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历史 名称 课本

现在的历史课本为什么在讲汉朝历史时不提一点:汉族的名称来源?历史中汉朝人的日常饮食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1 21:18:55 浏览5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现在的历史课本为什么在讲汉朝历史时不提一点:汉族的名称来源

【前言】

可以这么说,历史教材不等同于历史。本来历史(事件)都是有连贯性的,前后呼应的。但是历史教材呢,就给你东扯一下,西拉一下。比如现在中学教材学生都知道西汉东汉,知道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但有多少知道汉光武帝,新朝的事呢?

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就像是介绍一个人,只介绍个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嘴巴耳朵鼻子等都不介绍,到头来,别人问你,人是什么样的,你就说人是由大脑,心脏组成的?

当然了,教材作为短时间掌握历史大概脉络的工具是可以的,历史教材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人(水平参差不齐)的,扫盲教材。

就像历史高考要从政经文等方面答题等。其实我认为,学习历史的第一步是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儿(不用太细节,但最好要完整),即读通史。然后再考虑制度,经济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扯远了,还是回到汉族名称这个问题上来!


【1】族称

【1.1】自称

汉族作为一个族群,直到汉武帝时代才有了“汉人”一名。

汉族分布比例

“汉人”得名于汉朝,最初本意是指“汉朝之人”,而汉朝则得名于汉水。但是,在汉朝早期,因为秦朝强大的影响力,匈奴也将汉朝时的中国汉族人称作“秦人”,汉朝及匈奴将当时中国汉族人统称为“秦人”或“汉人”,“汉”作为族称最终为中国汉族人所接受。

“汉”作为汉族的族称应该不晚于南朝初期。唐朝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交往中自称为“汉”、“汉国”,边界称为“汉界”,其人民称为“汉人”、“汉民”,也可称为“华人”。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引入,“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十九世纪汉人移民全球路线图

学者杜家骥说,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汉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但明代笔记《闲中今古录摘抄》中出现了“胡族”一词,作为与“中华人”相对立的词语使用。

古代汉族称呼汉族主要聚居地区为“九州”、“华夏”、“神州”、“中国”、“中土”、“中华”、“中夏”、“汉地”等,同时认为非汉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在九州之外,而非汉民族称呼汉族主要聚居地区为“汉地”、“赛里斯”、“摩诃支那”等等。


【1.2】他称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我称谓,而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

由于秦朝声威远震,也影响到其他国家对汉朝的称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腊与罗马等国仍称其为Sino、Cina、Thin、Sinae等等。(发音类似于qin)

到唐朝后,由于唐朝对周边的强大影响力,汉民族也被外国人称为“唐人”。《明实录》中多有以“唐人”称呼当时中国汉族人的语句,而有些明代文献则称其为“中国人”。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汉族分布


【2】来源

【2.1】汉族先民(约前3000~前3世纪)

汉族在先秦时期被称作“夏”或“华夏”,其形成的时间,有着多种观点。

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融合而形成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夷夏东西说”

大禹治水

学者王东平的《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则提出了三个观点。

华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黄帝部落的后裔建立夏朝后,夏部落形成为夏族,再经夏、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与中原黄河流域的戎、狄、夷、蛮部落融合而形成华夏,其标志是周礼与华服。

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通过春秋时期的族群融合,出现了一个融合夏、商、周、楚、越和蛮夷戎狄的新生民族——华夏族。

华夏族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就已形成,夏朝的建立便是其形成的标志,同时以其“冕服采章曰华”称作华夏,而后由于夏族的分裂而称作“诸夏”或“诸华”。


【2.2】汉族起源

华夏祖先黄帝与炎帝的传世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据《国语》,《史记》记载。

颛顼、舜、有虞氏、夏、商、周、共工、四岳、杞、郐、申、吕、齐、许等部落诸侯皆为黄帝与炎帝的后代,齐威王亦以黄帝为祖先。

据现代考古材料和碳-14测定的结果,生活于五千年前的黄帝与仰韶文化下限一致。其活动范围也相差无几,皆以河南西部、关中地区和山西南部为主要中心。仰韶文化后期的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也与史籍中关于黄帝造物的故事相符。

