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多特蒙德为什么能和拜仁并称德国国家德比
- 多特蒙德和拜仁哪个在德国影响力大
- 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哪个厉害
- 榜首战拜仁险胜多特,为何这几年多特蒙德总是竞争不过拜仁
- 看天下足球的,看到多特蒙德南看台什么感觉
- 看了拜仁慕尼黑赛程,明天对上多特哪里能买呢
- 拜仁连进4球逆转多特,多特被逆转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 多特蒙德再次闯入欧冠8强,是谁的功劳
多特蒙德为什么能和拜仁并称德国国家德比
多特蒙德之所以能够在德国足球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是完全依靠97年的欧冠,否则诺丁汉森林早都是顶级球会了。
BVB与德国足球的渊源,几乎是其他球会难以相比的。
第一,多特蒙德是现在德国顶级联赛中唯一一支贯穿全德锦标赛与德甲两个时代都取得成功的俱乐部。1965年前的全德锦标赛时代,BVB拿过3次冠军,并且最后一个恰恰是德锦赛的末代冠军。现时处于德甲的球会只有纽伦堡(9次)、沙尔克(7次)位列其上,但是这二者在德甲时代均未再夺得联赛锦标。而进入德甲时代,BVB的5次冠军在数量上虽然只是拜仁的1/5,但是也与门兴齐列位居第二。
第二,BVB对于德甲初期创制、发展的影响毋庸而言是最大的。西德足协是在多特蒙德会议上决定举办德甲联赛,而第一届德甲的首赛就是由多特与不来梅在红土球场(BVB老主场)的开球宣告开幕的。德甲历史上第一粒进球亦是由BVB打进。这些事迹任意一条都可以载入史册。
第三,多特蒙德是德国足球史上第一个欧洲冠军。65/66赛季,BVB一路连破本菲卡、国际米兰、流浪者、马竞、铁锤帮,最后在格拉斯哥击败了利物浦,捧起优胜者杯。是时的优胜者杯可是与冠军杯地位相当的顶级杯赛,而本菲卡、国米、马竞、流浪者与利物浦皆处在自身的黄金时代。这座奖杯,不仅为多特蒙德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同时也令德甲球会第一次真正屹于欧洲足坛,需要指出的是:那个时候的拜仁与门兴,才刚刚升入德甲。
后来的拜仁、门兴称霸七十年代,拜仁、汉堡扬威欧冠,而彼时整个北威州的球会成绩大多都不尽人意,但这些都难以磨灭BVB对于整个德甲历史进程的影响。74年开幕的威斯特法伦球场直至今日都是德国第一、全欧第四大的球场,南看台更是成为了鲁尔精神的象征。
最后,列一下106年来BVB取得的成绩:
德国顶级联赛冠军8次,仅次于拜仁、纽伦堡。
德国杯冠军3次。
超级杯冠军6次,德国第一。
双星拥有者,仅次于拜仁。
两次联赛卫冕,只有拜仁与BVB做到。
欧冠冠军,与FCB和HSV共同保持。
丰田杯(世俱杯)冠军,于德甲与拜仁共持。
97年欧冠淘汰赛一路全胜,且进球后没有一支球队能够扳平,两项纪录至今无俱乐部能破。
02年联盟杯亚军,差点就完成了全满贯(联赛、国杯、国超、欧洲三大杯、世俱杯)。
所以,称BVB与FCB之间的比赛为“国家德比”,难道不够格吗?
