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光启

为什么说上海的徐家汇是自于明朝的徐光启?徐家汇和徐光启有什么联系,现在还能看到什么遗迹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4 11:35:27 浏览10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上海的徐家汇是自于明朝的徐光启

白羽居士为您答疑解惑。

凡是到过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有个徐家汇,它是与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等齐名的商业中心和闹市区。但是人们不一定知道,徐家汇之名乃是因我国明代名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而来的。

坎坷应试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生于上海县城南太卿坊(今乔家路)的“九间楼”。徐家原是个大户,但到了其父徐思诚,因经商失利,家境窘迫,不得不“课农学圃自给”。父亲还是希望徐光启走读书做官的“终南捷径”,因此千方百计供他入私塾,读诗书。

徐光启从小聪颖勤奋,他既喜欢读书,也爱农业劳动,20岁时,徐光启考中了金山卫的秀才,以后就在村里教书,并成了家。

考中秀才之后,后面紧跟著的是乡试和会试。徐光启的应试道路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乡试三年一次,徐光启考了五次,五次落榜。倒并非徐光启的学问不如别人,因为当时科举十分腐败,财与势起著左右考试成败的重要作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徐光启又去北京顺天府应试,这已是第六次赴乡试了,又差点儿落榜。这次的主考官叫焦纂,他在入围的试卷裡找不出中意的上乘之作,而在落选的试卷裡看到一份题为《舜之居深山之中》的卷子,一阅之下,便击节叹赏,断言“此名士大儒无疑也”!而这份卷子正是徐光启所作。

徐光启就此绝处逢生,被定为第一名举人,但此时他已经36岁了。参加会试也很不顺利,1598年、1601年两次会试,均告不中,第三次1604年参加会试,才中了第88名进士。正如徐光启自己所言:“我辈爬了一生的烂路,甚可笑也”。

入天主教潜心科研技术

徐光启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老师焦竑处又结识了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是耶稣教中国传教会的会长,他不仅传布教义,而且以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等吸引中国官员,热心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徐光启与利玛窦一见如故,并非常钦佩利玛窦的博学多才,称他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

利玛窦力劝徐光启加入天主教,徐光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外语,翻译西方天文、水利、数学、历法等科学技术典籍,另外,他也认为天主教的教义可以“补儒易佛”,于是在1603年接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取教名为“保禄”。

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研究生。此时利玛窦已获宋神宗朱翊钧的同意,在北京定居传教。于是徐光启与利玛窦又在北京相聚。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天文、历法、水利、火器、数学等科学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来学习,他请求利玛窦与他合作进行翻译。

1605年冬,他们开始合译欧几里得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由利玛窦口述、讲解,徐光启笔录、翻译。1607年译成前6卷,在北京印刷出版。接著徐光启又翻译了数学著作《大测》、《割图圜八线表》、水利著作《泰西水法》、测量著作《测量法义》等。

1607年,徐光启在翰林院读庶吉士三年期满,被授予翰林院检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丁忧回乡。他在上海城西的肇嘉辐、法华泾附近置办了一处徐氏农庄别业,从事农学实验。他把原产于中美洲后经东南亚传入福建的甘薯,移种到自己的田裡,终于取得成功。他还在天津屯田垦植,把江南的水稻成功地移栽到北方。他撰写了许多农业专著,晚年编撰成总结古今中外农业技术经验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他还致力于天文和历法研究,编撰成著名的《崇祯曆书》。徐光启不愧为中国近代的科学先驱。

身后只遗一两白银

徐光启后来曾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监察御史、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直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虽然做了位居一品的大官,但一生清正廉洁,平日冬不炉,夏不扇,厅事不能旋马,过著极其俭朴的生活,毫无做大官的派头。他经常受到朝中奸佞的排挤,官场的黑暗,使他几次托病告假,回到上海的徐氏农庄别业和双园,进行农业科学实验。他的巨著《农政全书》就是在农庄别业的后乐堂里著手起草的。

1633年(崇祯六年)11月24日,徐光启脾胃旧病复发,病逝于北京一间“居约啬,如寒士”的卧室里,享年72岁。临终前,他还嘱咐孙儿徐尔爵,尽快抄成《农政全书》进呈崇祯皇帝。

