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进社残杀复兴社

励进社残杀复兴社(罪大恶极的特务头子康泽,被俘虏后为什么不直接枪毙)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8 04:46:43 浏览9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罪大恶极的特务头子康泽,被俘虏后为什么不直接枪毙

1948年7月17日,中野名将王近山统一指挥的我军各部刚刚解放襄樊,就接到了野司转来的西柏坡急电:“速将康泽送往华北,并派可靠武装,加镣铐押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俘虏一个中将绥靖区司令官,已经根本不算什么新鲜事,为什么军委对抓获康泽如此重视呢?因为康泽的政治地位非常特殊,这厮当时是国民党“中央常委”。

(康泽剧照)

换句话说,康泽的军队级别在俘虏中并不出众,当时的蒋军已经是“中将多如狗,少将满地走”的状态,但是作为老蒋早期的嫡系、复兴社创办人之一(总社书记)、三青团的实际把控者,黄埔三期的康泽在蒋军将领中的政治地位是非常之高的。1947年3月,康泽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立法委员,举个例子,即便是老蒋的心腹爱将王耀武,康泽的黄埔三期同学,也不过是个中央委员而已。

所以康泽必然进入“高级战犯”名单,既是军队高级将领、又是党团骨干、还是曾经的特务头子,这样的高级战犯轻易是不会枪毙的,因为在宣传上、政治上、历史问题调查中均有较大作用,所以我党的政策都是以关押、改造、学习和交代为主。如果你不能理解康泽的政治级别有多高,不妨看一下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数据统计:

在功德林关押的200多名高级俘虏中,仅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四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一人,而其中的“中常委委员”仅有康泽一人!在被关押初期,康泽也因此牛叉得不行,一副瞧不起其他战犯的模样,就因为他有这个政治资本。而实际上,其他带兵的战犯也根本瞧不上他,认为他根本不会打仗,就是个紧紧依附老蒋的党棍、特务头子。

那么康泽既然是黄埔毕业生,为什么没有像王耀武、方先觉一样始终领兵作战呢?无它,是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履历,即在黄埔三期毕业后的1925年底,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仅与我党不少高级干部曾经同学,而且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和组织工作。所以1927年7月回国后,立即被分配到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工作,从此成为“党棍”和特务分子。

(王耀武剧照)

这个中央党务学校是陈立夫、戴季陶等人创办的,所以康泽是黄埔生中的另类,他这个特务头子跟军统一直关系不大,反而跟中统的关系更近一些。正基于此,康泽在早期是深得老蒋信任的,因为黄埔生大多是武夫,会舞文弄墨并且善长政工组织的人不多,1928年成为老蒋的少校侍从参谋,1929年3月被老蒋指定为国民党“党代会”候补代表,年仅26岁。

康泽为老蒋可谓是鞍前马后,1931年老蒋第二次下野之前筹组“复兴社”,康泽与贺衷寒、桂永清等人便是筹建骨干,他把在苏联学来的东西都用上了,复兴社的框架结构和纪律条例,均由康泽亲自执笔完成。复兴社首批40多人当中,康泽的排名非常靠前,这个老蒋的亲信组织设有“干事会”和七个直属处,包括什么组织处、宣传处和特务处等等。

众所周知,复兴社特务处正是“军统”的前身,而康泽差一点就成为这个处的处长,老蒋最初的属意人选就是他,并且亲自面谈。但是康泽认为自己善长的是宣传和组织工作,对特务专业不够门清,选择了组织处处长一职,而特务处处长,老蒋最终选择了黄埔六期肄业的戴笠,但是从这一段历史,很清楚地看出康泽在老蒋心目中的分量,早期肯定是在戴笠之上的。

康泽在宣传上非常卖力,所以到了1937年被任命为总社书记,直到1938年4月复兴社正式解散。在此期间,康泽的罪恶行径达到高峰,那就是为了配合蒋军对苏区的围剿,提议组建了“南昌行营别动总队”,这个别动总队是蒋系第一个正规特务武装,主要由中央军校“驻赣暑期研究班”的学员组成,以研究班主任康泽为总队长。

别动总队是略高于团级的建制,总共下设三个大队(营级),每个大队下设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三个区队,每个区队的额定编制为17人,总计2000余人。这个别动总队不仅人员都是军官或者特务,装备也非常精良,队员都是长短枪各一支,每个分队装备一挺轻机枪,队员装束为灰布军装灰色绑腿,黑鞋黑袜黑皮带,很有模仿纳粹“冲锋队”的意思。

