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门宴 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鸿门宴”?谁能讲一讲“鸿门宴”的由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01 07:33:09 浏览6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鸿门宴”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抗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日本投降以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远离战争的愿望非常迫切。

早在日本投降以前,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目的就是拖延时间,调集军队占领大中城市。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但蒋介石却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合法地位,他一面营造和平的氛围,一面调集军队进攻解放区,中国大地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为了表达和平的诚意,毛泽东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

在毛泽东看来,蒋介石邀请他商议和平建国是假,把不愿谈判,挑起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是真。

他心里清楚这次去重庆非常危险,但为了国家免于战火,他不顾个人安危,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蒋介石没有料到毛泽东会亲自到重庆,在蒋介石心里,毛泽东会派周恩来参加谈判。

毛泽东要去重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民主人士听说毛泽东亲自到重庆,非常钦佩他的勇气和诚意。

举国上下都知道毛泽东去重庆,这对于蒋介石来说非常被动。

在蒋介石看来,即使毛泽东去了重庆,自己始终都处于主动地位。

但毛泽东邀请了美国大使一起,顿时全国都知道了这次谈判。

毛泽东以阳谋来应对蒋介石的阴谋,达到了初步的效果。

重庆谈判开始以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共产党代表团做出了让步,双方才达成《双十协定》。

中国有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成立联合政府。 但仅仅过了一年,蒋介石就撕毁了和平协议,主动挑起内战。

当初的中国人民和平建国构想,再次化为泡影。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谁能讲一讲“鸿门宴”的由来

要讲鸿门宴这个典故,我们需要从汉元年10月开始讲。而这里面又涉及到了指鹿为马,约法三章,鸿门宴,项庄舞剑,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等一连串的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鸿门宴,在这一组7个故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今天少校就给大家连贯起来说一下。

第1个重点:”汉元年十月都发生什么事情?这里面包含三个事件:沛公先到了霸上,秦王投降,约法三章。

我们很多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典故,都是在历史中有出处的。《史记·高祖本纪》里,是这样描写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段话里说了以下几个事情:

1.第一句,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这句话里有包含3个意思:

第一:为什么叫“ 汉元年“?

这是因为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这才有了汉元年的说法。实际上汉朝(西汉)建立,是公元前202年,也就是四年后。所以这个汉元年十月不是西汉元年十月。

第二:为什么叫沛公

这是因为刘邦在沛县出生的,又在沛县做过亭长。公是表示对他的尊称.

第三:先诸侯至霸上

诸侯?那里来的? 项羽封的!

(汉元年)正月,项羽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于郴。二月,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2。第二句: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这句话包含3个意思:

第一:为什么是秦王?为什么不叫秦三世?(胡亥叫秦二世,按理子婴应该叫秦三世)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赵高。

赵高假传圣旨,让胡亥这个草包做了秦二世,赐死了长公子扶苏,害死了镇国大将蒙恬,屠杀了始皇帝的儿女,反正是各种方式祸祸大秦朝,最后烽烟四起。国以不国了。没办法了。他就杀了胡亥,立扶苏的长子子婴为皇帝。但是哪个时候,秦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各诸侯割地自居,于是有了下面这段话:

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所以叫秦王。

第二:皇帝玺符节

玺:是指传国玉玺,就是由和氏璧做的,上面有李斯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符:调兵印信,比如说虎符。皇帝与大将一人一半,能合成一个。

节:天子使臣所拿的凭证信物,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职事

第三:降(xiang二声)轵道旁。

轵道: 典故名,亭名,位于现今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3.约法三章的典故

很多人都秦朝的法律是比较严苛的。但个人认为秦法算是当时比较健全的。一举一动都有法可依。但也正是管的太细致,导致除了秦国人以外的长期散漫的六国都受不了。

觉得扼杀了自由什么的。于是刘邦顺天命,应人心。直接说了三条:杀人偿命,伤人的或者偷盗的,要抵罪。并悉数去除秦法。赢了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4.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中国的老百姓从古代到现代都是最善良的,一个约法三章,就让老百姓满足了。箪食壶浆。要来劳军。

刘邦呢就说”仓库里华友很多粮食,不让大家破费了。你们也不容易“,于是老百姓更喜欢刘邦了。唯恐他不当秦王。(由此见国人对于一个好领导是多么盼望)

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有人劝刘邦:”现在项羽把秦王这个名号给了章邯了。估计你没戏了,干脆这样,我们派人守住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的兵进来。他们要是敢打,我们就近征兵,不需要怕他们。

刘邦觉得你说的对啊。那就这样。于是派兵封锁函谷关,老子要当关中王了!

