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2017中国女排有哪些赛事
-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朱婷什么是替补
- 张常宁是仅次于朱婷的国内第二主攻吗
- 朱婷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
- 拜托各位 参加这次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韩国女排2号叫什么名字 谢谢
- 朱婷的个人荣誉
2017中国女排有哪些赛事
2017年07月07日-09日: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站
2017年08月02日-06日: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南京)
2017年09月05日-10日: 世界女排大冠军杯(日本)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朱婷什么是替补
今年大奖赛张常宁在备战期间意外受伤,朱婷初期又不能主打,因此作为替补出场,接应龚翔宇状态也有起伏,边攻位置一度用人吃紧。强攻受损也让其它位置压力相应增加,迫使丁霞和袁心玥更早登场。随着朱婷在澳门站收官战首次进入先发阵容,中国队终于形成了以奥运阵容为班底的主打阵容,至少5名奥运冠军同时在场,保证了球队的整体竞争力。
张常宁是仅次于朱婷的国内第二主攻吗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3-0完胜巴西,脚伤复出的张常宁华丽回归,全场斩获14分,分担了朱婷的压力,成为稳定的第二火力点。朱婷和张常宁的主攻配置相当豪华,就是从全世界范围看,也堪称第一。女排接下来就是要抓紧培养朱婷和张常宁的替补,以防出现伤病等意外情况。
执行教练安家杰领军的中国女排在分站赛表现一般,安指导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安家杰承诺总决赛会祭出最强的中国队,而他的底气所在就是张常宁。脚伤恢复了七八成的张常宁回归了,她与朱婷打对角绝对是最佳拍档,并不是贬损李静、刘晓彤这些可爱而努力的女排姑娘,客观地说,张常宁综合能力确实高出她们一截。
身高1米93的张常宁强攻能力虽然不及朱婷,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她在四号位的进攻坚决果断极具穿透性,极大程度上分担了朱婷的压力。此役,张常宁总共斩获14分,仅次于朱婷的16分,成为全队的第二得分手,她24次扣球13次命中,扣球成功率高达54.17%,拦网也有1分进账。此外,救球9次8次成功,21次接发球10次到位,在后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局27平的关键时刻,张常宁完美的拦网封杀了巴西队最擅长的二号位强攻,帮助安家杰的球队28-27抢到赛点。最后时刻张常宁的斜线怒扣打穿对手的拦网,促使中国队29-27赢得胜利。中国女排最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张常宁站了出来,扮演了与朱婷一样举足轻重的角色。
张常宁和朱婷的双剑合璧,使得中国女排的主攻配置堪称豪华,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最强主攻组合。欧美列强不乏强力接应,但在主攻位置还真难找出比朱婷更能摧城拔寨的超强火力点。张常宁技术全面,与朱婷搭档相得益彰,张常宁在场上,朱婷也明显打得轻松了。
就像央视解说员所言,千呼万唤始出来,张常宁华丽回归,她的战略价值是其他选手很难替代的。客观而言,中国队接应位置不够凶猛,所以与欧美列强对轰,就要看两位主攻的下球能力。朱婷和张常宁的轮番轰炸完全压制了巴西队两名主攻娜塔莉亚、罗萨玛利亚,朱婷张常宁总共砍下30分,巴西两大主攻总共是21分。
现在安家杰指导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将朱婷、张常宁进攻威力最大化的同时,细化一些技术,比如张常宁此役一传出现了一些波动。还有就是要保护好朱婷、张常宁,朱婷有腕伤,张常宁有脚伤,她们一旦出现伤病,其他球员都暂时没有能力填补她们的空缺。
朱婷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
很多人都在问朱婷是谁发掘出来的,我认为谁发掘出来的并不重要,关键是人家朱婷有这个实力。她的身体条件太好了,要高度有高度,要力量有力量,要灵巧有灵巧。这么好的身体条件不论是谁,不发掘都难。
中国女排在五连冠之后陷入低迷,在国际排坛屡屡与冠军失之交臂。最差的时候世界排名第八,那个时候可以说到了,泰国队都能把女排打的满地找牙的地步。国家 体育 总局和中国排协,每天都在苦思冥想怎么能把女排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当然也是不遗余力的在全国搜罗人才。