多特蒙德和拜仁哪个在德国影响力大
拜仁吧,毕竟拜仁有着全球的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多特球迷,负责任的告诉你,多特球迷在鲁尔工业区乃至整个德国整个欧洲也拥有大量的球迷(盖尔森基兴除外)。看看疯狂的南看台吧!那么多人为之癫狂!拜仁确实有钱,他们可以买入优质的球员,踢出华丽的足球,俘获大量的球迷。而多特却年年挖小妖。但是对于真爱粉来说,多特永远是最有影响力的
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哪个厉害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拜仁在德甲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一般文章都会称拜仁为“德甲班霸”,也是赞同拜仁这些年在德甲的霸主地位。多特蒙德在97年在希斯菲尔德带领下,拿下了欧冠冠军,也是红极一时,不过之后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滑坡,之后的10多年里一直处于蛰伏期,直到前两年崛起一举拿下德甲冠军,并且再之后的第二年连续两轮拿下冠军,对拜仁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多特现有的打法依赖于积极的跑动和灵动的配合跑位传球,可以说是年轻风暴。拜仁的打法更追求控制,寻求机会致命一击。二者风格不同,虽然拜仁之前被多特5连杀,但实际拜仁的整体实力还是在多特之上。拉出来到中立场打个100场,估计二者是伯仲之间。希望这些能给让你对两队有更清楚的了解。
榜首战拜仁险胜多特,为何这几年多特蒙德总是竞争不过拜仁
在前几天的凌晨德国甲级联赛第28轮的比赛场上,多特蒙德又一次被拜仁给打败,虽然双方在比赛开始之后就你来往打的十分的激烈,不过到最后关头,慕尼黑的拜仁球的还是依靠的鸡米西的一个惊天掉色获得了这次本赛的胜利,并且也完成了他们多年来对多特蒙德的连续压制。
其实很多的粉丝也不明白这个问题,因为多特蒙德并不缺少出色的球员,相反在目前的阵容来看,他们甚至已经超过了拜仁,但是在比赛的时候却总是失利。在我看来主要有两大原因,第1个就是他们缺乏打硬仗的能力,因为自从克洛普之后,多特蒙德一直打闪电战。如果有哪个队伍想跟他们打快速进攻,估计到最后都输得很惨,所以他们在快攻的水平上保持了很多的优势,但是这样也会造成了他们在防守上显得很是不足。如果遇到强横的球队,在第1轮的闪电袭击当中抵挡住他们,那么在接下来的反守反击当中,他们就要面临苦战。
第2个还是源于他们的闪电袭击,因为在他们的首发阵容当中,不管是进攻手,罗伊斯哈兰德,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进攻的时候他们的确可以打出很好的配合,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在防守球员位置上还没有选出适合自己球队的人物。来弥补球队目前的短板,虽然在后方线上已经有经验丰富的胡梅尔斯。但是既然人家的球队能够抵挡住他们的闪电战,也就意味着实力不错,仅靠胡梅尔斯一人是完全不够的。
正是因为防守和进攻能力实在不搭,才导致这么多年来,多特蒙德一直被别人压着打,不过在面对一些弱队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够占据上风的,但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弥补目前的短板。
看天下足球的,看到多特蒙德南看台什么感觉
一票难求的南看台
目前想要买到一张多特蒙德主场南看台的季票,比北京买车摇号还难——平均排队周期为4到5年。去年还有多特球迷甚至因争夺一张季票的所有权闹上法院。
A、B、C、D四个球迷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16年前为了能够同去南看台看球,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申请季票。最终ABC三人以及A的父亲中签,没有申请到球票的D就一直在使用A父名下的季票。开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随着多特蒙德的成绩越来越好,除了固定的德甲联赛之外,德国杯赛和欧冠比赛的球票都要额外从季票的账户里扣钱,为了减少来回转账的麻烦,D希望A父能将季票转到自己名下,却遭到A的拒绝,因为A打算以后把这张票留给儿子。谈判崩溃,D又不愿再等上三年五载,一纸诉状把A告上了法庭。D的律师认为,虽然这张季票当年仅达成口头协议给D使用,但是这么年以来,实际使用人确实是D,所以D有权要求A把季票如约转给自己。尽管最终结果仍未宣判,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十几年的友谊因为一张南看台的季票已经走到尽头。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的灵魂
