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仗

历史上有不怕死的皇帝经常亲自带兵上战场打仗的吗?打仗的人怕死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1 07:17:48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不怕死的皇帝经常亲自带兵上战场打仗的吗

在中国古代,皇帝亲自带兵上战场打仗其实很常见,特别是开国皇帝,以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而言,除了秦始皇嬴政和晋武帝司马炎没有带兵上战场的记录外,其余的全部都有过类似经历。

非大一统王朝的皇帝更不用说,江山从来都是打出来的,历史上,游牧民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政权也很多,而游牧民族政权的开国皇帝们,不但亲自带兵上战场,还需要亲自带兵冲锋,创业时期,既是领导人,也是战将。

不过,皇帝们继位后,亲自上战场的比例就大大降低,千金之子都坐不垂堂,何况掌控天下的皇帝?即使皇帝们想,官僚集团也不会干啊,虽然也有如汉高祖刘邦、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烨这样头铁的皇帝,但绝大多数都放下了战袍。

在这些上过战场的皇帝中,还是有不少比较牛的,本文就从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挑选出五位既上过战场,也有过亲自带兵冲锋经历的牛人皇帝,供读者参考品评。(以下排名以历史出现顺序为准)

一: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朝后,搞出个唐朝开国功臣榜,叫做“太原元谋功臣”,一共十七人,而李世民在这个榜单中排在第一,他这个第一就是靠战功获得的。他后来的主要竞争对手,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也都有过带兵出征的经历,可始终不如李世民。

毛主席曾在读史书时评价“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由此可以想象李世民有多能打,而且,李世民不仅仅是战略战术上牛,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阵也是他常干的事。

史书中,在李世民继位之前,他自己率军当敢死队的记载相当多,十八岁时,随当时还只是太原留守的李渊和盗贼“历山飞”魏刀兒作战,当时李渊被围,史载:“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

武德元年的“浅水原之战”时,李世民率军和薛仁杲麾下大将宗罗睺对阵,当唐军正面作战不利时,李世民突然从侧翼杀出,史载:“太宗将骁骑数十入贼阵,于是王师表里齐奋,罗睺大溃,斩首数千级,投涧谷而死者不可胜计。”

武德三年,李世民讨伐宋金刚,同样是两军僵持不下,唐军还稍显疲态时,又是李世民率敢死队冲锋打破僵局,史载:“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

武德四年,李世民战争生涯中最辉煌的攻洛阳战役开打,先是“太宗以骑冲之,挺身先进”杀的王世充大败,不敢再出城阵战,而后在虎牢关下,面对窦建德大军“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回师而阵,未及整列,太宗先登击之,所向皆靡。”窦建德也完蛋,一战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格局。

李世民这种把自己当成武将使用的勇猛,或许就是他跟一众武将关系特别好的原因,全是悍不畏死,且身先士卒杀出来的威望。李世民的军事指挥和作战能力,不管哪一方面,在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组成的皇帝列表中,都是至少能排前三的。

二: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重文轻武,这是因为他们的老祖宗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凭借武力夺取的后周江山,所以不得不对武将警惕。赵匡胤当上皇帝前,是后周著名的战将,跟随后周皇帝郭威、柴荣南征北战,他在后周的地位也是依靠战场的拼命换来的。

据说,宋朝军队中流传的实用型武技“太祖长拳”“太祖盘龙棍”等,都是赵匡胤传授并继承下来的,所以,赵匡胤的个人武力应该是很高的,在为后周效力时,亲自带兵冲锋陷阵也是必不可少的。

后周显德元年,赵匡胤跟随柴荣迎战北汉军队,其时,后周右军阵被北汉军队击溃,眼看着,整个大阵就要被击破,关键时刻,赵匡胤亲率精兵两千,发起敢死冲锋,史载:“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一举为后周挽回败势。

显德三年,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南唐,赵匡胤和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干上了,两军阵前,赵匡胤单人冲阵,直接把皇甫晖和姚凤生擒:“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到,赵匡胤是相当能打的,他也是所有的宋朝皇帝中,唯一军略精通的皇帝,他那个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就差太远了,如果后来辽国杀得宋军大败,让宋朝一百多年不敢觊觎燕云十六州的“高粱河之战”是赵匡胤亲自指挥,结果肯定会不一样,可惜,赵匡胤死得太早。

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根据《金史》中的记载,完颜阿骨打在10岁时,就因擅骑射被辽国使臣赞誉为“奇男子也”,年稍长后,他的箭能射到三百二十步远,其余部落中射箭最牛的勇士,距离最少都差完颜阿骨打一百步远,他的个人战力绝对超级强。

