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禄贞

阎锡山是如何当上山西土皇帝的?辛亥革命初期,为何东北的巡防营能够压过新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1 03:19:39 浏览8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阎锡山是如何当上山西土皇帝的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在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一个经商小地主家庭。那年月,做买卖的不是文化人,也不指望着寒窗功名,他们的学问都在市井里,因此早年的阎锡山只接受了几年简单的启蒙教育,14岁一到,他就一头扎进了自家钱铺,跟老爹阎书堂学抠算盘珠子去了。

17岁那年,耍钱的阎家父子栽了,一次投机买卖干下来,不仅血本无归,更欠下了两千吊的外债。

面对讨债鬼,父子两人只能远走他乡。

严格意义上讲,阎锡山的崛起之路是从逃债开始的。

在太原躲债的日子里,残酷的社会给正成年的阎锡山上了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其他年轻人从军前顶多是热血青年,阎锡山不同,他是个标准的社会人。

1902年,在太原当小伙计的阎锡山为自己选了一条人生之路——从军。

没想到,这一脚踏下去,未来之路竟如此的顺当。1902年,阎锡山先是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又被直接保送去了日本。在日本,阎锡山先入东京振武学堂,毕业后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乱世之下,有些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前一步你在哪里不重要,只要眼下一步刚好踩到点上就足够了!当然,这有个前提,你得有足够的后劲。

阎锡山正是这种好运和后劲兼备的人。

因为眼下这一步踩到了点上,两年前还是逃债落魄小青年的阎锡山转脸就成了时代的弄潮儿,1905年,他不仅加入了同盟会,而且加入了同盟会的军事核心组织“铁血丈夫团”。

然而对阎锡山而言,加入同盟会无关信仰,用现在的话说,他更像在混圈子,多混一个圈子,多个资历,多条路,多个可能。

1909年3月,26岁的阎锡山从日本毕业回国。

刚一踏上天朝的土地,阎锡山拿出的不是热血青年的理想,而是社会老油条的套路。回山西前,他特意把山西新军的情况摸了个门清,为的什么呢?走后门。

当得知山西新军第43混成协协统姚鸿法的老爹,正是陆军部左丞姚锡光的时候,阎锡山不假思索地就来了个绕道撒谎、拍马屁。

到北京见到姚锡光,阎锡山谎称自己是留日归国学生代表,之后就是使尽浑身解数地阿谀奉承。

姚大爷经这突然而至的马屁一拍,很是受用,于是就给儿子写了封信,一来告诉儿子阎锡山是个好小伙,二来告诉儿子阎锡山要多给关照。

瞧见没,这就是社会人会盘算的优势,人还到呢,开后门的条子已经先到领导手里了。

靠着这很社会的先人一步,阎锡山一回太原便担任了山西陆军小学的教官,三个月后直升监督。

其后,整个太原几乎就成了阎锡山精打细算的社交场,他是频频晋见太原五大衙门的各级领导,领导待见不待见不说,先混个脸熟再算计其他才好。

那他之后又是怎么算计的呢?

阎锡山有一套巧妙的人际迂回术。

为了获得咨局议长梁善济的青睐,他去跟梁的门生结金兰之交。

为了获得山西巡抚丁宝铨的重视,他去跟丁的亲信使劲套近乎。

不仅如此,他还牢牢抓住了自我镀金的机会。这年10月,清政府陆军部举行留日归国学生会试,阎锡山考得陆军兵科举人,加之前面有用尽心思的人际铺垫,举人的文凭一到手,阎锡山随即就被任命为陆军第86标教练官,相当于副标统。

这就叫试要考,人要搞。

当时,清廷在山西驻军为1个混成协,下辖两个步兵标,即第85标和第86标。

1910年,由于山西巡抚丁宝铨和标统夏学津被参倒而离晋,阎锡山随即又上层楼,成了标统。

占据这一对自己日后很关键的位置后,阎锡山开始展现他在鸡蛋上跳舞的高超艺术。一方面,他和太原官场各种人物维系着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他又以同盟会会员以及铁血丈夫团成员身份,暗地成立了一个控制新军领导权的核心组织。

总之,面子、里子都在自己手心里握着。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太原的同盟会会员密谋响应,但因新军有枪无弹,一时未能发难。

但很快,机会出现了。

10月28日,第85标奉命南下平叛,如此一来,清廷不得到发放实弹。

29日晨,拿到实弹的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攻占巡抚衙门,起义大获全胜。

在这关键一仗中,阎锡山的表现如何呢?

