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医院并轨后工人退休有什么不同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医院并轨以后工人的退休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个问题,那么首先医院并轨没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需要纠正的是,社保缴费方面有并轨的存在,也就是说从2014年10月份以后,那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也就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最终所获得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标准和我们企业单位是相同的,所以说在这样的意义上实现了并轨。
当然我们医院的人员都是属于事业编制人员所以说他们也开始正常的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将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和企业在职职工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虽然说事业编制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但不会影响到自己养老金的待遇的,因为养老金待遇,取高补低的方式,通过新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来给予计算,并且在10年的过渡期之内还有过渡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从实质上来讲没有降低他们的养老金标准。
那么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际上也是没有受到任何的变化,只不过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再缴纳养老金之后,那么严格的按照自己本人的实际收入来缴纳社保待遇,所以说将来他们都可以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同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制度,所以说自己还可以获得一部分普通养老金的待遇,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实际退休以后的收入。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退休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吗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的养老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了吗?不管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差距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以前我们始终抱着幻想,希望通过养老保险度的改革,即通过双轨制来实现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的缩小。但改革的过程不是一蹉而就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2014年之前,我国实际上是实行的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一种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就是要通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而且养老金的计算是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紧密挂钩的,缴费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但我国社会是一部高速运转的大机器,每个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各个主体由于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不一样的,工作的性质不一样,所处的行业不一样,所有制形式不一样,在企业之间养老金同样存在比较大差距。当然差距并不是制度的原因,首先在制度层面上是平等,大家都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来享受退休待遇。
但在国有企业,由于企业的老板是国有资本,实际控制人是政府委派的经营管理人员,这些经营管理人员的身份,其实大多数都是属于国家干部,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处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依法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所以国有企业的职工退休后,和并轨以后的同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养老金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差别比较傲大的还是在民营企业工作的群体。虽然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执行的法律主体都是一样的,但职工的意识不一样,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认识也不一样,导致民营企业在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变了样,员工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比如员工的就业环境不稳定,导致频繁跳槽,跳槽的结果就是社会保险断缴;老板随意降低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导致员工社保的缴费基数普遍低于本人的实际工资,导致缴费基数偏低,缴费年限比较短,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但与事业单位相比比较低,就是与同样属于企业的国有企业相比也是比较低的。
事业单位过去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工龄的比例计发养老金,这就是过去的老制度。这种制度与企业职工要缴纳养老保险相比才能办理退休,这就是大家所称的双轨制。大家也把养老金差距的诱因归罪于双轨制,认为只要将双轨制变为单轨制,养老金的差距就会缩小,但这种认识显然是非常幼稚的。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在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以确保在每月扣除社保费用以后本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但从最近几年退休的事业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来看,双规变单轨以后,养老金的差距更大,不但事业和企业相比差距拉大,事业单位中退休老人和中人的差距也在拉大。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改革已经实施了,改革也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改革的目的也不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养老金都一样,也不是为了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而是要建立一套既有效率,又兼顾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体系仍然体现的是劳动分配,按照贡献大小来确定个人的待遇。
综上所述,我作为企业退休人员,虽然我的养老金与哪些从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同学、老战友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但是首先我们要认为差距的存在,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对于不合理的因素还需要不断去改革,去完善,差距的逐步缩小这是未来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