《国语·晋语四》则记载黄帝与炎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因两人分别生于姬水和姜水,故而异德,所以其姓也不同,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而《绎史》所记载的又稍有不同,该书引用《新史》认为“炎黄二帝是同母异父的兄弟”,炎黄所处的时代正是母系社会末期,其时,母权已衰,新的父权将取而代之。

106米高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炎帝氏族自原来的氏族分出后迁居于姜水。姜水位于现在的陕西,发源于岐山,是渭水的一条支流。渭水两岸封地丰腴,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炎帝氏族便在此发展为一个强盛的部落。

之后由于某种原因,有一部落成员向东迁徙到中原地区,与早已迁徙于此的黄帝部落结盟。黄帝氏族此时已是久居中原,并向四方扩展形成黄帝部落。其活动范围东至山东泰山,西抵甘肃,南达湖南岳阳,北及河北怀来。之后由于矛盾,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部落间便发生了著名的“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最终取胜,自此巩固了其在部落联盟中的主要地位。

我国学者余太山认为,古史中记载的黄帝系统的各部族,包括少昊、陶唐氏、有虞氏与允姓之戎等部落,他推论这些部族后来向西发展,成为月氏与塞种的先祖,月氏与塞种皆属于古代印欧人。然而考古学的研究指出,古代印欧人种东进的地理界限位于新疆东部至甘肃西部之间,在此以东的地区并没有发现具有印欧人种型态的类群。


【2.3】炎黄联盟的分化与重组

因当时社会的发展,黄帝部落的人口逐渐增多,便渐渐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夏后氏便是其中之一,这氏族虽已从黄帝部落中分出,却仍然强调自己的祖先是黄帝,并祭祀黄帝。周朝的始祖同样是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其母系为炎帝后裔,父系则是黄帝之后,周人为姬姓。

在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原本的氏族属于血缘的集体,当社会的发展令其成员不得不依自身的经济与生产要求而迁徙,并选择性的重组成以地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如尧时的鲧、共工、羲、和舜时的禹、弃、契、皋陶、益等等,他们一方面是所在部落的首领,另一方面则又与尧或舜结为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之间的共同性渐增,便逐渐成为部落共同体。之后,禹承继之前的成果而建立夏朝。


【2.4】华夏族的形成

夏朝的建立也令“夏”这一族称出现,这一名称究竟是自称或是他称现已不可考。

而“华”则是因夏族的服饰和文化特征而得名,后又演化为“夏”的同义词,甚至是合称为“华夏”。由于夏朝的强盛与较长的存在时间,令但凡与夏王畿的夏人有共同民族特点的诸侯国的人民都会接受“夏”的族称,并自视为夏族的一部分。就如,周人的先祖原是居于渭水一带,与尧舜和大禹所居地区相近,都属于自仰韶文化发展出的龙山文化。

夏朝建立后,夏王为天下共主,居于邰的周便成为夏的一个方国。后因“夏政衰”,周人先祖不窋率众迁于“戎狄之间”的豳,但仍然保持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而不是于其邻居的游牧畜牧业。后因北狄南下,周人被迫再迁至岐下的周原,也因如此,便从所居之地而称为周人。

从经济上看,周人与夏人都从事农业。在宗教方面,夏、商、周都实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都认为“上天”或“天”是最高的神灵。

轩辕皇帝

在他们所崇拜的祖先中,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如“社稷五祀”中的“稷”,在夏朝是配以“烈山氏之子柱”,自商朝起便配为周人始祖“弃”。在周人的观念中,称自己所居之地为“西土”,而夏朝和商朝的王畿都是“中土”或“土中”,再往东便是“东土”。

同时,周朝统治者也自称夏,自认为是诸夏的一部分。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国,像晋、齐、鲁、卫、宋、杞、蔡、邢、郑、陈等等,他们一方面以所在地域不同而称为晋人、齐人、鲁人、卫人、宋人、杞人、蔡人、邢人、郑人和陈人;另一方面又都认同自己为夏或华夏的一部分,是而用“诸夏”或“诸华”概括以上地区或其人民,而不是周“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则被算入蛮夷。

