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歌行体”的“歌”和“行”是什么意思
问题:“歌行体”的“歌”和“行”是什么意思?
....
前言
阅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不少歌、行体裁的作品,例如杜甫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那么歌、行有什么区别呢?
一、古人的解释
1、宋《白石道人诗说》
关于歌、行古人有过解释,南宋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解释:
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螀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2、明朝
明胡震亨 《唐音癸签·体凡》:“
﹝乐府﹞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 汉 , 唐 人因之。“乐府古题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例如魏晋时曹操的《短歌行》、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汉朝时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铙歌十八曲》等。刘邦也有大风歌传世;梁武帝萧衍用七言,写成了《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候。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不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明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乐府》中对于歌与行做了区别:“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二、歌行体的特点
1、篇幅可长可短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只有四句。
2、古乐府的叙事风格
歌行体大多保留了乐府的叙事风格,兼以描写,议论。
3、押韵自由
a、有句句押韵的如曹丕《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b、可以不换韵如曹丕《燕歌行》,也可以换韵,例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换韵)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七言多一些的杂言诗
歌行体是古体诗中的杂言诗,不过有很多七言的七言诗,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是七言诗。杂言诗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
5、歌行体的题目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汉乐府《东门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以“吟“命名的:韦庄的《秦妇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以“谣“命名的: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还有很多以乐府古体为名字的歌行体作品,例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等。
三、七古与歌行体的区别
胡应麟《诗薮》论七古时说到云:“
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明代的胡应麟认为, 七古、七律之外,七言歌行别为一体。主要是风格的差异表现,方东树《昭昧詹言》说“
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 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可以理解为,七言古诗与七言律诗更倾向于言志,还脱离不了士大夫的端庄恭敬的架子,而歌行体一叙事抒情为主,更加自由一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歌行体是古体诗中的一种,可换韵、篇幅不限、叙事为主、 七言较多。发源于汉魏古乐府,成熟于唐朝。相对于七言律诗和七言古诗,更偏向于抒情叙事,象李白这首浪漫主义的风格,多从其歌行体作品中表现出来。
@老街味道
曹丕的两首《燕歌行》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都是七言诗,都是表达了作者对别人的怜悯。不同点:1、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第一首比较成型的7言诗,一共有两首,第一首比较著名,主要写闺中女子的思夫之情
2、高适的《燕歌行》,则属于边塞诗,描写了一次战斗的艰辛,还有就是对军官和士兵的不同生活提出了微些讽刺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