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上世纪末余秋雨大红大紫后,引起了很多争议
- 大家怎么看待中华诗词协会青年部主任在中华诗词上发表的逼仄诗
- 你对诗歌的边缘化有什么看法
- 上个世纪至90年代,汪国真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 你读过的最恶心的诗词是哪首
- 为什么有人会说余秋雨的文章不好
- 写诗词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
为什么上世纪末余秋雨大红大紫后,引起了很多争议
余秋雨,中国现代不可忽视、不可多得的大师!
那些骂过余秋雨的人,请问你们的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吗?你们的著作在读者中掀起过近二十年的热潮吗?你们的作品引领过某一种文体的流行吗?你们在社会发展的某个时期起到过中流砥柱的作用吗?你们对下一代的教育留下过自己倾注心血的语言,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话吗?
余秋雨,用内心去感悟历史,用情感去触摸文化,用双脚真真切切的在大地上探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余秋雨用他的散文和随笔带领无数读者去重观历史,重新审视中华文化,让中国的文化与远去的历史有了呼应。至此,在读者的心目中尘封的历史有了颜色,对中华文化增加了一份别样的情感。影响和感动了无数的人,他们中有十几岁的学生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包括各行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们,尽显大师的风范。
什么是大师呢?就是能够联系经典与大众;古代与当代;遥远与现实,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把文化的传承有效带入当代人们心目中,并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人。余秋雨无愧于大师的称呼号。
余秋雨的著作被多次写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并著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历史的回响》、《流放者的土地》、《莫高窟》、《一个王朝的背影》、《十万进士》、《遥远的绝响》等优秀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其境界已经高出一般文化学者。
余秋雨用大散文和大随笔的写作手法挥洒文采,激扬文字,在历史和文化中徜徉、探寻,展现给读者厚重的中国历史和充满底蕴的中华文化,满载着作者的一腔热情绝尘而去。这种大散文和大随笔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初见成效。西方社会的文明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高效的生产率令我们目不暇接。在国人如饥似渴、奋发努力地向外国学习时总是感觉一份难以名状的落寞,难道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吗?中华文化就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吗?恰逢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余秋雨用他深邃的思维,探寻历史的执著和卓越的文章把民众一心向外的目光和心灵拉了回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重新关注中华文化,再一次寻找我们自己。在当时的影响力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其社会意义不同凡响。
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是我们每个人孜孜以求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但他们大都是从自己成年人或过来人的角度和观点进行说教和灌输。是“头悬梁,锥刺骨吗”;“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吗”;还是“有志者事竟成”呢?还是列出长长的中外名著的书单告知他们必须通读呢?这些不用说对青少年常常不知所云,就是我们做家长的也不得要领。对于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少年,以及身体虽已成熟,但心灵世界还停留在少年时期的青年来说,怎么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启发他们的思维和触动他们的心弦而有效的引起他们的共鸣呢?在这个方面余秋雨的《青年人的阅读》堪称典范。文章浅显直白地指出了人生的方向在哪里,道路怎么走。详细讲述了应该怎样读书,什么是阅读,阐述了名著与阅读;生命与阅读;平庸与阅读;阅读与专业;以及青年人热衷的偶像与阅读的关系等。文章由浅入深即循循善诱又因势利导,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心理和他们听得懂的语言,通俗地讲明了一个人间至理:阅读可以摆脱平庸,人生的秘密尽在阅读。满涵着一个大师的肺腑之言和殷切期望。语气平和而亲切,文笔质朴而美丽,既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拒人千里的冷漠。作者用情之感人,境界之高远,思维之透彻,见解之独特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若醍醐灌顶,让人深受启发。
单凭这一点就能够赢得我们对余秋雨的敬重!
人心一杆秤。那些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又不甘寂寞,企图用谩骂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人,招来的只能是世人的冷漠和嘲讽。那些骂过余秋雨的人,请你们认真看看,你们有其中的一条可以和余秋雨先生可比吗?如果都没有,而只是对某一个历史时间节点或某个历史事件把握的更加详尽,不妨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关起门来窃喜~咱比余秋雨学问高,一个是走出来善意的告知对方哪里不对。犯不着一言不和就开骂,忘了自己是个文化人,有个一知半解就显出痞子的原型,只能显得自己素质不高,文化素养的匮乏。
大师与圣人的区别:大师是人,肯定有瑕疵和不足,甚至缺点还不少,但不能因此否定一个大师的存在。你们这么骂余秋雨,容不得人家丝毫的缺点,拿人家当圣人了。嗨,看来你们不仅逻辑混乱,水平还真的不高,骂人,就是这些文化人没有文化的表现!
