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二将下场如何
最终的下场当然是“死”,虽然死的没有那么快,但还是有一点快!
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2年5月,董卓伏诛;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汜殒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李傕兵败被杀,被夷灭三族!
董卓死后,仅五年光景后,郭汜和李傕相继挂球了,那我们来看为什么会这两位是如此下场,死之前的五年光景又干了些什么!
前奏:颍川“三光”
董卓死前,李郭二人被派到了帝都洛阳东南门户的颍川,陈留地区。颍川是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地,尤其是在东汉时期,靠近首都洛阳,发展之利不言而喻。
这二位来了之后,犹如饿死鬼来到了满汉全席,纵兵烧杀抢掠,那个欢快啊~,场面好比蝗灾过后,农作物连杆儿都不剩的那种场景!
曹操的大谋士荀彧就是颍川人,幸亏他族里有这么个机智的人,在李郭来之前就让荀氏族人迁离了颍川,因此逃过一劫!
好事不留名,坏事儿传千里,这种暴行,当地百姓肯定都恨之入骨,全国百姓听闻自然也是唾弃鄙视!
如此,这两个从西北跑过来的人就已经失去中原民心了。
间奏:占长安,挟天子
《三国志》:比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
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
董卓死的时候,他俩的军队还在颍川劫掠,本来听说吕布反叛,董卓伏诛,无依无靠了,有点想投降;当时的形势是长安的董卓虽死,但是李郭带领的西凉军并没有损失,而且势力远比长安守军强。但是长安城中当时的扛把子王允王大司徒不知道了喝了几两酒,上了头,拒绝投降,一定要全数剿灭。
如此情形下,汉末著名的“毒士”贾诩就给他们二人出了条计策。与其解散军队各自回家,不如赌一把,攻占长安,成功了,就能掌控国家朝政;失败了,再走也不迟!于是他们俩纠集董卓的其他部将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一起合围长安,十天就破城了。
破城之后,又开心了,又看到了“满汉全席”,无情洗劫!
而后就挟持了汉献帝,要给自己们封官儿,所以,汉献帝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
高潮:把玩朝政,肆虐京城
公元194年3月,西凉马腾韩遂带着部分关中的势力一起进攻李郭等人,结果马腾方面大败而归,郭汜、樊稠因有战功而加“开府”之权,郭、樊权力大增,而李傕由于在192年就已经被赐予“开府”之权,朝廷由此就被这三人牢牢地控制!
《后汉纪·后汉孝献皇帝纪》:初平三年(192年),冬十月,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献帝诏曰:“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我兄,诚宜加罪。”辞曰:“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
这里是说李傕向汉献帝推荐李儒,想让他担任侍中。皇帝的意思是李儒之前强迫自己杀了皇兄,理应问罪;结果李傕说这是董卓的意思,不是李儒的本意,不能惩罚无辜的人。
这就是李郭二人随意控制朝廷的缩影。
194年这一年,关中发生了灾荒,李,郭,樊三人的军队粮食不够,就不停贾诩劝阻抢了汉献帝安排的赈灾粮食,抢了赈灾粮食还不够,于是又纵兵劫掠百姓。
从192年占领长安以来,他们可以说是肆掠长安,民不聊生,导致大部分百姓逃亡到其他如袁绍刘表等等诸侯的地盘。
尾奏:不和内讧,兵败身死
权利都大了,互相都不服气,争权夺利白热化。
公元195年2月,樊稠准备出关,找李傕要更多的兵马,然后被李傕猜忌,怕他坐大,借口开会,骗过来就把樊稠干掉了。由此他们内部人心惶惶,而剩下的争权者就只剩郭汜了。
195年3月,郭汜密谋把汉献帝劫持到自己军营来,消息走风,李傕先下手为强,抢来了皇帝;郭汜就抢来了劝和的朝廷大臣,然后两人继续刚正面。一直到镇东将军张济前来说和,这两人才互相以女儿为人质而罢休!
汉献帝在李傕军营时,李傕对他很怠慢,皇帝敢怒不敢言,还要加封李傕为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上,以此来稳住他。争乱久了,汉献帝思念故都洛阳,李郭二人同意了。
于是,195年7月,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李傕则兵屯池阳。护送的这些人在沿途还争端不断!
