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是著名的什么诗人
贾岛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苦吟诗人: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贾岛,北京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韩愈等。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贾岛人称“诗囚”,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具体的介绍这里有:
关于贾岛的生平资料
贾岛(779-843) 唐诗人。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落拓出家为僧,名无本。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了俗。曾屡举进士不第。到唐文宗时才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的一生始终在穷困中度过,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寒苦之辞颇多。以五律见长,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词句锤炼,讲求对仗,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其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但贾岛的诗过于注重雕琢字句,好诗不多,成就并不突出。只有一些好的诗句,耐人寻味,所谓“孤绝之句,记在人口”。像“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这样的好诗,在贾岛的诗集中是很少见的。有《长江集》。
贾岛的《剑客》诗句是什么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示:给……看。
解析:
十年磨一剑: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
霜刃未曾试:剑刃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
今日把示君:今天把它拿来给您看看。
谁有不平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
扩展资料
剑客的诗句鉴赏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
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剑客(唐代贾岛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