但刘邦的实力又不能与项羽硬刚,这才有了后来的鸿门宴/项庄舞剑/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等这些历史名典

鸿门宴是怎么回事

汉元年(前207年)末,刘邦西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却并没有占据咸阳,而是将军队撤到了霸上。听闻刘邦先入关中,项羽随即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也向关中赶来,却不想在函谷关遭到了阻拦,项羽一怒之下破关而入。自知不敌项羽的刘邦,遂主动向项羽低头认错,而项羽则于鸿门设宴款待刘邦,“鸿门宴”事件就此发生。

项羽入关曹无伤告发刘邦,刘邦道歉项羽设宴款待

汉元年(前207年)十月,在项羽与章邯仍在巨鹿大战之际,刘邦却已经攻破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遂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刘邦短暂进入咸阳后,在张良劝说下又退出咸阳,驻军于霸上,并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与此同时,项羽在击败王离、劝降章邯后,也统帅着四十万诸侯联军杀奔关中而来。但等其抵达函谷关时,却发现关上不仅有刘邦的士兵驻守,而且还拒绝自己入关,项羽一怒之下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麾下曹无伤却跑去给项羽打小报告,言称“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以秦王子婴为相,并将秦宫奇珍异宝全部占为己有”。联想到自己被拦在函谷关外,项羽顿时大怒,命令士兵做好准备,明日进攻刘邦,定要将其击杀。要知道,刘邦毕竟也算是项氏旧部,项梁死后怀王熊心为夺取权力,不断分化瓦解项氏兵权,项羽杀宋义夺兵权也是因此而起,项羽之所以恼火,其实就是因为他认为刘邦也要脱离项氏自立为王,对项氏起了叛逆之心

项羽的叔父项伯听说后,因其与张良关系极好,于是便偷偷跑去将此事告知了张良,张良则又转告了刘邦。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因而连忙给项伯赔礼道歉,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称王的打算,虽然侥幸进入咸阳,但却什么都没敢动,就是在等项羽前来接手,而之所以在函谷关设兵,也不是为了挡住项羽,而只是为了挡住乱兵而已。

刘邦凭借出色的口才,很快便说服了项伯,项伯则表示,我只能回去帮你劝劝项羽,你最好还是明天一早亲自去给项羽解释,刘邦连忙答应下来。于是,项伯便返回军营,将刘邦的话又转述给了项羽,在他的一番劝说之下,项羽的火气便也消了。

次日清晨,刘邦率领着一百多人来到鸿门拜见项羽,表示自己和项羽合力灭秦,根本没想到能够抢先进入关中,与将军在这里相见,又岂会背叛项羽,这定然是有小人挑拨。项羽则表示,这是刘邦麾下左司马曹无伤所说,如果不是这样,自己也不会生气。项羽见刘邦态度诚恳,便也没有再怪罪于他,反倒是设宴款待于他,于是便有了“鸿门宴”。

刘邦赴宴范增欲除之后快,项伯樊哙助刘邦逃过一劫

项羽之所以恼火刘邦,乃是因为刘邦未经自己同意便有自立为王之心,因此当刘邦放低姿态,亲自前往项羽军营,做出了一番“合理”解释之后,项羽其实已经熄了杀心。“鸿门宴”上要杀刘邦的,其实是看出刘邦志向不小的范增,这才令这场宴会变得险象环生。

范增曾言,“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之后对财物、女色却丝毫不取,这表明其志向不小。而自己找人为其望气,发现刘邦呈现龙虎五彩之景,乃是天子之气。”因此,相较于已经熄了怒火的项羽,范增才是真正想要置刘邦于死地之人。

