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意大利的三大体育报刊分别是哪三个
- 请问:北京近代第一份中、英文报纸各是什么谢谢~
-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中国体育报的发展概况
- 国外一些有名的关于足球的报刊或杂志
- 关于NBA篮球方面的杂志报刊,有哪些好的推荐
- 所有的篮球杂志报纸
- 《体坛周报》哪年创刊﹖
- 列举几个美国比较知名的体育报刊,学刊,杂志之类的
- 体育报纸有哪些
意大利的三大体育报刊分别是哪三个
意大利的三大体育报刊分别是 《米兰体育报》、《罗马体育报》和《都灵体育报》。
1、《米兰体育报》
《米兰体育报》创刊于1896年4月3日,是意大利发行量和阅读率最高的日报之一,是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体育报纸之一。
《米兰体育报》的第一期报纸在1896年4月3日印制,报道了当时即将在希腊雅典开幕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2、《罗马体育报》(Corriere dello Sport)
《罗马体育报》,也叫《罗马体育邮报》是罗马地区乃至整个意大利重要的体育报刊,成立于1924年,主要报道各种类型的体育新闻,其中以足球栏目为主。
3、《都灵体育报》TUTTOSPORT
都灵体育报也称《全体育》、《全景体育》、《体育总汇》,是一份70%的报道都要与尤文图斯和都灵有关的体育类报纸,《都灵体育报》日发行量为11.4万份。
《都灵体育报》总部就设在都灵本地,在意大利这家报纸被共认为尤文图斯俱乐部的“队报”。
这家报纸由地处罗马的NES (NUOVA EDITORIALE SPORTIVA)集团发行,但它的发行仅限于都灵及附近地区。
扩展资料
《全体育》,这家报纸支持尤文图斯与都灵两个队,70%的报道都要与尤文图斯和都灵有关,这也反映出都灵人与近邻法国人一样具有相当的排外情绪。
相比之下《全体育》更倾向于都灵队,因为该报的创办人Renato Casalbore,就是49年都灵队因飞机失事全体丧生那起空难中的一分子。在体育类报纸领域,这家报纸相对较小,权威性也不高,大致相当于中国三大体育报纸中的《南方体育》。
与GAZZETTA DELLO SPORT《米兰体育报》和RIERE DELLO SPORT《罗马体育报》这样覆盖面比较广的全国性或者半全国性报纸不同的是, 《全体育》把自己的客户固定在都灵地区。
所以,《全体育》不同于另外两大报纸的客观和基本客观,《全体育》的报道倾向性非常严重,不实报道颇多。
因为都灵队这几年的成绩不是很好,所以该报的体育报道就主要围绕尤文图斯了,甚至有尤文图斯队报之称谓。对于米兰双雄和罗马双雄的好消息,通常只在不重要的版面做简短的报道,而对于尤文图斯的小利好,即使还在传闻阶段,也放在头版大肆报道,极尽赞美之词。
相反,对于米兰双雄遇到的麻烦和失败,该报则是不惜笔墨,唯恐天下不知。所以对于中立球迷和比较专业的球迷来说该报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对于极端尤文图斯球迷来说比较适合口味。
请问:北京近代第一份中、英文报纸各是什么谢谢~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我国国人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随后,1874年1月,由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对此,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
英文《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清道光三十年六月二十六日(1850年8月3日)由美国波佛梅公司广告商人亨利·奚安门创办,自任主笔兼发行人。该报是鸦片战争后最早在中国创办的外文报刊,每周六出版一期,印数仅100多份。每期对开一张4版,内容一半为广告和进出口贸易统计,另一半为评论、新闻和读者来信。1859年起该报成为英领事馆及商务公署发表各项公告的报纸,租界工部局的文告、新闻公报及付费广告也在此周刊优先发表,有“英国官报”之称。清同治年间,太平军起义,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率部攻打上海时,该报虽标榜“局外中立”,但却提出“公正而非中立”的论点,肆意干涉中国内政。1864年英商字林洋行创办英文《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虽继续出版,但已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名称、篇幅、内容、读者对象、办报方针等方面都有改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该报停刊。
