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光速只能是30万公里每秒是什么限制了光速
为什么光速只能是30万公里每秒?是什么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线是现在宇宙所有物质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纠缠和宇宙膨胀现象,因为它们都不能传递信息),这个速度值为299792458米每秒,为了便于记忆和计算的方便,人们通常将光速近似看作30万公里每秒。那么,有朋友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光速不是每秒35万公里、40万公里,只能是30万公里每秒,是什么限制了光速呢?
在16世纪之前,人们对于光速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它是瞬时的概念,认为无论多远的距离,光线都可以立即到达,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人们以为光速是无穷大。进入17世纪以后,以伽利略和牛顿为代表的一批伟大物理学家,针对世界中宏观物质的运动,相继提出了经典运动学和经典力学的一批定律,从而为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典力学定律的提出,人们对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平衡等方面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于此同时,人们对于“无穷”在物理学上的应用也变得愈发谨慎,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无穷大或者无穷小”是推动解决问题的重要设定,但对于物理学来说,物质的“无穷”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物质存在的条件,对于速度来说,只要是物质,就不可能拥有无穷的速度,这是当时人们非常朴素的认知。
为了探求光的速度,在17世纪时伽利略就早早地“动手”了,他应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山顶上,用交替遮盖住灯光的方式,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光速,很显然这个实验受到实验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太大,误差非常明显,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后来又有包括丹麦科学家罗默、英国科学家布拉德利、法国科学家斐索等,分别应用观测木星一法、恒星光行法、齿轮测速法等,对光速进行了进一步的测量,可以想象得到,应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来的光速值肯定不一样,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判断光速值的具体大小,是靠实验的科学性、实验的精确性来支撑的,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实验而已,光速本身应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状态,有什么方法能触及到它的本质呢?
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位伟大的人物-苏格兰麦克斯韦,他在研究电磁学基本规律时,在假定电磁波所通过的空间为均匀且各向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波动方程,主要体现在4个形式上非常完美的方程上,这4个方程爱因斯坦对之都高度赞叹,这4个方程的表达式为:
以上4个方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电场和磁场的统一性,同时又确立了场源一致性的结论。从该方程组中,可以通过数学上的矢量分析方法,将之进行相应的换算和推导,最终得出电场和磁场(也可称为电磁场方程,中间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不再列出推导过程),即:
将这个方程与之前科学界已经得出的机械波动方程相比较,不难看出二者在表达上的相似性,下面这个表达式即为机械波动方程。从机械波动方程可以看到,只要一个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只要满足这个方程,就可以认为该物体进行的运动,呈现的是以波形式传播的状态。
据此,麦克斯韦从推导出来的结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那就是光线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同时,依据这个结论,测算出光速表达式为:c=1/(μ*ε)^(1/2),这里μ为介电常数,ε为磁导率。当然这两个常量也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
后来,众多科学家们又通过更加精密的实验,实验结果均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是正确的,而且进一步对两个参数进行了测量,从而得出越来越精确的光速值。特别是应用激光干涉法,将激光干涉仪测出的结果与基准波长86-氪605纳米光谱线进行对比,理论上的误差率仅为10亿分之一,基于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1983年的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将光速定义为299792458米每秒,这个值被完全固化了下来,并以此为基准,将光线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所经过的距离,定义为“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光线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取决于光作为一种电磁波的物质性。爱因斯坦正是基于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同时推导出了质速方程和质能方程,为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物体的运动与时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即使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速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提升,对光速值进行了修正,也只能说明我们对光速本质的追求又更精一步、更近一步,这只是测量方法上的进步,无法改变光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光速恒定为30万公里每秒
对于光的讨论,古代就有。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一触即达。但古希腊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坚持认为光是在不断移动的,既然是移动就需要时间。
时间来到了现在,人们认为恩培多克勒是对的,并对光速的数值进行了测量,但由于起初测量的不科学性,导致结果误差很大,但好的是,总归是有了可用于计算的数值。
到了18世纪中后期时,光速的数值已经较为的精确了,与现在的299792458 m/s虽有差距,但总归是让人们的认识提高了层次。
麦克斯韦认为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且根据方程组推导出来,光速v是3*10^8m/s。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一直受着以太这个绝对静止参考系的影响,他们认为光速是相对于以太传播的。但迈克尔逊-莫雷的实验给了爱因斯坦启发。
