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菌和以草治草
(1)以虫治虫。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或人工饲养害虫天敌,将其再释放到蔗田,对害虫实施控制。
(2)以病治病。通过自然界中已存在的或人工繁殖的微生物、噬菌体等对病菌实施控制,或利用环境中与病菌具有竞争性和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人为创造条件使其生长更好、繁殖更多,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3)以草治草。利用有些草生长快、对甘蔗生长为害相对较小、根部的分泌物能影响有害杂草根部生长的特点,通过创造这类杂草生长的条件甚至直接播撒这类草籽,影响有害杂草的生存空间,影响有害杂草的根对养分、水分的吸收等,达到控制草害的目的。
“以虫治虫”讲的是什么治虫方法
每当初夏时分,棉田里有些叶子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蚜虫,如果你在这些叶子上做好记号,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查看,这些叶子上原来密布的蚜虫几乎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死去的残体,有的残体上还留有小洞洞,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蚜虫被它的天敌昆虫——小茧蜂等寄生或被瓢虫、食蚜蝇等捕食的结果。
在生物界里,生物间相互制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每种昆虫都可能有自己的天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某些害虫的天敌昆虫来对付这些害虫,就能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作生物防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以虫治虫”。
天敌昆虫对付害虫的办法,一是捕食,二是寄生,能大量地消灭害虫。像以“双刀”著称的螳螂,它是昆虫界的数学专家,能在0.5秒的一瞬间计算出飞过它眼前害虫的速度、方向和距离,一下子就捉住吃掉。一只大草蛉成虫的一生,平均捕食棉蚜2200多只,最多时一天可捕食270多只。除棉蚜外,棉铃虫、玉米螟等的卵也是大草蛉爱吃的佳品。小茧蜂有一套“钻肚皮”的本领,它看到菜青虫以后,用尖锐的产卵管迅速刺进虫体产卵,菜青虫开始没有什么反应,可是不久,体内寄生的卵孵化,小茧蜂出世的时候,菜青虫也就完蛋了。金小蜂是越冬红铃虫的死对头,它把产卵管刺进红铃虫的茧内产卵,孵化出来的金小蜂幼虫就吸食红铃虫幼虫的体液发育长大,最后破茧而出。赤眼蜂也很厉害,它能把产卵管插入到三化螟虫、稻苞虫、玉米螟、棉铃虫、菜青虫等的卵里产卵,很快孵化为幼虫,就吃寄主卵内的营养发育长大。最近发现,赤眼蜂这些寄生蜂所以能找到适合它们产卵的寄主卵,除了它们本身有很敏感的“嗅迹效应”以外,还因为害虫的蛾子产卵时留下一种有气味的名叫“利它素”的物质,能够招引它们。
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点是不会污染环境,而且一经引进天敌昆虫后,这些天敌昆虫不断地孳生繁殖,对害虫起着抑制的作用。一般害虫对杀虫剂都有抗药性,而对天敌昆虫则无法对抗,所以,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以虫治虫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虫制虫的详细答案
原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编辑本段]译文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一种害虫,现指黏虫),实在是秋田的大害。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遮蔽住了土地;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黏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意谓这虫的旁边容不得害虫) 方:正 为:成为 之:的 害:危害 其:它的 喙:嘴 蔽:遮盖 则:就 以:用 之:代指方虫 悉:都 为: 成为 皆:都 岁:年 以:因为 大穰:大丰收 其:这样 旧:过去 曾:曾经 之:语气助词,无义 谓:叫 之:代指方这种虫的天敌 现实意义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动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的害虫的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作物生产成品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出处 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