余秋雨肯定不是圣人,这一点我都不同意。
大家怎么看待中华诗词协会青年部主任在中华诗词上发表的逼仄诗
题图
而今有诗如此等,
着实遗笑曰大方。
许是吾辈才学浅,
偶逢‘佳作’犹不知。
2020.5.18
你对诗歌的边缘化有什么看法
诗歌确实已经边缘化,就像京剧等国粹已式微,时代使然,非人力所能扭转,顺其自然吧。
上个世纪至90年代,汪国真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当时的神州大地,那些被压抑的资源和欲望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象久旱的土地盼望甘霖,渴望把灵魂深处被压抑的热力和能量宣泄出来。冲动的情绪和朦胧的幻想需要一种形式来表达,美酒或霓虹,迪斯科或霹雳舞,民谣或摇滚、电影或诗歌--虽然梦终究只是梦,就象崔健的歌里唱的那样:“我看着你曾经看不到底,谁知进进出出才明白是无边的空虚,就象这儿的空间里”,但在醒来之前,梦境还是能带给人无限憧憬,就象玛啡,能使人亢奋并且充满美妙的幻觉,只有快乐和激情,抗拒感悟和痛苦。
诗和音乐,是偏重于感性和激情的,创造力的来源,是潜伏于意识和血脉深处的躁动和灵感;天才创作者,他的作品的孕育和诞生,是很难用理性思维或罗辑评判来衡量的,或许只能用“天才”或“第六感”来解释。
正是这种原因,音乐或诗歌才能够极为默契地连通人们机体深处骚动不安、纤微而粗犷、柔弱而狂野的激流。
汪国真的诗,正是因为顺应了这样的潮流而风行一时。乐观豁达的情绪,浅显而表述清晰的语言,希望与温情并存--一个文质彬彬而又才华横溢的偶像级文化传播者,给你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光明的理想之地,又有几个人能抵御得往这种诱惑呢?
你读过的最恶心的诗词是哪首
“啊!”40余年前的某个时期,凡作诗或朗诵,每每劈头一“啊”。譬如“啊!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啊!革命的人民工作繁忙,啊!革命的鸡鸭迅速成长,啊!革命的……”
斯时,格律诗俱被“打倒”雪藏,流行的是新诗或所谓散文诗,首先激情饱满一声“啊”,但是“啊”了半天,读者和听众却浑不知所以然。本人曾就此发声提出异议,呼吁革命同志尊重诗词历史文化”,不料竟被“革命学生”雄赳赳揪上批判台猛烈批斗,并再踏上革命的千万只脚,企图令我永不得翻身。
而其实,毛主席老人家不仅不感冒格律诗,并且对古体诗情有独钟。他老人家创作的的诗词,雄浑激烈,气势磅礴。不知为何40余年前那段时期,凡作诗即“啊”,恁把人“啊”得神魂颠倒!噫呼?奇哉?
为什么有人会说余秋雨的文章不好
文化智慧更多的在圣贤原著里
自从一读《红楼梦》,不看人间糟粕书。在此书仅限于文学艺术,否则可看的书实在太多了,孔孟老庄、宋明理学、四库全书、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儒藏、道藏、佛藏等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五千年,留下多少可以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宝藏啊!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其他作品都显得黯淡无光,准文人的文学作品就更没法看了。对余秋雨的著作很少关心,因两次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就耐着性子把他的系列文章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老子和孔子》等都看了一遍。
当努力寻找文章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时,却总感觉作者在与人捉迷藏,有时偶尔触及某一个点,却总是浅尝辄止不得其要,或许这是准文化作家的特点吧。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比较容易被未进入社会的学生所欢喜,至少在他出名的年代应是如此,因为学生正处于对未来充满好奇与联想的年龄,而文学表达往往稍微欠缺,文字也常跟不上联想的脚步,自然在遇到类似意识流作品时,易惊艳于情感也能似记流水账般的用语言描写和表达,易共鸣于说话无须那么多填空判断式的确指的约束。而人之常情的相契往往会让不谙世事的读者得到一种确证自我存在的满足感。作为写作启蒙,他的作品对写作来说还是有些价值的,但仅限于此。
余秋雨现象还有一个更深沉的原因,即以前的教育从来没有告知学生,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更没真正让学生弄明白,中华文明为何那么伟大与不朽;也没有郑重告知学生,大部分的文化成果都被老祖宗记录了下来。以至于当有人稍稍涉猎古人的典籍,天马行空地驾驭文字似梦如幻时,读者轻易地被感染进而认为作者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可正是在这种看似厚重实则浅薄的陶醉下,作者的智慧已摔碎了一地。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部分戏论及自娱的成分。真实性占8分,戏论占2分,也可以算是对历史的个人观点。虽从学术角度看,多少有些严肃不足联想有余,但也没必要过分苛责,毕竟只是准文人的自秀情结,大多数言论对外人也没多少攻击性。