以朱婷的实力被发现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试想,如果当时朱婷只是身高出众,没有打球的那种狠劲和扣球的力量,以及在网前灵敏和聪慧。光是身高好,这种条件当时在全国这种运动员多了去了,那有朱婷出头的机会。
所以说机会有时是别人给的,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你有雄才大略,又满含谦卑审微,再遇到好的机遇,成功的大门一定为你敞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最初发现朱婷的教练,以及后来每个阶段朱婷遇到的每个老师的功劳。正是有他们,朱婷才得以快速的成长,在国际排坛为中国发光。
朱婷是谁“发掘”出来的?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
2007年,河南周口的农家女朱婷才满13岁的时候就长到1.7米的身高了。她所在小学的老师最先看出来她更适合向 体育 的方面发展。于是,在征得朱婷的家长和朱婷本人的同意以后把她推荐到周口市体校。周口市体校的教练认为她更适合向排球运动的方向发挥,但周口市体校没有排球专业,于是周口市体校就把她推荐到了河南省体校,从此13岁的朱婷就在河南省体校走上了在排球运动中发展的道路。
2010年,16岁,身高1.88米的朱婷被准备参加亚少赛的国少队的主教练沈芒发现,并把她选拔到国少队。沈芒带领包括朱婷在内的中国国少队获得了亚少赛冠军,接着又获得2011年世少赛亚军。2012年,17岁身高1.92米的朱婷被选拔到备战参加19岁以下世青赛的国青队主教练徐建德的队伍中,朱婷在徐建德教练的培养下又有了新的飞跃,2012年,朱婷跟随徐建德教练出战18岁以下的亚青赛并获得冠军,取得了参加2013年世青赛的资格。朱婷还获得了她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最佳,亚青赛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然后就准备在2013年六月开始的19岁以下世青赛上大显身手了。
2013年3月29日郎平被中国排协任命为中国女排主教练,随后在当年4月开始了郎平执教国家女排的第一次集训,由于第一次集训的事务繁多无暇参加5月28日至6月2日举行的瑞士女排精英赛。排协于是决定由徐建德率国青队代替国家队赴赛,也以此作为国青队参加世青赛之前的一次热身赛。进入国家集训队大名单的朱婷也就没有参加国家队的第一次集训。
谁能想到,缺席了郎平的国家队第一次集训的朱婷却在瑞士精英赛上掀起了一场风暴。那一届的瑞士精英赛恰逢新的奥运周期的开始,因为除了大奖赛,没有更大的比赛,所以各国女排大都派出主力或半主力的阵容参赛,中青队也就有了和以大半数主力出战的2012年女排奥运冠军巴西队交手中机会。那场比赛,徐建德带领的中青队硬是从奥运冠军巴西队的手中夺下了一局,以1:3失利,尤其是朱婷像一只大鸟般地从后高高排跃起飘到前排,以3.27米的扣球高度把球钉在对方场地上的无解的扣球令巴西队的队员目瞪口呆。
在那届瑞士女排精英赛上,中青队取得了和今年(2019年)国家二队参加瑞士女排精英赛基本相同的名次第六名。但大不相同的是朱婷获得了那届精英赛的最佳得分,这是中国女排自参加瑞士女排精英赛以来的第一个获得赛会最佳得分的队员。中国女排的一颗新星在瑞士精英赛上升起来了。
前往观战的土耳其银行队的主教练古德蒂当时就激动地对他身边的人说“真想现在就把她们带回(银行队)去!”之所说是“她们”,是因为他看中的队员里还包括接应杨方旭。当时中青队左路(四号位)的进攻和后三的进攻由朱婷发起,右路的(二号位)的进攻和后二的进攻由杨方旭发起,二传是陈馨彤;可惜在国家队两次严重受伤的杨方旭近日宣布退役,伤病使中国女排继惠若琪之后又失去了一员战将,惜乎!
中青队在6月2瑞士精英赛后经过短暂的调整即参加了6月22日至7月2日举行的19岁以下的世青赛。看过瑞士精英赛上朱婷的表现的本人自然不会放弃观看有朱婷参赛的中青队的比赛的机会,全程观看了世青赛的比赛直播。中青队以八战八胜的战绩获得了冠军,朱婷独揽最佳扣球、最佳得分、最有价值球员的三项殊荣。朱婷的惊艳的表现使国际排联官方网站宣布她为世界排坛“二十年出一个的天才”,后来又更改为“三十年出一个的天才”。
应当指出的是,除了朱婷的19岁国青队,那个时期徐建德教练所带的二十二岁和十七岁的国青队也都获得了那个年龄段的世青赛的冠军。现在郎平手下的二传姚迪就是二十二岁世青赛的最佳二传和最有佳值球员;现在郎平手下的副攻袁心玥就是十七岁世青赛的最佳副攻和最有价值球员。徐建德为主教练的国青队为国家队输送了多么优秀的人才!
郎平执教国家队的第二次集训是在全运会女排决赛结束之后的7月16日开始报到的,短暂的集训之后就参加了8月2日开始的女排大奖赛的比赛。也就是说朱婷入队的16天以后,第一次以成年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女排国际大奖赛。在大奖赛澳门站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朱婷得到了全场最高的30分,获当场最佳球员的称号,然后又获得了澳门站的最佳球员的称号。她是中国女排 历史 上的少见的刚入队就能打主力,而且是绝对主力的队员,是一个拿来就能用,用了就好用的队员!