把墙骑的很阎锡山。

当晚,阎锡山率领亲信躲在树丛中观望,他的算盘是这么打的,如果起义成功,那就跟进抢功;如果起义失败,那就把罪责推给出头鸟。

可以这么说,关键时刻站队,阎锡山绝对是只求赢不求对的江湖老手,站左站右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赢的中间。对此,1937年阎锡山在自己的日记中曾高度浓缩过他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

“反对左可以,自己不当站在右边。反对右可以,自己不当站在左边。站在左边反对右,站在右边反对左,不是消敌是树敌 。”

乱世下,阎锡山之所以能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这种很狡猾的“中”的智慧是最重要的因素。

太原起义成功后,阎锡山以退为进,先提议原第43协协统姚鸿志为大都督,在姚鸿志坚辞不允的情况下,阎锡山没有再客气。

选举前,立宪派首领梁善济的呼声较高。但在现场,阎锡山却授意手下来了个逼大家就范。

怎么个逼法呢?

选举一开始,阎锡山手下就持枪跳到主席台上,将梁善济挤到一边后,即高声号召:“选阎锡山为大都督,赞成的举手!”

喊话的同时,手里的枪则在暗示,谁不举手,接下来有你好看。

就这样,28岁的阎锡山成了山西大都督,土皇帝的历史就此开始。

然而历史上,一朝的土皇帝太多了,能坐上38年的土皇帝却绝无仅有。

阎锡山任山西大都督之后,立即组织起山西执政府,委派各部负责人,发布安民告示。他将部队整编成四个标,设东、南、北三路总司令,另建一个前敌委员会。

在排兵布阵的同时,阎锡山仍然没忘左右逢源,一方面他派人前往北京和清廷谈,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到武昌联络义军,争取拿到军事援助。

但因为山西的位置太敏感,太重要,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终阎锡山决定和第6镇统制吴禄贞玩把大的,两人组成“燕晋革命联军”,并想以此攻进北京,推翻满清朝廷。

中原逐鹿,格局未定时,土皇帝还是很有野心的。

不幸地是,乱世枭雄袁世凯无法容忍有人坏自己的大棋局,结果吴禄贞就让人给干掉了。

干掉了吴禄贞,袁世凯紧接着就要收拾阎锡山。

危局之下,阎锡山随即又拿出了他善钻营的本事。他先是找到袁世凯昔日拜过把子的兄弟,接着又让这兄弟领他入京拜见袁世凯,表忠心。

这么干的同时,他还派人到上海向孙中山求援,让孙中山证明他属于革命党阵营。

经这两方面的努力,袁世凯这才放手让他回到了山西都督的大位上。

阎锡山这人似乎有这么一个特质,一旦他发现对方是自己赢不了的强敌,他几乎就不会再想挑战的事,这一点在他对袁世凯上能看出来,对蒋介石上也能看出来。

对袁世凯,阎锡山是真效忠。

为了向袁世凯表忠心,他甚至将老爹阎书堂送到北京常住,做袁世凯的人质。

1913年,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几乎把原同盟会会员任都督的全撸了,独留了山西的阎锡山和云南的唐继尧未动。

即便是后来袁世凯称帝,阎锡山也是不遗余力地拥戴。

只是当袁世凯称帝不成,暴毙而亡后,他很快又耍出了不认账的手段,他竟然能说,他的所作所为乃是根据孙中山的指示,为的是保存北方革命力量。

对阎锡山而言,袁世凯之死就像去掉了脑袋上的紧箍咒。袁世凯在的时候,他在山西还不敢一手遮天,袁世凯一死,他立刻就展开了大清洗,可以这么说,山西成为铁桶一个,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了。

