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者 如何 性格

吴起的性格品质如何吴起为何休妻和杀妻呢?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5 09:28:08 浏览1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吴起的性格品质如何吴起为何休妻和杀妻呢

我是海浮人,我来回答。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名臣,是法家、儒家、兵家的集大成者。卫国人士,曾在鲁国、魏国、楚国担任官职,在鲁国时,大败齐军,使齐人不敢小觑鲁国。在魏国时,全面占领河西地区,使秦国不敢向东扩展。在楚国时,主导变法,强国强军,使韩赵魏三国不敢南下。就这么一个能人,性格品质又是如何?

残忍

吴起生在卫国一个富贵之家,曾经不吝家财只求一官半职,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家财散尽,官并没有求来,于是乡民嘲笑他,他就杀光嘲笑他的人,足足三十余人,逃离卫国,流亡鲁国。

不孝

儒家是讲究忠孝的。儒家圣贤曾参的儿子曾申便是吴起的儒家老师,吴起在鲁国帮助国君抗击齐国时,母亲死去,但是吴起不回家奔丧,被老师曾申认为不孝,被老师逐出儒门。

兵书司马足齐名,盟母戕妻亦骇闻。

这就是后人对吴起的评价。

那为何休妻与杀妻。理由十分的草率和自私。

因为一条彩带休掉妻子

吴起还住在卫国时,在家中要求妻子给自己织一条彩带。有意思的来了,长度不符合吴起的要求,妻子就再去改改,结果还是不符合丈夫的要求。妻子就说这个已经改不了了。好,就休了。理由是不是很草率,确实不可理喻。

博取信任杀掉妻子

吴起在鲁国时,齐国大军来袭,鲁国国君准备拜吴起为将,抵御齐国军队,但是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心有芥蒂。于是吴起为夺取将位,杀掉妻子,向君主证明自己忠心。这就是吴起的杀妻之因。

浮人结语

吴起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一个得到此人都可兴盛一番。吴起也曾经在楚国主导过一场变法,但是失败,吴起的尸体遭受车裂之刑。但是杀害妻子求得将位,始终是其磨灭不了的黑点。

我是海浮人,似乎在寻找什么,欢迎关注。

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吴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即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儒者,也是一个功名心很强,容易走极端的人物。

一、吴起早期,功名心很重

吴起早期,百金游历无所成,恼羞成怒,杀死了十几个嘲笑他的同乡;逃亡时咬破手臂发誓说不当将相就不回家乡;母亲死时,因没有实现理想,故拒绝回乡奔丧,因此受到老师曾子的谴责,被逐出师门。为了当将军抗击齐国,杀了自己齐国籍的妻子以表达对鲁国的忠心。这些都说明,吴起的功名心很重,当然,吴起的功名心还是建立在利国利民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利用功名谋取个人私利。

二、吴起中期,功名之心有所收敛,但锋芒太露,曾经与田文争竞相位。

吴起治河西很有政绩和名声,魏国任命田文作相国,吴起有些不高兴了,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可”。吴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这个事实说明吴起锋芒太露,会为自己招来忌恨的。分析吴起守西河时,与士兵同甘苦,廉洁奉公,不求私利。但他如此看重官位,很可能他的性格直率,为人正直,在他的心目中,一切事情都要讲究公平、公正,在用人上就要讲究用人唯贤,有能者上,无能者下,自己有担任国相的才能,就应该任命为国相,这才有利于国家。他并没有在意为人处事的技巧问题。

三、吴起后期,处世更趋成熟一些,去掉了骄傲和锋芒,但是,依然喜欢对君王直谏,为世俗小人所忌恨。

吴起曾多次直谏魏武侯,这必然不会讨得骄横的魏武侯的喜欢。再者,吴起攻占西河,阴晋之战大败秦军,战功赫赫,又有与田文争相之事,所以,公叔痤(cuo)担任魏国相后,自知不如吴起的才能,故对吴起很忌惮,设法陷害吴起,在武侯面前谗毁他,引起武侯对吴起的怀疑,免去了吴起西河守的职务。吴起害怕被害,故出奔楚国。临出奔时,回头眺望西河方向,热泪盈眶,悲痛不已,说:我这一去,秦国就要占有西河了,魏国就要衰落了。可见吴起是用正直、忠诚处人做事的,但正直、忠诚之人往往被小人所忌恨。

