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王

泰国人为何如此尊敬国王?英国国王顺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7 23:47:14 浏览10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泰国人为何如此尊敬国王

在泰国人心中,国王就是他们的“守护神”,不可以评论非议国王,不然就犯了“欺君之罪”,会被泰国警方抓捕,还会面临15年的牢狱之灾!因为刑法很重,所以泰国人民对国王是敢怒不敢言,就算有点想法,也不敢说出来!

君主立宪制是泰国的传统,虽然现在泰国讲究的也是三权分立,有独立于王室的政府机构,但泰国的国王不像日本、英国那样只是一个摆设,而是享有实权的国王,在政府机构没有伤害到王室德国权贵利益的时候,王室可以放任泰国政府的一切政治活动,也不屑于插手政务!

虽然如此,但是泰国国王仍然控制着泰国政府,根据泰国的宪法,国王才是军队的最高领袖,军队只听国王指挥,不听政府指挥!另外,泰国国王还有权利否决议会的决策,可以进行人事任免,当泰各党派之间出现重大矛盾纠纷难以解决的时候,泰国国王还有最高的仲裁权,由国王来决定对错!

在泰国国内,经常发生军方利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的总理,但是泰国的民众仍然相信军政府执政,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泰国民众相信的不是泰国政府,而是相信泰国国王,国王才是他们的“守护神”,国王才能给泰国人民带来幸福生活,只要国王支持军政府,泰国民众就相信军政府!

正因为泰国国王的身份比较“特殊”,是泰国至高无上的神,又是泰国真正的统治者,所以泰国人觐见泰国国王,都得给国王磕头,得给国王行跪拜礼!

英国国王顺序

韦塞克斯王朝

1、爱格伯特(Egbert,约770年-839年)。

2、埃塞尔沃夫(Aethelwulf),839年~858年在位。

3、埃塞尔巴德(Aethelbald),英国国王,856-860年在位。

4、埃塞尔伯特(Æthelberht),860年~865年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King Æthelred I)866年~871年在位。

6、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生卒年从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韦塞克斯的国王,在位从871年至899年。

7、长者爱德华(Edward the Elder,870年-924年7月17日)899年至924年间在位。

8、埃塞尔斯坦(Æthelstan),924年至927年为盎格鲁-撒克逊国王,927年至939年为英格兰国王。

9、爱德蒙(Edmund I;922年~946年),自939年继承英格兰国王王位直至逝世。

10、爱德瑞德,946年始担任英格兰的国王,直至其于955年死亡。

11、爱德威(Edwy),在位 955-959年。

12、爱德加(Edgar the Peaceful;943年08月07日~975年07月08日)。

13、殉教者爱德华(Edward the Martyr,约962年—978年3月18日),英格兰国王(975年—978年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Ethelred II,约976年-1016年4月23日),英格兰国王,威塞克斯王朝第14位君主。在位时间978年~1013年及1014年~1016年。

15、埃德蒙二世(Edmund II,约988年或993年—1016年11月30日),1016年4月23日到11月30日在位。

英国国王丹麦王朝

1、克努特Knud II den Store(995—1035年),英格兰国王(1014—1035年在位)。

2、哈罗德一世(Harold I ,1015年-1040年3月17日)是英格兰自1035年至1040年间的国王。

3、哈德克努特(Harthacnut,1018年3月17日~1042年6月8日),是丹麦国王和英格兰国王。

英国国王威塞克斯王朝

1、忏悔者爱德华(约1001年-1066年1月5日)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君主(1041年至1066年在位)。

2、哈罗德二世(哈罗德·葛温森,Harold Godwinson,1022年-1066年10月14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韦塞克斯王国的末代君主。

英国国王诺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英国国王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3、约翰一世(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5、爱德华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爱德华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爱德华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英国国王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英国国王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爱德华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英国国王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玛丽一世 (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

5、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09.07—1603.03.24),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英国国王共主邦联

斯图亚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格兰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他与议会的矛盾激化,在与议会的战争中失败被砍头。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复辟,1660年5月29日~1685年2月6日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英格兰国王,1685年2月6日 ~1688年12月11日在位)。

5、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女王玛丽二世与国王威廉三世/二世(共治)(Mary II & William III, Queen & King of England & Ireland)1689年2月13日~1694年12月18日在位。

6、威廉三世(King William III,King of England & Ireland,英格兰、爱尔兰国王,1694年12月18日~1702年3月8日在位)。

7、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王安妮(Anne, Queen of England & Ireland)1702年3月8日~1714年8月2日在位。1707年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两国结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斯图亚特王朝没有国王,只有一任安妮女王。

