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了解 王朝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和原本的“改稻为桑”,有哪些区别?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自来熟如何做到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8 16:04:27 浏览3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和原本的“改稻为桑”,有哪些区别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原本的改稻为桑,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并不适合执行。而高翰文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是针对毁堤淹田之后的,是为了赈灾。

下面我们详解“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政策的执行情况,到底有多难?

一、

嘉靖四十年,朝廷定下了改稻为桑的国策,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严世蕃下达了毁堤淹田的命令。

就这样,大明朝的为官者,就因为国库空虚,一些官员就脑路惊奇,把新安江挖开淹百姓。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的土地变得不值钱,从而能够低价买田,以完成既定国策。

此事一出,亘古未闻,有良心的官员哀叹一声百姓不易,没良心的官员却自我安慰。要么说着“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要么说着“死一万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为了能对朝廷有所交代,万般无奈之下的浙直总督胡宗宪,并没有顺着严世蕃的意思,把此事定性为天灾,而是定性为了人祸。并先斩后奏,把毫不知情的河道监管李玄、一心想报答胡部堂的杭州知府马宁远、建德和淳安县的两个二傻子县令常伯熙和张知良,一并处斩,并以河堤失修为借口上报朝廷。

就这样,在淳安和建德百姓的感恩戴德之下,以胡宗宪为主导的事故追责草草收场,而善后工作随后也予以拉开。

关于善后工作各派的意见如下:

严党一派,浙江有郑泌昌和何茂才,京里再派出去一个高翰文。毁堤淹田已经成为既定现实,下一步就按照高翰文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针进行。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拿被淹的土地来换取赈灾粮,至于百姓吃完了赈灾粮后咋办,不在各位的考虑范围之内。

清流一派,以谭伦为首,再派出海瑞和王用汲,目的是让浙江乱起来,以此用来扳倒严党。但是毕竟自己是清流,拿百姓当筹码不够道德,所以,扳倒严党的同时尽可能的顾及百姓。

宫里一派,以嘉靖帝为首,吕芳坐镇指挥,杨金水具体执行,目的就是不管你们其他两派怎么折腾,百姓是死是活,我们就一点要求,给朕钱!

而地方上更是争斗的延续,郑泌昌和何茂才自不必说,单说赵贞吉,却在落井下石:

“我不瞒你,瞒你也瞒不住,一百船,两百船粮,江苏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也明白,不是我不借给你,是朝局不容我借给你!”

同时说了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一万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二、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好理解此时的大明朝浙江官场了,其实就是严党跟清流的战场。一伙人一心要办成改稻为桑国策,不惜祸害百姓。一伙人是一心不让对方办成改稻为桑国策,不惜祸害百姓。

而毁堤淹田之后如何赈灾上面,各派惊奇的一致,先说清流派的张居正,面对胡宗宪向国库请求调粮被拒,王爷过问时,说了一句实话:

“王爷,说句您不一定爱听的话,能调,这个时候我们也不会给他调了。”

严党更不用说,调粮去赈灾,老百姓还怎么卖田换救命粮,不卖田,大家怎么捞一笔,又怎么完成改稻为桑国策?

而后来真正扭转乾坤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海瑞,一个是高翰文,当初却是以背锅侠的身份去的。

当初谭伦在裕王府就说了:

“我能帮的也就一条,尽力让官府和那些丝绸大户,把百姓的土地都贱买了去!”

但是他担心的是,百姓卖了田,也得不到粮,这样就等于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所以,觉得还是派两个人去,一个是海瑞,一个是王用汲,目的很简单,仅仅是弥补一下内心不安。他们要是胜了,浙江就不会乱,不乱就没法扳倒严党,所以,从一开始就给他俩的命运定了基调:

“不说救斯民于水火,至少可以和严党那些人拼杀一阵。”

拼杀到最后,那就是一个死,谭伦担心他不愿意,张居正出主意,只要这封信给了他,他必然会心甘情愿去死:

“公果殉国于浙,则公之母实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实为天下人之女……”

讽刺的是,最后海瑞的女儿、妻子、肚子孩子,全部惨死,除了同在狱中的王用汲,没有一个清流官员哪怕照顾一下。尤其是海瑞的妻子,难产三天,朝廷硬是不给派医生,呜呼哀哉……

三、

毁堤淹田之后的浙江战场,正式拉开序幕,其实不仅海瑞,高翰文也是严党的替罪羊。因为严世蕃在送了高翰文文房四宝之后,就对罗龙文讲了:

“这一次让他去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倘若引起民变,这面对朝野,也算有个遮挡!”

毕竟“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针就是高翰文提出来的!

而海瑞之所以后来能成功,跟胡宗宪半路截着高翰文有很大的关系,不然,到了任上,第一回合他们就败了。

而高翰文太书生气了,他以为官府和丝绸大户会以正常价格买田,岂不知价格相差悬殊,那就不是“两难自解”了,而是把百姓的难扩大数倍。

浙江巡抚郑泌昌和布政使何茂才,朝堂之上下令严禁百姓买粮,现在粮食是严控稀缺品,见一个抓一个,不然的话怎么逼着百姓卖田?

而“以改兼赈”这个政策的提出者是高翰文,同时他也是执行者,还有两位执行者是海瑞和王用汲。说到底,这三个人就是背锅侠,一旦出了问题,郑泌昌和何茂才完全就把责任推到这俩人身上了。

所以,一旦民变,要么是高翰文的方略有问题,要么就是海瑞和王用汲的执行有问题,总之跟其他人无关。

本来海瑞和王用汲连知情权都没有,还是高翰文硬顶着让他们留在了会场。随后大家对方略提出质疑,高翰文发话,这个方略是他提出来的,解释权自然也在他这里。

而郑泌昌和何茂才又不能就地免他们的职,不然谁去当背锅侠,况且这几个人都是有背景的,怎么给上面交代?