史载,完颜阿骨打“尝与沙忽带出营杀略”,说的是,他经常凭借武力带少数人杀到敌军营帐中杀死仇敌或抢劫物资,有这个胆量,带着人数远少于辽国军队的女真部落军冲锋陷阵,也是很自然的事。

在辽国天庆四年十一月的“出河店之战”中,完颜阿骨打亲率三千七百女真部落军迎战辽国都统萧嗣先和副都统萧兀纳率领的十万辽军,并一举击败之,女真军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就是在这一战后传扬天下。

第二年,完颜阿骨打在女真各部落的拥戴下,正式建立金国,随即,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就亲率七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完颜阿骨打同样亲率金国大军迎战,但数量只有二万,却杀得辽军大败,金国国势彻底奠定,金灭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此后金军的四处征讨,就很少让阿骨打这个皇帝亲自出面了。

四:成吉思汗(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这位不用多说,作为蒙古部落的领导人,要是不能打,不懂骑射,不能身先士卒的带兵冲锋,他身边估计也不可能聚集那么多忠心的悍将,即使在扫平蒙古诸部落,成为类似于蒙古皇帝的成吉思汗后,铁木真依旧还会在关键时刻率军冲锋。

公元1211年,49岁的铁木真在被蒙古人拥戴成为成吉思汗6年后,亲率蒙古军队主力伐金,即为自己的祖辈复仇,也是为了和金国争夺长城内外的霸权,双方的生死战役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展开。

野狐岭决战时,蒙古军队数量是十万,而金军有四十五万,数量上,金军碾压蒙古,实际战力上,当时的金军即使稍弱,但长期对蒙古诸部落的压制,心理上其实也不怕蒙古军队,金军到底也有游牧民族的底子,悍勇是不缺的,何况数量还远远超过。

但在实际作战中,金军的布阵却被蒙古军队抓住漏洞,先是蒙古军队中的八鲁营敢死队在木华黎率领下,突入金军中军大阵,因地势的不便,当时冲阵的蒙古军队突进去后,全是步行死战。

随后,年已半百的铁木真就亲率麾下怯薛军也直冲金军中军,反复冲杀后一战击溃四十五金军主力,之后在浍河堡(今河北怀安旧城附近),面对数万金军残余部队时,又是铁木真亲率三千精骑冲垮金军战阵,为了彻底击败金国这个大敌,铁木真也是拼了。

野狐岭决战后,别说草原上的主人彻底换了,连长城以内的河北地区也被蒙古所占,金国从此之后无力在压制蒙古崛起,此战后的铁木真虽然还是亲自率军西征,纵横万里无敌,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估计就很少再亲自冲锋陷阵了。

五: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朝灭掉明朝,依靠的就是八旗军队在当时的无敌,身为八旗军队创始人的努尔哈赤,个人武力也是很强的,在建州女真崛起时,当然也会亲自率领军队冲锋陷阵,努尔哈赤反明时,号称只有十三副甲胄,肯定有他自己一副,早期,他自己也算是炮灰一员。

万历十三年二月,努尔哈赤带着七十五个人(其中带甲军士二十五人)就跑去攻打另一个部落哲陈部所占据的界凡城(估计就是木头架子围起来的村庄),但没打下来,敌人四百人追上来和他决战,努尔哈赤亲自砍死敌军主帅一人,射死一人,又用疑兵计吓得数百敌军不敢追击,全身而退。

当年四月,努尔哈赤又去攻打哲陈部,这次带了有八十人,不过这八十人已经全部有甲胄了,这次遇上了八百敌军,跟在努尔哈赤身边的两个堂兄弟一看敌军人多,都想逃跑了,结果,努尔哈赤亲自上阵,和部下连续射死敌军二十多名,敌军惊退,努尔哈赤所部再次大获全胜。

由上述两次战例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绝对是个猛人,这样的猛人,加上战略战术上的能力也不差,晚明的军队遇上他难怪头疼,不过,努尔哈赤的文治功力就很差了,他创立了后金,可他在世时,后金几乎连饭都吃不饱,需要依靠404的手段空出粮食,真正带着后金乃至清朝崛起的,还是皇太极。

以上是小编精心挑选出来的几位不但经常带兵上战场,还经常亲自冲锋陷阵的皇帝,游牧民族出身的占据多数,这是他们自身的特性造成的,起步时都弱小,人口和军队数量都不足,本身也需要武力抬高威望。

历史上的皇帝那么多,有过类似经历的当然不止这么几位,比如冉闵,再比如类似皇帝的项羽,其个人战力和战争经历都不比上述几位差,但创立的功业就差远了,所以,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就没选他们,如有不同看法的读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喜欢本文,请随手点赞支持。