宴会上,项羽和项伯面东而坐、范增向南而坐,刘邦坐在范增的对面,张良则在项羽对面。范增多次向项羽示意除掉刘邦,但项羽却始终没有反应。无奈之下,范增这才决定自己动手,跑出去找来了项庄,要其进去请求舞剑助兴,然后趁机将刘邦杀死。谁知此计却被项伯识破,他也起身与项庄对舞,并始终用身体保护刘邦,导致项庄始终无法下手。

到了这时,刘邦和张良岂能看不出蹊跷,在刘邦无法起身应对的情况下,张良连忙起身跑出去找到了樊哙。于是,樊哙便如同一个不知礼数的莽夫一般闯进了宴会,但项羽偏偏就喜欢这样的武将,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赏赐给他酒肉享用,然后樊哙又将刘邦的解释重新向项羽说了一遍,并表示项羽想杀有功的刘邦,乃是因为听信小人谗言。

片刻之后,刘邦起身借口解手,与樊哙离开了宴会,然后抛下车辆和随从人马,便带着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偷偷溜回了自己军营,并让张良携带了礼物留下向项羽告辞。估摸着刘邦已经返回军营后,张良这才走进宴会,向项羽辞别,表示刘邦不胜酒力,已经返回了军营,并为项羽和范增献上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得知刘邦逃走,亚父范增怒不可遏,当即砸碎了送给自己的那双玉斗,并对项羽说出了那句著名的“竖子不足与谋”。而刘邦返回军营之后,则当即诛杀了向项羽告状的左司马曹无伤

项羽之所以没有杀刘邦,绝非简单的“妇人之仁”

“鸿门宴”可以说是项羽杀死刘邦的最佳时机,如果当时真的杀了刘邦,那么也就不会再有之后的“楚汉争霸”了,项羽也不至于落到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下场了。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项羽不杀刘邦,实在是“妇人之仁”。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项羽对刘邦没动杀心。以项羽的性格来说,如果真的对刘邦动了杀心,那么刘邦绝无生还的可能。但正如前文所说,项羽之所以对刘邦恼火,乃是因为听了曹无伤的话后,认为刘邦背叛了自己,背叛了项家,想要自立为王。要知道,项羽的人生目标始终是霸业而非帝业,因此对于刘邦称王他其实并不反感,但对于刘邦不将自己放在眼里自立为王,却是极为反感的。

也就是说,你刘邦想称王可以,但必须经过我项羽的同意,或者说必须由我项羽来封。其实这也是牵扯到刘邦站队问题,毕竟此时项羽与怀王熊心已经基本相当于决裂了。因此,当刘邦姿态放低,表示仍然愿意听命于项羽后,项羽便也就熄了杀心。

其次,项羽杀死刘邦的后果。鸿门宴上的项羽虽然实力强劲,但他此时却更像是个诸侯盟主,他的实力在各路诸侯中或许最强,但却还没有强到足以藐视各路诸侯的地步。因此,项羽是否诛杀刘邦,还必须考虑其他诸侯对此的看法。

如果刘邦始终不低头,坚决自立为王,那么项羽将其杀了影响自然不大。可如果刘邦已经低头认错,并表示了臣服,而项羽依然将其杀死,那么会让其他诸侯王怎么想?这种随意屠杀一方诸侯的做法,无疑会让各路诸侯离心离德,甚至暗中联手对抗项羽,这点他不能不考虑。

最后,项羽对消灭刘邦没把握。“鸿门宴”之前,项羽虽然拥兵达四十余万,但实际上却是由自己的兵马和诸侯联军所组成,其中本部兵马只有原属于宋义麾下的五万兵力,即使“巨鹿之战”后有所扩充,应当也极为有限,就算加上蒲将军和英布的两万军队,其麾下总兵力应当也不超过十五万人,甚至不足十万人。刘邦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固然不如项羽,但那十万军队却是刘邦实打实的私兵。

