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共工为何发怒撞倒不周山
共工怒撞不周山是一个关于失败者的故事,其实他撞得也不是山,而是一个天柱。这一撞,天塌地陷,所有的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所以作为一个失败者也并非失败得一败涂地,从神话传说的角度解释了一些自然现象的存在。
那么这个神话传说因何而起呢?
共工是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神话中主角共工氏。他本人姓姜,名号共工氏。从他的姓和号不难推断出,他所处的时代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这里涉及到姓的起源,姓和姜都带有女字,这是母系氏族地位的标识,子女都跟母姓。比如黄帝姓姬,轩辕氏。这里的氏是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加强的标识,共工氏,轩辕氏都是男权地位的表达。
共工氏是神农炎帝的后代,它的部落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因而很擅长治理水,发明了很多筑堤蓄水的好办法。
他还有个儿子叫后土,在农业生产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父子俩把自己的部落经营得很好,把水利灌溉也管理得很好。
故事如果讲到这里结束了,便不会有撞不周山的情节了。下面讲正题,共工撞不周山有三个版本,我个人更喜欢第一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
共工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对水利灌溉做一些修整。由于地势高低的问题,常常造成低的农田被淹,而高处的农田则浇不到水。为此,他想了个办法,把高地削平,这样既解决了高处灌溉的问题,也扩大耕种面积,还增收。这当然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当时当权领导颛顼,是黄帝的后代。大家知道黄帝和炎帝有过一场大战,就是著名的阪泉之战。炎帝败了,向黄帝称臣。因此掌权派是黄帝的子孙,炎帝后代共工的一举一动,这在颛顼看来都是想搞事情。
于是颛顼处处阻挠共工整修灌溉工程。他还放出了一个谣言,说是如果共工把高地挖平会激怒上天的,善良的臣民们自然相信了。共工力气大,但是论智谋,不是颛顼的对手。
最终,共工失去民心,二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炎帝的子孙又一次败在了黄帝后裔的手下,共工怒了,他委屈啊,一心想为造福于民,却成了罪人,于是驾着坐骑飞龙,一头撞向不周山,被拦腰截断。那不周山是一根天柱,柱一断,天就破了一个大洞,这又引申出女娲补天的故事。不周山被撞断后,霎那间,天上的日月星辰向东倾斜,山川移动,河流向地势较低的东方流去。至此,日月星辰形成了东升西落的规律,河流也形成了向东奔流的格局。
作为一个失败者,他算是以死铭志吧,因此后人奉他为水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视为土地神。
第二个版本
这个版本的传说是关于共工同大禹之间的一场战争。在这个故事中,共工成了反派人物,上天派他到地上来专门制造水患,而大禹又是治水的。两人的矛盾相当尖锐,日益加深,最终演变成一场大战。
大禹治水深得民心,得道者多助,各地神氏都向共工发起了攻击,共工很快就招架不住了,他心想大势已去,于是就愤然撞了不周山。其结果同第一个版本。
第三个版本
这一个版本又是同另一个神话人物火神祝融大战。三个版本,主角没变,对手一直在变,可见,共工在传说中的确是个好战的人物。
这次共工为名誉而战,当时的世人只供奉火神祝融,而没有供奉水神共工。他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一怒之下,和祝融打起来了,好战但是又老打败仗,输了发怒又撞了不周山。看来共工还有点小孩子脾气,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狭隘的个人主义。
神话传说里的共工大战了三个人物,结局都以失败而告终,可见,大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或许他可以智取,或者走和平路线,也不至于在传说中沦为一个永远的失败者。
你认为共工是一个怎样的神
共工,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
《山海经·海内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此祝融是离朱也叫离娄。江水即泗水,今.天泗水流域的邾娄便是祝融离朱生共工的地方。《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少昊之都在曲阜,距离共工出生地邾娄非常近。所以颛顼与共工原本是邻居关系,他们共同的领袖是强大的少昊。
还有一种说法是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治成(指治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