这个别动总队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配合蒋系正规军“清剿苏区”和恢复反动统治,在蒋军占领苏区某地后,康泽率领别动队采取清查户口、编组保甲、训练壮丁等形式,疯狂迫害红军家属、农村干部和游击队员,用白色恐怖来血洗苏区。从1933年10月到1935年,大批苏区群众被别动队杀害或者判处徒刑,期间别动总队还与红军游击队作战300余次,因此罪行堪称罄竹难书。

(影视中的别动总队)

1937年老蒋又筹组“三青团”,以争取青年加入到反动阵营,康泽是三青团“中央临时干事会”24名干事之一,跟陈立夫、陈诚等共同在名单上,并且兼任组织处处长。其后康泽逐渐掌握了三青团的实权,在中央常务干事兼组织处处长的位置上稳坐七年之久,然而当老蒋有意让小蒋来接手三青团时,不识时务的康泽不肯交权,终于被一脚踢出重庆派去国外“考察”。

1947年2月康泽回国,老蒋曾面许东北行营新闻处长、北平行营新闻处长的职务,康泽皆不受,因为这些单位都归“国防部新闻局”管理,他看不上新闻局长邓文仪。直到1947年11月,才被任命为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这是隶属于武汉行营的机构,当时还是“后方”,下辖鄂西北、豫西南、陕东南和川东北的一大片地区,管理三个专区和十几个县,绥区司令完全就是个土皇帝,所以康泽痛痛快快地就去了。

万没想到,这一去“土皇帝”没做几天,就成为了中原野战军的俘虏,其实康泽也不会打仗,让他带兵就是个笑话,他只是没想到,我军会这么快就攻击襄樊地区罢了。搞笑的是,康泽兵败被俘后,南京中央社还公开宣布:“康司令官在襄樊作战中业已殉难”,人民解放军没杀他,南京当局先宣判他挂了。

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连被俘的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不杀头,就要给饭吃,对一起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对人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这段话,也就提出了对康泽等人的基本政策,进而决定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由于学习和改造的情况良好,康泽于1963年4月9日第四批被特赦,被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期间回忆撰写了《复兴社缘起》、《三青团成立的经过》等文章,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在功德林里面写得交代材料之多,可谓首屈一指,各类材料总计3000余件,稿子摞起来有5尺多高,所以康泽又被戏称为“功德林的材料库”,不杀确有不杀的道理。

1967年12月,康泽因旧病复发去世,年63岁。

(黄维剧照)

排斥汉服的人都在什么年龄段,汉服什么时候能复兴

支持,但不强制推广,特别是偷国千方百计强中华文化时候,理性的适当加大帮助很重要。当心偷国谎言说一万遍甚至一百万遍真把汉服和中华文化当它们就家的了

军统陈恭澍是如何成为戴笠手下第一杀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谍战剧《风筝》,其中为了跟随“军统六哥”郑耀先,低声下气、请客送礼的宫庶,其原型便是戴笠手下的第一杀手陈恭澍。那么,黄埔军校毕业的他,是如何成长为戴笠手下第一杀手的呢?他又策划了哪些刺杀行动呢?

△《风筝》中宫庶形象

01.黄埔军校毕业后投靠戴笠,多次策划刺杀汉奸行动

陈恭澍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其18岁那年,刚刚中学毕业的陈恭澍,因琐事与嫂子发生争吵,年轻气盛的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而与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陈恭澍跑到广东报考了黄埔军校,并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后来由于生病,陈恭澍没能及时入学报到,最终于1926年3月延期加入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后去向不明。鉴于当时国内局势,蒋介石授权戴笠组建一个独立的特务处,该组织于1932年4月1日正式成立,而陈恭澍便是第一批加入者。

作为戴笠在力行社特务处成立时训练的第一批特工,陈恭澍可以说是其麾下的绝对的嫡系。而就在陈恭澍加入特务队的次年,被日寇委任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张敬尧,携带巨款前往华北收集旧部,阴谋发动暴动,鉴于其投敌行为,戴笠决定下手将其除掉,而当时负责策划行动的,便是陈恭澍,张敬尧最终于1933年5月7日被刺杀于六国饭店。

△张敬尧

此后,陈恭澍又先后组织策划领导了多次刺杀任务,其中1934年成功毒杀了汉奸军阀石友三,但1935年刺杀汉奸殷汝耕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1938年刺杀汉奸王克敏的行动,则误杀了日本顾问山本荣治,主要目标王克敏却得以逃过一劫

