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蝉古诗虞世南 虞世南 古诗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描写月亮古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18 21:14:28 浏览2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原文:

作者:唐代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扩展资料

《蝉》赏析:

《蝉》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描写月亮古诗

1、唐代:李益《夜上受bai降城闻笛》du原文选段:回乐峰前zhi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dao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释义:回乐峰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2、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原文选段: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释义: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3、唐代:张泌《寄人》原文选段: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释义: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4、元代:王庭筠《绝句》原文选段: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释义: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5、唐代:于良史《春山夜月》原文选段: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释义: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古诗望月有感的翻译

译文:
时世艰难,岁逢灾荒,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弟兄们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各奔东西。
战乱后田园荒芜满目生悲,兄弟姐妹们辗转四处正在离别之中。
形影相吊孤零零如同千里单飞的鸣雁,离开故土而没了根基,仿佛漫天飘飞的秋莲。
共望一轮圆圆的明月,我们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此夜之中,分处五地的我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完全相同。

赏析:
此诗大作于贞元十六年秋天,此时正值动乱年代,加上旱灾严重,关内发生饥荒,诗人骨肉弟姐分散五处。在此情况下,白居易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
诗的前两联从时代的灾难写起,以亲自经历概括出战乱的现实生活;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形象贴切。“吊影”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他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最后以己及人,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