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孙武简介和死因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齐乐安(今山东广饶)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记载孙武的史料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与孙武孙孙膑、吴起合列一传,记载如下。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 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a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孙武一岁:据《史记》和《新唐书》所记,孙武系陈国公子陈完后裔,生于乐安(今山东广饶境内,齐乐安广饶是齐国后花园,是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地方)。至公元前544年,孙武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齐景公五年,孙武在齐。子产执郑政,郑国大治。 三岁: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齐景公六年,孙武在齐。 四岁: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齐景公七年,孙武在齐。晋赵武死,韩宣子执晋政。楚令尹围杀王自立,是为楚灵王。 五岁: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齐景公八年,孙武在齐。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六岁: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齐景公九年,孙武在齐。》 齐之田氏放贷,大斗出,小斗进,“民归之如流水”。 七岁: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齐景公十年,孙武在齐。楚会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于申(今河南省南阳北)。楚灵王与陈,蔡等攻吴,破朱方(今江苏省江东),执杀齐庆封。 八岁: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齐景公十一年,孙武在齐。鲁废中军,四分公室。楚联越攻吴,败于鹊岸(今安徽铜陵一带)。 九岁: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齐景公十二年,孙武在齐。楚攻徐,吴人救之,楚令尹子荡攻吴,败于房钟(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岁: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齐景公十三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六年,章华之宫落成,召鲁君往贺,鲁昭公不得已赴楚。卫襄公死,子灵公元立。 十一岁: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齐景公十四年,孙武在齐。楚灭陈。 十二岁: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齐景公十五年,孙武在齐。 十三岁: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齐景公十六年,孙武在齐。田,鲍二氏攻栾,栾施,高疆奔鲁。田桓子无宇对贫困孤寡者都发给粮食,其势益大。 十四岁: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齐景公十七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十三年,诱杀蔡灵侯,灭蔡,以公子弃疾为蔡公。吴王馀祭死,弟馀眯立。 十五岁: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齐景公十八年,孙武在齐。楚灵王十一年,派兵围徐以威胁吴。 十六岁: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齐景公十九年,孙武在齐。楚公子弃疾(蔡公),公子比(子干),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灵王之弟)率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入楚,灵王西归自杀,立子比为王。弃疾以灵王将至恐吓子比,子皙,二人自杀,弃疾即位,名熊居,是为楚平王。吴馀眯二年,来州来(今安徽省凤台)。 十七岁: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齐景公二十年,孙武在齐。楚平王初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于民,结好邻国,息兵五年。 十八岁: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齐景公二十一年,孙武在齐。吴王馀眯死,子僚立。 十九岁: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二年,孙武蒙山求学。齐攻徐,至蒲遂(今江苏省睢宁西南)。 二十岁: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齐景公二十三年,孙武蒙山求学。吴王僚攻楚,战于长岸(今长江裕溪口一带),大败,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诸樊子)夜袭楚军,夺回“余皇”。 二十一岁: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齐景公二十四年,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 二十二岁: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齐景公二十五年,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少师费无极(忌)欲平王疏远太子建,请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筑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来筑城以拒吴。田书因伐莒功大,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二十三岁: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二十六年,孙武在齐,博览群书,研究历代战争兵法理论,作著《兵法》的准备工作。费无极谮太子建将以方城之外为叛,楚平王召见,建奔宋,继又奔郑,为郑人所杀。楚杀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余口,伍子胥奔吴。 二十四岁: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齐景公二十七年,孙武,是年与田淑贤成婚。 二十五岁: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齐景公二十八年,孙武在齐。周景王死。国人立长子猛。子朝猛争位。晋出兵助猛。猛旋死,谥悼公。立其弟訇,是为周敬王。 二十六岁: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齐景公二十九年,孙武在齐。吴王僚八年,攻州来。楚与顿,胡,沈,蔡,陈,许之兵往救,战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东南,一说在安徽寿县西南),楚军大败。 二十七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齐景公三十年,孙武在齐。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师与越人窥吴境,楚平王至图阳(今安徽省巢县南境)而还。吴蹑楚之后,灭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 二十八岁: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孙武在齐。鲁昭公率师攻伐季孙氏,“三桓”联兵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岁: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齐景公三十二年,孙武在齐。楚平王死,子珍立,是为楚昭王。 三十岁: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凭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奔吴,隐于穹窿中,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吴王僚十二年,攻楚围潜(今安徽省霍山东北)。