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户侯

卫青的长平侯含金量高吗他不是关内侯吗为什么封了两次?所谓的“万户侯”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地位有多少财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0 11:27:04 浏览1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卫青的长平侯含金量高吗他不是关内侯吗为什么封了两次

一,卫青的长平侯的含金量非常高的,是标准的军功。

以兵至高阙,出河南地,道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王,楼烦王。创办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获得首级二千三百级。

卫青的长平侯固定下来,之后得了军功是加封土地,他的名号不变。

不久,卫青又以三千七百十一级,获得加封三千户。现在称其为“已封为列侯”。即长平侯名号不变。

元朔五年,卫青以军功从车骑将军升为大将军。加封六千户。他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在幼儿时,分别是宜春侯,阴安侯 ,发干侯。各得一千三百户。

二,卫青一开始就是长平侯。

长平侯应该是“列侯”中的一个称呼。所谓的“列侯”,就是有许多的侯不分前后大小的称呼。与现在经常说的列位,同列的意思一样。

廉颇说他不想和蔺相如一起处于同一级位置就有这样的记述:

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所以说,列侯,就是许多诸侯的合称。

秦始皇巡游喜欢刻碑,在碑上就把列侯与诸侯的具体名号刻在一起 比如琅琊石刻的末尾一句:

列侯武成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

诸如此类,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三,司马迁说过,卫青霍去病能成这么大的功劳,也是他们自己有才能,并不是靠裙带关系得到的封侯。

这一点,也就是他们都长平侯和冠军侯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成色一等。至于卫青的三个儿子的一千三户封的侯,那叫荫封,是老子出力,儿享福的体现,更是皇帝对大功臣的抚慰。要不然,汉武帝那么抠门的皇帝,会给卫青那么多的赏赐?如果不是军功和打下的土地摆在那儿,汉武帝连一根毛也不会给。

这又想起“李广难封”的李广将军来,李广将军出了大力,就是得不了首级,或者是没有把首级给收集起来,失去了封侯的机会。

汉武帝封了卫青一次,再封他的儿子们一次,三次加封卫青。总计全家四侯得一万五千七百户,仅仅高于冠军侯霍去病的一万五千一百户。这样比较而言 霍去病的冠军侯的含金量比卫青一家四侯的含金量要高一点。

所谓的“万户侯”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地位有多少财产

单从所管辖的人口来衡量,“万户侯”相当于如今的乡长。

古代封侯,常以能食邑多少户为单位来计算,而所谓”万户侯“,顾名思义,就是指能“食邑万户以上”的一个爵位。

什么叫做食邑万户呢?简单来说,就是这一万户人家,他们的人,以及土地、赋税等收入,都要去供养这个万户侯。

当然,这个“万户人家”,并非是随便圈出来的,而是有一定的划分标准。

以汉朝为例,当时左右五户人家(也就是左右邻居五户)称之为“邻”,五邻组成一“里”,而四里又组成了一“族”

一个族就是一百户,这个规模相当于我们如今农村一些小规模的村子,因此,族长就等同于村长。

再往上,就是五个族组成了一个“党”,旧时所说的“乡党”中的“党”便是此意。

一“党”为五百户,而五“党”,也就是两千五百户,就构成了一“州”

“州”之上则为“乡”,一“乡”共有“五州”,按照这个算法推算出来,一“乡”包含的户数,就为一万两千五百户。

而万户侯所能享受的供养,则是在一万户以上,也就是他能享受差不多一个“乡”的供养。

因此,如果按照能管辖的人口户数来衡量的话,古代的“万户侯”就相当于我们如今一个乡镇的乡长。

但从古代万户侯所享受的待遇和地位来说,与我们如今的乡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古代的万户侯,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毫不夸张地说,万户侯是皇帝赏赐给臣子仅次于裂土封王的一种褒奖。

还是以汉朝为例,汉朝的爵位,除宗室所封的“王”之外,共分成4等20级,而在这其中,以侯爵最高。

万户侯就是侯爵,但却是侯爵中级别最高的那个。

正因为地位之高,因此历史上能获此殊荣的人并不多,这一点,在汉朝时尤为明显。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大行封赏,抛开那些封赏较低的不说,平均获封食邑在两千户以上的,就有139人。

这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韩信,还有刘邦的小弟樊哙,以及曾救下刘邦一双子女的夏侯婴等,当然,也包括张良与萧何。

