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宝宝几个月可以独坐
- 带有鸟的诗句独坐敬亭山
-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 《独坐敬亭山》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和感受
-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 独坐异乡为异客的异是什么意思
- 独坐敬亭山的全部诗意和解释
- 独坐敬亭山的解释
- 你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什么给你一种怎样的心绪
宝宝几个月可以独坐
宝宝几个月可以开始独坐,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三翻六坐九爬。意思就是孩子三个月就可以开始翻身,六个月就可以独立的去坐。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有的孩子可能不到六个月就可以独坐,但是有的孩子可能过了半岁还是不能独坐,但是妈妈们不要担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先看看,孩子发出什么样的信号,就代表着孩子可以坐了。孩子从翻身到会坐,会经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拉坐,靠坐和独坐。
什么时候开始练习孩子拉坐呢?答案是等到孩子颈部肌肉可以撑起头部重量,也就是孩子的脖子完全可以自己树立起来的时候,妈妈可以把宝宝的背用枕头垫高一点,用双手去拉宝宝,如果孩子在坐起身后,头是后仰或者低下的,那就证明这个孩子练习独坐有点为时过早!
如果孩子脖子力量太小,可以试着让孩子多多练习趴着,来增加孩子的颈部力量。
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可以试着让孩子去靠坐,因为孩子刚刚学会坐,可能会突然倒下,所以在半岁左右的孩子身后,可以垫上被子或枕头,这样可以让孩子独立的去坐。
等到孩子可以熟练的去靠坐后,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来进行独坐了,因为孩子的头会比较大,所以独坐最开始,孩子会不由自主的往前倾,他会用手来支撑身体来保持平衡,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一两周,随着孩子背部和腰部肌肉的成长,他的独坐会越来越熟练!
带有鸟的诗句独坐敬亭山
1、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3、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4、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我是杨业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全文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首句仄起不入韵的五言绝句,到底合不合律呢?
一、 我们用检测诗词的软件检测:
1.用平水韵检测(附图1):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平水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这首诗押平水韵十五删韵,押韵。
2.用中华新韵检测(如图2):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中华新韵
检测结果(中华新韵):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
3.结论:通过上述两种韵书的检测,不难看出,李白的这首《独对敬亭山》虽然有不合律之处,但是押韵没有问题。
二、问题延伸与拓展
题主提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进一步延伸拓展思考以下几点:怎么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下面我来逐一解答。
1. 怎么来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我们知道,古人的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近体诗种类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其特征主要有三点:①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②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③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平声韵,且必须是同一韵部的韵;④在一首诗中,新(中华新韵)旧韵(平水韵)必须分开,不能混用。
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一是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也就是格律诗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格式,是仄声字就是仄起格式;二是看第二句的尾字,是平声,那么整首诗就押这个字的同步韵部(特例孤雁出群格,首句押邻韵,这是被允许的,古人认为首句可以不押韵,因此放宽了首句押邻韵范围。邻韵,并不是韵书中韵部相邻的韵,而是指读音相似或相近的韵部字,这里不展开。),因此,格律诗就四种平仄格式,即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如上面列举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鸟,仄声,首句尽,仄声,不押韵,第二句尾字:闲,是平水韵十五删韵,这首诗为仄起不押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韵。同理,中华新韵也是一样的,这里略去。
2. 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
韵书的产生是格律诗诞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最常用的大约是《平水韵部》《词林正韵》,其他的有《广韵》《唐韵》《集韵》《中原音韵》《佩文诗韵》《五音集韵》等等。通常写诗用的是平水韵,写曲填词用词林正韵。由于时代的发展,普通话成为汉语标准的规范语言,便产生了《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
韵书的选择与推广,历来都是官方推行的,清朝的《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很尴尬的是,《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推出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但不管是用那本韵书作格律诗,都有严格遵守其韵书要求,不能相互混用。道理很简单,因为《平水韵》,依照当时官方语音,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发音编制成106韵。《中华新韵》,是近代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作诗的新韵,普通话只有平(分阴平、阳平)、上、去。因此这两本韵书因为入声字的差别而相差很大,这也是韵书不能混用的根本原因。就像李白的这首诗,独,古韵是入声字,仄声,但现代汉语,独,是平声。
(关于押韵的问题,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在这里不赘述。)
3. 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
很显然,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不是因为平仄格式,而是在于诗的本身内涵与意境。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既有形式上的要求更有内容上的考量,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完美。
总结: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存在押韵错误,不管你是用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都是押韵的,至于出律,这是另外的问题,这里省略。我想强调的是:近体诗或古体诗,都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作为后人,在学习古人诗词的时候,既要熟悉古人写作背景、也要熟悉古人创作的技巧,包括平仄格式及押韵模式,不能以今非古,用今天的《中华新韵》的语境去套用古人诗词,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在问答的最后,贴一首本人创作的七律《梦里水乡》,欢迎拍砖。
【七律】梦里水乡(平水韵)
作者/杨业光
霁色云衣水墨图,烟村鹤影楚音殊。
千重莲叶接天碧,万朵荷花映日朱。
倚徙桥头堪酌酒,留连渡口忍闻鸪。
兰舟不解惜清夜,一曲阳关彻月湖。
谢谢!请关注@杨业光2019.
《独坐敬亭山》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和感受
原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触景生情。用拟人化手法,视敬亭山为知己。“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抒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
所以说这首诗诗中最关健的两个词为:“相、两”,堪称诗眼。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山上有敬亭。
2、闲:安静,偷闲。
3、两不厌:厌,厌倦,厌烦。
4、尽:没有了。
【译文】
群鸟高高的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的一朵白云,也慢慢飘向了远方,只留下我站在这敬亭山上,望着寂静不语的敬亭山,似乎敬亭山在静静地注视着我。我俩谁也不讨厌谁。此刻,有谁能理解我内心孤寂的心情呢?看来能够理解我的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赏析】
李白这首诗,是他离开长安,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游历,来到宣城写下的。在长期的漂泊中,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之苦后,心中增添了孤寂之感。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祖国大好河山中得到的慰藉。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诗人看到眼前之景,触景生情,使他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群鸟都高飞远去了,就连唯一的一片白云也不肯停留一下。我站在这高高的敬亭山上,感到无比寂静。诗人认为都在厌烦我,体现了诗人及其孤独。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尽管"鸟"和"云"都不理会我,我仍然站在这高高的敬亭山上,觉得敬亭山似乎在望着我,虽然它不说话,我和敬亭山谁都看不够谁。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敬亭山,其实深含诗人的孤独之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赋予了山水景物以生命力,将敬亭山拟人,写得十分生动,写出了自己无比孤独和怀才不遇的境地,抒发了诗人喜爱祖国大好河山,将要出来为国家出力的愿望!
独坐异乡为异客的异是什么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异“意思:他,别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独坐敬亭山的全部诗意和解释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独坐敬亭山的解释
独坐敬亭山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你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什么给你一种怎样的心绪
我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白居易的应试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是作者的应试作品,所以句句紧扣诗题。
前六句赋的是古草原,七、八句,写与古草原紧密相连的“送别“。
作者十多岁写的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单纯由于格律谨严,符合应试诗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他写得自然而生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稳而又一气贯注,显得非常活泼,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表现了草的顽强生命力,蔑视“野火“而“歌颂春风,具有深刻的寓意,意境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