当华夏的概念深入人心之时,其共同体意识便产生。同时与周边的“夷、蛮、戎、狄”等部落间的文化界限也开始固定,是谓“内诸夏而外夷狄”。而在文化与风俗方面的差异也显露出来,如在语言方面,华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要用到翻译;华夏民族束发著冠或笄,北方的戎狄“被发”,百越是“断发”、“劗发”,西南的则是“盘发”、“编发”等等;在服饰方面,华夏民族为右衽,其他民族则是左衽。


【2.5】华夏族的统一

华夏民族可以将夏朝作为其形成的标志与名称的来源。但在政治方面却较为分散,大禹会合诸侯时,号称有一万多国进贡。商朝有三千多国。武王克商时,尚有一千七百多国,后由于诸侯间的兼并,到春秋时仍存在一千二百个国家。

春秋战国

经过二百余年相互战斗,诸夏国家到战国便只剩下十余国,其中秦、楚、燕、齐、赵、魏、韩是诸夏的主要大国。在战国中后期,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原本分立的各个诸侯国开始建立联系,发展出的广泛贸易关系和交通网络。由于鸿沟的开凿完成,将江淮流域与河济流域串联起来,令列国之间可以由水路畅通无阻。

就连本为山川所阻的巴蜀与汉中之间也开辟了“栈道千里”。显然,发达的交通令华夏民族之间建立起共同的经济生活起到不小的作用。

到公元前256年,强大的秦国将周天子攻灭后,开始攻灭其余诸侯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政二十六年,山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被灭,华夏族便形成了政治上的统一。


【2.6】秦朝时期

有说法“China”一词即源于“秦”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首称皇帝,结束了多年的战国七雄混战,开创大一统的新格局。由此,华夏族又被称为“秦人”。但秦朝钜耗民力与严刑峻法,享国十四年,三帝而亡。

兵马俑

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最终刘邦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霸王项羽,统一天下,因刘邦曾被封为汉王,所建立的朝代便称为汉朝。在此之后,华夏族便又产生了“汉”这个族称,之前的“华”、“夏”、“华夏”或“秦人”等族称也继续存在。


就到这里了吧,关于名称,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故事的,要介绍的概念太多太多了,没有个几万字很难完整地写下来~

钱穆先生

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毕业很多年了,高考历史89分,上了大学才知道教材很多都没教,针对中国古代史,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很不错,他的几本著作都写的相当有水平,读历史要读大家的经典,而不是教材~

还是一句话,教材只是扫盲的!

历史中汉朝人的日常饮食是什么

汉朝人的日常饮食品种没有现在丰富,但也有现在难以享受到的。我来简单聊一聊。

汉朝人一般一日两餐。晁错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第一次进餐在上午八九点,曰“朝食”;第二次进餐在下午三五点钟,叫“餔食”。

汉朝的主食,大略有饼、饭、粥三种。

饼有蒸、煮、烤等加工方法。迟至东汉中后期,“胡饼”在京城洛阳已经流行。胡饼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烤制,东汉末年,赵岐避难河间、北海,常在市肆贩卖胡饼,说明胡饼已在民间广泛传播。

汉朝的饭,基本是用黍、稷、麦、菽、稻、粟、麻等制作的干饭,也称作“糒”或“糗”,有时候也在饭中加干果调味。

汉朝的粥和今天一样,也是在粮食中掺水熬成,也有把麦等磨碎做粥的。

汉朝的瓜果蔬菜

汉朝人工栽培的蔬菜约有二十多种。葵、藿、薤、葱、韭等五种常见蔬菜称之为“五菜”。此外还有莲藕、笋、芥、芹、芋、菘、葫芦、蔓菁、菠菜等。龚遂在渤海郡经过实践,统计出一个人至少需要薤一百棵、葱五十棵、韭一畦。

张骞通西域后,又从西域传入了香菜、大蒜、葡萄、石榴、黄瓜等蔬菜和水果。

汉朝的肉食

家养的畜类主要有马、牛、羊、猪、狗等,既有圈养,也有放养。野生的鹿、麋、彘、豺、狼、兔、豹、獐、狸、熊、虎,也是人们的猎食对象,汉朝人吃的野味比现代多很多,豺狼都可以吃。汉画像石刻、汉墓壁画中,狩猎的画像很多。

