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看到秋天落叶,文人都会悲秋,你会不会也有这种心态
- 自古文人多悲秋,这是为什么
- 为什么“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 伤春悲秋有什么科学解释
- 你见过的最感人的思春悲秋的诗句是什么
- 古人作诗为何喜欢伤春悲秋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表达
- 上联:孤鸟悲秋事,如何对下联
- 怎样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话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哪八层意思
看到秋天落叶,文人都会悲秋,你会不会也有这种心态
早上走在上班的路上,天空飘着小雨,看着落叶一片一片落在了身旁,感觉到有一种非常的凄凉,可能这就是秋天吧,人们在收获,但是秋天也到了寒冷的季节。
我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的秋高气爽,秋天不再有酷热难熬的气温,一场秋雨落下,阵阵凉意随风而来。
我喜欢秋天,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此时,回想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感慨良多,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的时间,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一年工作的得失。
我喜欢秋天,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样的悲秋里,再次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让人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壮、壮而果,人生难道不是这样一个轮回吗?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看那无名的野菊怎么就没有悲秋的伤感呢?在这样的悲秋中,何不从容地做一朵阳光下优美开放的野菊呢?
自古文人多悲秋,这是为什么
一是读书人比较敏感,对四季交替比普通人感受更鲜明;
二是很多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胸怀治国安邦的大抱负,但奋斗毕生却不得伸展,直到中老年仍壮志难酬,会感觉在世时日不多,理想抱负恐难实现,未免伤感;
三是秋天草木凋落,象征着人生失意,文人们心绪和自然环境相契合,就会触景伤情,格外伤心。
实际上凡事只要奋斗了,努力了,也就问心无愧了。至于成败,很多时候,不仅需要努力,也需要机缘。所以内心应该放的坦荡一些。
为什么“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人有喜怒哀乐,岁有春夏秋冬,可为什么会有“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的说法儿呢?我觉得应该是人的心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触动,才产生了睹物伤情的心理。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形容人极度悲伤时,往往会用阴郁的天色相对应,而开心高兴时,则会用雨过天晴的艳阳天来比喻。可以说,人的情绪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而波动。
01. 那为何说女子会伤春呢?
按照常理来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从严寒的冬季里捱过的人们,应该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接才是,为什么还会有伤感一说呢?
其实,这和女人细腻敏感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天到了,暖风和煦,草儿绿了,花儿红了,此时的待嫁闺中的女子也是心旌摇曳,渴望属于自己的爱情早点到来。
然而,世间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并非所有的女子都可寻得如意郎君。尤其是封建社会的过去,一般来说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根本不会考虑儿女的个人要求,这样强加的婚姻何谈幸福而言?
面对这种无奈的现实,待嫁女子的心情想必是非常痛苦和抑郁的。虽说春天来了,满目的花朵争相开放,可是她并没有因为眼着的春色而舒畅,反而会生出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的感叹,更为岁月流逝,匆匆即去的美丽容颜而焦虑不安。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道:“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短暂以及韶华不再的悲哀,虽说有点消极行乐的颓废主义,但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大好春光的昙花一现,应珍惜才好。
同样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伤春词》更是表明了女子的不堪心境: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从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端坐绣楼窗前的女子,一副自怨自艾的神态跃然纸上。她为自己的心意不被人知而伤叹,残妆含泪怎是一个凄惨了得。
02.至于“男子悲秋”又是何意呢?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大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抱负,总想为国为民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并非事遂人愿,怀才不遇的遗恨情素就会积压在心头。适逢萧瑟凋零的秋天,看着曾经的繁华不再,自己的磋砣岁月,难免有一种悲愤之情涌上心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字里行间,不仅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同时也体现了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诸多不甘不愿。因此,这首诗虽说有伤秋之意,但不乏存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这点尤为难得。
接下来宋代诗人苏轼的这首词相对来讲就悲观多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可以说,他把中国古代文人悲秋的满腹愁肠写到了极致,令后人唏嘘不已。
总之,不论是“女子伤春”,还是“男子悲秋”,都是人们触景生情的表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联,可以说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内心独白。
不过,我还是认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虽说景致不同,意境有别,但都是四季轮回,不可或缺,什么时候都应积极面对才是正解,你说对吗?