这意味着阎锡山把土皇帝的位子坐稳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坐好,坐久的问题了。

篇幅所限,咱们长话短说。打个通俗的比喻,阎锡山是赔本的买卖只做一次,一次赔本后他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保本战略。

1917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爆发,阎锡山站队段祺瑞,派商震旅赴湖南参战,结果落了个全军覆没。

一次覆没,阎锡山就彻底醒了,于是他提出了”保境安民”的口号。

在当时,提保境安民不稀奇,值得称道的是阎锡山在这口号下标榜的“三不两要主义”——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才有了“六政三事”——六政者,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天足、剪发;三事者,种棉、造林、畜牧。

必须承认,阎锡山的保境安民让山西在乱世中成了一方安居乐业之所,这是他38年不倒的根本。

1930年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也许最能说明阎锡山为何会成为山西的土皇帝——“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良好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现如今,有几个封疆大吏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又有几个在当土皇帝的同时,不是那撞钟的和尚?

辛亥革命初期,为何东北的巡防营能够压过新军

在辛亥革命前,东北地区的新军数量远超过巡防营。

当时,在东三省,有三位新军领袖倾心革命: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新军第二混成协统蓝天蔚。三人手下的新军加起来有3万来人!但是,吴禄贞手下的北洋第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他是指挥不动的。武昌起义爆发后,第六镇就被袁世凯调回关内了。而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所部在武昌起义前,就已经被满清调走了,进关举行秋操。武昌起义时,第二十镇已经到河北滦县了。

所以,此时只有蓝天蔚新军第二混成协七千多人,是奉天附近唯一一支倾心革命的新军。而蓝天蔚镇守的奉天北大营,就是新军宣传革命的基地。

(赵尔巽)

而此时,时任东三省总督,67岁高龄的赵尔巽能动用的兵力只有巡防营,也称旧军。眼见南方相继有十四省宣布独立,赵尔巽甚至都打算逃回关内。毕竟,他手里能用的巡防营兵力只有两千来人。老赵同志数学不错,知道依靠这点兵力肯定打不过城外的新军。

袁金凯出卖革命,给了赵尔巽希望。

(袁金凯)

辛亥革命时,各地谘议局的人也踊跃参加革命。当时,日本准备随时武装干涉东北的革命。于是,革命党和奉天谘议局的立宪派人商量,打算和平夺取东三省政权。袁金凯虽然是奉天省谘议局副议长,也是立宪派人。但是,他却是效忠满清的。他暗中与赵尔巽联合,破坏革命。就是因为袁金凯的左右忽悠,让赵尔巽开始想法挽救危局。

赵尔巽知道新军“和平革命”的计划后,觉得还有机会力挽狂澜。

首先,赵尔巽调张作霖驻扎在奉天城,并把城内的中路巡防营也交给张作霖。

此时,张作霖自己原来就有五千多人马,加上奉天城内的2000多巡防营,其手下15个营的兵马,共计八千多人。张作霖部成为奉天最强的武装部队。张作霖的到来,给了赵尔巽跟城外蓝天蔚的新军叫板的实力。

其次,赵尔巽主动提出“保境安民”口号 !

这个口号不是拥护满清,而是维护地区治安和稳定。东三省老百姓都希望东北不要乱,稳定就好。这个口号甚至比“五族共和”还符合当地乡绅的利益。而老百姓是跟着乡绅走的。所以,老百姓也支持“保境安民”。于是,革命党人也不好再“武装”起义了。

革命党人想通过“奉天国民保安会”,和平夺权。可惜,他们小看了张作霖。

蓝天蔚等革命党人决定,联合谘议局(局长吴景濂),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通过民意,实现和平革命。可是,就在吴景濂召开“保安大会”的时候,张作霖给了蓝天蔚等革命党人一个下马威。

当时,谘议局议长吴景濂、以及蓝天蔚等革命党人邀请赵尔巽参会。袁金凯提前告诉了赵尔巽,革命党人的计划。于是,赵尔巽就安排张作霖去镇场子。当革命党人打断赵尔巽讲“官话”时,张作霖直接掏出手枪:

“我张某身为军人,只知听命保护大帅。倘有不平,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手枪它是不交朋友的。”