英国国王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国王汉诺威王朝

1、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年8月2日~1727年6月11日在位)英国国王、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英国汉诺威王室首位国王。开启汉诺威王朝到维多利亚时代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2、乔治二世(George II,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年6月11日~1760年10月25日在位 )乔治二世一生热爱军事。

3、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4、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1837~1901在位)。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英国国王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1、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年1月22日-1910年5月6日在位)

英国国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温莎王朝

1、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年5月6日-1936年1月20日在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乔治五世为了安抚民心,舍弃了自己的德国姓氏,将王室改称“温莎”,1910-1917年作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国王)。

2、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1月20日-1936年12月11日在位11个月)英国国王。

3、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伊丽莎白二世(Her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生),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是英国目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头衔全称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

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

与现如今世界上很多空有名声、没有权力的王室不同,泰国王室是现如今世界上少数仍保持着巨大权力的王室。

而他们保持自己权力的重要手段就是控制国内的军事大权,在泰国,军队的最高的统帅就是泰国国王,泰国国王牢牢掌控着军事大权,如果他们对治理国家的政府不满意的话,是可以通过兵变直接推翻政府的。

不仅如此,泰国国王以及王室的名声还好到了极致,由于他们经常救济穷人以及做一些慈善的原因,所以他们受到了泰国民众们高度的赞誉。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为任何的错误买单。

如果他们决策有什么错误的话,那泰国的政府或者军队就会直接出来为泰国国王背黑锅,因此,在泰国,国王不可能存在错误。

而如果是一些值得人们称道的功绩,那泰国国王就会站出来,在那聚光灯下享受来自于民众们的赞誉。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泰国国王的名声之所以那么好,主要还跟他们的法律有关。

在泰国的法律规定中,民众们是不允许说任何泰国国王和泰国王室成员坏话的,要是说了泰国国王和王室成员的坏话,一经发现,那将会迎接到法律的惩罚。

因此在这种规定下,泰国国王在泰国国内想拥有坏名声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泰国历史中的华人后裔英雄

而在了解泰国国王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是大家很少注意到的,这件事情就是泰国国王的姓氏。

在泰国的曼谷王朝历史中,泰国的历代国王都拥有一个中国流传过去的姓氏,这个姓氏就是郑。

至于泰国的历代国王为何会拥有中国的姓氏,我们还得讲到泰国历史中一个人尽皆知的大英雄,这个大英雄就是中国汉人后裔郑信。

郑信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广东潮汕人,在我们国内处于清朝雍正年间的时候,郑信的父亲乘坐着船帆来到了当时名叫暹罗的泰国。

在来到泰国后,郑信的父亲凭借着极高的商业才华成为了一个富豪,并在泰国迎娶了郑信泰国裔的母亲,在泰国生下了郑信这个中泰混血儿。

而也因为郑信的父亲与当时泰国国内的一个大臣交好,所以郑信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那名大臣收为了义子,在那名大臣的帮助下,郑信长大后成为了泰国国王的御前侍卫。

正是由于有义父最开始给予自己的这个平台,郑信才有了后面那万般的可能。

后来,郑信凭借着自己个人的能力受到了泰国国王的赏识,先是被泰国国王委任为了巡查大臣去视察泰国各地,然后又被泰国国王封为了一个城的城主。

由于郑信在城主位置上做得非常不错,所以泰国国王后来又再度提拔了郑信,让他去做一个大城的城主。

但是当郑信回到都城等待泰国国王调遣他的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这个时候,泰国遭受到了邻国缅甸的入侵,当时的缅甸实力非常强悍,他们派遣着大军一路杀到了泰国的都城。

正是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郑信接过了都城的守卫大权,率领着士兵们和缅甸军队爆发了生死博杀。

只不过由于缅甸当时的实力实在太过于强悍、泰国本身守卫力量实在太过于薄弱的原因,因此在守卫了一段时间之后,郑信为了防止自己一干人等全军覆没在都城里,他就选择了放弃,带领着500名勇士杀出了缅甸军队的重围、逃离了被围困的都城。

在离开都城后,郑信以这500名勇士为基础慢慢发展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正是在这支军队的帮助下,郑信这才把缅甸军队赶出了泰国。

然后面对着因战乱而割地称王的各地军阀们,他也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直接带领着军队横扫了这些军阀、统一了泰国国内的所有权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郑信也直接加冕为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建立后,郑信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地位,他就选择了臣服北方的清王朝、乞求清王朝把自己册封成了国王。