但在这139个食邑超过两千户的人中,食邑过万户的只有四个。

这四人分别是,酂(cuo,二声)侯萧何、平阳候曹参、留候张良以及刘邦的堂兄弟刘泽

而他们四人中,萧何最初被封八千户食邑,刘邦感觉有些亏待他,就追加了两千户,凑了一个整数,张良则是最初被封三万户,由于他惶恐不受,推辞掉了三分之二,仅剩一万户。

至于曹参,则被刘邦封了一万零六百户。

通过刘邦对下属的封赏就可以看出,能获得万户侯称号的绝非等闲之辈,最基本的两个条件,就是既得是开国功臣,还得是立过大功。

不然,想都不要去想,像韩信这种战功累累的人都没有成为万户侯,其他人就更不要想了。

那么,在刘邦之后,有没有人能成为万户侯呢?有,并且还是两个,他们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其中,卫青获封一万六千七百户,霍去病则获封一万六千一百户。

但我们知道,卫青与霍去病之所以能成为万户侯,靠的是真真切切的本事,靠的是他们立下的不世功勋。

没有卫青和霍去病,有可能匈奴还会骑在汉朝的脖子上为非作歹。

因此,不管是汉初的几个万户侯,还是卫青与霍去病这二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曾经为汉朝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们才得以成为万户侯。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古代的万户侯,虽说管辖人口等同于如今的乡长,但其在国家中的地位之高,远不是乡长能比拟的。

另外,在所管辖的土地面积上,古代的万户侯也是远高于乡长的。

古代人少地广,不像现代人口这样稠密,可能几里地才有稀稀拉拉的几户人家,而这些人家所耕种的土地面积,就会因为地广人稀变得很大。

但不管再大,只要是这几户人家是某个万户侯的食邑所在,那么他们占据的土地,就算是这个万户侯的领土。

而这么一算下来,一个万户侯所拥有的土地,就是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西汉时,有个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在他被汉元帝封为乐安候时,食邑不过六百户,但他的乐安候国中,食封土地就高达31百顷。

31百顷相当于如今的多少呢?我们来换算一下。

汉代的一百顷,约等于4.61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就是1500亩,也就是说,汉代的一百顷,大概就是7000亩上下。

我们按照7000亩这个整数来推算,匡衡拥有31个一百顷,那就意味着,他封国内的土地面积,足足有217000亩。

二十一万多亩地是什么概念,是将近150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差不多已经是如今两三个中型乡镇的面积了。

而这仅仅是食邑六百户的匡衡所拥有的土地,在他之上,还有千户候,更有万户候,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某些食邑较多,且占据地势的万户侯,所辖土地有可能接近一个省会城市的总体面积。

拥有数量庞大的土地,自然能从这些土地以及人口中,获得很高的供养与收益。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在汉平帝时期,民间每一户所耕种的土地(注意,是耕种土地,与上文匡衡封国内总面积不同),约有67亩左右。

按照这个推算,一个万户侯的候国内,所能耕种的土地大约是在60万亩。

那么,这六十万亩地,能收回来多少田租呢?根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两汉时期的田租,除汉高祖时期为“十五税一”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为“三十税一”。

所谓“三十税一”,简单理解就是农民把年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拿出来上缴,由于汉代收税要的是实物,也就是粮食,根据当时亩产量,一般需要上缴的是每亩七升粮食。

每亩七升,60万亩就是420万升,也就是4万2000石(一石等于100升)。

也就是说,一个标准的万户侯,每年能收到的赋税,是四万两千石粮食,把这些粮食换成钱,就是这个万户侯的准确收入。

当然,粮食的价格由于时期不同,也会产生波动,汉代的粮价(指栗)通常平均在100钱每石,而4万2000石,就能卖420万钱。

而这只是田租这一块的收入,作为万户侯来讲,还拥有每年收户税的权力。

所谓户税,就是每户征钱,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汉代时户税为每户200钱,那么一万户就能收上来200万钱。

田租420万钱,再加上户税200万钱,一共620万钱,这就是一个万户侯每年的大概收入。

而一年620万钱,如果放到现代,等于多少钱呢?由于购买力不同,这个计算起来并不准确,但绝对是钱不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收入并不是规定不变的,某些土地肥沃,且生产力发达的地区,可能在田租上就会收得更多,同时,万户侯所受封的食邑户数也不一样,因此,总体收入就不一样。

但再不一样,一个万户侯每年的收入,大约也都在600万钱上下,高的甚至有可能会达到千万钱这个数字。

这样的收入,已经是超越全国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了,除了皇帝和那些宗室的“王”之外,恐怕也就是万户侯收入最高了。

而这只是万户侯的一年的收入,要是累积下来,他所拥有的财富必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综上,古代的万户侯,无法用如今的具体职位来对比,毕竟时代不同,但能够肯定的是,当上万户侯,就意味着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和惊人财富,因此才让无数古人有了“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至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