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何时。剪西窗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更明亮,形容深夜秉烛长谈。却:再回溯。
诗人游宦在外,寄诗给家中妻子,叹息身不由己,展望未来相聚情景。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为何不是东窗、南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字义山,号称玉溪先生,怀州河内人氏,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很多,《夜雨寄北》就是其中一首。《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为何不是东窗或者南窗呢?其实当你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就什么都会明白了,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释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还没有确定呢,今晚巴山的雨下得很大,把整个秋池都涨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和你秉烛夜谈,一起诉说巴山雨夜的思念之情。
以上就是《夜雨寄北》的白话文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与你秉烛夜谈”。“西窗”指的是夜已经深了,蜡烛已经烧了很久了,需要剪掉已经烧过了的烛芯。
我们都知道太阳和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的,从“东窗”才可以看见升起来的太阳和月亮,“西窗”只能看见落下去的太阳和月亮,所以古代的诗人都常用“西窗”来形容“夕阳”、“月过中天”或者“深夜”,李商隐也不例外,他把“秉烛夜谈”巧妙地运用“剪西窗烛”来形容,这样更加能够体现《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诗意和雅韵。
经过这一番解释,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何当共剪西窗烛”为什么不能用“东窗”或者“南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