《上海每日时报》 《上海星期时报》(1861~1862)
《上海每日时报》(Shanghai Daily Times)和《上海星期日报》(Shanghai Week Times)都是英商天孙洋行于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一日(1861年9月15日)创刊的外文报纸,主笔斯密斯(J. M. Smith)曾任英文《北华捷报》编务。这两份既有日刊又出周刊的英文新闻报刊,始终把字林洋行出版的各种报刊作为竞争对象,也是《北华捷报》出版10年后遇到的第一家竞争对手。
两报出版仅半年,1862年4月,报馆主持人温特囊括了报馆资财和读者订阅报纸的预付金,逃逸无踪,两报只能同时宣告停办。
《字林西报》(1864~1951)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于清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1日)创办。它的前身是英商字林洋行主办的英文《北华捷报》的附刊,创办不久,由于经营管理得当,《北华捷报》反成《字林西报》的附刊。
《字林西报》初创时仅为对开4版一张,后扩大到18~32版。内容以刊载通讯报道、时事新闻和有关中国军事新闻为主,公布上海租界当局政治、法律、商业等方面的法令通告,还以大量篇幅刊载商业广告、船期信息和市价行情。《字林西报》及其前身《北华捷报》因创办时期早,与上海外侨社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远东分社后,《字林西报》又取得了垄断该社电讯稿件30年的特权,直至英文《文汇西报》总董开乐凯(John Dent Clark)抗议后才被打破。《字林西报》还购买了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电讯稿,使该报刊登的新闻迅速、翔实。该报同时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新闻通讯网络,免费向教会传教士寄赠《字林西报》,换取各地教会传教士提供的通讯稿件和情报。该报还经常就中英关系、中国政局以及其他时事问题发表意见。如要求清廷实行门户开放,反对太平军起义以换取清廷允准英国在华特权。它对中国维新派表示同情,反对慈禧擅权。在谴责统治者残酷镇压革命的同时,又主张对起义者实行镇压;日本侵略中国影响了英国在华利益时,赞成中国抗战。作为英商民办新闻报纸,代表在华英国商人的利益,但某些观点有时也与英国官方相悖,如反对英国政府在华走私倾销鸦片的政策;在租界政权建设方面反对“自由市”计划等。随着报业的发展,字林西报馆的印报机器设备不断更新。民国13年(1924年)在外滩地段建造十层高的字林大楼,与当时英国在上海的恒丰银行隔街相望,形成“北掌文权,南扼财权”之势,霸踞上海十里洋场的局面。该报机器设备已可与当时英国伦敦《泰晤士报》媲美,成为英国海外报系中最大的报纸。民国19年(1930年)哈维德任主笔后,对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采取漠视态度,曾遭禁售处罚。九一八事变初期,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因未侵犯英国在华利益,故新闻报道只作“纯客观”报道,不加评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南侵,严重威胁英国在华利益,《字林西报》态度转变,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示同情。八一三事变后,该报目睹日军暴行,激起义愤,大量报道日军残暴和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罪行,对国民党政府一味退让的不抵抗主义也进行批评。上海沦为“孤岛”后,《字林西报》和上海其他主张抗日宣传的报馆一起,受到敌伪特务机构的威胁恫吓。该报坚持正义,如实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军进占租界,《字林西报》被封。
抗战胜利,《字林西报》在留守上海的记者葛立芬主持下,先以号外形式使该报与读者见面,随即正式复刊。原总经理戴维斯、主笔格兰佛斯从日军集中营获释后,重返上海报业。该报复刊初期为4开4版,不久扩为12版。主要读者为外国侨民和中国知识界人士。蒋介石发动内战后,该报报道谨慎小心,力求客观。但1949年4月24日因刊登“共军占领苏州、常熟”的新闻,被国民党军方以“混淆视听、扰乱人心”的罪名,禁刊三天。1949年5月上海解放,该报继续出版,后因刊载“本埠航运停止”“长江口外恐已有水雷”的失实消息,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警告。1951年3月31日该报宣告停刊。
〔字林西报大楼〕
《中国之友》(1866~?)