他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除了大量的著作手稿外,只有几件破旧衣裳和一两白银,真是“盖棺之日,囊无馀资”。崇祯皇帝闻知他的死讯后,非常悲痛,追赠徐光启为少保,谥文定。特地辍朝一天,为他赐祭,并派专使护送徐光启的灵柩回乡。

新中国成立后,徐光启的墓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扩建为光启公园,墓地及白石牌坊、十字架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成为上海市区一处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

徐家汇和徐光启有什么联系,现在还能看到什么遗迹吗

有,有很多。

徐家汇地铁站1号线的1号口,有“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塑像,按照我们课本上的插图塑造的形象,手里托着一只天球,象征着他为中西方天文学交流,编制《崇祯历书》的伟大贡献。

从这个地铁口出来就是南丹路(漕溪路),是上海市气象局所在地(北边是徐家汇天主教堂)。路口向西走,下一个路口是文定路,这个路口上是上海天文台和光启公园。

光启公园里除了徐光启的墓地,还有徐光启纪念馆。

我想这个地铁口设置为1号线1号口。正是因为它通向了光启公园。而徐光启的后人在此聚居,就是徐家汇得名的原因。

总结一下,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其实都跟徐光启有非常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第一,徐家汇地铁站1号线1号口的塑像。

第二,光启公园,这里是徐光启的墓地。

第三,徐光启纪念馆,就位于光启公园的角落。

第四,文定路,因为文定是徐光启的谥号(死后由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

第五,徐家汇天主教堂,法国传教士在1840年后再度来到中国,因为徐光启的原因首选徐家汇落脚开始建设,从而令徐家汇成为现在上海之源。

第六,气象局和天文台。传教士在上海开始了中国第一份气象预报和现代天文观测工作。天文学家是徐光启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

当然了,在上海其他地方还有跟徐光启相关的遗迹。比如乔家栅的徐光启故居,梧桐路137号的敬一堂(之前的名称叫世春堂),等。

徐光启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徐光启是崇祯朝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中国最有名的天主教徒“保禄”,余秋雨曾说过,“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

他最出名的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殊不知,他是个全才,通晓科学、数学、农学、政治、军事,还为当时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嘉靖41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黄浦区南市乔家路的九间楼内,万历32年中进士,开始了宦海浮沉的一生。

他首先和外国人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在守丧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并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了《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他还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写下《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又向他们学习了水利,一起翻译《泰西水法》6卷。

做官做得不顺心,与同事闹了矛盾,就辞职去种田,先后又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等农业实践的书籍,这为后来的《农政全书》的诞生做了准备。

因为不甘与魏忠贤一党同流合污,坚决不赴任,最后就遭谗劾去职,回到老家上海,专心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编撰而成后来的《农政全书》。他同毕方济一起合译了《灵言蠡勺》。他还把自己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辑录成书,刻印刊行了《徐氏庖言》。

崇祯元年,再次入京,官复原职,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

以上可以看出,徐光启老先生真的是闲不下来之人,不是做官,就是种田,而他执著一生的事业便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写成文字,刊印成书。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至于为什么没有引起后世的高度推崇,引用佛家的一句话吧: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明朝时期有讲心学的王阳明和讲科学的徐光启,为什么两人的境遇会完全不同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的哲学家,徐光启,东西方科学交融的先行者。王阳明,王守仁,又称阳明子。明代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王学,确立了中国古代心学的理论体系。王明阳,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书院读书,故自称阳明子,后世尊称他为阳明先生。他兴办教育,发展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创建阳明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皆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将,知行,看成先后关系,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思想引起王门后学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论,但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

徐光启,明代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农学、天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是把欧洲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引进西方科学,合作翻译了西方数学的经典名著《几何原本》参与编译的著作有《测天约说》《测量全义》等多种。此举为清朝初年铸造大型的天文仪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进行实践的他,先后写下了《北耕令》《农遗杂疏》这些为他编撰《农政全书》奠定了基础。《农政全书》他偏写历时颇久,可惜他生前,这部巨著并没有最终定稿。他去世后的两年,才由他的学生陈子龙删削繁芜,拾遗补阙,编分卷次,付梓刊印,最终完成。王阳明,徐光启,都是有名的先行者,只是所学不同。为先人点赞,没什么不妥!???