02.抗战后汪精卫叛国投敌,奉命刺杀可惜最终失败

抗战爆发之后,汪精卫不仅极力反对抗战,主张投降,而且带头和陈公博、周佛海等人散布“抗战必亡国”的论调,更是于1938年12月公开投降日本,影响极为恶劣。蒋介石在劝说失败之后,遂命令戴笠在汪精卫组建伪政府之前将其除掉,戴笠遂将此任务交于了陈恭澍。

△汪精卫

陈恭澍经过亲自探查,搞清楚了汪精卫住所情况和行动轨迹之后,先是在汪精卫每天食用的面包中下毒,可惜因汪精卫食欲不佳而失败,后又打算在其住所浴室内放置毒气罐,可惜又因没有内应而难以实施。

后来,陈恭澍又探知汪精卫将前往丹道镇三岛山麓旅游,于是又率人埋伏于其必经之路上,然而又因汪精卫提前折返,陈恭澍在确认汪精卫在车上后,随即率人掉头跟上去打算下手,结果当军统的两辆汽车追至市区十字街头,由于电车横驶过来导致行动失败。

无奈之下,陈恭澍最终决定发动强攻,趁夜发动武装突袭。1939年3月21日凌晨,陈恭澍亲自指挥行动,结果由于行动时间紧迫,刺杀小组慌忙之中将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当作汪精卫枪杀,由于突入行动已经惊醒了汪精卫的警卫,暗杀人员来不及检查便慌忙撤退。

经过这次行动,汪精卫加强了身边的保护,再难获得下手机会,刺杀汪精卫行动彻底失败。行动失败后,陈恭澍被戴笠“冷处理”,返回军统局担任了一段时间闲职。

03.长期活动于上海地区,多次策划暗杀汉奸行动

1937年底,上海沦陷之后,陈恭澍奉命潜伏于上海,担任军统上海区区长,带人在上海地区活动。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上海当时有不少人沦为汉奸,于是陈恭澍便担负起了上海地区的锄奸任务,多次策划暗杀汉奸。

△张啸林

1、刺杀青帮头目张啸林。张啸林不仅在上海沦陷后公开投敌,胁迫各行各业与日本人“共存共荣”,更是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捕杀爱国志士,并筹建伪浙江省政府,拟出任伪省长,戴笠于是命令陈恭澍除掉张啸林。陈恭澍于是建立行动组,组长陈默接到任务后先后策划两次暗杀行动,可惜均以失败告终,而张啸林在遭遇刺杀后,则决定聘请几个枪法好的人来保护自己,林怀部借此潜伏到张啸林身边,苦无下手机会的林怀部,便借故与张啸林司机阿四在院中争吵,楼上的张啸林听到声音,忍不住跨到窗前厉声喝问,结果被林怀部当场击毙。

△傅筱庵

2、刺杀伪上海市长傅筱庵。上海沦陷后,傅筱庵出任伪上海市市长,军统局长戴笠便指示陈恭澍对傅筱庵予以制裁。然而,由于傅筱庵防范甚严,陈恭澍短期内很难找到下手机会。经过长期努力,陈恭澍最终策反了傅筱庵家中的仆人朱升源,使其协助军统来除掉汉奸傅筱庵。1940年10月11日凌晨,傅筱庵在参加完一个日本人举办的宴会后,喝的烂醉如泥,回到家中倒头便睡,朱升源于是趁机用早已准备好的菜刀,摸进傅筱庵房间照着其脖子便是三刀,顿时鲜血飞溅,傅筱庵当场毙命。

△赤木亲之

3、刺杀日本反特工专家赤木亲之。1938年,日军派遣赤木亲之担任上海工部局警务处处长,赤木亲之乃是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他来到上海之后便开始大肆捕杀抗日爱国志士,更是从1938年夏天开始,对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工展开搜捕,导致大量军统特工被捕殉国。戴笠得知消息后,亲自在暗杀名单上添上了赤木亲之的名字,要求陈恭澍除掉赤木亲之报仇。军统特工蒋安华首先摸清了赤木亲之的住址,又花费了整整十天时间摸清了赤木亲之的出行规律。1941年6月17日,赤木亲之乘汽车出行时,早已守候多时的蒋安华率数名军统特工突然冲出,对准车内的赤木亲之连开数枪,赤木亲之当场毙命。

1941年10月,陈恭澍在上海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逮捕,之后被迫投降,担任汪伪76号特工总部顾问,伪折、赣、闵、皖四省总指挥部副指挥,伪政治保卫学校副教育长等职。不过,陈恭澍并不甘心做汉奸,因此在1943年10月暗中与戴笠联系,继续暗中为军统工作,任上海第七站站长。