打仗的人怕死吗

我家里有两位老军人,一位是我爷爷,脖子上有枪伤,吃东西很吃力。小时候不懂事,经常笑他!一位是我的父亲。

父亲讲了他几个战友牺牲的故事!他说战争很残酷,他们分队一等一的神枪手,上了战场后,一枪未开就牺牲了!另一个战友姓韩,他们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与敌近距离遭遇!手刃几人后,把敌人逼得跳崖,他去看摔死没有,被对面山崖的敌人一枪命中,当场牺牲!还有一个战友在与敌火拼时,被打断了脚,自己还没意识到,冲锋时才发现腿没了,主动趟雷牺牲了!还有几个,自己没看到,打完后才看到尸体!一行12人只剩三个,其中一个重伤,手和脚都没了,父亲和另一个把他背了回来,甘肃人!战后父亲回了湖南老家,另一宋姓战友分在刘家峡水电部门!

父亲说他遇到42集团军的一个侦察连长,火线提干的,地图不熟悉,乱打硬冲,就不后退,侦察任务没完成,但殺敌不少!

父亲说,越南虽然不大,几十万部队进去后,都分散了!零零散散,他遇到人数最多的不过两个连在一起!

我问父亲怕么!父亲说,谈不上怕,上去时很紧张!枪声一响,就好了!还是不要打仗!太残酷!

我问爷爷战争可怕么!爷爷说毛主席的战士没怕过!

我参军回来,问父亲,如果有一天,国家召我们上战场,我们还回去么?父亲说,一定要回去!我问还上一线么?父亲说,上!好久没打仗了,部队没什么经验!现役部队是精锐,不能先消耗精锐,退伍老兵得先上,打出经验了,精锐才上!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父亲说,上战场前,有些兵紧张得尿裤子!打完仗后,点人数,没答到的,都躺下了,一个不少,只不过有些人拼都拼不起来,只能找到部分!

在打仗这件事上,爷爷看不上父亲。说飞机、坦克、大炮都有,伤亡还那么大!他们当年一人一支步枪就干了联合国军!又看了看我,说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老一代军人是不怕的!从这一次中印边境冲突中可以看出,新一代军人,血性依然在!

美国要打仗么

谢谢邀请。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侵略攫取和战争,当国内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战争就是转稼矛盾的唯一手段。当前,疫情和种族歧视已经激发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全世界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谢谢!

历史上,广西兵打仗比广东兵更狠吗你怎么看

广东军在抗战时期称为粤军,广西军称为桂军,两军各有特点,按理说是没有办法进行比较的,但真要比较,却也能说出一点儿东西。

论发迹,粤军发迹要比桂军早,粤军在近代中国有扭转乾坤的作用。粤军发展起始于孙中山时代,当年孙中山依靠陈炯明的粤军割据一方,占据了福建,广西,广东,在十年之内北伐满清,定鼎金陵。粤军这一战不仅仅震惊了世界,也是军事世上的一个奇迹,而粤军第一师堪称精英汇聚。

淞沪会战,十九路军扬名中外,而十九路军就是粤系军队,由粤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两人组建的队伍组成。1936年之前,广东由于陈济棠的经营,粤军扩展到三个军,总共十三个师,更重要的是粤军的空军兵力比蒋介石的中央军还强大,拥有一百多架战机。但随后发生了两广事变,陈济棠政权被推翻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汉谋粤军编成六个军,出兵抗日,在南京保卫战中,粤军第66军,83军损失惨重,后来66军参加了万家岭战役,并且攻上了万家岭主峰。1938年,日军进攻广州,北上粤军回粤,参加粤北会战,桂南会战。

比起粤军,桂军发展比较缓慢,武器装备一直都比不上粤军,桂军分旧桂军和新桂军,旧桂军实力就是战五渣,而新桂军是由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建立的。

在抗战中,桂军以狼兵出名,其实这个名字来源于明朝,当时广西壮族土司组建地方武装,称为俍兵,狼师。壮族自古以来都勇猛非凡,明朝时期狼兵声威达到了顶峰,能够以少胜多,而且常常是十战九胜。

淞沪会战,川军几乎拼没了,这是六万桂军到来,简陋的装备,硬生生的让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炮火连天,桂军组建万人敢死队,不畏死的冲锋,一天时间,让日军伤亡一万人,导致日军兵力不足,防线压缩,为退守南京奠定了基础。但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六万桂军几乎没有生还,旅长十个死了九个。

在整个抗战中,没有军队能和川军比,因为无川不成军,十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川军,四川是全国出兵人数最多的省。但广西狼兵的血性一样不容忽视。最后日军将广西视为重点,要亡中国,先亡广西,日军入侵广西,企图和对待南京一样对待广西,对广西屠杀,可是他们杀广西一人,就有一百人拿起武器,甚至有一些日军队伍被广西民众屠杀。