《中国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1月)由广州迁来上海,以晚刊形式出版,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英文晚刊,也是当时上海英文报刊中唯一同情太平军起义、反对英法各国干预中国内政的新闻媒体。英人呤唎著《太平天国亲历记》一书中引证的事例,多数来自该报刊载的材料。停刊原因及具体时间不详。
《上海通信晚报》(1868~1875)
《上海通信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Courier)创刊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九月以后,原名《上海通信报》,何时改名不详。该报由英人休兰主笔,4开4版铜版纸印刷。一版刊登中外商行的广告、海关布告、邮政公告;二版是中外各类消息,新闻简报和社会新闻;三版为中英文对照的商务广告;四版刊登船期公告。刊登广告多数为国外商品。为了与《字林西报》讲行竞争,该报特别注重中国国内新闻的报道,聘用一批华人记者,同时在中国各大城市派驻通讯员,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通讯报道网。报纸评论多数为休兰执笔,文章通畅生动,富有哲理性。
清光绪元年(1875年)休兰去世,因无继承人,该报被拍卖,由柯春洋行主办的《西风日报》收购。
《文汇西报》(1879~1930)
《文汇西报》(The Shanghai Mercury)于清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879年4月17日)创刊。创办人开乐凯和布纳凯·李围登。该报是中国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报纸的报馆。
该报刊登新闻不求周全完备,而讲究哄动效应。光绪十一年(1885年)还一度出版发行英文《文汇早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该报兼并了另一家英文《晋源西报》,把原在《晋源西报》附出的英文周刊《华洋通闻》也并入《文汇西报》,继续出版至民国19年(193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文汇西报馆改组为文汇西报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开乐凯任公司董事长兼报纸总主笔,曾赴英国路透总社抗议路透社新闻稿被《字林西报》垄断一事,交涉获得成功,从而丰富了该报的报道内容,日俄战争时期,该报接受日本佐原笃介以个人名义投资入股,从而使日本资本在该公司逐渐扩大。民国6年(1917年)时日资占全部股份的半数,美国资金占三成多,英资股份却已不足二成,使得该报沦为日本利益作宣传的舆论工具。由于该报在报道中一味偏袒日方,为广大读者不满,声望日益下降,虽多方努力并频频改组董事会也无济于事。民国19年(1930年)6月11日,公司董事会决定停办该报,8月被美商《大美晚报》收购。
《捷报》(1894~1912)
《捷报》(The China Gagette)是清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1894年7月2日)创办的英文晚刊,馆主亨利·欧希英原是印刷厂主,创办该报本为扩大经营业务,刊登的新闻报道也是为了招揽广告业务。因此经常有登载其他报刊不愿刊载的批评英领事馆或租界当局的稿件,吸引读者。
该报在民国元年(1912年)停刊,具体原因和时间不详。
《赛胜猎报》(1897~1903)
《赛胜猎报》(Sport and Gossip)译意为英文《体育与清谈报》,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旅沪外侨在我国最早创办的英文体育报刊,周刊。用绿色纸张印刷出版,主要供旅沪外侨周末消闲之用。英文《上海泰晤士报》出版后,该报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并入《上海泰晤士报》,改称英文《上海泰晤士报·赛胜猎报》,成为《上海泰晤士报》周末出版的一个附刊。
《上海泰晤士报》(1901~1944)
《上海泰晤士报》(The Shanghai Times)于清光绪二十七年正月(1901年3月)创刊。美国人鲍尔(一说为美国人白许)创办,为美国在华利益服务的英文日刊。聘英人托马斯·高文为主笔,法商东方出版公司发行。
该报创刊初期,曾刊登过许多有关义和团起事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以及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等报道,反对瓜分中国,主张对中国实行利益均等、门户开放政策。日俄战争期间曾发表一系列偏袒沙俄的文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前后,该报开始接受日本方面的津贴,同时还由清廷江苏官署每年津贴该报银洋一万元,从而成为亲日亲清廷官方的外文报纸。民国3年(1914年)该报归英国人诺丁汉姆所有,聘侯普为主笔。
民国十年(1921年)该报增出周末版,每天出版16~24版,周末增至44~48版,日发行量为4000份。由于其亲日立场,加之各地无得力的通讯员,报纸影响远不如《字林西报》。民国30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上海租界,《上海泰晤士报》虽曾一度与其他外文报纸一起停刊,但不久宣布接受日方领导,成为日本占领区唯一的英文新闻报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日本侵略军摇旗呐喊,为虎作伥。
民国33年(1944年)春夏之交因纸张短缺,该报每周一、二、四版改出半张2版,维持至同年9月1日宣告停办。抗战胜利后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以色列信使》(1904~1936年)
《以色列信使》(Israel’s Messenger)于清光绪三十年三月初七(1904年4月22)创刊,由侨居上海塞法迪犹太人发起,尼西姆·埃兹拉·卞雅悯主持兼任主编,周刊。宣统二年(1910年)初曾一度停刊,原因不详。民国7年(1918年)10月27日复刊,民国25年(1936年)停刊。
英文《以色列信使》报也有译作英文《犹太月报》或英文《犹太日报》,是上海犹太复国会和犹太民族中国基金会的喉舌,反映上海犹太人士的观点。民国7年(1918年)由于旅沪的俄罗斯犹太人另办了一张俄语周刊《我们的生活》,所发表的观点主张与旅沪犹太人并不一致。出于舆论需要,才恢复英文《以色列信使》报的出版并改出日报。该报在发行过程中,一直得到上海人民的友好帮助,国民党当局也从未过问,因此这张鼓吹犹太复国的新闻报纸在上海一直出版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国25年(1936年)才停刊。