鸡是最重要的家禽,此外还有鸭、鹅。野生的飞禽主要有雉、雁、鸽、麻雀、鹌鹑、鹧鸪、鹄、鹤、鸠等,这些都是人们猎食的对象。禽蛋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汉墓中曾发现带有“卵笥”标牌的竹笥和变质的禽蛋。

鱼类也是人民嗜好的佳肴。汉朝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陂塘养鱼。人们还捕捉江海湖泊中的鱼、鳖、螺、蚌、蛤等,方法有线钓、网捞等。

历史上的汉朝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

中国历史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二个时期,总共延继了四百多年,是一个强盛的汉王朝。因此,汉朝和罗马也被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两个帝国。

那么汉朝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

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朝对北方匈奴进行了长期打击,最终导致匈奴西迁。

霍去病深入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匈奴战败后开始向西迁移。汉武帝对匈奴的沉重打击,不但雪耻了汉高祖“白登山之围”,而且解决了匈奴对中原农耕社会的侵扰问题。

汉宣帝时,郑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汉, 并开始不断驱逐匈奴在西域势力,设置西域都护府。

南匈奴降汉后,北匈奴单于虽然远遁康居,但仍然被陈汤千里追杀,以行动警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到了东汉,在大将窦宪的打击下,迫使北匈奴继续西逃至欧洲,从而彻底解决了匈奴扰边问题。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西汉陈汤给汉元帝上的奏疏中说的一句话,展示了汉朝军人一种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伟大信念,也体现出无与伦比的民族自豪感。

2.“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建立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商贸文化交流。

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汉朝鼎盛时,拥有“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 广袤领土,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奠定了现今中华的版图。

之后东汉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汉宣帝这样的一句话,足以睥睨天下!

刘邦建立了汉朝,为何有人说历史地位没有后来的汉武帝刘彻高

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要把国家治理强盛难上加难。汉武帝刘彻之所以后来历史地位超过了汉高祖刘邦,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刘彻在军事上对历史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只有功于刘,而刘彻打败了匈奴,不仅有利于汉,更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如果不是刘彻从军事上彻底打败匈奴,一来整个民族的安全与稳定就难以得到保障,二来汉朝就无法强盛和名声远播,刘邦立了汉,刘彻立了威,稳了局,刘彻的贡献在于他让汉人站立了起来,而不是刘邦以和亲求和平,更重要的是刘彻让周边其他民族再不敢小视和任意欺负汉人,再对汉朝虎视眈眈,这种威力直到后来东汉大乱,群雄并起,中土大战不亦乐乎,而周边外族却不敢对中土有非份之想,更不敢发兵而侵之。

汉武帝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统一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形成了合力,确保了西汉的强大。这里要讲的是有的现在人用现在人的思想甚至是西方人的思维来看待汉武帝的这一做法,认为他不民主和残暴独裁,这是不对的,站在当时的角度看汉武帝,汉武帝的这一做法有利于汉朝统一和发展。

刘彻在治国方面还表现在发展经济上,他采取桑弘羊的建议,大搞国有企业,把炼铁、食盐、交通运输等许多经营权由国家直接掌控,为朝廷发展经济,积蓄财力,准备打仗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西汉社会生产的发展。

汉武帝在政治上解决了刘邦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他颁布推恩令,在削弱诸侯王势力和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上做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汉初诸侯国动不动造反、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在稳定汉朝政局,确保汉人安居乐业上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汉武帝还积极发展和西域诸邦的商品和贸易往来,恩威并举发展同周边邻邦的友好关系,开辟丝绸之路,极大的促进了汉朝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的选举和任用,在这一点上毫不逊色于刘邦,卫青、霍去病、桑弘羊、田千秋、韩安国等,都曾给汉朝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总之,汉武帝在治国理政上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年轻有为,敢于担当,开辟丝绸之路,开创汉武盛世,在各个方面超越了汉高祖刘邦,成为汉朝唯一强于开国皇帝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