毋庸置疑,广西狼兵确实勇猛,广西出兵数量占全国第二,按人口比例占第一。但抗战是全民抗战,却缺了那个省都不行,少了那支队伍都不可以。

新四军7个主力师长都是谁,后来都有什么成就,打仗谁最厉害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前是由军部直辖四个支队和特务营,支队相当于旅,下辖团。“皖南事变”后,在江苏盐城重建的新四军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

新四军7位师长的成就都非常高,解放后有3人被授予大将军衔,5人被评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除了抗战末期牺牲的彭雪枫将军外,其他人都在解放后担任了重要职务。

如果论军事能力的话,一般而言公认最强的是粟裕大将,但其他6位师长的军事能力也非常强。

李先念在西路军失败后,指挥西路军余部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到达新疆,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并且在解放战争初期指挥了中原突围,成功转移了中原军区部队。

黄克诚是抗战结束后,第一个向中央建议向东北进军的将领,并率先带领部队进军东北。

彭雪枫则被毛主席、朱总司令誉为“共产党人的榜样”。

下面先简单介绍下新四军军部及各师首长的简要情况。

军部

重建后的新四军以陈毅为代理军长(后为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后由饶漱石任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师

新四军1师的师长是粟裕。

1师是新四军的主力,师长粟裕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了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全权指挥华东野战军,并在军委和总前委的领导下实际指挥淮海战役。

解放后,粟裕先后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在总参工作期间,粟裕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指导,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

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是十大将之首。

2师

新四军2师的师长是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

张云逸参加革命的时间非常早,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6年入党。

解放后,张云逸先后担任了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55年,张云逸被授予大将军衔,但享受元帅的待遇。

3师

新四军3师的师长兼政委是黄克诚。

1945年9月14日,黄克诚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建议派部队赴东北,建议被中央采纳后率3师主力部队进军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1949年11月天津解放后任天津市委书记。

湖南解放后,黄克诚被任命为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长,1958年任总参谋长。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4师

新四军4师的师长先后是彭雪枫、张爱萍。

彭雪枫将军牺牲在抗战末期,1944年9月,彭雪枫亲临一线指挥部队围歼河南夏邑县八里庄的伪军,不幸中流弹牺牲。

彭雪枫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如果没有牺牲,1955年授衔时至少也是上将,大将也有很大可能。

1944年9月,4师副师长张爱萍被任命为师长。张爱萍在解放战争初期因受重伤赴苏联治疗,错过了整个解放战争。

1949年张爱萍回国后,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负责组建华东军区海军。1955年任副总参谋长,1980年任国防部长。

1955年,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

5师

新四军5师的师长兼政委是李先念。

李先念在解放后转到了地方工作,被任命为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又兼任了武汉市委书记兼市长(武汉当时是中央直辖市,同时作为湖北省的省会)。

1954年9月,李先念转到中央工作,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协助周恩来、陈云领导经济建设。

1955年授衔时,李先念因转到地方工作,未被授予军衔。如果授衔的话,应该是大将军衔

6师

新四军6师的师长兼政委是谭震林。

谭震林在解放战争时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五名成员之一。解放后任浙江省委书记并主持华东局工作。1956年调至中央工作,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授衔时,谭震林因转至地方工作未授予军衔,如果授衔的话,基本上也是大将。

7师

新四军7师的师长是张鼎丞,但他并未到任。1943年9月,谭希林被任命为新四军7师代师长。

七师是抗战期间我军最富裕的部队,被兄弟部队称为“富七师”。

解放战争期间,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解放后任福建省委书记。

1954年,张鼎丞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鼎丞也因转至地方工作,1955年未被授予军衔,如果授衔应该也是上将,大将也有可能。

谭希林在解放战争期间曾任第32军军长,解放后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区司令员。

1955年,谭希林被授予中将军衔。

独立旅

独立旅的旅长是梁兴初,梁兴初最为著名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指挥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时至今日,38集团军仍然是我军王牌中的王牌。

1955年,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如果说7位师长中谁打仗更厉害,可能答案很统一,那就是粟裕大将。

粟裕大将的经典战例有很多,且不说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就说苏中战役里,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我军取得的“七战七捷”就足够为人称道。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本来想要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的司令员兼政委,就是相信粟裕的指挥能力,只是由于粟裕的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期间的创伤,粟裕在解放后应该还可以做更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什么意思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意思是:

打仗要像兄弟一样一起向前,上阵打仗要团结的像父子一样。只有团结才无往不胜。

衍生于“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出处无处考证,收集于曾国藩的《增广贤文》中: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报慈母惊。打虎要像兄弟一样一起向前,上阵打仗要团结的象父子一样。只有团结才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