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一的徐光启为沟通中西做出了何种贡献

徐光启在沟通中西做出什么?干了家贼的勾当。永乐大典正本在啥时丢失?郑和下西洋测汇的海域图及造船图为何出现在欧洲?为欧航欧洲第一部百科全书出现在永乐大典丢失之后?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什么?徐光启与利玛窦这帮基督教徒联手偷了什么?汉朝开拓的丝绸路上没听说欧洲文明,成吉思汗西征没听说欧洲文明,只几个小城堡中的王子能正出个文明,欧洲考古考出个什么?字里行间出现中国古籍数据。文艺复兴只是中国古籍在欧洲翻译和复制过程。

徐光启怎样,历史将会证明!

康熙崇尚科学,为何要杀掉明末徐光启培养的一大批科学人才

康熙帝非常崇尚科学,但是在当时的远东地区,有这种态度的君王不在少数,比如之前的明毅宗、顺治帝、彼得大帝都是如此,甚至日本的不少诸侯王们都是对科学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爱好与其说是个人的格局,不如说是在大航海时代的风气——那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看着对方特别顺眼。

至于说康熙帝“杀掉明末徐光启培养的一大批科学人才”的事,确实是冤枉。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康熙历狱”。

汤若望是德国人,七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仕两朝四帝(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不管当时中国的政局如何天翻地覆,但是汤若望的事业却是蒸蒸日上。康熙帝的父皇,顺治帝就特别亲近并敬仰这长者,称之为“玛法”(满洲话,意为爷爷),并赐号“通玄老人”。

在当时,顺治帝锐意革新,大有北魏孝文帝的气魄,而汤若望又和前明降臣遗老关系极好,比如吴梅村、龚芝麓、陈明夏等人都和汤若望过从甚密。尤其是汤若望所在的钦天监,大小官员皆是由之前汤若望的老恩公,大明首辅徐光启一手提拔的汉人官员,都是难得的科学人才。所以顺治帝也经常通过汤若望和这些汉人臣子们来往。

所谓“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汤若望如此蒙恩,自然遭到了一大批人的嫉恨,比如阉党余孽,这是大明朝时结下的旧怨;汉臣中的北人派,嫌他和陈明夏、龚芝麓是一伙儿的;钦天监的回回人杨光先,认为他是抢饭碗的;满洲亲贵,人物汤若望是“前明降臣”……

顺治帝驾崩后,不仅汤若望失去了靠山之前顺治帝的一系列革新政策也被全盘否定、批判,而于是汤若望和他的钦天监也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第一波攻击始自于杨光先对西方历法的攻击,之后辅政的鳌拜等人也欲借机兴起大狱,将顺治帝生前的汉人师友清洗一部分。于是炮制了“康熙历狱”。杨光先指控汤若望及钦天监官员以西洋邪术诅咒顺治帝、孝献后董鄂氏及二人的孩子荣亲王之死,于是汤若望及钦天监全部下狱,并在从重从快结案,史载,此案自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开始审理:

“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翌年三月十六日,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已故刘有庆子刘必远,贾良琦子贾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俱斩立决”。

后因地震、天变更主要的是孝庄太皇太后的干预,汤若望得以逃出生天,但不久之后便抑郁而终。至此由晚明徐光启培养的一大批科学人才在经历了甲申之变、清兵入关以及这次“康熙历狱”之后便基本上全部被屠杀殆尽。但此事虽然发生在康熙朝,但却不能归罪于康熙帝。因为当时康熙帝尚未亲政,一切所谓皆是鳌拜诸贵及汉臣中的北人派所为。

至康熙八年五月,鳌拜被拿,康熙帝亲政,南怀仁等西洋客卿联系参奏杨光先等依附鳌拜,残害忠良并呼吁为汤若望平反昭雪,奏折中写到:

“臣等与若望俱天涯孤踪,兔死狐悲,情难容己,今权奸败露之日,正奇冤暴白之时”。

康熙帝不久之后就接受了南怀仁的建议,不仅将汤若望也恢复原官职,当年历案中冤死之人也都得到了平反,至此“康熙历案”才算了解。

汤若望的老上司,大明首辅徐光启。

光禄大夫汤若望。

汤若望墓,此墓在近百年经历了两次破坏。

徐光启和利玛窦有过怎样的交流

徐光启(1562--1633),中国上海人,明朝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一个中国人,一个西洋人,一个政治家,一个传教士,机缘巧合地结识了,并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光启和利玛窦最早在南京相遇,1600徐光启在南京拜访其老师焦竑,听了利玛窦的演讲。1604年,徐光启到北京参加殿试,再次与利玛窦相遇,二人的交往由此开始。徐光启搬到了与耶稣会士毗邻的宅子,经常到教堂与利玛窦交谈,学习逻辑学和几何学。

利玛窦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合作撰写了《测量法义》,以及为《同文算指》作序。徐光启是信奉天主教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上海西郊的徐家汇,即徐家的基地,也很快发展成了中国天主教的一个主要据点,直至今日。

大明中年落魄大叔徐光启如何惊人逆袭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批基督教徒。在与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引入了不少西方科学和文化。在他人生的前四十年,按照现在的标准说法的确是一个中年落魄大叔,但是神奇的是在他受洗加入基督教之后,他的人生仿佛就像开了挂一样,开启了疯狂的逆袭之路。因此有人将他人生的逆袭或明或暗的与他加入基督教关联的起来。事实真的如此吗?

前四十年人生的落魄

公元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明代的松江府上海县,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他父亲徐思诚时已经家道中落,徐家只好弃商为农。但是徐家仍能供养徐光启入学读书,也期盼徐光启能通过科举之道光耀门庭。

  • 公元1581年,徐光启考取秀才,获得了乡试的资格,这一年他19岁。从第二年开始,徐光启开始了他长达十五年的乡试之路。

  • 公元1582年,20岁的徐光启第一次乡试不中,此后一直到35岁徐光启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期间我们不知道他一共考了几次,史料中记载比较明确的是他在1588年与同乡董其昌等人一同去过安徽参加乡试,但是同行的董其昌等人顺利通过,并且一路顺利考取进士,早早就在朝中做官,而徐光启其名落孙山,一直无法考中举人。家庭日益困苦的他为了维持家计,只好去当教书先生,先后在家乡上海,广东韶州,广西浔州等地教书,可谓奔波劳碌。

  • 公元1597年,落魄的徐光启终于“雄起”了一回,在南京参加顺天府的乡试时,被当时的考官焦竑赏识,以第一名解元的身份中举。但是随后的会试徐光启又一次名落孙山,徐只好回乡继续教书。三年后的会试徐光启没有参加,公元1603年,已经四十一岁的徐光启受洗加入基督教,随后的1604年会试,徐光启终于考中进士,随后通过殿试考入翰林院,结束了他的科举之路,也摆脱了此前的落魄,开启了逆袭的人生。

从19岁考取秀才开始,徐光启用了15年才考中举人,之后又用了7年的时间才考中进士,总计用了二十三年才走完科举之路。虽然比起许多终生不中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相较于他的同乡董其昌在公元1589年就考取了进士,到处奔波劳碌维持家计的徐光启可谓落魄不已。

逆袭的关键真的是基督教吗?

虽然历史的确有些巧合,在1603年,徐光启受洗加入基督教之后,第二年徐光启就考中进士,并且一路仿佛开挂一般,殿试考选合格,进入了翰林院这个天下士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三年后翰林院期满考试又顺利通过,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之职。更离奇的是,据说他的独子徐骥婚后一直无子,在徐光启入教之后,徐骥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难道徐光启的逆袭真的是因为他受洗入教吗?生子之事过于玄学,暂且放下不论,徐光启后来的科举顺利,以及在官场的逆袭显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信教一说。

  • 关键人物是焦竑:前面提到徐光启的落魄人生中最耀眼的事迹就是在1597年的顺天府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当时的考官就是焦竑,他也从此成为了徐光启的恩师。而焦竑不仅仅是当时那场乡试的考官,他还是南京国子监司业,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公元1589年的状元,徐光启成为他的弟子不仅仅是有了一位官场的领路人,更重要的是在科举上有了一位“名师”指导。其实从徐光启后来表现出的学识和才华来看,徐光启本人的学识水平肯定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却屡试不中呢?显然他很可能是不适应当时科举苛刻的八股套路,而焦竑本人作为状元,显然能够在这方面为他提供良好的经验。