《大陆报》(1911~1949)
《大陆报》(China Press)于清宣统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911年8月20日)试刊,九天后正式出版,日报。美商密勒、费莱煦、劳合等人和中国联合组织的中国国家报业公司筹备出版。中美双方各拥有一半股本,中方投资者有原驻美国大臣伍廷芳、沪宁铁路总办钟文跃等。费莱煦任经理,密勒任主笔,劳合任广告部主任。该报言论代表在沪美侨的利益,消息报道繁简得当,迅速及时,文笔活泼轻松,为上海最早的美国式编排的报纸,颇受读者欢迎,发行数一度超过《字林西报》。
该报虽系中美双方合办,但创办初期中方股东因国内政局不稳,无暇顾及办报,大部分股权转让给在上海经营房地产和保险业的美国公司,该报经营大权也逐渐转为美商拥有,后因当时经营者管理不善,报纸内容贫乏,发行量大跌,主笔一再易人也难见起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政局在北伐战争后已显平稳,因此董事会决定在民国19年(1930年)10月将该报全部股份转让给中国报界人士张竹平。董显光任主笔,张竹平任总经理,成立董事会,中美双方各4人组成,美籍律师何尔公任董事长,在美国德拉瓦州注册。翌年董显光辞职,孔祥熙控制了该报大部分股份,聘杜月笙任董事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报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陆报》复刊。民国36年(1947年)9月孔祥熙雇美国律师阿乐满出面,将该报转向美国驻沪领事馆注册,民国37年(1948年)12月又委任阿乐满为该报的发行人兼总。1949年上海解放,该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停刊。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世界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体育宣传报道、体育赛事转播、体育报刊书籍、体育音乐电影等。
在体育文化中还存在着若干体育亚文化,这些体育亚文化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按体育活动的类型划分为竞技体育文化、健身体育文化、娱乐体育文化、职业体育文化等;按体育活动的场所划分为企业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农村体育文化、部队体育文化等。
扩展资料
体育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体育观念、意识、思想、言论等)和行为文化(体育行为、技术、规范、规则等)两大部分;狭义而言,体育文化是将生产于社会生活的体育作为有价值的活动加以肯定,并赋予一定的知识文化内涵,从而使体育由自然活动变成文化活动。
体育文化包括与艺术、宗教、学术、文化娱乐以及传播媒介等有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作品,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武术、体育摄影、体育雕塑、体育建筑、体育音乐、体育文学、体育研究、体育大众传播等。
中国体育报的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的以宣传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专业报纸。1958年9月1日在北京创刊。原名《体育报》,周2刊。
1964年改周3刊。“文化大革命”中于1966年10月停刊。
1974年 1月复刊,周2刊,后改周 4刊。1988年7月1日改名 《中国体育报》,日刊,对开1张(星期日4开2张)。向国内外发行。日发行量80余万份(1988年)。
《中国体育报》 以普及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体育运动的方针、 政策、 法令,使读者了解体育运动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了解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战略、方向,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宣传适合学校、工矿、企业、乡镇和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伤残人和家庭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 以及社会办体育的新人新事, 促进体育社会化、群众化,增强人民体质。报道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的纪录、成绩和涌现的优秀运动员,宣传竞争精神。
反映国际体育动态,介绍国际体育人物和国际体育知识,评述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宣传体育理论和新技术、新知识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和体育人物,报道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赛况,激励民族精神。
第 1版为体育要闻版,国内外体育要闻并重;第 2版为综合新闻版,刊登国内体育动态和竞赛信息;第 3版为副刊版, 轮流刊登“足球天地”“科学知识”“体育教学”和有关体育理论、文艺、绘画、 摄影等各类副刊;第 4 版报道国际体育竞赛信息,介绍世界体坛明星,反映国际体坛风云。
由《中国体育报》 提出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和由该报发起,联合首都各新闻单位举办的每年评选最佳运动员活动,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该报同国外一些体育报刊和新闻单位也有交流、合作和互访关系。中国体育报社还创办了《体育画报》、《健与美》杂志和《棋牌周报》,并与美国合资兴办了长城体育图片社。
国外一些有名的关于足球的报刊或杂志
比较著名的杂志有.