195年10月,李郭二人后悔放皇帝东归洛阳了,合兵来追,本来是护送将领的张济又因为与其他护送的杨奉,董承不和,加入了李郭二人的队伍。这下实力倾斜严重,护送献帝的杨奉董承大败。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终于狼狈逃回了洛阳,董承暗中征召曹操来接驾,于是,皇帝被接到了许昌。
197年初,郭汜的部将伍习在郿县(今在陕西省宝鸡市)反叛,杀死了郭汜;郭汜的军队都被李傕兼并。
197年10月,曹操派尚书令裴茂率领以段煨为首的关中诸将讨伐李傕,198年4月,李傕退守凉州北地郡池阳县(今咸阳市三原县西阳镇武官坊北),城破被杀,斩首传示许昌,曹操下令灭其三族,汉献帝则传令将其首级高挂许昌城头示众,以泄心头之恨!
结语
李傕郭汜二人粗鄙贪婪,暴虐成性,早已为百姓士族所深恶痛绝,得此下场,实属自然!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仔细思考。
如果李傕、郭祀在董卓死后跟随了吕布,那么汉朝廷或许能够光复,天下就不至于大乱。
那为何没有呢?从以下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01
李傕、郭祀的意愿就是归顺朝廷。
树倒猢狲散,董卓死后,西凉军就解体了,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董卓并非善类,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鸟择良木而栖,因而,跟随董卓的人,没有忠义之士,只有唯利是图之人。
因此,董卓死后,其部将没有人提出为其复仇,而是希望归附朝廷。只要有官做,保住自己的利益,跟着谁混无所谓。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或者吕布能够收编董卓的部众,让他们替朝廷出力,这是最完美的结果。
02
王允的态度。
王允与吕布联手诛杀董卓之后,开始飘飘然,居然嚣张地说:“像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在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惧怕的呢?”
每当群臣聚会,王允不再有温润之色,而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十分傲慢的样子。
本来除掉董卓之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廷,这会儿,王允根本不把吕布放在眼里。吕布逐步失去了话语权。
不管王允以前如何勤政奉公,也无论诛杀董卓的功劳多么巨大。如果李傕、郭祀不诛杀王允,很难说王允就不是董卓第二。人都会变的,屁股决定脑袋是很有道理的,坐在不同的位置上,想法是不一样的。
在对待李傕、郭祀等董卓旧部的问题上,王允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一意孤行,且优柔寡断,迟迟拿不定主意。
汉末大儒蔡邕就因为董卓对他不错,听闻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下狱处死。几乎所有的人替蔡邕求情,王允都不答应。
王允的专权骄横甚至超过了董卓。起码几次重大问题,蔡邕力谏,董卓还能够采纳。
但王允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执意要全部处理掉董卓旧部,也就堵塞了李傕、郭祀等人归顺朝廷意愿。最终导致李傕等的叛乱,这是王允一手造成的。
03
吕布缺乏领袖担当。
都清楚吕布骁勇无比,但吕布是以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并州刺史丁原,得到其赏识后,担任主薄。
主薄一职是为主官掌管文书的佐吏,像杨修就是曹操的主薄,这是细致的针线活。由此看来,吕布并不仅仅是有勇无谋的莽汉,更好比是猛张飞能绣花,能文也能武,这可能是许多人想不到的。
但作为一个刺史的主薄,吕布或许能够轻松驾驭。但作为政治家来处理国家大事,就显得捉襟见肘,谋略不足了。
王允逐步控制朝政之后,吕布被边缘化。如果吕布有大智慧,能够把董卓的部将收归己用,那真是汉室之幸事,天下百姓之幸事。
在朝廷内可以制衡王允的飞扬跋扈,对外可以震慑天下诸侯。从者安抚,逆者讨伐。匡扶汉室,千古一人。
即便自己想做皇帝,那也是最起码的资本。
由此看来,李傕、郭祀跟随吕布还是有可能的。根本而言,是吕布缺乏政治家的智慧,没有认识到这一支力量的巨大作用。最终吕布被击败,既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汉朝廷的灾难。
《三国演义》中,李傕和郭汜后来怎么样了
三国演义中,王允在诛杀董卓后,不仅没有使得东汉中兴,反而是被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二人击败,使得东汉局势彻底崩坏了,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董卓的这两个手下李傕郭汜到底有多厉害?他们的最终结局又如何呢?
