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唐朝时期,青藏高原兴起的吐蕃王朝曾一度是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囊括了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其兵锋更是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与同时期的大唐、回纥汗国和大食帝国争夺区域霸权。
那么,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崛起的呢?
关于吐蕃王朝崛起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四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九个字。
“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好”。
天时:隋唐时期,东亚处于暖季,就连东北也不例外。
比如被清朝文人称为人间地狱的宁古塔,在唐朝时,就是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能把首都定在后来苦寒的宁古塔,这就足以可见隋唐时期的天气要比今天温暖。
由于当时的平均气温较高,雨水丰沛,气候湿润。因而这就使得吐蕃人有条件在西藏的河谷地带实行大规模屯垦。而农作物产量上升,又让吐蕃政权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进行各种上层建设以及军队的建设和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吐蕃王朝控制的边缘地带大多是游牧部落,但其核心统治区,却是农耕文明。
也就是说,吐蕃的崛起是农耕文明征服了游牧文明,然后驱使游牧民族征战的结果。一旦农业经济衰落了,整个吐蕃就会由内而外的土崩瓦解。
地利:青藏高原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客观上让吐蕃可以在不受外力影响下,从容不迫地吞并周围政权,积蓄实力。
人和:从松赞干布爷爷达布聂西开始,连续几代吐蕃赞普都保持了虚心求救,积极向上的姿态。
与之同时,一些吐蕃贵族,如噶尔家族父子三人(禄东赞、赞悉若、论钦陵),也都是当时的人杰。为吐蕃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人杰的努力下,吐蕃才能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并夯实国家的执政基础,成为令人胆寒的强势帝国。
运气好:每每当吐蕃的扩张陷入困境时,周边政权和中原王朝总会“助攻”。
比如隋末唐初时,控制雅鲁藏布江北岸,实力要强于吐蕃的苏毗政权,就因为发生内讧被吐蕃趁虚而入。
据史料记载,吐蕃鲸吞苏毗之后:“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
不仅版图扩大了数倍。还第一次拥有了辽阔的牧场。
拥有牧场后,吐蕃得以从农耕为主,转为农牧兼营的国家,拥有了组建强大骑兵军团的客观能力。
虽然唐太宗时期,吐蕃陷入内斗,苏毗与达波等纷纷叛起,各自独立。但不久后,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又再次用武力征服苏毗。
再次征服苏毗、达波诸部后,松赞干布将苏毗一部分奴隶主,如巴、蔡邦等君臣,吸纳为吐蕃上层新贵族。靠着这一手收买人心的操作,吐蕃将苏毗、达波诸部同化,终于正式统一了青藏高原地区。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毗都是吐蕃向四方扩张的后方大基地。苏毗军队是吐蕃武力扩张的得力工具。
青藏高原既以统一,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该向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区扩张了。
当时,在吐蕃往东北方向扩张的路上,原本有一个实力不弱的吐谷浑。
但还没等吐蕃对吐谷浑用兵,唐太宗就已经把吐谷浑打得元气大伤了。
这等于是想睡觉了,有人递枕头。面对如此良机,松赞干布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公元637年,趁着吐谷浑势弱,唐军又要对付西突厥,无暇搭理吐蕃之际,松赞干布随便找个了借口,就联合象雄等国,大举讨伐吐谷浑。
此战,吐谷浑军队不能抗御,吐谷浑国王只得逃至唐朝境内避难。
见吐谷浑王跑路,吐蕃继续追击,攻打唐朝的松州。于是,唐朝和吐蕃便爆发了史上的第一次军事冲突——松州之战。
这一战,唐军先败后胜,唐朝的松州都督韩威率军迎战,被吐蕃击败。随后,唐太宗派侯君集、执失思力等人出击,大败吐蕃。
战后,松赞干布知晓唐朝的强盛,自知惹不起唐朝,便罢兵休战,转而与向唐朝请婚。
公元640年,为了安抚吐蕃,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和亲吐蕃。
之后十几年,由于双方的和亲关系,加之唐朝要全力对西突厥、高句丽用兵,没工夫搭理吐蕃。松赞干布便趁机扩张,吞并了阿里地区的象雄政权,征服了今天的尼泊尔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区,并还在恒河北岸设立了军事据点。
值得一提的是,武力征服尼泊尔、北印度地区后,吐蕃虽然没有直接管辖这些区域,但每当吐蕃对外扩张,需要人力、物力时,这些地区总是会提供支援。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把吐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青藏高原政权。