南看台的球票为什么这么火?难道是因为这里的看球位置最佳?恰恰相反,南看台正好位于球门后,视野最差且都是站席。一个赛季17个主场,190.5欧的季票平均下来,每场只要11.2欧。不科学的是,每到主场比赛日,经常会有人愿意用高价买来的坐票去交换一张这里的站票。
多特蒙德球迷通常会提前45分钟入场,观看球队热身,加上90分钟的比赛时间,还有15分钟中场休息,一场比赛至少要两个半小时。为什么有座不坐,要一直站着? “对啊,就是这样,” 球场负责人克普斯基早已习以为常,“人人都想去南看台。”
而且一旦走进南看台,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离开。“当你身处这片黄色的海洋与两万五千人齐声欢呼时,你会觉得,天堂,大抵就是这样吧!”前多特蒙德球员克林格如是说。能够容纳25000人的南看台不仅仅只是全欧洲最大的站席看台,它还是多特蒙德足球的精神体现,更是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的灵魂所在。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9年,因为极具特色的黄黑队服而被球迷戏称为“大黄蜂”。多特蒙德的主场——容量为80645人的威斯特法伦球场(现被赞助商冠名为西格纳尔·伊杜纳公园球场,冠名期从2005年12月至2021年6月)是德国最大的球场,曾在2009年被英国权威媒体《泰晤士报》评为全球十大顶级球场之首。理由很简单:这是一座单纯为足球而建的球场,球迷与看台完美结合,这里有世界上最棒的球场氛围,所有的一切令人心迷神往。评委甚至认为:“每一场欧冠决赛都应该在这里举行。”
平时空旷的南看台与普通的青灰色水泥台阶并没有很大差别。然而每逢比赛日降临,球迷们从四处汇集而来,放眼望去,整面黄黑相间的人墙巍峭屹立,颇有气势。南看台之所以能营造出如此非凡的效果,与它独特的结构密不可分。这座神奇的看台横宽100米,纵深52米,上下落差40米,高达37度的倾角完全符合冬奥会跳台滑雪的标准。要知道,你可以从35度-40度的跳台助滑道上获得110公里/小时的起跳速度。
南看台的魅力
虽然这里没有舒适的座位,也没有先进的顶棚,但是置身于此,你可以找到最纯粹的足球魅力。不论你是普通工人、退休老人、医生、工程师还是大学教授,南看台会让你忘记足球之外的一切。站在这里,你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忠诚最热血最疯狂的多特球迷。当多特蒙德破门得分时,整个南看台只剩下排山倒海的呐喊,以及漫天飞舞的金色彩带,“就算旁边的人臭的要死,你也会毫不犹豫的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也许你们根本就不认识。”
南看台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黄色的血液。30岁的路德维克已经连续16年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多特蒙德的正式比赛。在他的世界里,多特蒙德高于一切,朋友、同事或者家人的地位都排在球队之后。就连祖父母的金婚纪念日,他都会因为要去看球而缺席。“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我,没人觉得我不正常。”
今年11岁的马里奥总是跟着父亲来南看台看球。因为个子太小,就算站在最后一排的台阶上,也会被前面的成人挡住视线,所以马里奥只能透过人缝关注比赛。“进球是肯定看不到的,所有人都会高兴的又蹦又跳,他什么也看不到,”父亲卢卡斯笑着说道,“他只能在人海中默默的感受这种进球的喜悦。”尽管如此,马里奥还是喜欢站在这里:“我一点都不累,我喜欢南看台!”很多年以前,在球场的管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的时候,因为身高不够看不到比赛的问题可以得到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那时候我姐姐的男朋友会帮我带一把小折椅进来,看比赛时我就紧抓扶手站在上面,只要我别看球看到忘乎所以,就绝对不会掉下来,”卢卡斯无比怀念当初的日子。
同样怀念过去的还有多特蒙德现役球员凯文·格罗斯克罗伊茨:“我4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南看台看球了,一看就是15年。”因为名字拗口,中国球迷都喜欢亲切的称呼格罗斯克罗伊茨为“大十字”(按照文字直译)。这位1988年出生的大男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多特蒙德人。凭借着在俱乐部的稳健发挥,大十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德国队刚刚公布的即将参加巴西世界杯大名单。
