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有多少华人
截至2022年2月,立陶宛华人数量为600人左右。
他们以开超市和扣大棚为主。由于被沙俄和苏联长期统治,立陶宛很多人都能说俄语。且立陶宛人对于独立的民族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反抗苏联的标志和纪念。
立陶宛与我国直线距离6230公里,与中国不相邻无交界。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在1009年的史书首次提及,在1240年成立统一。
在1385年后与波兰三次联合,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独立后于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
立陶宛的经济:
支柱产业包括矿业、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等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基础较好。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农业占GDP的比例为3.3%,工业占28.5%,服务业占68.2%。
消费市场、服务业、对外贸易、财政金融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占立陶宛国民经济比例较高,尤其服务业是该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立陶宛前五大出口伙伴分别是俄罗斯、拉脱维亚、波兰、德国和美国,主要出口精炼燃油、机械装备和化学品等商品;前五大进口伙伴分别是俄罗斯、德国、波兰、拉脱维亚和意大利,主要进口原油、天然气、机械设备等商品。
立陶宛简介
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立陶宛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渊源
立陶宛和美国的渊源主要体现在立陶宛从19世纪中期开始有大量移民前往美国,在很多大城市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移民社区。
当然,在这之前,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境内有立陶宛血缘的波兰贵族塔杜施·柯斯丘什科,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塔杜施·柯斯丘什科后来回到了波兰,余生都在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独立和反抗沙俄的侵略而奋斗不息。)而自此以后,美国就成了很多波兰-立陶宛政治流亡者和不愿受沙俄殖民统治的波兰人、立陶宛人的移民目的地。
随着1861年沙俄开始改革,被沙俄瓜分的波兰-立陶宛境内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失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谋生,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由于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在美国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工作,工作条件恶劣,待遇低下。厄普顿·辛克莱的名著《屠场》,就描绘了20世纪初芝加哥立陶宛裔屠宰工人在社会底层的悲惨遭遇。
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立陶宛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境遇也不断改善,也更多地参与到美国的社会生活中来。一个最明显的事例就是立陶宛移民在美国广泛参与了在美国普及中的篮球运动,并把这项运动带回了祖国发扬光大。
二战前后,为了躲避纳粹德国和共残主义苏联的迫害,有大量立陶宛人逃离祖国来到美国,其中包括著名人类学家、印欧语族群到来前古欧洲文化的卓越研究者玛丽亚·金布塔斯(Marija Gimbutas),也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十世纪东欧最伟大诗人之一的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而在更早的时候,很多犹太人就已经从维尔诺(Wilno)这一立陶宛-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将近700年历史的东欧最大的犹太隔都(Ghetto)出发,走向欧洲,最终来到新大陆。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20世纪一代小提琴家之王——亚沙·海菲兹(Jascha Heifetz)。当然,很不幸的是,维尔诺大多数的犹太人都在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及部分立陶宛人帮凶屠杀殆尽了。
苏联再次侵占立陶宛并成立所谓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美国始终没有承认这一占领(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合法性。到苏联解体为止,美国始终承认立陶宛流亡政府的合法性并支持立陶宛境内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发起的一系列社会运动。
时至今日,美国境内的立陶宛裔公民共有65万余人;作为对比,今日立陶宛共和国境内立陶宛人人口不到三百万。立陶宛裔美国人在美国各行各业仍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或许你看过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三部曲和或许你一定看过的《阿甘正传》,它们的导演就是一个来自芝加哥那个曾经的“屠场”贫民区的立陶宛人——罗伯特·赞米基斯(Robert Zemeckis,准确的发音应该是泽梅茨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