楚左尹伯却宛等绝其后,吴军被困不能退。公子光利用时机,设宴请吴王僚赴会,遣专诸刺王僚。姬光继位,是为吴王阖庐(闾)。楚伯却宛等乘吴乱大败吴师,凯旋而还。费无极,鄢将师妒火中烧,设计杀伯却宛全家,伯却宛子伯喜奔吴。国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杀死费无极,鄢将师。 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三十二岁: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吴王阖闾二年。孙子在吴。 三十三岁: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取分兵扰楚之策,讨吴叛臣,断楚翅翼,灭徐与钟吾。 三十四岁: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吴王阖闾四年。吴取三师以敝楚,多方以误楚之策,攻楚之夷,潜,六,楚军往救,吴军攻弦,楚军往救,吴军又退。楚人探知吴军确已返国,乃自回军。楚军一退,而吴之又一军复出,进攻养邑,楚人救援不及,吴遂攻克养邑,杀公子掩余与烛庸。 三十五岁: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吴王阖闾五年。楚联越伐吴,为吴军所败。阖闾使伍子胥增筑都城。 三十六岁: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吴王阖闾六年。孙子在吴。 三十七岁: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吴王阖闾七年。吴为继续施行多方误敌之策,诱桐叛楚,投饵钓鱼,囊瓦上钩,率师攻吴,被吴军击败于豫章,吴遂取巢,获公子繁以归。自此役之后,楚国豫章山以东诸邑及附庸,属国全为吴所有。 三十八岁: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吴王阖闾八年。孙子在吴。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马,两君不肯,囊瓦无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九岁: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九年。晋以周王室名义会十八国诸侯于召陵,谋攻楚。晋荀寅向蔡昭侯求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围蔡,吴往救,开始了吴破楚入郢之战。吴军至淮纳弃舟,越大别山,进攻楚囊瓦军于柏举(今湖北省麻城东),胜机攻入郢都。囊瓦奔郑;昭王逃入云梦泽中,被“盗”袭击,又奔随。楚申包胥求救于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许出兵。 四十岁: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吴王阖闾十年。秦救楚,败吴兵,阖闾弟夫概回吴自立,阖闾先回吴,夺回王位。吴军相继班师回国。楚昭王回郢。 四十一岁: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吴王阖闾十一年。吴攻楚,败其舟师,又败其陆师于繁阳(今河南省新蔡北)。 四十二岁: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吴王阖闾十二年。孙武见阖闾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有人说他回到了齐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有人说他身隐,以尽天年而终,终年七十五岁,终于吴国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所辖之吴县。如此等等,俱都传说无史可考。
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却为何默默无名
谢邀。
谁说孙武默默无名了?他一生干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辅佐吴国成春秋五霸之一,二是留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而光照千秋。
一、鼎鼎大名之孙武
(1)生平简介
孙武,即孙子,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末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
原为齐国田氏后裔。以谙兵法到吴国见吴王,受任为将,助吴王阖闾改革图强。
后与伍子胥谋伐楚,五战五胜,攻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列传》。
破楚之功,以孙武为首,孙武不愿居宫,固请还山。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留之。孙武对伍子胥说:子知天道呼?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夫功成不退,将有后患。
孙武遂飘然而去。吴王以金帛数车,其俱沿途散于百姓之贫者。后竟不知所终。
(2)辅佐吴国成春秋五霸之一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圣”。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齐国内乱。孙武已30岁,恐受株连,挈妻子奔吴,隐于穹窿中,最终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
后经伍子胥举荐,其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孙子兵法》。
此时吴王阖闾正立志称霸天下,大力搜罗人才,采纳良策,因此器重伍子胥及重用孙武,封孙武为上将军,号为军师,并责令其操练部队,以不断提高将士的战斗素质和作战能力。期间‘’练兵斩姬‘’竟传为一段佳话。
待吴富国强兵之时,孙武与伍子胥吴国大军攻楚,五战五胜大败楚军,占领楚郢都,几近将楚覆亡。终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评:‘’春秋之际,要盟之主。阖闾信其威,夫差穷其武。内果伍员之谋,外骋孙子之奇。胜强楚於柏举,栖劲越於会稽。‘’
孙武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待其功成名就之后,遂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正印证了孙武自己那句名言‘’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 计篇》。反观伍子胥未听所劝,不知进退,最终落得个自杀身亡的悲惨下场!
有史赞曰:孙子之才,料敌如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不授爵禄,知亡知存。 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
二、《孙子兵法》之简介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古代兵学文化最早、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世界军事理论“瑰宝”而流芳百世!
《孙子兵法》十三篇,大体总结了春秋时代重要军事斗争经验,经过较长时间的流传和不断的加工润色,到战国中叶才整理成书。这部军事哲学著作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五经七书》之首。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还发现《吴问》等佚文。它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创立了军事理论。认为决定战争胜败有‘’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计篇》主张‘’道‘’(即政治的修明)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的战争指导原则。强调要力争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通过奇正之变,因敌而致胜。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行,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虚实》。这些论述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春秋人孙武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它其中包含的战略思想至今仍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