格罗斯克罗伊茨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自豪的表示:“我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多特蒙德球迷,所以我对多特蒙德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永远都不会改变。”没有谁会比他更了解南看台,他可以从这里直接汲取无穷的能量,因为他懂得球迷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呐喊、每一次振臂高呼所要传达的含义。他在自己的右小腿上纹了多特蒙德的名字、市徽以及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样低头就可以看到我深爱的家乡。”
从小在南看台长大、后来加入多特青训营、最终成为多特蒙德俱乐部主力球员,随后入选国家队,格罗斯克罗伊茨的蜕变堪称完美。他不仅是多特的中流砥柱,也是球队的形象大使,与球迷沟通的纽带,同时还是青训系统的丰硕果实,整个德甲联盟都再也找不出像他这样在俱乐部中扮演着这么多重要角色的优质球员。多特蒙德体育主管佐尔克认为:“他的成长经历,鼓舞着多特蒙德地区所有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去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也许大多数球迷并不能复制大十字的成功,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但是对他们而言,能够站在南看台上,已经足够。今年70岁的老球迷格拉夫骄傲的告诉记者,从1974年威斯特法伦球场正式投入使用的那天起,自己始终站在这里,一晃40年过去了,位置从来没有变过。 那40年前的南看台是什么样子?格拉夫的回答令人吃惊:“完全没有任何变化。今天我走过的看台台阶,跟我74年第一次看球时走过的一模一样,就连我现在靠着的这根扶手,都没有换过。”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坚持。自从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之后,英足总取消了英超所有球场的站席看台,安菲尔德球场里那座曾经的KOP看台只能永远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但是多特蒙德的南看台却始终矗立在威斯特法伦球场。南看台的球迷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里的安全性,他们像信任球队那般信任南看台。事实也的确如此,布瑞塔从2001年起在南看台看球,她从来没有见过身边发生任何危险的情况,在她眼中:“南看台的球迷都会互相照看,就算有人不小心一脚踩空跌落看台,周围的人也会迅速把他扶起来。站票虽然没有具体的座位号,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没有争抢的必要,危险从何而来?”
虽然南看台安全系数很高,但是作为死忠球迷的聚集地,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偶尔失控的烟火。去年10月多特蒙德客场挑战鲁尔区死敌沙尔克04,曾有激进的多特球迷把点燃的烟火扔进了球场和相邻的沙尔克球迷看台。德国足协警告多特蒙德俱乐部如果无法制止这些过激行为,将会强制关闭部分甚至全部的南看台以示惩罚。当然这些小插曲也是球迷对球队极度热爱的一种表现。而正是因为这份感情,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德国队甚至世界杯的态度。很多多特球迷不喜欢德国队,因为他们认为德国队太“拜仁”了。多特蒙德的青训瑰宝格策本赛季转会至拜仁,而新鲜出炉的德甲最佳射手莱万多夫斯基也将追随格策的脚步,下赛季加盟拜仁。诸如此类的球员交易无疑加深了黄黑球迷对死敌的厌恶。此番公布的世界杯大名单,虽然多特蒙德入选国家队的人数已达到6人,仅比拜仁少一人,但是真正确保打上主力的只有罗伊斯,就连格罗斯克罗伊茨也十有八九只能扮演拜仁队长拉姆的替补。不少南看台球迷纷纷表示:“世界杯肯定会看,但是德国队是否夺冠,与自己并无太大关系。”
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德甲越来越多的球场都在逐年减少站席的数量。按照多特蒙德俱乐部老板瓦茨克的说法,如果把南看台的站席全部改成坐席,多特蒙德每年至少能增加350万欧元的收入(相当于3000万人民币),“南看台是多特蒙德球迷文化的精髓,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其他眼前利益,它会作为俱乐部的标志一直存在下去。”正是有了俱乐部的这种支持,南看台才可以如天上的明星一般恒久闪耀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最中心。