实际上,吐蕃在极盛时期,本部人口超三百万,军事占领区的人口超过六百万。是一个总人口近千万的大帝国。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孙芒松芒赞随即继位。
当时,由于芒松芒赞年幼,因而国家大事便交由大相禄东赞负责。
前面说了,禄东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所以在禄东赞摄政期间,吐蕃的国势进一步提升,积蓄了不小的力量。
积蓄了足够的实力,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对外扩张了。
公元663年,趁着吐谷浑内乱之际,禄东赞借机大举入侵吐谷浑。
这一次,吐谷浑王又不能抵御外敌,被迫再次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唐朝。
后来,禄东赞亲自到吐谷浑主政。
禄东赞死后,其长子赞悉若担任大相,对吐谷浑继续实行同化政策。最终吐蕃用了七年时间消化吐谷浑,并以吐谷浑为跳板,对唐朝的安西四镇发动战争。
公元670年,禄东赞的次子论钦陵率军入侵唐军控制的西域,攻陷了西域白州等十八个唐朝的羁縻州。
而后,论钦陵又联合于阗的西突厥部落,攻陷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后来,吐蕃又联合于阗攻陷龟兹,导致西域唐军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
唐军在此情况下,只好收缩兵力,黯然裁撤了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四镇。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听闻吐蕃竟敢触犯大唐的底线利益,唐高宗顿时大怒,随即动了出兵的念头。
其实早在七年前,吐蕃吞并吐谷浑时,唐高宗就想出兵干涉。只是由于当时唐朝要对消化新吞并的高句丽、百济、西突厥,不想三线作战,这才隐忍不发。
但现如今,吐蕃在西域已经立足,还煽动西突厥的弓月部、疏勒、龟兹反叛唐朝,唐高宗不能再退让了。如果再退让,怕是唐朝将会出现雪崩式溃败。
为了按住吐蕃不断上升的国势,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出动大军,以护送吐谷浑王回国为借口,对吐蕃正式开战。
从薛仁贵的官名上就不难看出,唐高宗有一举剿灭吐蕃的企图。因为当时的“逻娑”就是今天的拉萨。
吐蕃方面,论钦陵得到情报后,立即调集数十万军队迎战。并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设下埋伏,打败了孤军冒进的唐军郭待封部。
此战后,凭借打破唐军野战不败的神话,吐蕃从一个不起眼的边陲政权,一跃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而唐朝则因为野战不败神话被打破,很多唐军兵力薄弱的边疆地区,都爆发了反对唐朝统治的叛乱。
为了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唐高宗不得不进一步收缩防线,放弃次要区域,集中兵力。
公元675年,唐军用了五年时间,搞定了内部问题后,再次对西域用兵,并在于阗国王的策应下,驱逐了西域的吐蕃军,恢复了对安西四镇的控制权。
次年,为了报复唐朝,论钦陵联合西突厥同时在西域、河陇两个战略方向发起进攻。
其中,论钦陵指挥吐蕃军,主攻河陇。
他的哥哥赞悉若则亲赴西域,配合西突厥围攻安史四镇。
唐高宗知悉后,急命周王李显(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和相王李轮(后来的唐睿宗),带兵抵御。可是这哥俩都不会打仗。到了前线后,俩人都避战不出,任由吐蕃军劫掠。
后来,眼瞅着唐军的防线要崩,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却突然去世了。赞悉若和论钦陵要赶回去拥立新君,唐朝这才侥幸免于一劫。
事后,为了打掉吐蕃这个祸患,也为了一雪前耻。唐高宗颁布《举猛士诏》,招募臂力过人和弓马娴熟的勇士入军。
最终调集了18万精锐,发动“青海之战”。
此战,唐朝准备充分,唐军前期进展顺利。
但是由于主将李敬玄指挥失误,后来当唐军发动总攻时,又被论钦陵击败。出征时的十几万唐军精锐,在溃逃中损失过半。
这次大败后,唐朝再次被迫由攻转守,而吐蕃则开启了对唐朝的又一轮攻势。
不过,当双方的攻守易势后,吐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早期的唐蕃战争,唐朝和吐蕃都有主场优势。
往往是谁进攻,谁吃亏。唐朝被吐蕃打败了很多次,吐蕃也被唐朝打败了很多次。这种情况维持了十余年,直到武则天开始清洗朝廷内的反对派。
公元696年,经过武则天的一番清洗,唐朝能打硬仗的老将所剩无几。
趁此良机,论钦陵率吐蕃大军进犯河西,武则天令王孝杰和娄师德率十余万唐军迎战。
此战被称为“素罗汗山之战”。
战争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前阻后截,纵兵掩杀,再次打得唐军损失惨重。
此战后,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大有吞并河西走廊的意思。
眼看着河西危在旦夕,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武则天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既然战场上打不过,那就使离间计。
