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北朝民歌的特点
北朝民歌: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最显著的特色。这和北方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敕勒歌》是流传在什么时候的民歌你怎么看
【历史考证】《敕勒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译自鲜卑文。从内容来看,它应该是反映敕勒人游牧生活的诗。那么,此诗为什么最初是鲜卑文呢?据考证,公元一世纪中叶后,敕勒曾与鲜卑联合抗击北匈奴。到公元四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后因北魏多次攻打,敕勒各部相继臣服北魏,其中大部和鲜卑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这也就不难解释《敕勒歌》为什么反映的是敕勒人的生活,却由鲜卑文创作而成,最终又被译成汉诗并流传至今。
【全诗意境】诗中以茫茫草原为底,漠漠苍穹为顶,中间横亘延绵不绝的阴山,极具画面感。若挥毫作画的话,寥寥数笔即可,但不免平直疏陋。好在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吹”一“见”,静中见动,就像缓缓流淌的大河中迸出几朵小小浪花,于雄浑寥廓中尽显生机与活力,可谓点睛之笔。可以说,全诗整体意境宏阔,但大开却未大合,颇具匠心。
【语言风格】全诗寥寥二十七字,用词极简,却完美展现了一幅草原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画卷。在毫无润饰、自然质朴的语言中让人体味悠长的余韵,正符合草原民族简单、豪迈的性格。这种沉雄健爽、气象壮阔的落笔风格对后世影响甚大。比如曹操诗文就展现了类似的美学情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赏析。
【韵律美感】因汉代上层阶级爱好“俗乐”,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也就是乐府,它的职责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并从民间采集民歌。作为一首乐府诗,从《敕勒歌》诗名就可以看出,此诗来源于民歌。从内容中短促雄健的音节和直抒胸臆的笔法也可以感受到蕴藉深沉、苍凉悠远的草原风格。
《敕勒歌》原诗全文及释义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部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3.穹(qióng)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幕。
4见(xiàn):同“现”。
《韵译》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评析》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文学常识》
体裁:北朝民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者小传:
北朝是指公元4——6世纪,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五个政权所经历的历史时期的总称。北朝人民主要过着游牧生活,有许多民歌流传下来。这些民歌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语言朴实、极富生活气息,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现存的北朝民歌大约有60多首,大都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