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日本朝日级驱逐舰有多强
朝日级是日本作为第2代通用护航驱逐舰的最后1批,于2013、2014年各建造1艘,朝日号(DD-119)2016年10月19日下水,2018年3月7日服役、不知火号(DD-120)2017年10月12日下水,2019年2月27日服役。该型战专门用于加强反潜作战,单舰造价约6.5亿美元,也是第3代继承“朝日级”舰名的护航型驱逐舰。
朝日级在动力上是日本第一1艘采用“燃气涡轮柴电混合动力”,(Combined Diesel Electric and Gas Turbine─CODLAG)的军舰,比前几代的军舰拥有更多燃油效能,采用的推进系统,包含2具LM-2500ICE(整合式主机操控系统Integrated Engine Controls)的燃气涡轮主机,与2具2.5MW兆瓦级电动推进主机。
简单说就是,舰船在低速时由电动主机输出动力,高速航行时则由燃气涡轮主机的变速箱合并驱动船体。
不过朝日级只有2具LM-2500ICE主级,在总输出功率可能低于之前的“秋月级”装备的4具SM-1C燃气涡轮主机,所以朝日级的高速性能可能稍微降低。
在装备上,朝日级配备了采用氮化镓元素主动有源相控阵多功能雷达(GaN-AESA),氮化镓对游离辐射的敏感性较低,这使得它适合用于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组;因为氮化镓设备在辐射环境中更显示其稳定性,朝日级算是全世界第2艘采用这个新技术的军舰,第1艘是联邦德国海军的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所装备的TRS-4D雷达,证明日本造舰工艺技术已经融合了美欧的特长。
另外,朝日级还配备了FCS-3A火控雷达,同样采用氮化镓元素,在雷达技术层面,氮化镓元素比原本的砷化镓元素效益更优异,包括高能量功率的密度、辐射效能、辐射传导和频率涵盖等技术层面,而这点也是氮化镓比砷化镓更小,价格更低廉及获得采用的原因,不仅能降低成本,也增加战斗系统的全面效率。
朝日级因为防卫省要控制成本,因此阉割了防空能力,主要偏重于反潜战力,其雷达型号为OPY-1,外观上与秋月级的FCS-3A相同,但实际上为简化版的FCS-3A,为可串联C/X波段(4000─8000MHz;8000─12000MHz)整合运作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没有配备荷兰海军用在七省级护卫舰上的间断连续照明波(ICWI)装置。而换用日本自行研发之连续波照明装置,相关软件控制功能直接整合至船舰战斗防御系统CDS之中,这样可以节省向国外购置硬件的经费,但同时减少RIM-162 ESSM改进型海麻雀导弹接战的目标数量。尽管同样可制导ESSM导弹,但是在效率上略低于秋月级,所以此级军舰的防空能力只限于单舰的点防御型防空,不能和秋月级的区域防空能力相比。
因为防空能力被砍掉所该舰不能成为未来可支持海上反弹道导弹功能的防空型上战舰。实际上朝日级重视反潜作战,本质上就是作为1990年代量产的高波级、村雨级的后继舰。但是朝日级配备的OQQ-24舰艏声纳与OQR-4拖曳声纳,在对潜艇搜索精密程度及灵敏度上均优于上一代反潜舰,未来还会将增设和P-1海上巡逻机搭载的HPS-106搜索雷达相同装置的水面搜索雷达,并采用4维度式架构。朝日级的舰雷达再上一层还有东芝公司开发的潜望镜探测雷达的矩阵面,能增加侦察搜索的可靠度。
在雷达部署上,朝日级也秋月级不同,秋月级的原本矩阵雷达设计,是以4组FCS-3A矩阵面分置于前、后两个上层结构顶部,而朝日级舰则改成4组OPY-1 C/X波段矩阵面集中在舰桥上方;这4个雷达阵面集中后,后端信号处理单元就可以安装在距离天线较近的位置,相对可降低信号传输布线的复杂度,此外,技术上也能简化输配电路的布置。但此种设计对于舰艇作战生存性会有所降低,一旦上层结构遭导弹命中,4部矩阵面将全部瘫痪毁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原本秋月级向后的雷达天线安装位于上层结构的直升机库顶端,雷达扫描的视线内没有太多阻碍物,但是朝日级,则将这2部天线前移到舰桥的上方,为了避开后方的烟囱、直升机库等构造,将后部2座OPY-1雷达阵面的位置加高了。
朝日级虽然继承了秋月级的舰体,但受制成本因素,虽然保留有4组(32发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空间,但实际只配备半数(16发单元);其中12管单元搭载日制垂直发射反潜火箭ASROC,4管单元容纳16枚RIM-162 ESSM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其余武器则与秋月级并无差别,舰艏装备1门由OPY-1管制的Mk 45型mod.4版5吋62倍径舰炮、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器,搭载8枚反舰导弹,在对水面舰作战的战力,自制90式SSM-1B舰对舰导弹(仿美制鱼叉导弹)专门适用于第2代日制驱逐舰,以2发为1组的4联装发射管,未来将改装改进版SSMS-2B导弹。2座密集阵阵近防系统,第1号舰搭载遥控武器系统RWS,第2号舰增加12.7毫米 M2机枪。还搭载1架SH-60K反潜直升机,并配备2012年完成开发定型的12式反潜鱼雷。同时,朝日级国采用4套传统的Mk137型 mod.6版6联发式干扰弹发射器,作为本体的防护装置。
