雷霆最近状态出色,尽管缺少了当家球星杜兰特,不过在威少的带领下球队战绩增升,上一场击败步行者豪取7连胜,威少砍下20分11篮板10助攻三双,伊巴卡得到23分10篮板大号两双,替补也表现不错,目前球队以32胜25负位居西部第8。
总结:
太阳目前状态十分低迷,可能送走德拉季奇后球队不太适应比赛节奏,而上一场对阵田径掘金体力又消耗太大,此役背靠背迎战强势雷霆阻碍重重,球队没有一位球员实力可以抗衡威少。而雷霆目前处于连胜状态,气势大度提升,威少发挥出色,替补也表现不俗,面对太阳压力不多。因此,本场比赛看好雷霆客场击败太阳取得连胜。
NBA比赛分析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NBA解说属于美式解说,在北美四大联盟中解说起来是最简单的一种。体育解说是有一定体系,但是我觉得更合适的一个词叫做套路!
解说属于播音艺术,无非就是说话的艺术,无论怎么变都不会离开这个本质。而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一个有逻辑的人说话是为了表达观点寻求共鸣。因此,体育解说最关键也就是两个“观点”和“共鸣”,在相关论文中的专业术语叫体育解说的议程设置。
而“表达观点,寻求共鸣”按照逻辑顺序有以下几个问题。
A、表达什么观点?
B、怎么表达观点?
C、怎样将观点串联在一起?
首先,对于体育解说来说,最关键的往往并不是临场的解说,这些都是在解说员的选拔中已经经过检验的,不成问题的。因此,对于一名解说员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赛前的准备。美国因为有惨烈的解说员的竞争,因此你所有的解说员都会告诉你准备的重要性。而准备则决定了你将带着怎样的观点去解说这场比赛。
其次,怎样表达观点。我非常欣赏上海体育学院朱俊河老师将叙事学、传播学的理论引入到体育解说当中,尤其是“场域”的引入让解说员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什么是“场域”?就是说解说员在解说的时候应该将自己放在怎样的情境当中。解说员在演播室并不只是对这演播室的人说话,而是对观众说话。而现场解说更不可能只对解说嘉宾。因此,解说员想营造一个怎样的解说氛围,让观众能够接受你说话的方式,能够用合理的语言调动观众的感受,这就是解说员需要去思考的。(参考子忠大帝!)
最后,就是讲到实际操作。虽然话不好听,但是确实是不少解说员提出过的要求。作为一名解说员就是要有能够把正的说成是反的,黑的说成白的的能力。首先,大多数观众对于比赛的理解水平自然是远远无法赶得上解说员的(无论国内外。),但是舆论的情绪又会给观众片面的观点,因此当解说员的解说与观众的一般观点发生冲突,但是又是短时间内无法解释的时候,这时候就要考验解说员的功底和取舍了。而这终将导致,解说员的观点会持续与原本的逻辑脱节,这就是更考验解说员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的时候。
但是这一切都源于最初的准备。但又不得不明确的说,国内的解说员除了张卫平老师,整体上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胜任解说员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