不久后,关于论钦陵功高震主,论钦陵可能会篡位的谣言开始在吐蕃国内传播开来。
消息传到赞普赤都松赞耳中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避免谣言成真,他将论钦陵从前线调回。
转到来年,赤都松赞利用反对论钦陵的吐蕃贵族,血洗了论钦陵一家老小。吐蕃王朝的第一名将就这么被自己的国王干掉了。
这场吐蕃内部的高层内斗,大体来看,有利于赞普赤都松赞。他将威胁自己地位的权臣家族铲除,收回了自己的王权。
但对于整个吐蕃而言,是不利的。
因为论军事素质,没有一个吐蕃将领能与论钦陵比肩。这就更不提赤都松赞了。
所以论钦陵的死,其实是个转折点,让吐蕃与唐朝的战争局面又一次发生倒转。
之后的五十多年,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精心治理下,君臣上下一心,国强民富,国力达到巅峰,军事上也是按着吐蕃打。
为了扭转颓势,吐蕃拉拢突厥、大食,夹击唐朝,但这并没什么用。
公元753年,吐蕃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唐朝名将打击下,败相已露。而唐军经历数十年的战争,不但解除了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威胁,还将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掌握了灭亡吐蕃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755年,一直努力强化集权,试图改革内政,但却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被自己心腹弑杀。
眼瞅着吐蕃又要开始内乱,形势对唐朝一片大好之时,唐朝却在这一年,爆发了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势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为了打败安禄山,唐玄宗从河西、陇右抽掉了十余万精兵奔赴潼关。
可是在接下来的灵宝之战中,这些在西北屡战屡胜的唐军精兵,却被叛军全歼。
一场大败后,唐玄宗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与玄宗分道扬镳,去到灵宝继位,是为唐肃宗。
在灵宝期间,唐肃宗为了镇压叛军,与回纥达成合作。
按照协议,回纥要出兵协助唐军平叛。唐朝为了表示诚意,也要把河西与陇右的剩余精锐部队调往东线平叛。
于是乎,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几乎就是不设防状态了。
吐蕃方面,当时的赞普是西藏历史上执政能力仅次于松赞干布的赤松德赞。
他执政之后,不仅平息了吐蕃内乱,还任用了尚野息、尚悉东赞、尚赞摩和论悉诺等一批人才,使得吐蕃势力大振。
公元763年,见唐朝西北空虚,赤松德赞调集大军猛攻陇右、关中。
而当时的唐朝,由于唐代宗正在全力绞杀史朝义,加之宦官程元振又故意隐匿不报,根本不把吐蕃大举东进的消息上报给代宗。
于是,吐蕃轻而易举就打到了邠州(今陕西彬州)。后来又轻而易举就攻占了长安。
长安的这次沦陷,是一个标志。
标志着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进入了唐朝单方面挨打的阶段。
此后三十几年,吐蕃慢慢鲸吞河西、陇右和西域。并且年年都要侵扰关中,导致长安城每一年的秋天都要戒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赤松德赞去世。
关于赤松德赞这位赞普,公允的说,他的政绩是非常好的。军事成就更好了。吐蕃就是在他的任内,长年按着唐朝揍。
但是,他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过于崇佛,打破了派系平衡。
众所周知,西藏原本只有苯教,松赞干布为了制衡苯教,这才将佛教引入了青藏高原。
佛教在引入吐蕃的初期,有效地制衡了苯教势力。但随着赤松德赞抬高佛教地位,任命僧侣为大相后,原本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佛教开始凌驾于苯教之上,这让苯教势力对佛教和崇佛的赞普非常不满。
而也正是这种不满,为吐蕃后来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当然,这是后话。当时的吐蕃,仍然是按着唐朝打。严峻的外部压力让唐朝不得不祭出远交近攻之计,结好回纥、南诏、大食,围攻吐蕃。
这就是典型的风水轮流转。以前唐朝强,是各国眼中的大魔王。各国自发地联起手来夹击唐朝。后来吐蕃强,变成了新大魔王,各国又自发地联手夹击吐蕃。
总体上看,夹击吐蕃的计策是比较成功的。
南诏在唐朝拉拢下,与吐蕃翻脸。回纥和吐蕃为了争夺西域,本来就有矛盾。
吐蕃在各国夹击下,军队疲于奔命,经济也因为战争而受到严重拖累。
公元810年前后,迫于压力,吐蕃暂停了对唐朝的攻势。专心对付回纥和大食。
到了公元821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干脆遣使到长安求和,希望能与唐朝罢兵休战。
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庆会盟”。
与唐朝罢兵后,吐蕃扭头就对回纥用兵。驱逐了天山以南的回纥势力,将今天内蒙西部的西套地区,尽数收入版图。
至此,吐蕃的版图达到历史巅峰。
然而,这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吐蕃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忧。