法国的《队报》《法国足球》(France Fottball)
西班牙的《足球先生》(Gon balon)
荷兰的《国际足球》(Voetbal International)
西班牙的《马卡报》
西班牙的《世界体育报》
德国的《图片报》
意大利的《米兰体育报》
英国的《太阳报》
另外还有《踢球者》
其中,法国的《法国足球》每年会举行世界足球先生的选举,这也是当今世界足坛比较权威的世界足球先生的选举.
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楼下的,你怎么不干脆复制我的?自己打引号累不?真巧,你也懂西班牙语.
关于NBA篮球方面的杂志报刊,有哪些好的推荐
篮球报 篮球先锋报 扣篮SLAM 第五频道和体坛周报是比较综合性的体育报刊杂志
所有的篮球杂志报纸
在报刊亭能买到的篮球杂志有:《当代体育》(篮球版),《篮球》,《扣篮·SLAM》......》等等
个人认为最好的篮球杂志是体坛周报出版社的《扣篮·SLAM》因为他们是和美国最NB的篮球杂志SLAM合作的。
报纸类的有篮球先锋报,篮球报,MVP等等,个人感觉篮球先锋报最好,总是中国最NB的篮球撰稿人,解说
-苏群,另外他们还有很多驻NBA的战地记者,随时发布最新的消息。
《体坛周报》哪年创刊﹖
创刊:1988年7月1日
媒体类别:全国性周报,每周3刊(逢周一、三、五出版)。重大体育赛事期间出日报(如奥运会、世界杯等)
发行数据:平均每期160万份,每周近500万份实销量。
零售价格:人民币2元。
版面:32版(24个黑白版,8个彩色版)
印刷点:全国各省市34个分印点同期印刷、发行、零售。
中国期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中国体育类报刊中影响力、公信力最强的媒体。
体坛周报是中国目前期发量全国最大的综合类体育报,总部在湖南长沙。目前旗下还有《足球周刊》和《全体育》杂志。设有长沙和北京两个部,在世界各个体育强国都有常驻记者,并与法国《队报》、西班牙《马卡》报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历史:
1988年7月1日,体坛周报创刊于长沙。当时周发行量仅5000份
1993年成为独立经济实体,当时期发量为30万份。
1997年底,期发量为120万份,即成为当时期发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
2001年创下了平均期发量160万份,最高期发量262万份的纪录。
2002年,改版为每周三刊。
列举几个美国比较知名的体育报刊,学刊,杂志之类的
几个美国比较知名的体育报刊
SPORTS ILLUSTRATED
RUNNER’S WORLD
ESPN THE MAGAZINE
BASEBALL DIGEST
TENNIS
SPORTS ILLUSTRATED KIDS
GOLF MAGAZINE
BASKETBALL MAGAZINES
HOOP
SLAM
体育报纸有哪些
中国:《中国体育报》、《体育报》、《足球周刊》、《体育晨报》、《南方足球报》《南方体育报》、《足球》、《体育周报》、《球迷报》等等。
法国:《队报》、《法国足球》
西班牙:《马卡报》、《阿斯报》、《足球先生》、《每日体育报》
意大利:《米兰体育报》
德国的:《踢球者》、《体育图片》
日本的:《东京体育报》
美国:《体育画报》
英国:《442》、《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太阳报》
荷兰:《国际足球》
南非:《开球》
俄罗斯:《苏维埃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