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真文人是象文天祥那样具有凛然气节的仁义君子,真实的学问是彻骨彻髓顶天立地的学问!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种文化,仅凭文字就能让人热爱生活,且持久而恒常,那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封建腐朽的不是儒学,恰恰是侵蚀了儒学的那部分。而余秋雨先生于正统儒学的学问仅停留在训诂层面,于真义可谓零深度,反而对封建腐朽这部分的研究和评论似乎更有所获。这也是让人深思的人文现象。作为文化学者,更多的责任在于深入文化的宝库中探索,而不是在宝库周围转悠摆pose,却始终进不了门槛。
不知不觉说到关键处了,什么是真学问?真学问即实证良知本体,那是一种内在的生命体验,不是空想出来的。没有深刻的真实体验,又怎么能写出如圣贤文章那样洞彻真理的文字呢?体会深则文字深,体会浅则文字浅。《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王阳明说:“良知(本体)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李颙(李二曲)也说:“人人具有此良知良能,随感而应,日用不知,遂失其正。骑驴觅驴,是以谓之百姓。学之如何?亦惟求日用之所不知者为知之耳。”
儒家把良知分疏为本然良知、现实良知、悟得良知、发用良知。现实良知为常人生活中的良知,有被污染杂妄的一面,也有天良真诚的一面,其真诚的一面时有显现,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等四端,这是从事的后天层面而言。若从良知本体层面言之,其心体本然真态仍在,只不过较微弱难以显现而已。王龙溪说:“当下本体,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拟议即乖,趋向转背,神机妙用,当体本空。”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 “凡有四端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二曲对悟得的良知本体景象有较完整的叙述:“虚若太空,明若秋月,寂若夜半,定若山岳。静而虚明寂定,是谓未发之中;动而虚明寂定,是谓中节之和。” 此良知本体超越心与物的意识形态之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恐怕还没有相应的名言来比拟,无以名之,暂称之为“超心物的哲学”,以俟大俗大雅君子之教正。
而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真实境界,更是准文化作者未梦见在的,在此引录另一位大儒的话以唤醒梦中人!
王时槐(王塘南):人在生理中,犹鱼之在水,由中彻外,无之非是。此理塞天地,亘宇宙,无微可间,无时可息,本性空寂,而非冥顽。其中自有这段生生不容已之几,瀰满充周,活泼圆融,孔子所谓“逝者如斯”,《诗》所咏“於穆不已”者是也。须知此理,乃为知性。程子曰“天道运而不已,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不息,物生不穷,皆以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儒叹自汉以来,学者未知此义,岂不然哉?
王时槐:嘉靖进士、嘉靖南京兵部主事、万历贵州参政
后 记
为了便于理解,简单解释一下,其实上文已经将完整的过程说的比较清楚了,如果多看几遍,应能领会到更多。比如发用良知即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是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或明儒薛瑄所言“此心始觉性天通”的过程。
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仁义礼智不是外来的,是每个人固有的。上述“四端”都属仁显露的端倪,若于此时体认,则属识仁体(即良知本体)之良法。
关键在于体察“四端”显现时的内在心志与感受,那是仁心在生命、心意层面的气化反应,该反应之内在气机变化的真实状态是仁心的状态与感受的根据,敏感的人能感受到这种状体。
对此状态,任持之,扩充之,则能逐渐领悟到“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是一种道理。将此所得及于人伦与万物就是儒家以仁经世的精髓!
参考书目(按年代顺序):
1. 《 孟子》 孟轲
2. 《传习录》 王阳明
3. 《王畿集》 王龙溪
4. 《王时槐集》 王塘南
5. 《二曲集》 李颙
6. 《原儒》 熊十力
7. 《李二曲研究》 林继平
8. 《儒家内圣修持辑要》 甄隐
9. 《传统修身法理》 尹真
写诗词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
这问题问的,写现代诗,打油诗,古风不用遵循格律,如果写格律诗,填词不遵循格律,那还叫格律诗,词吗?题主概念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