什么内忧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宗教矛盾。
佛教在吐蕃中晚期,先是斗败了苯教,而后又将汉传佛教(禅宗)踢出局,形成了在吐蕃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推广佛教,很多吐蕃赞普都出台了优惠政策,如规定寺产可以免征税,僧侣可以不服摇役,不取租庸。
到了赤祖德赞执政时,他甚至还规定:辱骂僧人者,要被割舌头;对僧侣指指点点,要被砍手指;对僧侣怒目而视,要挖眼睛。
如此夸张的法令,必然要遭到吐蕃国内反佛教势力的反扑。
公元841年,赤祖德赞在迅游期间,被反佛教的贵族杀害。
随后,他的弟弟朗达玛继位。
朗达玛上台后,其政策与赤祖德赞相反,又开始灭佛。
佛教徒对此也不能忍。
于是,朗达玛继位才一年,就被佛教徒用暗箭射杀了。
随着朗达玛的死,吐蕃国家内部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之后的吐蕃历史,就与历代中原王朝灭亡前的局面没什么区别了。
公元842年,吐蕃国内形成了两个王权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互相攻击,内耗不断。
趁着这个机遇,沙州(敦煌)人张议潮发动了大起义,河西汉人群起响应。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沙州。紧接着张议潮又派兵陆续攻取瓜、伊等十州。令河西、陇右地区在时隔多年后,又重新归附于唐朝。
随着河西、陇右重归唐土,吐蕃国内的形势更加不堪。很多臣服于吐蕃的民族,也包括吐蕃国内的底层人民和奴隶,相继发动推翻贵族统治的起义。
这些起义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藏区。吐蕃的奴隶起义军甚至攻陷了拉萨,把除了松赞干布外的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
受奴隶起义影响,两个混战的吐蕃王系各自逃命,散落各地,又分裂成了四个王系:吐蕃拉萨王系、阿里王系(古格王朝)、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
另外,盘踞于青唐(今西宁)的唃厮啰政权也是从吐蕃分裂出来的。
到了宋朝,随着天气转冷(宋朝的平均气温比唐朝低三度),西藏河谷农业受重挫。吐蕃也就再也未能崛起。
回看吐蕃的兴亡史,它的灭亡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五个原因:一是后期的内乱;二是无序扩张;三是穷兵黩武,树敌过多;四是宗教因素;五是气候因素。
清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走向覆灭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新的政权与制度必然代替封建王朝。洋务运动爆发后,不管清代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外部传递进来的近代科学技术、近代工业生产、科学思想、制度改变等众多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让中国人民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满清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落后,逐步确立了近代革命的目标,并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清代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守旧”和“集权”。满清政府自1644年入关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沿用的基本上都是前朝的皇帝制度以及三省六部制度。清朝末期,因政治腐败落后、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激化、闭关锁国的封建政策、不发展重兵器等守旧原因,导致清王朝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与进步。
清代集权的标志是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在雍正时期设置,由皇帝挑选满汉亲信担任,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负责传达到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落实执行。实质上使得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大臣名存实亡。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中央集权专政制度发展到巅峰。也让汉族人民产生了严重的反抗意识。
清朝的覆灭还有一个原因是外部势力的入侵。1840年,英国向清朝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此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漩涡。紧接着出现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更是加快了清朝的覆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