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承宗

明朝灭亡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亡于东林党,有人说亡于张居正税改和孙承宗?为什么有人说袁崇焕的名气会比孙承宗还大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7 14:15:21 浏览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朝灭亡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亡于东林党,有人说亡于张居正税改和孙承宗

明朝灭亡原因很简单,自身制度的缺陷加上天灾的加成,促使了明朝在17世纪天气回暖之前灭亡。

亡于东林党之说

至于东林党,这个真的是很鬼扯。当然,东林党不全是好东西,但也不都是坏人,基本上对东林党两极化评头论足的都是人云亦云,根本没有好好看看相关的史料。

说真的,东林党从来没有掌控过朝政,他们只是代表了江南的一部分富商和城市中产阶级,根本不是说所有的江南有钱人都是东林党的后台,同期东林党的政敌浙党、宣党、昆党也都是江南人。

即使是在东林党最得势的天启元年,东林党也没有占据整个朝堂,同期的还有秦党、晋党、西江党、楚党。其中大部分的前三党和一部分楚党都是东林党的盟友,之所以被统称为东林党,仅仅是因为阉党为了打击东林党,就把所有和东林党有联系的党派全部统一归类,方便处理。

而且东林党极其盟友内部也不是很团结,比如西江党人章允儒就非常讨厌赵南星和魏大忠,并且还和阮大铖联合一起弹劾左光斗和魏大忠。同时他在崇祯初年钱兼益被贬时又为钱兼益说话。

在阉党倒台之后,东林党也不是那种阻挠商税收取的人。当时东林党人御史姜兆张提出过,重新征收被阉党废除的秦、晋地区的商税,这确实是一笔极大的收入来源,因为当时晋商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

除此之外,东林党人在崇祯初年还提出过不少关于税收的建设性意见,如:

①南京宣课司税收太少,应该详查增额。

②广东澳门地区通海商业繁荣,应该考虑榷税。

③福建、广东下海船只需要政府印帖来贸易,印一张需要缴税4~10多两,应该上缴。

④广东南雄太平桥抽商税43000两,5000两收归户部,剩余作为本省的军费(天启年间何士晋曾加收太平桥商税,被阉党作为罪状弹劾落职)

⑤浙江黄鱼税收归户部

⑥福建木税等杂税,山东泰山香税原来因为有兵乱没有征解,现在征解户部。

⑦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下海船只比较多,所收税收上缴,如有隐瞒不报的,处罚。

⑧牙行(即商业中介)的牙税予以规定收归户部。

⑨查缴贾税,除了行商商税外,坐商的税收查明征解。

不过正如我之前说的,东林党并没有控制朝堂的实力,也没有占据权力巅峰。你像占据内阁首辅十年之久的温体仁,本身就是浙党成员。事实上之所以这段期间没有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得到实施,恰恰是因为崇祯皇帝软弱、群臣只知道利益之争,对于下级官员和民间管理不力造成的。

亡于张居正改革一说

张居正改革的积极意义是很大的,他确实解决了当时大明的财政危机,为万历朝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做了铺垫。当然,对于这次改革,没有把他吹上天的必要,还是要直视张居正改革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一条鞭法的两税制度,人头税等融入土地税,而且只收白银,这点看似非常方便,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大明的白银分布由东到西是非常不均匀的,这必然的造成了地域货币不等值。再加上明代没有统一规格的白银铸币,而是采用非常落后的称量法,这点就忽略了白银自东南向西北传递时所有的磨损损耗造成的损失,最后必然是要加重白银匮乏地的人民的负担。

亡于孙承宗一说

这个论点在于孙承宗的关锦防线耗资巨大,榨空了大明的国库。这倒也是个事实,因为防线的维持费用巨大,而明政府的财政又非常紧缺,导致关锦防线只能修到大凌河就修不动了。

此外,在皇太极征服察哈尔和土默特之后,大明漫长的边境线上变得处处是清军的突破口,这就让关锦防线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最后说他空耗军饷虽然有些过分,但是也是有这个嫌疑。