四、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而被害。

吴起来到楚国后,楚悼王听说过吴起的贤能,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任命他为令尹,即执政者。

吴起了解了楚国的弊病后,在楚国实行变法,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明白知晓;取消三代以外旧贵族的爵禄;将国都的贵族充实到楚国各地;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纠正楚国官场不良风气,提倡廉洁奉公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楚国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楚国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吴起对旧贵族爵禄的改革措施,引起了旧贵族的不满,他们趁楚悼王去世之机,发动暴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人用箭射死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安葬后,太子即位,随即命令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此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一代贤良之士,就这样陨落了。他一生功业卓著,为世人留下《吴起兵法》这部军事瑰宝。据考证,吴起在治理西河之际,还向子夏请教,从子夏处传下《左传》,并对该书进行补充。吴起又将该书传给儿子,以至流传至今。

战国名将吴起的人品真的不好吗

吴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以求得别人的信任,人品可以说是极差。

司马迁在《史记•吴起传》中,第一句就直白地说: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这里司马迁用词是“好用兵”,而不是“善用兵”,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吴起的评价并不是称赞,而是说他喜好用兵,痴迷于战争。这是司马迁有意把吴起军事方面的才能做了一点遮掩,以方便我们全方位来观察并评价吴起其人。

接下来,司马迁就记录了吴起的第一个典型故事: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

吴起为了得到将军的职位,居然杀掉了自己的妻子,以表明自己跟齐人、齐国毫无瓜葛,这就很过分了,简直是毫无人性。寥寥数笔,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狂徒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能够决定我们对他整个人的看法的,司马迁给我们写的这第一个故事,无疑就是给吴起定了性,他告诉我们,吴起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者。

再接下来,司马迁借助魏文侯与李克的对话,又从侧面评价了吴起其人。

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司马穰苴,即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田穰苴是继姜尚姜子牙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

这里我们看到,李克认为吴起人品不行,认为吴起贪欲旺盛而且是个好色之徒,这是从品行方面说吴起。但是,从能力方面来说,李克认为吴起的兵法相当厉害,甚至超越了司马穰苴。

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差不多同样的评价,来自于一代枭雄曹操。曹操于建安二十二年颁布的《举贤勿拘品行令》,评价吴起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吴起因贪将军之职,杀妻以求取别人的信任,为求一官而散尽家财,母亲死了也不回去尽孝,这种种坏行足见吴起的人品差。然而,他在魏国的时候,秦国人不敢向东进犯,他在楚国的时候,北方三晋不敢南下入侵。

曹操的评价,着重于能力方面,称赞了吴起过人的军事才能,原谅了吴起品行方面的不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曹操为了收买人心,为了壮大自己的团队,从政治角度出发的政治演讲,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搞清楚吴起到底是个什么人。

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史记•吴起传》

我们评价吴起,当然应该全面分析他的一言一行,看看他除了上面所说的坏行,还有什么别的言行。因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有杀妻这件事是特别可恶的,其他的行为,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了。

比如说,贪,可以说成是上进心强,母死不归,可以说成是忠诚度高,如果较真要问这些行为有多丑恶,我觉得就有些落井下石了。

白居易: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大诗人白居易认为吴起母死不归,禽兽不如,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对此也不多加评论。世界上没有极端的好人,也没有极端的坏人,在某方面好的人,在另一方面可能差,总之人无完人,我们不要急于给人贴一个死板的标签。

我们接着看司马迁的记载: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这里,吴起能够认识到江山的稳固与否,在于统治者的德行好坏,说明吴起在政治方面也有一定的见解,而且,从这个“德”字,至少说明吴起在心底里有着某种对于德行的追求。只是很可惜,现在看起来,他是有些言行不一的。

司马迁最后做总结说:“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

这正是对吴起最客观的评价了,吴起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他嘴上所说的仁义道德,并不是他所实行的仁义道德,他行动上表明的忠诚,并不是他真实的忠诚。他在楚国当令尹的时候,搞变法改革,刻薄寡恩,不施仁德,以至于丢了性命,岂不是实力打脸、天大的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