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和乌夜啼是同一个词牌名吗
是的。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
扩展资料:
相见欢典范作品:
一、《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南唐李煜
1、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二、《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作者:南唐李煜
1、原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翻译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
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见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个的名牌词是什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相见欢“,这个词牌又称”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代表作是李煜所写的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相见欢的由来和含义
唐教坊曲名。《南唐二主词》李煜有“无言独上西楼”一首均题作“乌夜啼”,但此调实为“相见欢”。此调本唐腔,薛昭蕴一首正名“相见欢”,与李词格律完全相同。或名“乌夜啼”(与双调,四十七字,平韵,别名“圣无忧”的“乌夜啼”不同)。后人据李煜词更名“秋夜月”“上西楼”“西楼子”。康与之词名“忆真妃”。张辑词有“唯有渔竿明月上瓜州”句,因名“月上瓜州”。“相见欢”的顾名思义声律特征原本是用于漫吟轻诉的,表现愉悦就成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