抗战胜利后,陈恭澍因曾经投降的经历,被以汉奸罪逮捕并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但在1948年6月被郑介民保释出狱,并参加军统局励志训练班。毕业后,曾前往河北参加内战,后随国民党败退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不过,由于陈恭澍树敌过多,晚年较为低调,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知其生死。其晚年曾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大陆也以《北国锄奸》、《河内血案》以及《亲历军统·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系列出版发行,其中大量记述了军统内幕。

戴笠是怎么死的

1945,东洋人吃了两颗核弹之后又被苏联灭了关东军,吓的昭和天皇赶紧把玉音放送了,投降不叫投降,美其名曰终战,不管怎么说,皇军是终于双手捧着军刀缴了械。

国民党于是乎开始紧急从西南运送国军大兵,火车嫌慢,干脆就着美国人的飞机抢占东部大城市和交通线。而党国的特工王戴笠当然也琢磨着扩大自己的秘密势力,也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校长面前的地位。

当然了,当国的对手也不是吃素的,虽然爱好和平,能不打就不打,但是你国民党要横,尽管放马过来好了。当年吃过你国民党的亏,现在甭来这一套。一时间,抗战胜利还没高兴几天,全国又被国民党搞得战云密布,山雨欲来,明枪在即,那暗战自然难免,校长又严令自己的干将戴笠加强隐蔽战线,以取得彻底胜利。于是戴笠更加风生水起地想把他的特务事业搞得更大。

1946年3月,戴笠亲赴北平,提审川岛芳子,这个川岛芳子何许人也?想必不用赘述,这里就简单说两句,此女生的甚是貌美,乃大清遗少,被日本人收养,后在伪满任职,给日本人卖命,从事间谍工作,掌握大量军政秘密。日本战败后,伪满也完了,川岛也沦为了阶下囚。这么美丽的川岛,戴笠自然也十分垂涎。不过戴笠并非仅仅垂涎其美貌,他还看上了川岛芳子领导的特务组织。戴笠打算要借着川岛的关系,收拢川岛的情报员和遗留在北方和东北的情报网,为戴笠卖命,企图以此至对手于死地。

想得挺好,不过,戴笠此行最大的“收获”却不是什么情报网,而是一口九龙宝剑,就是这把剑让戴笠命丧黄泉。

提审川岛时,川岛理了理短发,问戴笠:“可否给一支香烟?”

戴笠想都没想:“当然可以。”手下听闻,刚要上前点烟。戴笠将其拦住,自己亲自从怀里掏出香烟递给了川岛,然后又亲手点燃...,手还有意无意的碰到了川岛拿烟的酥手。

几番吞云吐雾之后,川岛说:“我可以说服我的手下加入你,但是我也有一个条件。”

戴笠说:“可以,除了你说把你给放了,都好说。你投敌卖国,肯定是出不去的,弄不好,活到几时都是问题。”

川岛哪知道这是戴笠吓唬她,让她从了自己,觉得自知难免一死,说:“我只求将我大清的九龙宝剑还给我,给我陪葬。这把剑被你的得力干将马汉三从我家抄走了。满足我这一条,我就答应。”

“哈哈,大清,我是不是还得叫您一声格格啊?”,顿了顿,戴笠突然诧异道:“你说错了吧?你说的九龙宝剑是我交给马汉三保管的。”

“本来是在他那,我抓住他时他为了保命就献给了我”,川岛略微沉吟,不屑道:“你不是想知道我的人都有谁吗?连马汉三给我卖命都不知道?国民党特工王也不过如此。”

简单询问,戴笠即知道真相。这把九龙宝剑本在大清皇陵,当年大军阀孙殿英盗掘皇陵重现世间,戴笠费劲千辛万苦搞到手,期望有朝一日送给校长。不了此时日军打进关内直逼北平,戴笠撤退时遂将宝剑交给留守北平的心腹马汉三,吩咐马汉三务必保全这把大清神剑。

不过,为日军打前站的川岛芳子抓住马汉三,马汉三倒也“爽快”,知道川岛刑讯手段了得,随即就招了,答应为日本人卖命。他知道这川岛本是大清格格,遂将九龙宝剑献出。川岛大喜,藏于密室,不时拜祭,祈祷有朝一日恢复大清。

马汉三也被川岛放走,反向打入了国民党内部,绝密信息不断流入川岛手中,与此同时,北方战事国民党也接连败北,不无关系。

转眼间就到了1945,日本最终败北,川岛不知所踪。马汉三害怕自己投敌卖国之事暴露,不惜一切代价探听川岛下落,最后终于成功抓到川岛芳子,遂囚禁起来,同时挖地三尺,将九龙宝剑从川岛家追回。找到九龙宝剑,马汉川长出一口气,向戴笠发出密电:川岛已抓捕,速来。于是戴笠急急飞往北平,也才有了审讯那一幕。

