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哪些中英词语/短语间巧妙的翻译
at one’s fingers’ tips 了如指掌
不只是意思完全一样,而且都提到了“手指”。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用的是不同比喻,说的是一个意思,令人拍案叫绝。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翻译得恰到好处,不是吗?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
都没提到人,却都是说的人,妙哉。
语文考试文言文翻译我想拿满分,平时积累每个词的多个意思,现不现实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可以这样说,文言文翻译要想拿到满分很不容易,而且只积累词义还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把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抄录在下面,看一看,就明白我讲的话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不能孤立地去翻译题中的句子,必须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读懂它们,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句子。
第二,只能直译,不能意译。也就是说要做到字字落实。
第三,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
关键词是决定这个句子能否翻译正确的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也包括活用和通假字。
关键词是国家考试中心提供给阅卷老师的参考答案上规定的词。
通常每个句子有2到3个关键词,这几个词是要求必须要译出的,一般一个关键词的分值是1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阅卷老师先要看你的答案中对关键词的翻译对了几个,然后再根据句意的流畅来评分。比如说,一个学生的翻译中只对了一个关键词,就能得一分,剩下的4分,要依据文从字顺的原则赋分。因为这个学生有2个关键词翻译错了,那么5分的题,他大概能得2到3分。
想要拿到文言文翻译的满分,就要积累下面的知识:
第一,实词的积累。
文言文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实词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以单音节词为主,后者以双音节词为主。
其次,文言文实词中还存在词义的扩大、缩小和消亡,以及活用和通假。
由于这样一些原因,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对应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时,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例如:2019年考题1中的“苟”字,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是“苟且”,那么,用“苟且”去翻译该句中的“苟”字,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这个句子中的“苟”字的意义是“如果”,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苟”字是没有“如果”的意义的。
所以,文言文实词词义的积累是很费时费力的,而且量很大。
第二,虚词的积累。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而且用法繁多。它不像现代文,一篇文章中很少使用虚词,并且意义比较单一,容易理解。
文言文中,一个句子可能会出现几个虚词,一篇文章中,使用虚词的频率也很高,而且同一个虚词的出现可能会有好几个用法。
所以,虚词的理解就成了文言文翻译的一道难关,很多学生会望而生畏。
就拿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而”字来说,现代汉语中就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很单纯。但是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就很多。它可以翻译成:又、而且、并且、或、就、但是、却等,还可以与“尔”通假。
因此,文言虚词的积累也是很费劲和麻烦的。
第三,文言文语法的积累。
文言文中的语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主要意思是一个词的词性可以变来变去。简单说,一个词本来是名词,但在某个句子中就变成了动词,意义也跟着变化了。
比如:《黔之驴》中的“驴不胜怒,蹄之” 蹄,本来是名词“蹄子”的意思,但这个句子中却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蹄子踢”。如果不懂词类活用,翻译出来就大相径庭了。
好在词类活用都是有条件和标志的,只要记住活用的条件和标志,就容易掌握和理解。
特殊句式,指的是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句式。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宾语是不能前置到谓语前边的,但文言文中就可以前置。
比如:《石钟山记》中的“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个句子。代词“余”应该是动词“欺”的宾语,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把它放在“欺”字前边的,但文言文就可以。把这个句子还原成现代汉语句式,就是“古之人不欺余”。
这就是说,不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时就会出现错误。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指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置,它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志词,所以掌握起来并不难。
第四,学会推断词义。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都记下来,那么,平时练习和考试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学会推断词义。
推断词义有两种方法:
第一,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推断字的本义。
汉字的造字法中,形声字的占比最高,结构是形旁十音旁。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
比如“河”字,“氵”是形旁,本意与水有关。“可”是声旁,只表示读音,与意义无关。
由于形声字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形旁来推断某个词的本意大概是什么,然后确定翻译的意义不能脱离了该本意。
第二,根据上下文意义推断它最合理的意义。
词义是不能脱离语言环境的,所以,某个词在某个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必须要与前后文的意义相符。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平时练习和考试时,遇到不明白的词,就要学会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推断它的合理意义。
总之,文言文由于已经脱离了我们的书面语,所以学习起来就有难度,但是勤于积累,考试时一定会得到好分数。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