革命党人傻眼了,周围还都是张作霖安排好的携枪便衣,实在是不敢惹张作霖这个“土匪”。于是,吴景濂、蓝天蔚、以及其他革命党人纷纷退场。

等革命党人走后,赵尔巽联合袁金凯,“光明正大”的委任赵尔巽为奉天国民保安会会长,并否定了否定东三省独立的主张。因为袁金凯是谘议局副局长,谘议局就代表民意。所以,东三省独立的事,被“民意”否决了。

蓝天蔚眼看独立受挫,决定武装起义。可惜,他太幼稚了。

蓝天蔚所部制定了一个武装起义计划,可是,在还没实施的时候,被新军中的叛徒告密了。赵尔巽就趁着邀请蓝天蔚到城内议事时,解除蓝天蔚军权,礼送出境了。而且,很搞笑的是,赵尔巽对外宣称是让蓝天蔚到关内考察南方战事。

蓝天蔚走后,新军起义的事就成了泡影。新军第二混成协的协统由原任该协标统(团长)的聂汝清担任了,他是顽固的守旧军人,坚决反对革命。

不过,革命党人张榕在蓝天蔚失败后,组织武装进行起义。赵尔巽一面派兵出城镇压,一面在城内抓捕革命党人,只要是剪辫子的都被抓了。不久,清政府和中华民国开始“南北和谈”,在东北的对立双方也停战,等和谈结果。

张作霖对张榕抛出橄榄枝,给了张榕错觉,以为可以和张作霖交朋友。1912年1月23号晚上,张榕被张作霖手下暗杀了。同时,张作霖对城内的革命党人,进行血性屠杀。东北的革命,就此被镇压下去。

而张作霖在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傍上了袁世凯的大腿,慢慢的掌握了奉天乃至整个东北的大权。

(文|勇战王聊历史)

孝感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孙叔敖、郧子:周朝末年及春秋时期楚国、郧国国君,曾建都于安陆,为楚国的发展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斗彀於菟:春秋时楚国令尹(丞相),执掌楚国军政大权27年,为政清廉,忠于职守,大公无私,克勤克俭,深得楚国人民喜爱,年事已高时主动辞职,让位于后起之秀,其言行令孔子甚为敬佩。

董永、黄香、孟宗:《二十四孝图说》中记载的著名大孝子,故事发生在汉晋时期孝感境内。黄香(云梦人)冬为父暖被、夏为父打扇的故事、董永(山东博兴人,汉末至孝感),卖身葬父感动天地的故事广为流传,孟宗(孝昌县人),隆冬为治母病哭竹而生笋的故事“至孝之所致”。

费 祎: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今孝昌人),曾任尚书令。奉使访吴时与东吴群臣相互辩难,深得吴王孙权钦佩,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前后《出师表》几次赞扬到他。

李 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北)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 ,唐开元15年(公元727年),李白“酒隐安陆”,十年之内在安陆娶妻栖居,并游遍了安陆白兆山及邻县应城等地的山川河湖,写下了大量的赞美孝感山水的诗篇。

“北宋安州四状元”:王世则(广西人、幼时流寓安陆),北宋初年中状元;宋庠(安陆人),与其弟宋祁并为北宋政坛、文坛上的著名人物,史称“安陆二宋”。1024年,宋庠宋祁同时举进士,宋祁列第一,宋庠列第十,章献太后认为弟不可先于兄,于是改列宋庠第一,为状元,宋祁屈为第十;郑獬(安陆人),宋皇 右五年(1053年)举进士第一,北宋状元。授翰林学士,曾任荆南知府,杭州知州等职。卓有政绩,有功于民。

程正揆:清初官员,著名画家,孝昌县人,曾作《溪山卧游图》五百卷。著有《清溪遗稿》等。

熊赐履:清代大臣,学者,孝南区人,曾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后迁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著作有《圣训》、《平定朔漠方略》、《闲道录》、《学统》。

乔用迁:清代官员,孝南人,曾任广西南宁知府,广东按察使。1840年,协同林则徐一起查禁鸦片。英军入侵香港时,他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炮轰入侵的英国军舰和走私船,身先士卒,负伤不下火线。后升任山西布政使。1851年卒于任上。