四、

就这样,为了逼这几个人就范,郑泌昌、何茂才联合沈一石,利用芸娘对高翰文使了一招“仙人跳”,成功拿到高翰文把柄。

同时,由于海瑞救了买粮的百姓,郑泌昌、何茂才又使了奸计,利用井上十四郎,把这伙百姓诬陷成了通倭。

就这样,第二次朝堂会议,高翰文眼看就要沦陷,海瑞硬顶也顶不住,关键时刻高翰文晕了……

但是,高翰文和海瑞等的了,淳安的百姓等不了,三天之后,他们就会挨饿,这也是何茂才底气所在:

“不羁押你不是本院没有羁押之权……三天后,淳安县要是还没有推行国策,以至于饿死了百姓或激起了民变,本中丞将请王命旗牌,杀你!”

同时下命令,让海瑞去淳安处决通倭的齐大柱等人,同时沈一石的赈灾粮船也出发了……

由于高翰文、海瑞、王用汲等人从始至终都没有签字,为了确保低价买田正常进行,他们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至此,惹恼了嘉靖帝,你们怎么搞钱没关系,但是不能往朕身上泼冷水。

事情这才有了转机,也让严嵩大怒:

“严世藩,我告诉你,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一部二十一史都只诛灭九族,唯有我大明朝可以诛灭十族……”

同时他们也对沈一石下了杀心:

“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

而沈一石自然也清楚自己的死期已到: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在忍痛跟芸娘割裂之后,他瞒着所有人,突然把低价买田的粮船换成了“奉旨赈灾”。

但海瑞的危机并没解除,本以为在沈一石的粮船到来之前就能解决掉海瑞,没曾想,海瑞凭借自己的智慧,硬是守着县衙大牢撑到了谭伦带兵来救。

就这样,因为沈一石的临时起意,浙江的百姓拿到了粮食,暂时没有了生命之忧。而由于沈一石坏了众人的大事,他的死期也就到了,下一段争斗就是围绕着沈一石的死展开。

因为,朝廷没有想到,抄了浙江首富沈一石的家,竟然没抄到钱,钱去哪了?

所以,整个赈灾现场的争斗,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钱字。而淳安的百姓自始至终也没有见到朝廷来的一粒粮,他们之所以能撑到最后,全赖二老爷田有禄借来的粮食啊。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自来熟如何做到的

记得以前刚来到一个新的单位,我的邻居就是一个自来熟的人。他的自来熟主要表现的就是,我刚搬过来,和他不还不熟。但是他来到我家呢,就不管你在干什么,你哪怕是在休息,他就会打开你家的电视,声音放的很大。他喜欢看球赛,有时候不管你在看什么,拿起遥控器他想看什么就换什么台。而且有时候他需要什么工具,就直接过来找,不管你家里有没有人,他就自己翻,看见了就拿走。而且你的冰箱里有什么好吃的,他也不向你招呼,不征询,打开冰箱拿起来就吃。

但是你到他家去了,他既不会给你让座,也不会给你倒茶倒水。哪怕他正在吃东西,他也不会让你,也不会很客气的叫你来吃,而只是只顾他自己。

说实话,刚开始我还不好意思,就一直容忍,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实在无法忍受,他来以后呢就态度变得非常的冷淡,就不允许他不经许可换频道,不允许他不经许可拿我家的工具,不允许他打开我家冰箱随意吃我家的东西,时间一长了他也就不过来了。

我觉得这种人呢,实际上就是非常自私的人,他忽略了对别人的尊重,也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他自己高兴满意就行,哪怕你现在的情绪不高,他想在你家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想看什么娱乐节目就看什么节目,把别人家当自己的家,这种人我觉的不值得交朋友。

当然也有些朋友在聊天的时候很主动,他总是能找到一些话题来打破沉默或尴尬,这样的人还是很不错的 。对这种人我还是蛮喜欢的。

《三体》中,为什么人类不感谢罗辑

假设,一群歹徒挟持了一辆满载的大巴车,车上所有人都成为了人质,歹徒要求外面的人凑齐一个亿,否则每小时杀一人。

车上的人质们都很恐慌,抱着头躲在车尾一动不敢动,这是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人,那人对着劫匪说:

“我手上这个东西是一枚炸弹,如果你们再伤害车上的人,那我就和你们同归于尽”

就这样,这个拿着炸弹的人成功威慑系住了歹徒,歹徒不再伤害人质,双方陷入僵持。

这时人们纷纷议论

“这个人真厉害,威胁住歹徒了”

“是他救了我们”

“他好英勇,一身正气”

——三小时之后——

人们又纷纷议论

“他不会真的启动那个炸弹吧?”

“我看他就不太正常,正常人谁能出门带炸弹?”

“看这个人好像精神有点问题”

“炸弹放到他手里实在太危险了,随时会伤害到我们”

“这样吧,我们把他的炸弹骗过来,让那个抱孩子的妈妈拿着”

“好主意”

于是人们骗过那人手上的炸弹,交到了那个抱着孩子的妈妈手上,歹徒看到那人手上没有了炸弹,于是又每小时杀一人,并且过来抢夺炸弹。

抱着孩子的妈妈见状,迅速扔掉了手上的炸弹,谁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