不过说到底,明朝的灭亡还是因为自己本身财政和行政的种种不合理,加上长期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抗拒因素所造成的一个必然结果。虽然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懈努力的去挽救它,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为什么有人说袁崇焕的名气会比孙承宗还大呢

现在看来,袁崇焕名气比孙承宗大是事实,但这都是后期清朝捧出来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清朝自身统治需要,事实上,孙承宗的能力和成就都比袁崇焕高得多。

  • 袁崇焕的死因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兵数十万进犯大明,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并指辉军队在京城外鏖战许久,最终将后金军队成功击退,京城之围被解。

但后金军退兵后,朝中很多大臣却认为是袁崇焕故意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被崇祯即刻逮捕入狱,随后,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将袁崇焕定为死罪,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被凌迟处死。

  • 孙承宗死因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

  • 明朝灭亡

崇祯年间,大明朝政混乱,官吏昏庸,东北的后金顺势迅速崛起,屡屡进犯大明,导致国家元气大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连续几年天下大旱,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百姓为了生存,1627年起,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之下,崇祯应接不暇,最终于1644年三月,民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无奈之下,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正式结束。

  • 清兵入关

1644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山海关,最终李自成兵败,败退北京,退守陕西,在吴三桂的引导下,清军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五月二号,进占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迁都京师,十月一日,于紫禁城(今)举行登基大典,即皇帝位,标志着清王朝由地方政权开始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通过以上四个事件,我们归结起来,就可以得出这样几个事实,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杀害,孙承宗抗击清军而死,明朝在农民起义军手中灭亡,清军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

  • 袁崇焕名气被放大的原因

清军入关时,为了笼络人心,对崇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得到了各地地主阶层的大力拥护,为其入主中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清朝统治地位逐渐稳固,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如果崇祯有那么好的话,作为明朝的遗老遗少们何必还要服从于大清的统治呢?

清朝的统治者们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费尽了心思,鉴于之前对崇祯那么高的评价,再来抹黑崇祯是肯定不行了,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突破口——袁崇焕。

由于袁崇焕是被崇祯所杀,那么抬高袁崇焕就可以间接贬低崇祯,所以,在清廷所组织编纂的《明史》中,袁崇焕就刻意被刻画成了一个身负雄才伟略并足以拯救大明王朝起死回生的安邦定国之才,而崇祯则被刻画成了一个虽然勤政,但是脾气暴躁、冲动、刚愎自用的形象,这样一个皇帝,轻易听信谗言,就将袁崇焕冤杀,自毁长城,大明焉能不完!袁崇焕的名气就这样被清朝刻意放大了!

  • 孙承宗名气不如袁崇焕大的原因

反观孙承宗,他是在对清军的抗击斗争当中壮烈殉国的,也就是说他是被清军所杀,虽然清军对他的给予了极大的尊重,但是,从维护清廷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显然是不适于做过多的宣传的,因此在《明史》中队他的宣传力度就被清廷刻意的弱化了,最终导致了他的名气没有袁崇焕大。

结语: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崇祯是一个聪明绝顶、机智果敢的成熟的政治家,只是他的前任们留给他的摊子实在太烂,再加上天灾人祸,即便他再有能力也是无力回天。孙承宗是明朝末年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是难得的帅才,而袁崇焕充其量也只是个优秀的军事家,最多也就是个将才,其战略眼光远远无法个孙承宗相比。
之所以袁崇焕的名气要比孙承宗大,归根结底还是清朝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他们为了体现出明朝灭亡的相对合理性,就必须要贬低崇祯,而袁崇焕正是被崇祯所杀,他们就以刻意抬高袁崇焕来间接贬低崇祯;而孙承宗是在抗击清军当中壮烈牺牲的,同样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他们刻意地弱化了对孙承宗的宣传,这样几百年下来,才使得袁崇焕的名气比孙承宗大。一切都是政治需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