  • 博学是基础:为什么焦竑会如此赏识徐光启呢?道理很简单,他们俩本质上是同一类人。或许今天的人们知道焦竑的很少,但他却是中国最早的思想启蒙学派“泰州学派”的典型代表,这一学派本质上也是厌恶死板的八股学风,他们提倡经世致用,不迷信古训经典,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焦竑本人也不是死抱儒家经典,而是博采众学的大学者,他的藏书众多也非常有名,在历史上被称为“焦氏藏书”。这样一位大学者当然对后来同样以“博极群书,要诸体用”闻名于世的徐光启青睐有加。

故此,由于徐光启本人在前四十年的落魄生活中依旧保持良好的学风,并不为八股取士的制度所动摇,没有一门心思扎进钻研八股的死胡同里。故而能够得到同样提倡自由学风的焦竑的赏识,把他从落榜生中选出,并成为乡试的解元。也正是这次相遇,使徐光启获得了人生的导师,由此开启了他的逆袭之路。

水到渠成的逆袭之路

关于徐光启的逆袭,有人为了吸引眼球极力夸大与基督教和与西方传教士接触等因素。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徐光启的逆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逆袭之路,并没有那么玄乎。

  • 科举之路是禁锢徐光启发展的最大枷锁:徐光启前半生的落魄最大的因素是科举不顺。这一点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焦竑这个人的出现为徐光启打破这个枷锁提供了最大的助力。说白了徐光启只要捅破了会试这一最后的窗户纸,许多东西都是豁然开朗,水到渠成的了。

  • 经世致用的学识是徐光启逆袭的最大资本:按照明代科举的规矩,会试通过之后,就成为了进士,后面的殿试只不过是由皇帝重新排定名次,不会再有人被淘汰。但是殿试由皇帝出题就往往开始考验一个人的策论,或者说治国安邦的行政能力。光靠死记硬背套用八股就不再吃香了,这时徐光启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因此徐光启在后来的殿试和翰林院三年期满的考选中都表现优异顺利过关。

  • 翰林院的经历决定了徐光启的仕途上限极高:科举考试只是古代士人做官的敲门砖,只要通过了都可以获得做官的资格,但是同样是科举进士,能否进入翰林院并成为庶吉士则是决定了一个人仕途上限的重要因素。在明代甚至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说法。而徐光启正好都符合了,因此虽然他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但是翰林院的经历就已经决定了他比绝大多数通过科举做官的士人的仕途上限要高的多。

  • 专研“显学”让他备受重视:这里的“显学”并非如儒学、心学这样真正意义的显学。而是古代封建王朝不得不重视的一些学问。虽然古代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但是历代封建王朝仍不得不保留一些对统治或者民生有用的学问,尤其是官员中有能在这些方面有研究和有建树的往往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毕竟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员,绝大部分在做官之后就懒的学习什么治国之道,更别提一些非儒学的东西,那么国家需要这些学识的时候,徐光启这样的人就会被重视起来。那么我们来看看徐光启到底在哪些方面让朝廷不得不重视他的学识呢?首先,徐光启是当时著名的农学家,这在重农的封建社会是很受重视的;其次,徐光启在历法上的造诣首屈一指,他利用西方传教士教授的知识,演算出的历法被证明是当时中国最精准的;最后,徐光启还在兵学和军事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这同样也是帝王会重视的事情。

  • 时代背景也是助推徐光启逆袭的一大因素:徐光启生活的时代是中晚明时期;尤其是他开始进入政坛的时期是在万历晚年,明朝即将进入灭亡的快车道,内忧外患开始接踵而至。对内灾荒不断,关外女真人的崛起对大明虎视眈眈,徐光启作为在历法、农学和军事上都享有盛誉的官员,必然能够受到当时皇帝的重视,虽然因为权力倾轧,徐光启并没有在晚明的政坛留下太多政绩,但是他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的确不容忽视。

综上,徐光启的逆袭看似传奇,但是打破科举会试的窗户纸之后,他的经历和学识已经足以为他开辟仕途之路,他后来受封大学士,地位尊崇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