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的诗句古诗词
1、《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2、《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5、《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
释义: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 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敕勒歌”这首诗所写的意思
《敕勒歌》的诗意为: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原文】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扩展资料
【作品简介】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作品赏析】
南北朝民歌具有显著的差异,前者轻艳绮丽.委婉缠绵,一如江南少女,多情而温柔;后者粗犷雄放,刚劲有力,恰似塞北健儿,勇悍率真,豪爽坦直。若用西洋美学概念来表示,前者属于“优美”的类型,后者则更具“崇高”的倾向。这种审美趣味上的差异,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不妨从《敕勒歌》来作些分析,这对理解《敕勒歌)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敕勒是古代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它的后裔融入了今天的维吾尔族.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不过,北朝时敕勒族活动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敕勒川”,不知是今天的哪一条河流,而且即使在当时,也未必是一个固定的专名,恐怕只是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区的河川罢了。阴山,又名大青山,座落在内蒙古高原上,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绵亘千里。敕勒人歌唱起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就以这样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为背景。就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言,这样说未免有些含糊,但作为诗的形象,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接下去,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卷: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
在江南,山岭起伏,河流曲折,植被丰富多彩,景观充满细部的变化,人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被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所吸引,形成细腻的审美感受,关注于色彩与线条的微妙韵味。而在北方,特别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景观是单纯的,色彩和线条也没有多少变化。由于缺乏可供细细观赏的东西,于是抬眼就望到天际,开口就是粗豪的调子。
这里面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因素在起作用。草原上的人,是没有土地私有观念的。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家。即使,由于习惯,由于不同的种族分别占有了各自的疆域,他们的活动也有一定范围,这范围也决不像农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那么狭小:一座村庄、几所房屋、若干亩土地。在视界里,牧民的“家”仍旧是无边无际的。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他们不会像江南人那样,歌唱小小荷塘里娇艳的莲花,村头路旁婀娜的柳丝;在他们的感觉中,敕勒人共同拥有着望不到尽头的大山,望不到尽头的河流,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庐”(现在所说的蒙古包),笼盖着他们共同的“家”,他们便讴歌这样的“家”。
“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为下一句作背景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不断得到新的东西,也不断失去原有的东西。因而,就像成年人经常回顾童年的欢乐,生活在发达的文明中的人们,常常会羡慕原始文明的情调。《敕勒歌》在重视诗的精美的中国文人中,也受到热烈的赞美,原因就在于此吧?前不久,电影《红高梁》大放异彩,歌坛“西北风”劲吹不息,也是类似的现象。但是,当江南人向往草原的壮阔的时候,草原上的人们又何尝不向往江南的温媚?人类的生活极其丰富,美感也同样是丰富的。最可厌的态度,就是在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之间,随意拿一种来否定另一种。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而我们如今只能阅读它的歌辞而无法欣赏它的曲调,实在遗憾。一个著名的传说也许可以稍微弥补这一遗憾: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这个故事令人想像:《敕勒歌》的歌声,该是多么雄壮豪放?又据史书记载,这首歌辞原是鲜卑语,很早就译成了汉语。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应该会用敕勒语唱。大约因为东魏贵族多为鲜卑人,他才用鲜卑语演唱。也就是说,这首古老的歌辞,是经过了两重翻译的。那么,最初的歌辞又是什么样的?真是令人神往。
《游园不值》的诗意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的内容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大概意思是:估计是园子里的主人怕客人的木鞋子的足印踩坏了青苔,一直在外面轻轻地敲了好久也不见主人开门;而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抬头间,看到一枝红杏爬出了围墙之外,让诗人不虚此行。这首诗带给现代人的思考意义是,当我们遇到困难阻隔时,只要不沮丧,总会找到其他突破困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