看了拜仁慕尼黑赛程,明天对上多特哪里能买呢
虽然赛果已定,之后还是能到这买的,整体质量好评
尽量不要买多少的,因为多特的实力不如他。
拜仁连进4球逆转多特,多特被逆转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多特在领先两球被拜仁逆转的原因就是由于多特自身糟糕的后防线不能阻挡拜仁的进攻。
德甲联赛的国家德比之战拜仁对阵多特蒙德的比赛备受球迷所关注。因为在这一场比赛当中,莱万和哈兰德两位超级中锋的直接对话也成为了一大看点。而多特蒙德的年轻中锋哈兰德也并没有让多特球迷感到失望,因为多特蒙德的两粒进球都是由哈兰德打进的。然而就是在这种大好局面之下,多特蒙德在接下来的比赛确定没有守住自己的优势,反而被拜仁连续打进4粒进球,并且最终被拜仁所逆转。而多特蒙德输掉这一场关键比赛的重要原因,则跟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一、多特蒙德人员出现伤病问题。哈兰德在打进两球之后就因伤下场,这也使得多特蒙德在优势情况之下并没有能力守住胜局。因为哈兰德作为多特蒙德的主力中锋,本赛季已经成为了多特蒙德最重要的进球功臣。如此重要的球员因伤下场之后,也让多特蒙德的反击能力荡然无存,再加上桑乔等重要球员在比赛开始之前就没有跟随球队来到拜仁主场,这也使得多特蒙德的人员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多特蒙德脆弱的防守线。由于多特蒙德是一支非常年轻化的球队,这也使得多特蒙德在德甲赛场上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火力。然而在防守端的表现,多特蒙德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糟糕的,这就是为什么多特蒙德虽然拥有众多的天赋球员,但是在成绩排名上却并不是多么的理想。而这场比赛多特蒙德输球的原因就和防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拜仁的高压逼抢使得多特球员非常难受。拜仁慕尼黑在这一场比赛当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及气势要远远超过多特蒙德。虽然拜仁慕尼黑早早就以两球落后于多特蒙德,但是拜仁慕尼黑的球员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反而在比赛当中,拜仁慕尼黑发挥出了自己双边锋的强悍的个人能力,这也让拜仁慕尼黑的两边一直不断的撕扯多特蒙德的防守线。也正是因此拜仁的比赛强度,多特蒙德完全匹配不上,才导致出现了逆转局面。
虽然在这场比赛当中,裁判的判罚尺度受到了球迷的诟病,但是这也不妨碍这一场比赛的场面效果非常的精彩。在经过这一场比赛之后,拜仁继续捍卫了自己德甲榜首的位置,而多特蒙德必须要在接下来的比赛当中重振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进入欧战资格。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多特蒙德再次闯入欧冠8强,是谁的功劳
当然是哈兰德啊,如果连续4场欧冠梅开二度都不能算首功的话,那么又会能是谁的功劳呢?况且现在多特在联赛都掉到第6了,下赛季哈兰德肯定是留不住了。
多特这是时隔4年再次进入欧冠8强的行列,哈兰德可以说是头号功臣,看看哈兰德的这些记录吧,00年出生的哈兰德已经连续两个赛季至少打进30球了,欧冠14场打入20球,这个纪录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成为了欧冠历史上连续6场进球最年轻的球员,达成的年纪是20岁零231天,20球打破了姆巴佩保持的21岁前欧冠进球最多的纪录。
14场也打破了凯恩的进20球场次最少的纪录,第一位连续4场欧冠梅开二度的球员。
看看这些就知道哈兰德的未来绝对不可限量,和姆巴佩并称为新的双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哈兰德有些顶级的身体素质,身体强壮,并且速度极快,跑起来就像坦克一样,根本拦不住,如果你强行犯规,可能自己会受伤,不信你问问拜仁的那位。
除去变态的身体素质,哈兰德的职业精神也是非常好的,看上去长得很像魔人布欧的他实际在比赛中非常成熟,面对一些恶意犯规都是淡定的爬起来走人,不会满地打滚的表演,也不会想着去报复对手,他的反击就是进球,进更多的球。
在和拜仁的比赛里,即使多特输了比赛,拜仁主帅弗里克还特地跑到多特的替补席为哈兰德伸出大拇指,也许他是想招揽哈兰德到拜仁接莱万的班吗?
不过这很难,因为拜仁没有花大价钱买人的传统,而哈兰德的价格肯定不便宜,切尔西、皇马、巴萨都已经在和多特进行谈判了,今年夏天哈兰德的去处将是一大热点。
最后恭喜多特晋级欧冠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