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击鼓

分别解释古人时间什么是“更”、“鼓”、“点”?古代通讯那么不发达,是怎么把信息传递出去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2 05:39:55 浏览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分别解释古人时间什么是“更”、“鼓”、“点”

感谢邀请。

“更、鼓、点”,是中国古代夜间的计时方式,始于汉魏,止于清末。

具体详情,现在只能说个大概了,因为史籍记载不详。

能查到的,是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的《书证》所载。

其曰:“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他说,一夜分为“五夜”,又叫“五鼓”,还叫“五更”。可知,“更”和“鼓”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

他说,之所以确定一夜为“五更”,是因为如果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傍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方;拂晓,斗柄则指向午方,恰好五个时辰;虽然冬夏的夜晚长短不同,但长不过六,短不过四,确定为五合适。

他又说,更的含义,是“历”是“经”,就是经历的意思。

这里要插上一句,汉武帝太初元年,就是公元前104年,才改制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的。秦,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岁首;周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

颜之推基本把“更”和“鼓”说清楚了。

“更”就是“鼓”。汉代班固《东观汉记》说显宗孝明皇帝:“甲夜读众书,乙更尽乃寐,先五鼓起,常率如此。”甲夜、乙更、五鼓,把颜之推说到的都说了。

“更”之所以亦称为“鼓”,一定和到了“更”,或者“更”和“更” 之间,要击鼓报更有关。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曰:“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点”是怎么回事?古代报更,每更含五“点”。

杜甫《至日遣兴奉寄两院遗补》诗曰:“去岁兹辰捧御林,五更三点入鹓行。”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云:“点者,则以下漏滴水为名。每一更又分为五点也。”听这个话茬儿,似乎宋代对“每更五点”这件事已经不很清楚了,所以他才出来解释。

关于“五更”的长短和如何计算,颜之推只说了“五辰”,就是相当五个时辰,具体没说。

于是,现在就众说纷纭。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和“辰”对应,从戌时开始“初更”、“一更”,或曰“甲夜”,依次类推。这就是现在的19-21点为一更;21-23点为二更;23-凌晨1点为三更;1-3点为四更;3-5点为五更。

另一说,“更”不与“辰”对应,而和“刻”对应。

那种说法对呢?往下看。

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十二辰”计时。

《周官.春官》说,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这是个管理历法和计时的官员。

“十二辰”全面推广,是汉武帝的太初元年,与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同时。

“十二辰”,就是按照子到亥十二天干,把每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清朝的时候,“辰”叫“大时”;一天分为二十四个时辰叫“小时”,是为与“大时”区别。

但与“十二辰”启用同时,古人还发明了 “漏壶”,并以“刻”计时。

现在出土最早的,是汉代漏壶。不过在春秋战国,已经在使用此类器具。

《六韬》,相传是姜太公所作兵书。后来发现,此书成于战国时期。《六韬.分兵》曰:“明告战日,漏刻有时。”

漏壶及漏刻,与“更”有关系吗?太有了。

《新唐书.百官志》曰:“凡夜漏尽,击漏鼓而开;夜漏上水一刻,击漏鼓而开。”几更,就击几鼓;每更中每到一刻,就击一下鼓。

唐代李肇《国史补》说:“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至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夜黑,亦无差也。”

“更漏”,就是漏刻。显然,李肇看过颜之推的《书证》,与颜用词都差不多。

唐许浑《韶州驿楼罢宴》诗曰:“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

古时,还有“更筹”、“更签”、“更箭”。

南朝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曰:“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更筹,是不击鼓,由下人送来的“更牌”。

《陈书.世祖纪》:“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乃敕送者,必投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警觉也’。”更签,也不是击鼓,亦由侍者投送的报更竹签

杜甫《湖城东送孟云卿》云:“岂知驱车复同轨,可惜刻漏虽更箭。”更箭,是刻漏指示时间的箭头。

看来,“更”与“刻”,包括与计刻的漏壶关系十分紧密。

“更”与“辰”对应,或者与“刻”对应,有区别吗?有。

《汉书哀帝纪.建平二年诏》:“漏刻以百二十为度。”《注》曰:“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这是说,汉哀帝之前,是每日百刻,从建平二年开始,改为每日一百二十刻。

如果按每日一百刻算,就不能被十二辰除尽,一个时辰,有8.3333……刻,换算成现代时间,一刻,为14分24秒。

汉哀帝改为每天一百二十刻,就方便多了。一个时辰,包含十刻。一刻,为12分钟。

后来,明清时期钟表传入中国,一刻才改为15分钟。

就是说,在汉哀帝之前,“五更”无法与“十二辰”对应。

可能正如此,按照现在的时间说,有人算出了“五更”几点开始,结束于第二天凌晨四点四十八左右。

但是,实际上,从汉哀帝诏令一天为一百二十刻,就完全和“辰”对应了。这样,五更就是五个时辰,从每天的戌时开始,即现在的19点,两个小时一更,结束于第二天的寅末,早晨五点。

如此,南朝的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曰:“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下楼。”也才说得通。五更如果再早,是不可能“晓色映山头”的。

古代通讯那么不发达,是怎么把信息传递出去的

1:最开始没有文字时,人们传递信息靠的是口口相传。

2:人们也曾经靠着河流把写有信息的物件传递出去。

3:后来人们又靠烽火浓烟传递军事信息。

4:接着人们发现可以靠天上的鸽子传递信息信件。

5:又后来人们开始建立专门的信息传递机构,修建专门的通信驿道驿站,信息传递员骑着飞奔的马匹传递信息。

6: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水路上的船传递信息。

7:普通百姓之间也可以人员的流动传递信息。

8:近距离时人们还可以通过鼓声号角旗帜传递信息。

9:再后来票号镖局也可以传递信息。

古代战争中击鼓则进、鸣金则退,在杀声震天的战场,“鸣金”是如何能让士兵听到的

冷兵器战场上,各支军队都不是只有将军那里才有金鼓,而是每一级军官都配备,并根据等级不同,分为不同形制,发出的声音也会有区别。目前的兵书典籍中关于“金”的资料很少,只有錞于、丁宁、振铎等寥寥几类,关于鼓的记载相对多些,比如《周礼·地官》记载有“六鼓”:“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军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晋鼓鼓金奏。”明代的《阵纪·鼓用》也记载:“军中响器,则有铜鼓、桡鼓、鼙鼓、杖鼓、鼛鼓、鼗鼓、鼍鼓之类,用虽不同,大抵状逢隆之势,彰震之威。”

这些鼓的具体样式不完全清楚,但肯定会有明显不同,不同军官会分配到不同类别的鼓,作战时,不同的鼓声发出不同等级军官的命令,然后逐级向下一级军官传递,直到传遍全军。比如《尉缭子》里记载的将领就分将、帅、伯三等,“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同样,士兵们日常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不同鼓声做出相应动作,金声的用法应该与之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