军事能力强
李傕郭汜二人是董卓手下的领兵大将,军事能力非常不错,曾经合力击败过东汉名将朱儁!在王允的心目中,李傕郭汜二人就是董卓手下比较厉害的帮凶。
演义原文: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也正是因为李傕郭汜能力强,多次帮助董卓立下大功,所以王允十分痛恨他们,在诛杀董卓后,王允曾说其他人都可以赦免,就是不赦免李傕郭汜。
李傕郭汜二人听说王允拒绝了他们的投降,都十分害怕,准备解散军队各自逃命。不过手下谋士贾诩却劝住了他们,贾诩说:“此时若抛下军队独自逃命,那么随便一个小亭长就可以拿下他们。还不如组织军队,一起反攻长安,到时候若打下长安,就可以成就大业。就算打不下,再跑也不迟嘛。”李傕郭汜二人一琢磨,贾诩说得有理,那就起兵攻打长安吧。
李傕郭汜二人本就是西凉悍将,久经战阵,还是有点名声的。他们一带头,其他西凉军纷纷加入,很快就汇聚了一支大部队。而王允在听说西凉军打来时,立刻派出吕布迎战,吕布虽是天下第一猛将,但论军事能力,还是比不过李傕郭汜二人的。李傕郭汜没有选择和吕布硬碰硬,而且分兵袭扰,令吕布分身乏术,同时他们让张济樊稠领兵直奔长安。吕布听说西凉军已经到达了长安城外,急忙回援,结果被李傕郭汜尾随追杀,大败而逃。
由于王允的策略失当,长安城内出现了叛徒,打开了城门,放西凉军进入,李傕郭汜二人成功的占领了长安!
缺乏政治眼光
李傕郭汜虽然军事能力强,但很显然他二人是那种纯粹的军人,对政治是一窍不通!他二人打进长安后,天子在手,原本是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说做到曹操那种程度,就算做到董卓那样也是不错的。但是他二人显然不懂掌握了汉献帝的好处,只知道给自己封官,把整个长安搞得乌烟瘴气。
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这一阶段,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汉献帝的用处,没有意识到汉献帝对他们的统治有多么大的意义,甚至有几次,他们竟然想杀掉汉献帝,简直是愚蠢至极。也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政治眼光,令贾诩看不到未来,所以他们最厉害的谋士贾诩,才会选择逃离他们!
缺乏谋略
虽然李傕郭汜二人在军事上表现不错,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们二人的表现就非常差了。实话说,他们二人其实只是适合为将,而不适合为帅!他们之所以能混到如此高位,完全是因为董卓一脉的高级指挥被王允在长安一网打尽了,不然根本轮不到他们指挥西凉军。幸好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贾诩!不过即便有高人相助,李傕郭汜二人的表现也是越来越差!
原本二人共事多年,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他们二人却中了太尉杨彪的反间计,开始了互相争斗。他们一个劫持皇帝,一个劫持百官,互相攻杀,闹出了一场大笑话,也正是因为这场闹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了李傕郭汜二人的真面目,选择了离开二人,因为跟着他们完全是没有前途的,最终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后来汉献帝逃走,李傕郭汜深知不妙,又重归于好,来追击汉献帝,想要夺回汉献帝这张王牌,不过却被曹操率军击退,大败而逃。而自此以后,李傕郭汜二人既无谋士相助,又无汉献帝这张王牌可用,势力愈加衰弱,最终郭汜被部将伍习杀死,李傕被段煨诛杀!
演义原文:却说曹操引军回许都,人报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将头来献。段煨并将李傕合族老小二百余口活解入许都。操令分于各门处斩,传首号令,人民称快。
结语
李傕郭汜二人,其实除了军事能力还过得去之外,其他方面真心是不怎么厉害的。他们二人实际上还是比较适合在别人手下为将,如果得遇明主,他们二人应该还是能一展才华,成为天下名将的。不过由于时势的变化,他们被裹挟着登上了主帅的舞台,而他们本身又没有这种能力,最后在把天下搞得一团糟之后,遭到诛杀,结束了一生。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如果王允能够赦免李傕郭汜的话,三国历史会不会改写
黄巾起义后。各路诸侯权利大,基本不把皇帝当回事。要改革。所以会出现督邮向刘备索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