于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其基本假设就是光速恒定。后来,科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去验证,总之,爱因斯坦是对的。
光速虽然在不同参考系中都是光速,但是在不同介质中,比如在金刚石中传播速度只有124000km/s,所以光会在有介质的地方速度降下来。
如果这个光速恒定值被推翻,那必然是一个特大的新发现,物理界自然要震荡,毕竟许多理论都是假设在光速不变基础上的。
光速刚好每秒三十万公里,是设计出来的还是巧合
在现代物理学上,目前定义的光的速度是299792458米/每秒,每秒30万公里是一个便于我们使用的近似值。这个值是经过数辈科学家几百年的努力精确测量的结果,不是巧合、也不是设计的。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光速的测量史说起。光速如此快,因此其测量难度很大,光速的测量经历了辩论期、物理测量法、天文测量法、实验测量法、干涉法几个阶段。
辩论期
早期,人们认为光是瞬时传播的,即光速是无限大的,包括古希腊科学家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在内,都认为光的传播是瞬时的,包括一些科学界的大佬开普勒、笛卡尔等,也都认为光速是无限大、不可测的。然而伽利略认为光虽然传播很快,但却是可以测量的。
物理测量法
最初伽利略测量光速,采用了最原始的物理方法,即两人拿灯在两个山头,通过发出光到看到光的时间和山头的距离来计算光的传播速度。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光速实在太快了,在两个山头之间传播的时间根本无法确定。但这也开始激起人们对光速探索的兴趣。
天文测量法
17世纪后期,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光是否具有速度有了定论。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麦在观测木星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年的不同时期,木星的卫星的隐食周期是不同的;地球处于木星和太阳之间时和太阳处于地球和木星之间时,周期相差十四五天。他猜测这种现象是因为光具有速度。此后惠更斯根据罗麦的数据和地球半径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为214000千米/秒。
虽然此数据与目前光速的值差别很大,但是这是人类第一次计算出的光速值,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验测量法
19世纪,科学家开始使用实验对光速进行测量,其思想是将难以测量的光速,通过实验,转化成容易测量的对象进行计算。比较著名的是齿轮测量法。光在光路上传播时,经过两次齿轮的间隙后被人看到,只有在齿轮转速为某个值时,光才可以穿过间隙,这样就把光速的计算,转化成了齿轮转速的计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良,这种方法计算的光速为298000千米/秒,误差已经很小了。
干涉法
现代物理学中,使用波长和频率计算光速,计算出真空中的光速值为299792458米/每秒的固定值。通过了解光速的测量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科学家的智慧,也不由得感慨,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回到题主的问题,光速是一个固定值,是数辈科学家精确测量的结果,既不是设计的、也不是巧合。
1光速是多少公里为何
世界上没有1光速这个单位,任何速度都是按照时间单位来计量的,光速当然也不例外。
就像没有1车速、1人速、1飞机速一样,没有时间单位,就无法计量速度。比如汽车速度1小时多少千米,人步行或跑步的速度1小时多少千米,飞机速度一小时多少千米。
只能这样表述,人家才能够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才是具备常识的话。
如果你说1跑速是多少,谁能回答?你自己能回答吗?
大概这位朋友要问的是光速多快吧,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光速到底多快是怎么得来的。
科学家们为了得到光速的准确数值,经历了几百年的研究和测量,现在光速已经成为物理学和天文学最重要的一个常数。
1638年,现代科学的鼻祖伽利略就开创了光速测量的先河。不过他限于当时的条件,使用的方法非常“民科”,就是采用2个人站在距离1英里的两个山头,通过相互举灯笼来计算光传播速度。这种原始的方法当然无法测出光速,但开启了人类脑洞,引领了后人。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奥勒·罗默成为人类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光速的人。他经过长期观测,通过计算木星与卫星的掩映关系,得出了光速的基本数值。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曼达·斐索采用齿轮遮光计数法得出了光速的近似值,每秒为3150000千米;1862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斐索实验基础上改良提高了精度,得到298000千米/秒的精确值;1849年,美国人迈克尔逊在傅科方法基础上,拉长了实验距离,将过去光源反射8公里提升到35公里,得到了299796千米/秒的更精确数值。
至此,人们认为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在地球上再也得不到更精确的值了。
1972年,美国科学家们用现代科学手段~激光干涉法,得到了最精确的光速数值,确定光速在真空中每秒的传播距离为299792456米。
而我们现在采用的精确光速数值是299792458米,这里有两米之差,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之前的度量衡“米”与光速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整数比,因此测量出来的光速后面还会有许多小数点,无法最精确取值的。这已经不再是光速精度的问题了,而是“米”这个尺度与光速不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983年召开的国际度量衡第17届大会上,重新定义了“米”的概念,把1米定义为“光在真空环境下1/299792458秒内通过的长度”。
这样把“米”的长度作了极微小的调整,“米”的定义更精确了,光速也成了一个准确的整数值了,可谓“一箭双雕。
经过三百多年的努力,人类终于掌握了光速的准确数值,而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以来,光速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及其辐射到各个学科的最重要常数。
光速每秒钟299792458米,所以1光秒等于299792458米,约30万千米,这是光速的基本常数。
1小时3600秒,所以1光时等于1079252848800千米,也就是约10.8亿千米;1天24小时,1光天就等于25902068371200米,约259亿千米;光年按儒略年计算,1个儒略年365.25天,1光年就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约94.6万亿千米。
在天体距离测量中,一般取值1光秒30万千米,1光年94.6万亿千米。
所以,没有1光速。一般常用只有光速,也就是每秒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0万千米;光年,光速在真空中传播1年的尺度。如果需要用光分、光时、光天也可以计算出来,但比较少用。
这就是为何1光速不知是多少公里,也没有为何的原因。
谢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行为将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敬请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