戴笠从审讯室出来,此时马汉三手捧九龙宝剑,“真诚地”说:“物归原主。”戴笠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国民党第一特务,明明心中怒火中烧,也异常镇定。马汉三经营本地多年,直接挑明,恐有不测。想到这戴笠也顺着往下说:“这物件托你保管这么多年,辛苦了啊。”说罢,手猛地一抽,宝剑出鞘,一道寒光闪过,让人不寒而栗。马汉三心中有鬼,大惊,不过他演戏也不次于戴笠,伸出大拇指道:“好剑!好剑!”

戴笠这个时候说,我得马上去趟青岛,那边有紧急要务,川岛你要看好,我处理好那边的事立马回来,说罢就往外走去。

“等等”马汉三一着急,脱口而出,他也不确定戴笠为何如此着急离开北平,也不好阻拦。“还有什么事吗?”戴笠回过头来问,心想狐狸尾巴终于要露出来了。“这...也没什么事,就是,嗯,奥,对了,这是我机要秘书刘玉珠,戴老板日夜操劳,不妨带在身边,也好有人照顾。”说罢,马汉三对刘玉珠使了个眼色。这个马汉三果然不简单,早料到戴笠可能知道自己的丑事,昨晚与刘玉珠在床上欢乐时,就吩咐刘玉珠明天可能要跟着戴笠,到时候相机行事,在早上穿衣服时,将一个装有高爆炸弹的小巧手包放在了刘玉珠手里。

戴笠上下打量着这个尤物,心想,没有川岛这也不错啊。随即一笑,“好啊,跟我走吧。”于是,刘玉珠还有那个手包随着飞机跟着戴笠就到了青岛。其实戴笠到青岛只是个借口,为的就是迷惑马汉三,3月16日到了青岛,住了一晚,要不是有刘玉珠,可能这一晚都不住,可是没忍住,晚上就让刘玉珠给自己按摩了。第二天17日一醒来,披上衣服就急急坐飞机要去往南京,回头还不舍的看了一眼装睡的刘玉珠,方才不舍走地下楼去。

待戴笠出门,刘玉珠方才睁开眼睛,赶紧打电话往北平:老板已经飞往南京,放心,货已经在飞机上。原来,昨天下飞机时,刘玉珠趁人不备将手包放在了座位下面。

戴笠的座驾快速朝着南京开来,不过此时南京瓢泼大雨,根本无法降落,只好飞往上海,可是,上海也和南京差不多,也不行。不得已,只好折返南京,如果不行,只能往北飞。

不久之后,南京地区的岱山上空,一声惊天巨响,一架飞机爆炸解体,一把宝剑随着碎片飞出,直插入岱山山头...

特务头子戴笠,字雨农,终于死在了浓浓的雨中...

《叛逆者》朱一龙再出圈,剧中多次提及的复兴社与军统有何关联

朱一龙、童瑶主演的谍战剧《叛逆者》最近吸引了不少观众,第一集,特务头子陈默群来到南京复兴社特训班,经过一番考核后将林楠笙带走,由此拉开整部剧序幕。

观众一定很好奇,这个复兴社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和军统又有什么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老蒋为了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对军队实施监督和剿共目的,授意他担任过校长的黄埔系精英人物贺衷寒、桂永清、肖赞育、滕杰、康泽、戴笠、郑介民等所谓的“十三太保”于1932年3月成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社这样一个带有情报性质的内部军事组织。

由于该组织组成人员模仿意大利黑衫军和纳粹德国褐衫军,平常都穿着蓝衣黄裤,所以又叫“蓝衣社”。
老蒋成立复兴社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推行对他本人的个人崇拜,加强其嫡系对军队军官的思想控制。

复兴社分总社、支社、分社和小组四级,总社设在南京,由蒋介石任社长亲自领导,下设干事会和监察委员会。

干事会下设人事、组织、训练、宣传、特务、总务等处,特务处首任处长即戴笠,这就是军统的前身。

1937年底, 特务处与特工总部合并,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设两个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老蒋负责,戴笠的特务处即第二处。

1938年8月该局重组,第一处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第二处则继承了“军统局”的称呼,并由戴笠负责,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又臭名昭著的军统。

总而言之一句话,复兴社其实就是老蒋控制的只效忠于他自己的一个秘密特务组织,林楠笙能成为这个组织一员,也是经过千挑万选,殊为不易。

只是陈默群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当初十分看好、当做亲信来培养的林楠笙,最终还是识破他的真面目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