田宗汉:汉川人,清代医学家,喜爱测算。1884年,曾绘出《汉川县域图》,为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历时40余年,于1901年绘出《湖北汉水全图》,为湖北最早的汉水全图。

吴禄贞:清末民初著名军事家,云梦人,曾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东北,奉命处理所谓“间岛”问题。据理与入侵日本人力争,通过缜密调查,论证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使延吉回归中。日方官员惊叹:“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轻也”。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其刺杀。孙中山亲撰祭文,以大将军例赐恤,并亲书“盖世之杰”牌匾。

黎元洪:民国八大总统之一,大悟人。

梁钟汉:汉川人,辛亥革命时期任湖北省第一个军政分府--汉川军政分府总司令。与其弟耀汉、辉汉等五兄弟发动汉川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时称“五星耀汉”。

李范一:现代政界官员,应城人。任职其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和国际无线电台,成为我国无线电事业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尊称他为“湖北的李先生”。

蒋作宾:民国时国民党官员,应城人。曾任驻日、德、奥地利等国公使,民国18年(1929年),代表中国政府出席日内瓦国际联盟裁军会议。在会上,一破国联多年只使用英法两种语言发言的惯例,庄严地用汉语在讲坛上发言,引起外国舆论的称赞,汉语遂被定为联合国正式使用的语种之一。

刘仁静:出席中共一大最年轻的代表,应城人。

北洋新军一共有6镇,分别是哪些人统领

北洋新军是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的前身,也是晚清拱卫京师的最强武装,北洋新军共有6镇,他们的指挥官也几经变换。最有名的北洋新军6镇首领分别是:第一填凤山、何宗连、曹锟、朱泮藻,第二镇王英楷、张怀芝、王占元、孙传芳,第三镇段祺瑞、段芝贵、吴佩孚,第四镇吴凤岭、陈光远、杨善德、陈乐山,第五镇吴长纯,张怀芝,靳云鹏,郑士德,第六镇王士珍,赵国贤,吴禄贞,李纯,齐燮元,陆建章,张敬尧。

忻州人怎么看待阎锡山

就是巨崇拜和骄傲吧。他的功绩早也不仅仅是辐射山西省了。关于山西的部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同盟会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从性格上说,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之所以能在山西从1911年待到1949年,是因为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袁世凯称帝了他就巴结袁世凯,蒋介石北伐了他就换上青天白日旗,日本人来了他就迎合日本人的对伯工作。

太原起义部分:

辛亥后,在太原的同盟会员密谋响应,但因新军有枪无弹(当局害怕起义收走了子弹),未能发难。1911年(宣统三年)10月28日,第八十五标奉命出发南下平乱,领到了子弹,阎锡山等同盟会员当即决定起义。29日晨,该标同盟会员杨彭龄、张煌等宣布起义,公推管带姚以价为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军政府,公推阎锡山为都督。朝廷惊恐,立即命令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率部镇压。吴本向往民主革命,先前曾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反清起义和华兴会的长沙起义,早已是个革命者,此时准备联合山西民军在北方革命,遂邀阎于1911年(宣统三年)11月4日在娘子关会晤,商定共组燕晋联军,吴任大都督兼总司令,阎任副都督兼副总司令。阎即派兵一营开赴石家庄,与第六镇官兵共同截断京汉铁路,扣留了清政府运往武汉前线的军用物资,阻止袁世凯入京就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并拟挥师北上推翻清廷。袁恨之入骨,收买吴的卫队长将吴刺死,燕晋联军的雄图大略遂告失败。1911年(宣统三年)11月15日,清政府改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第三镇进犯山西。
1911年(宣统三年)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阎锡山采纳同盟会员景梅龙的建议,决定分兵南北,继续战斗。阎率民军一部北上绥远,曾攻克包头、萨拉齐并向归绥(今呼和浩特)进军;副都督温寿泉率民军一部南下河东,配合山西民军攻克运城、绛州并围攻临汾,在后方和侧背对清政府构成极大威胁。南北议和结束、清帝退位以后,阎锡山于1912年4月返回太原,仍以都督名义掌握山西的军权。参加辛亥革命是阎锡山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