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杀鸡给猴看是哪个朝代的典故,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
- 人际交往中,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怎么理解
- 农村俗语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又说“杀鸡给猴看”到底听哪个
- 杀鸡给猴看,“猴”会有什么感受
- 为什么说杀鸡给猴看、为啥不给猪、给狗、给别的动物看
杀鸡给猴看是哪个朝代的典故,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
杀鸡给猴看的出处《易经、师》:“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
译文!古代有一个穷人养了一只猴子,在家训练它玩杂耍,等训练好了,主人把猴子带到大街上去准备让别人看后赏点钱,维持生计!只要猴子玩一杂耍,主人会赏点食物给猴子吃,谁知猴子吃饱后不听主人的话,任凭主人怎么敲锣猴子装着没听着似的,仍然东张西望坐在哪里,主人想到一个妙计,找来一只公鸡,放在猴子身旁,然后使尽敲锣,公鸡那里会跳杂耍啊!被吓的呆若木鸡,猴主人一看时机己成熟,抓起公鸡在猴子面前把它给杀了,从此猴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孙子兵法》把杀鸡给猴看用在了兵法上,“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译文!统领不服从自己的部队去打仗,如果你调动不了他们,这时你想用金钱去利诱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贪心!正确的方法是:你只要杀几个不听指挥的就得到目的了。
有人问:猴子不听话为啥不杀猴呢?
因为猴子身价高,而鸡价低廉,杀它成本小。
人际交往中,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怎么理解
人际交往中,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怎么解释:首先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在你与某个人发生矛盾了,或发生了纠纷,你考虑想惩罚他,但又考虑碍于跟对方有关系人的情面,又或者对方家庭有一定的背景,等等。
杀鸡给猴看,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
农村俗语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又说“杀鸡给猴看”到底听哪个
有理走遍天下,没理都是借口。
具体要看什么情况,如果“狗”犯错了,不打情面,打是本分!如果“狗”没犯错,只是为了给主人看而打狗的话,或者狗犯错了,而主人护着不让处罚,那“打狗还得看主人”就只是一句借口。
同理,“杀鸡给猴看”也是一样的道理。
杀鸡给猴看,“猴”会有什么感受
有两种情况吧!
一,‘猴’一看这架势——惹不得啊,前车之鉴要吸取啊!可不能落得和鸡一样的下场!从此‘猴’‘金盆洗手’‘回头是岸’……他们认破迷津,适可而止。适当的妥协,来者惜,去者放。当自己不够强大时,就温润低调吧!
二还有一种是杀鸡给猴看,使得‘猴更加反感!觉得纯碎是找麻烦,欺软怕硬!知道你只会‘杀鸡而已’,从而更加肆无忌惮,一发而不可收!想反正只是包子捡软的捏,反正自己是七十二变,不怕!‘老油条’就是这样养成的!
最后一种是自己不但明哲保身,还为了使弱小的‘鸡’不被杀戮,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底线,从而带动了‘鸡’的原则和强大,这倒不失是一件好事!
最后希望不要杀鸡给猴看,就是论事!不欺软更不要怕硬!哪里腐烂就割哪块!这样才会良性循环!
为什么说杀鸡给猴看、为啥不给猪、给狗、给别的动物看
在耍猴人看来杀掉鸡的成本远远低于杀掉猴子的成本,鸡较之于猴子要无用的多。而鸡们一向是“作秀”的高手,什麽“鸡飞狗跳”、“蛋打鸡飞”,总之上得了台面,于是被杀的鸡总要把“被杀”演绎成一场大张旗鼓奢侈铺张的大片。满地鸡毛的挣扎,雪流四处的惨境,呼天抢地的鸣冤。用这种效果来吓唬猴子是绰绰有余的了,猴子们自然不想身首异处,只得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了。
可是杀鸡儆猴却有不妥之处。
首先动机不纯。杀鸡就是杀鸡,如果该死那是咎由自取,如果不该死硬给杀了不免冤屈。为了儆猴而杀鸡总会以人丰富的联想,多半以为杀的屈了。如此杀来杀去,该死的不该死的各个哭冤,每一只鸡都以为代猴受过,不免滑稽。而且这杀鸡也就彻底的蜕变成一种权术,合理合法性丧失不亦悲哉。
第三效果不佳。杀的多了鸡们自然心怀不满,猴子们的神经也有了耐药性,看的多了便会遗下诸如的印象:鸡是该杀的,能杀得是鸡;猴子是不该杀的,不能杀的是猴子。长此以往,猴子们便会津津有味的欣赏杀鸡的风光,一方面洋洋自得于自己无死的荣耀,便如古罗马竞技场看台上的贵族一般……被杀与死亡自此与猴子们绝缘。及至你拿了刀要割猴子们的脑袋,猴子们哪会买帐,它会指着鸡们说“杀它”。唉,久病成医,猴子们也会给自己开药方了。
所以,该杀得鸡要杀,该杀的猴子也要杀,二者且莫混为一谈。杀鸡儆猴慎谈的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