“鸿门宴”前后,刘邦和项羽的势力其实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项羽手中兵力虽多,但由于嫡系相对较少,因而不敢轻易对刘邦动武;刘邦虽然有一定自保的本钱,但由于战斗力较弱,也不敢轻易惹怒项羽。因此,才有了刘邦低头认错,项羽设宴款待这个结局。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能在“鸿门宴”逃过一劫,其实很大程度源于项羽并未对其动杀心,但却并非是项羽“妇人之仁”,而是综合考量后的决定。项羽设“鸿门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刘邦向项羽赔罪之后,项羽对其设宴款待罢了,而这场宴会之所以惊险,更多源自于范增的谋划,否则刘邦岂能轻易逃脱。

“鸿门宴”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反抗秦朝残暴统治的起义风起云涌。这其中有两家队伍的势力最为壮大,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邦。因为志同所以道合,这两支队伍很快联合起来东攻西伐。一时之间定鼎天下胜利在望。由于在起义初民心尚不归附,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拥立楚怀王登基。彼时楚国已经灭亡好多年了,怀王是一个放牛娃忽然有一天被人黄袍加身变成怀王的。他自然明白自己不过是项刘野心图霸天下的一颗棋子。于是他下令,先入咸阳者,王之。意思是说谁先攻入秦朝的首都咸阳就封谁为王。项羽本以为自己先入咸阳是唾手可得的事,谁知却被刘邦抢了先。项羽对此不满。于是在鸿门宴请刘邦,埋伏刀斧手席间假意舞剑欲除掉刘邦,但是在宴会上始终没有动手,尽管项羽的军师曾举起珏暗示项羽下定决心痛下杀手项羽始终不为所动。刘邦终于逃过这一劫。后来项刘纷争,项羽兵败乌江自杀。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后世把这场宴会称之为鸿门宴,现在比喻为不坏好意的宴请或者邀请赴局

史记为何要虚构鸿门宴

还是那句话: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现代人质疑古代史书记载,还是要拿出过硬的东西,比如更加原始的史料以及史书记载逻辑上的硬伤等。

质疑《史记》鸿门宴历史记载的人,能拿出这样的证据吗?

楼主问《史记》为何要虚构鸿门宴,这个问法本身就有问题。

怎么算虚构?是完全虚构还是部分虚构?

是时间虚构还是低点虚构?

是人物虚构还是结果虚构?

我暂且理解为楼主所问乃是全部虚构,即历史上本来就没有鸿门宴。

这个问题不用争论了,历史上是存在的鸿门宴的,《汉书》也是有记载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排除完全虚构,楼主所问就是部分虚构?

那么请问哪里是虚构哪里又不是虚构?

可能楼主认为司马迁对于《史记》过程记载太过详细,颇有小说戏说的嫌疑,所以说是虚构。

然而问题在于历史记载分为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在我们后人无法了解客观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信主观事实。

司马迁作为汉代人,他的家族世代管理官方档案,并负责史籍,司马迁是直接接触过秦汉史料,他是能够采访到当年亲历者后代的人。

比如鸿门宴这段,他就是采访了樊哙的后代,你想反驳司马迁的记载,请先反驳樊哙后代,你能证明樊哙后代说的不对,你就可以推翻司马迁的记载。

你能推翻樊哙后代说的话吗?你不能啊!所以你没有能力推翻司马迁的记载。

司马迁作为历史大家,他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他撰写的《史记》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抬高项羽,抬高李广,重视刺客游侠等等为后世人所诟病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司马迁个人偏好,他就是喜欢这种任侠好义,快意恩仇的人物,这并不代表他的《史记》存在篡改甚至扭曲历史的问题。

现在人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掺杂个人喜好,请问,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存在没有个人喜好的史学家和史书吗?没有个人喜好有民族倾向,没有民族倾向有政治倾向,有什么区别呢?

在史学界,对于史学家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价值观取向,是衡量一个史学家作品的重要依据,而不是要求史学家完全放弃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完全放弃个人价值观的史学家不存在,它的作品也绝对不可能是好作品,这就像一个活人必然有自己独有的脾气秉性一个道理!

《史记》固然存在一些为后世人质疑诟病的内容,对于部分记载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也是正常的。

但是,仅就鸿门宴一事而论,我们无法推翻整个事件,或许在某些细节上逻辑有所不符,但这不影响鸿门宴整体历史记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