继2013年19岁以下世青赛朱婷获得三项最佳之后,朱婷又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再一次获得了最佳扣球、最佳得分、最有价值球员的三项殊荣。
那么,朱婷是谁发掘出来的?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发现”并不等于“发掘”,“发掘”一词的核心乃在于一个“掘”字,一个归属于动词的“掘”字。朱婷并不是某一个人“挖掘”出来的 ,而是在她的老师,在周口体校、河南体校,在国少队,国青队、国家队的不同层次的队伍中的教练员,教练团队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辛勤培养,科学训练和合理使用中成长起来的(当然还应当包括她本人的天赋和努力,球商和智商的因素在内。)
但是在朱婷说到是怎么“被发掘”的问题时,一些人却刻意回避,以至屏蔽朱婷从13岁到19岁的成长历程,回避和屏蔽她在世青赛上独揽三项最佳的来由而把她的成长说成是“郎平一手发掘和打造出来的”结果,甚至古德蒂把朱婷引到土超银行队也被他们说成是“郎平推荐的结果”,这是干什么?这么做岂不是把郎平打扮成了“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人?这究竟是在抬郎平还是在摔郎平?
所以,这个题目是否应当这样来问:“朱婷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接下来,三味会从大婷婷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在瑞士精英赛的表现,与郎导的相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说句实话,大婷婷其实才是最像我们大多数人的明星(我们眼中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我们都知道,大婷婷的原生家庭并不是特别优秀,也就像我们数亿亿生活在农村的家庭一样。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朱婷却是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高峰。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朱婷学习。她给我们真真切切的上了一堂课,一堂只要你抓住机遇并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课!
那么,大婷婷第一个机遇是什么呢?
答:朱婷从小的身高就是高,而这也就为她的未来排球生涯埋下了伏笔。当年,朱婷因为身高原因被学校老师发现,并向河南省周口市体校推荐。 而此次推荐,迈出了大婷婷人生际遇的第一站! 也就是因为这一次推荐,大婷婷才能被周口市体校介绍向省体校。也就是这次推荐,大婷婷才能去参加瑞士精英赛,才能在大赛上崭露头脚。
当时,朱婷参加比赛时,身穿 8号球衣 (如果三味没有记错的话)。她在那场比赛里,可以说是崭露锋芒。朱婷凭借自己超高的身高,往往打出 超手球,直取对方底线! 在那场比赛里,打的对手初次意识到,原来还是有一个如此厉害的小将!( 就当时来说,朱婷的确还是个小将)。
但是在赛后,有一个教练却真正慧眼识珠,发现了朱婷。 这个人就是现役土耳其教练,古德蒂。他当时说,我真想将她们带到我的队伍里去(银行队)。当时,他还发现了一个中国女排人才,这个人就是杨方旭!
后来,果真如他所见的那般。中国女排在这两个大将的带头下,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而有趣的是,土耳其的主教练,他的教练方法颇似郎教头 !这是为什么? 原来,当初郎平担任国外教练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是留在土耳其的。当时这个古德蒂,他喜欢排球。所以,他经常跑到郎平指教处,听她向女排姑娘们传授知识!他自己口述道: “记得当时自己,还准备一个小本子,将每一次的重点都记下来!”
当时郎导执教甲A恒大,在那里碰到了朱婷。当时第一眼,郎导就感觉朱婷浑身特别软,特别像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说浑身软,但是还能够协调好全身, 所以当时郎导心中就有了一个想法:“这个女孩好,以后要是培养人才,这个一定要选上!”
果不其然,在老将凋零,新将雪藏的情况下,朱婷被郎导单独列了出来!
当时的赖导都不知道朱婷是谁,更不知道郎导是从哪里找来的。 但是当时郎导一锤子定音,中国女排要想重新收拾山河,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她有潜力,就挖掘它!
记得,朱婷第一次见到郎导去国家队训练时,还是特别害羞,特别腼腆的。面对镜头,是让郎导给牵过去的,那时候,真是一个娇羞的大女孩!
现在的朱婷,已经成长为中国女排的队长,肩子上担负的是整个女排的荣辱。相比于以前,我们会发现,大婷还是那个性格的大婷。但是,她也是一个越来越有担当的大婷!
拜托各位 参加这次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韩国女排2号叫什么名字 谢谢
白沐华 Baek Mokhwa 出生年月30/08/1989 身高177 体重61 扣球高度280 拦网高度277
朱婷的个人荣誉
2011年 世界少年女排锦标赛亚军。
2012年 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冠军,MVP。
2013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第六名,最佳得分奖。
2013年 U20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冠军,最佳扣球、最佳得分、MVP。
201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澳门站冠军,最佳得分、最佳拦网奖。
201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两次拿到MIP,最终获最佳主攻。
2013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第四名,最佳扣球。
2013年 女排世俱杯季军。
2014年 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北仑站冠军,最佳发球、最佳扣球、MVP三奖。
2014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香港站冠军,MVP。
2014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澳门站亚军,当选最受观众欢迎的运动员。
★2014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最佳主攻,最佳得分。
2015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最佳攻手、MVP。
2015年 女排大奖赛北仑站、日本埼玉、香港三站皆冠,香港站MVP、最受欢迎奖。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MVP。 2010年朱婷职业生涯第一个奖项:体育道德奖
2013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新人提名奖:朱婷(提名)
2014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候选人:朱婷(候选)
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14年中国十佳运动员:朱婷(获奖)
Volleywood评选的六位2013年〔世界〕最佳〔女排〕主攻:朱婷(顺位第一)
2014年被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2015年“周口青年五四奖章”,周口市“三八红旗手”
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15年中国十佳运动员(第三):朱婷(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