电子战系统为标准的第2代驱逐舰配备,包括NOLQ-3电波探测干扰装置系列衍生制品的最新款型号NOLQ-3D-2,这是从2010直升机驱逐舰计划(22DDH,出云级)所采用的NOLQ-3D-1向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全新产品,增加了使用指向式无线电内存DRFM技术的数字化干扰技术,电子反制系统天线的截面积也相对减少与修正,此外,也如同OPY-1和OQQ-24舰艏声纳,它的火控管制计算机与屏幕均已提升到OYX-1的标准。
朝日级驱逐舰本身就是海上自卫队低端战力的补充方案,只用来自卫而不包括为友舰提供防空掩护,未来几年海上自卫队将以增产8200吨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以及3900吨级反潜护卫舰计划为主,而朝日级未来可能不会再有后续的型号了。
056轻护(反潜型,搭载主被动拖曳声呐的型号)如果不搭配反潜导弹,又有何意义
首先,056本来就有反潜导弹,和反舰导弹共架发射。056A是反潜型轻型护卫舰,使用主被动型拖曳声呐,可以保持较好探测范围,尤其能避开水声跃变层。几艘056编队,自己有反潜导弹,和拖曳声呐可以直接配合,能在较远距离上对抗潜艇。
另一方面,反潜又分很多种情况,潜艇隐蔽性太强,所以很多时候是驱潜,阻止潜艇接近。尤其是防护重要水道,或者掩护大舰出港,都是驱潜任务。这个时候,发现潜艇活动迹象是关键,一经发现,立即集中火力打击即可。这种情况下,把潜艇吓跑,也实现了作战目的。
另一些时候,在近海作战中,056编队和其他舰只,也会配合作战。056型轻型护卫舰,吃水浅,体积小,往往可以在前方活动,使用声呐探测潜艇,一旦发现目标,可以通报给其他舰只。而054A型等舰只,也有反潜导弹,可以在056编队附近或后方跟随,根据056的目标指示,发射反潜导弹攻击。
你心目中054A护卫舰后续型号054B是什么样
054B虽然是否大量建造,还没正式批准,但是基本方案是早有的。如果投产,那么,054B就是第一种下一代中型舰船平台。无论对于技术发展,还是构建远洋作战体系,它的意义非同凡响。那么具体有哪些呢?
所谓下一代平台,核心标准,是舰体和动力。这是舰船装备的基础,护卫舰首先是个船,其次才是个军火库,是传感器体系,等等。基础最重要,你不把船弄好,那装得了什么好东西么?054B使用了综合电力分配管制系统,以及电动推力系统,这才是他最雄厚的资本。
电动推力是世界潮流,美国DDG-1000用上了,欧洲多国也已经用上了,既降低噪音,保证本舰生存能力,并改善声呐使用环境;又能保证变速能力,毕竟使用声呐和武器,航速要求不一样,必须频繁变速。所以,电推极适应反潜作战需要。对舰船航海性能,提升也是全面的。再笨重的船,哪怕DDG-1000那么大的,有了这个推进配置,也能非常灵活,更何况仅仅几千吨的护卫舰。
至于综合电力分配管制系统,更是以后先进舰只的标配。未来大中型舰只上,定向能武器、电磁炮、大功率电子干扰系统、相控阵雷达、大量传统导弹、鱼水雷,再加上电推……东西实在太多了!互相争夺有限的电力。你不管制好用电需求,不用上大型计算机和自动化系统控制,不及时分配电力,舰船各系统就会乱打架,乱成一锅粥。所以没这个系统,以后想用好的、耗电的船电、武器,都是做梦。
基础打好了,就能上好东西。054A使用3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以及超地平线雷达。这两个东西,以后都能用中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统一换掉。导航/直升机空管雷达、反舰导弹火控雷达 、舰炮火控雷达等等,不仅可以换用新型号,还能集成在一体式综合桅杆中。不仅有利于简化外形,加强全舰隐身;还能加强射频管制和电磁兼容性,防止设备开起来,电磁波互相干扰。下图为055舰综合桅杆。
054B使用的防空导弹,还是中程中低空型号,但是因为相控阵雷达的引入,制导体制可以改进,抗击多目标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精度都明显提升。由于舰体底子好,必然直接使用大功率电子战设备,以及1130速射炮,可以选装红旗-10防空导弹,未来还可以加装防空用电磁炮,以及激光炮。这样一来,054B生存能力提升很大,不畏与强敌作战。
054B仍使用鱼-8型反潜导弹,以及324毫米口径轻型鱼雷。但因为声呐工作环境改善,以及船只变速能力提升,鱼雷和导弹的攻击能力,也实际提升。当然,由于舰体加大,可换用双机库,装备2架机体较长的直-20型直升机。那么他的航空反潜能力,就一跃超过绝大部分驱逐舰。毕竟我军目前,大部分驱逐舰都是单机库,而且甲板和机库,不一定适应机体特长的直-20。这方面,054B甚至能与13000吨的055型驱逐舰,基本并肩了。
054B型护卫舰,作为远洋作战体系中,多功能舰只平台的一个选项,本身技战术能力还是相当可以的。如果能够服役,当然可以与偏重防空作战的052C/D型驱逐舰,以及更大的主力舰,紧密有效配合。特别是,能够有效对抗敌核潜艇目标,保卫主力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