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军覆没的意思

全军覆没的意思(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5 23:26:00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

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53000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

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

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

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各个击破的战略

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

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

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

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

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

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

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

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

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

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

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

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

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

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

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

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

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

一拖一打,各个击破

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

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

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

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

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

将计就计,速取山西

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

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

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

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

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

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

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

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

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

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

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

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

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

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

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

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

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

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

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

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

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

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

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

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

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

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

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

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

第一场险战

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

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

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

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

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

凤翔、山西空虚。

王保保趁机出手!

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

战局顿时复杂起来。

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

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

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

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

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

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

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

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

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

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

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

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

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

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

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

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

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

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

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

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

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

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

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

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

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

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

其实不然。

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

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

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

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

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

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

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

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

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

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

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

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

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

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

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多少真的是“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吗

可以确定的是,三国演义里记载的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是假的。

关羽死后,很多人认为刘备不会为关羽复仇,因为彼时得蜀汉已经筋疲力竭。只有曹魏谋臣刘晔坚持认为刘备会出兵,他的理由是:

刘备于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等兴兵报效,于始终之分不足。

出于对刘备人品的信任,刘晔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事实上,曹魏几百名大臣里,只有刘晔的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刘备在公元221年倾巢出动、兴兵报仇。蜀军兵分两路、讨伐孙权。

孙权得知刘备大举出兵,知道来者不善,为了避免遭受曹魏和刘备的两面夹击,孙权赶紧向刘备服软。但刘备志在报仇,怎么会退兵?无奈之下,孙权只好硬着头皮派大将陆逊率兵五万余人迎战。

一开始蜀军气势如虹,旗开得胜,捷报频传。东吴主将陆逊避其锋芒,处于守势。但东吴军队慌而不乱,井然有序,养精蓄锐。所以前期战斗打了三个月,蜀军只是在气势上占了上风,但并没有消灭东吴的什么有生力量。

战争进行到222年夏初,刘备的攻势渐渐减弱,两军处于僵持阶段,这时候蜀国刘备亲自率领蜀国大军来到秭归安营扎寨,不久移师夷陵,东吴大军也随后赶到。双方兵力大规模集结,占据有利地形,排兵布阵,连营数百里。拉开架势。

东吴军队在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一直按兵不动挫掉蜀军锐气,蜀军官兵长期对峙不能决战,产生了浮躁情绪,军心不稳。

就在此时,陆逊抓住战机,命令东吴军队采用火攻焚烧刘备军营,当年诸葛亮在赤壁火烧曹营的一幕又在夷陵上演。只见刘备数百里连营成了一片火海,蜀军官兵惨叫声响彻一片。

陆逊果断下令东吴军队多路出击,分头进攻,把蜀军分割成几块。蜀军首尾不能相顾,乱作一团,很快溃不成军。蜀军死的死、降的降,几乎全军覆灭,只有刘备带着数十残兵败将讨回蜀中。

刘备报仇不成,反遭惨败,羞愤交集,回去后一病不起,在次年春天病逝于白帝城。

这场战争就是三国争霸中著名的夷陵之战,它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起被称为三国的三大战役,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夷陵之战刘备的蜀军到底出动了多少人,真的是【三国演义】中所说 有70万大军吗?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不是正史,里面虚构的成分非常多,跟真实的历史出入很大。而且在实战中,进攻一方往往会虚张声势,多保兵力,给对方以震慑,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那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全国总人口有多少呢?

当时曹魏人口506万,东吴256万,蜀汉128万,加上流动人口,最多1000万左右。这样看来,蜀国号称的70万大军含水分不少。

夷陵大战双方的军力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史书的有关记载。

根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志】的记载,东吴方面固陵守军5000人左右,江陵守军5500人左右;上陵守军5000左右。其它各部将领的军队三万人左右,主帅陆逊的军队有一万人左右,东吴在夷陵之战投入的总兵力5.5万人左右。

蜀汉方面:

诸葛瑾率部3000人在江陵驻扎,但没有参战,是作为战略预备部安排的。

冯习为先锋官率领蜀军的先头部队有40000人左右。

刘备亲自带领的蜀军精锐部队2.5万人左右。

蜀军中还有马良动员的少数民族部队大概有2000人左右。

黄权带领一部分军队负责监视曹魏军队动向,所属部队兵力有5500多人。

蜀军出兵讨伐东吴,从蜀国到东吴为了保证后勤供应,沿路都要有人留守,负责运输线保卫工作的部队有三千人左右。

将军赵云带领军队在江州负责接应,兵力3000人左右。

算下来蜀军的总兵力在7.5万左右(不包括赵云接应部队5千人。),其中刘备在夷陵主战场投入的兵力6、7万人左右。

蜀军大败后,刘备只剩下千余人逃回,几乎全军覆没,实际损失不低于6.5万人。

这六七万人,是当时刘备的全部家底,都是经历过汉中之战的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全军覆没后,蜀汉政权的军事力量虚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连成都附近的蛮族叛乱都无法镇压。如果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夷陵之战后,恐怕整个蜀汉政权就此毁于一旦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全军覆没,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意失荆州!”完全把诸葛亮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抛到九霄云外!另外,“狂傲”是其本性。一向瞧不起东吴。孙权、吕蒙、陆逊恰恰应用关云长的这一弱点巧夺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