伤春悲秋有什么科学解释
“伤春悲秋”的出处,出于清代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
“伤春悲秋”出于清代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爱河而干欲火。”
“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人写诗填词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而且描写负面情绪的更多。
比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古代文人的“伤春悲秋”,有多种情况
一种是本来就有一种无法排解的悲伤,只是借伤春悲秋排解出来,发泄出来,前面如李煜、杜甫、辛弃疾等,面对着国家破碎,自然会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无奈。
还有一种可能就如辛弃疾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无病呻吟”。就是在古人诗词中真不能排除这些作品。
当然也有一些:“见花流泪,见月伤心。”者,象林黛玉似的。真正这么易感的人在人群中也只是少数一 部分。
以上写的内容,多少有点偏题,因为题主问的是原因,我说的是现象。其实我也说了部分原因:有些“伤春悲秋”借题发挥,一年就四季,春秋就占了一半,要借题发挥春与秋就有一半的几率中标;还有一种本来就无数谓伤春悲秋,就是一个“无病呻吟”。
“伤春悲秋有什么科学解释?”,我认为有
春天秋天、晴天雨天、月圆月缺--,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物候变化,对人的情绪有没有影响?“伤春悲秋有什么科学解释?”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我认为是有的,人嘛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比如气温升降,只要有一度的变化人都能感觉出来;晴天雨天,空气湿度等等人的感觉都很敏感。这些生理上的感觉是难于避免会引起人的心理变化。
一般来说:“春和景明”或者“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而“雨风交加”,”木叶萧萧”是会使人产生负面的情绪。
在这此方面,国外的心理学家是做了一些研究,但是情绪之例很难数据化,很难得到一些量化的指标。
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月圆月缺,对人的情绪,生理有影响。自然季候的变化不可能不影响人的心理。“伤春悲秋”我认为有科学的原因,只是心理学研究很难量化,而且心理学研究好多会涉及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进程不怎么理想。你见过的最感人的思春悲秋的诗句是什么
三九严寒天,祭念英雄志願军战士
阿福顺天
1月5日 · 前上海精艺不锈钢器皿厂员工
三九严冬小寒天,
出门裹棉帽遮颜。
当年朝鲜志願军,
伏兵牺牲整队形。
面对冻馁苦战斗,
风雪惨烈悲歌吟。
遥望高空暖意生,
春日辉煌正来临。
相关搜索
三九早上好
三九天的七绝
今天三九问候
三九问候
三九的问候
三九严寒是什么节
古人作诗为何喜欢伤春悲秋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表达
春天,人家播种希望的时候,落魄失意的文人没法设施自己的抱负;人家收获果实的时候,怀才不遇的书生食不果腹,无奈之人的无奈之叹!
上联:孤鸟悲秋事,如何对下联
上联:孤鸟悲秋事,
下联:相守乐终生。
怎样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话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的七律诗《登高 》。前面写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指明季节环境并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接着信手拈来“萧萧下”与“滚滚来”,浓缩了时空,让人身临其境,易引发共鸣。
再浓墨重彩,引出精致简炼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名句,这十四字,内涵丰富,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颠沛流离,长期辗转,随业沉浮的惨状;阐明了自己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举目无亲,孤独无依,愁绪满怀的心境。
他是爱国主义诗人,有国势艰危的感叹隐藏其间!道尽了“国破山河在”怅惘,真正感时花溅泪!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哪八层意思
1.一层:悲秋—季节的凄惨。
2.二层:家乡悲秋不及万里外悲秋。
3.三层:定居万里他乡者悲秋不及天涯游子悲秋。
4.四层:短期天涯游子者悲秋不及长期者悲秋。
5.五层:长期少年天涯游子悲秋不及老年垂暮天涯游子悲秋。
6.六层:老年垂暮但身体健康者悲秋不及身老多病终年漂泊悲秋。
7.七层:身老多病终年漂泊者平日悲秋不及登台眺望满木萧然时。
8.八层:登台眺望满木萧然时有亲友在旁者不及孤独一人独自登台 。
字词分析
1.万里:指地理长度,说明其远。
2.悲秋:在特殊季节里人的悲凉情绪,秋在古诗里经常使用,代表正是”悲“,同时也在交待时间。
3.常:表示频率多或者时间长久。
4.作客:“客”用现代话讲就是流浪,作客就是成为流浪汉。常作客就是常年流浪,当很久的流浪汉,很悲惨。
5.百年:表示时间的长短,换个现代常用的,也可以用”一生“,表示时间长,长年。
6.百年:同时还暗示了作者年纪大,老了。
7.多病:身体不好,多有苦痛。
8.独登台:台为高处,独登台说明没有亲朋好友。秋日登高是一种习俗,说明作者思念亲人。
扩展资料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整体赏析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