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真是被欧美联合忽悠掉的吗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首先这个可是真事,就是被美国联合小弟挪威做局给忽悠没的。下面兔哥就说说这个事。⬇️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
这艘航母生不逢时,它是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排水量近8万吨,长度达到了324.6米,飞行甲板宽约75.5米,真正的大型航母,能够携带70架各型作战飞机,当时制造它的工厂正是乌克兰境内的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苏联时期的所有的航母都是这个造船厂制造的。当时的乌里杨诺夫斯克号的所有材料设备都完成了设计以及备料,到1991年生产了29000吨的航母用钢板,核动力系统也已经开始组装,从1988年开始建造到1991年停止建造已经完工了45%,应该说速度是比较快的。这型航母同时建造了两艘,第二艘已经开工就停工了。1991年苏联解体,波及到了这艘航母,解体后俄罗斯是非常渴望这艘航母的,当时的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挺密切的,并组成了独联体。但是俄罗斯解体后国库空虚,实在是拿不出钱了,这艘航母就只能是停止建造,二号舰也拆解了,这艘航母当时引起很多的国家的注意,毕竟是一艘正在建造的新航母,这种躁动也引起了美国的注意,苏联解体本身就是美国长期对苏战略的结果,美国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比它强。
苏联建造这艘航母时美国就恨不得把它拆了,美国正是依靠航母来推行它称霸全球的战略,知道航母的价值,军备竞赛把苏联拖垮解体了,依然不希望这艘航母存在下去,尽管当时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尚好,但美国还是对这艘航母有计划的采取了行动。当时俄罗斯没钱造这艘航母,但俄罗斯依然提出由乌克兰继续造完,而乌克兰毕竟和俄罗斯变成了两个国家,打白条肯定不好使,关键是乌克兰也没钱造了,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独立后就开始了动荡,船厂工人都等着吃饭,本身就是靠生产大型舰船活着,航母不造了就没有饭碗了,所以非常着急。此时美国出手了,但由于美苏对抗这么多年,美国的形象在乌克兰人们的心中是很负面的,并不像今天这么好,美国就做了一个局,让乌克兰上套。首先由挪威出头,挪威的一个航运公司找到了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说它们要造一批民用货船,首批计划造六艘,考虑乌克兰有丰富的造船经验,看看能不能接这个单子。正在为吃饭发愁的乌克兰当然是高兴了,欣然允诺,但挪威方面提出先要考察考察,毕竟你刚刚独立,涉及很多问题,欧洲人做事都一相严谨,于是考察后挪威认为不妥,货船急着用,乌克兰的大型船台都让航母给占了,没地方造货船。
乌克兰人着急了,拆了二号舰,毕竟刚刚开工,尽管想法设法的腾空船台但挪威方面还是不放心,人就是这样,穷疯了就不善于多思考,越是穷人越容易上当。正当乌克兰因为船台发愁时,美国一家钢铁倒爷来了,想卖一些旧钢板,说美国那边急需钢板,并给了乌克兰一个相当高的价钱,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快,因为很多人都在做这个生意,错过时间就会失去良机,于是乌克兰就想到了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挪威方面急着要造货轮,而且是一次就六艘,还有后续,美国大老板急着要钢板,只要按照时间弄到钢板一吨就给450美金,这个比新钢板都高了许多,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太顺利了,于是乌克兰就盯上了乌里杨诺夫斯克号。其实美国和挪威就是一步一步把乌克兰牵着鼻子走到了这艘航母身上。如果乌克兰稍微动动脑子,派人打听打听就不会上当,当时美国最不缺的就是钢板,挪威也不缺货轮,很多货船都没活干,不过乌克兰光高兴了就不去思考了。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很多人是清醒的,毕竟是涉及钢材和船舶领域的业内人士,但说了算的可不懂,于是船厂只能是加班加点的开始大拆航母,就这样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还没有诞生就胎死腹中。可当航母拆除了最后一块钢板,挪威方面来话了,由于手里没钱不造货船了,而美国更直接,合同作废。悲哀啊!这艘航母就这样就被美国和小弟给忽悠掉了,也彻底终结了俄罗斯的大航母梦。其实当时如果乌克兰不拆解这艘航母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没钱造,但结局很可能不是这样,从瓦良格号的命运就能窥其一斑,但美国正是预料到了这艘航母不会没人要,即便是没人要,过两年俄罗斯缓过一口气也会接盘。1991年底苏联解体,这艘航母就停了工,备足的原料保证能建完,剩下的只剩栖装了,而1992年的4月份就开始了拆解,根本就没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太快了。必须要说明一下,当时的俄罗斯是不允许有一个国家购买的,这个国家就不说了,总之它不会同意的,但只要乌克兰不拆,后来是有希望的。美国更不会乐见它人买走,美国知道乌克兰、俄罗斯都要不起这艘航母,但有一个国家却要得起,并且要航母的意愿已经有了征兆,所以必须把这艘航母忽悠掉,如果乌克兰不上当,美国就是花钱买也要得到,结果美国连前都没花,乌克兰这个大傻子就给拆了,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和乌克兰的另外一艘航母瓦良格号比,只能说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是一个傻妈生的。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小肉丸懒懒提问时间】曹植《感甄赋》为谁而作
我不是历史专家,也懒得去研究这些不堪研究的勾当!《感甄赋》的题名,不是经作者之手的。岂有此理。原名为《洛神赋》,是他的侄子魏明帝所改。为什么呢?曹植本来才学很了不起,其兄曹丕不如,必须对弟弟的打压加害,拿他的女人甄氏为说话进行加害。人说父乜形,子乜样,改了作品名称,估计也是为其父王圆说的。这篇赋,究竟为谁而写,就是为曹丕的妃子甄氏而写的,可能是为人当筹码的甄氏而惋惜吧?不要以为有所图,写这篇赋,正是曹植最凄惨的时候写的。对于这一点,应是前提中的前提。
欧阳询的《由余帖》中有两个“乱”字繁简并用,为什么现代书法家笑话繁简不能并用
???回答:古代没有书协、美协,写字没有写出个学位的,都是工作、生活、人际交流之必需技能,都是手艺匠人,突出的写到庙堂之上。依乱字而言,古体乱字是真乱了,一团偏部首,而简体的乱字,一看就是政治化了,舌、刀为乱,乱说伤人误国为乱。至于繁简混用否,自由心定,辩识即可,不识促学。究竟可否混写之规矩,无法定,依不违法即可。嘴大者随意大,书写者随意写,努力不被煙灭即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