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桐城派”昔日的荣光能否再现
明清桐城文章甲天下,
当代院士之名冠六合。
先后共出过二十多名院士
桐城文化就是指桐城派文化吗
桐城文化不是单纯指“桐城派”文化,它们不是同样的概念,它们之间是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就如“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一样。
首先,桐城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它指的是桐城这个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方面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比如桐城地域的方言、民俗、建筑、信仰、饮食、文学艺术等等。像“六尺巷”的传说、“桐城派”、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都是涵盖在桐城文化之下的鲜明代表。
其次,“桐城派”文化是一个文学流派方面的概念。它跟“建安文学”、“江西诗派”之类的文学概念是等同的。“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它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体现“儒家义理”,风格要“清真雅正”,从清代发端之后影响深远。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等,我们高中学过的《登泰山记》就是姚鼐的作品。
所以,桐城文化与“桐城派”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桐城文化包涵更广,“桐城派”专指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一个流派。
桐城派代表人物
方苞,刘大櫆,姚鼐,曾国藩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bai~1713);方 苞(1668~1749)。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