现在泰国国王祖先的谋朝篡位

不过由于郑信在建立王朝后太过于穷兵黩武、导致国内怨声载气的原因,所以接下来他的亲卫队就造反囚禁了他,把他委以了军事大权的义子昭披耶切克里拥立为王,建立了一直流传到现如今的曼谷王朝。

权力是无情的,在郑信的义子昭披耶切克里执掌了权力中枢之后,郑信直接就被装在麻袋里用木棍给打死了。

而在郑信死后,昭披耶切克里再度走上了郑信的道路,选择了向清王朝请求册封。

昭披耶切克里为了不招致清王朝的厌恶,他当时在上表清王朝的时候就掩盖住了自己谋朝篡位的事情,造假声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说自己的名字叫做郑华,自己是在父亲去世后从父亲手中接过王位的,正是凭借着这些说辞,昭披耶切克里这才顺利从乾隆皇帝手中获得了册封的诏书。

虽然后来清朝已经无法再对泰国王室造成太多的影响,但是由于泰国的王室已经习惯了这个姓氏,因此郑姓就一直在泰国的王室中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存在于泰国的王室中。

说起来,郑信其实有些类似于我们古代的隋炀帝,不过他死后的结局跟隋炀帝不同,隋炀帝死后各种被抹黑,而郑信在被杀死后,他并没有受到泰国历代国王的抹黑。

后来的泰国国王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正统性,他们甚至还对外声称自己是郑信的后代、是权力的合法继位者,这点我们从郑信现如今在泰国国内的崇高地位就可见一斑,要是现如今的泰国国王不承认自己是郑信的后代,那么郑信是很难保持现如今那般崇高名声的。

所以说这就是泰国历代国王为什么都姓郑的原因,这里面主要跟泰国历史中的大英雄郑信有关,正是由于郑信的存在,泰国曼谷王朝的历代国王们才一直使用了郑这个中国姓氏直到如今。

问谁能介绍下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拉玛一世)呢~~~谢谢~~高手帮忙~~

拉玛一世(1737年-1809年),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1782年-1809年),原名通銮。又称为昭批耶却克里(Chao P’ya Chakri),谥号帕佛陀约华朱拉洛(P’ra P’utt’a Yot Fa Chulalok),在中国史上称郑华。拉玛之父来自泰国贵族家庭,而其母名字叫Daoreung具有部分华人的血统

为什么泰国国王是现在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

说泰王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确实有点高看他了。

要知道世界上可不止泰国一个君主制国家,而是有28个君主制国家,分别是:

  • 欧洲地区: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瑞典、丹麦、梵蒂冈、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
  • 亚洲地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约旦、阿曼、巴林、日本、不丹、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文莱;
  • 非洲地区:摩洛哥、斯威士兰、莱索托;
  • 大洋洲地区:汤加

这28个国家中,既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君主专制国家。

三种君主制度不同,国王的权力也不尽相同。

我就三种君主制的国王权力划分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一一说明。

首先说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实行这种君主制的国家,国王的权力是最弱的。因为,该君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国王属于虚职元首,不掌握任何实权,无论是最高立法权、还是最高行政权,亦或最高军事指挥权,都跟国王没关系。

我们看名字就知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在前,就说明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议会的手中,包括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的内阁首相就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首相只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内阁首相在施政过程中,国王都不能发表任何意见,更无权干涉。

这个时候的国王就形如摆设一般,只是作为国家的象征,履行国家礼仪职责,比如接受外国大使国书、迎接外国元首来访、出席国家庆典活动等等。

目前,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日本、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尤其是日本,天皇连基本的“武装统帅”的头衔都没有,而是内阁首相行使自卫队的作战指挥权。不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马来西亚沙阿最高元首等国王还是名义上的三军最高统帅。

其次说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实行该制度的国家的国王权力要比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权力稍大一些。

虽然在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体制下也有议会,也有内阁首相,但是国王才是整个国家的权力核心,对国家一切事物拥有终极决定权。

这个时候,作为政府首脑的内阁首相享有最高行政权,不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国王负责。像约旦、巴林等二元制国家,国王可以不经过议会选举直接任用自己的子孙担任内阁首相,就连议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只要国王认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意志,照样有权废除法律决议。

即使领导内阁政府的首相不是皇室成员,那首相施政决策的一切出发点都必须以国王的意志为基准点,否则的话,国王可以直接罢免首相职务,这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所没有的特权。

比如非洲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摩洛哥,在2017年的时候,来自正义与发展党领袖的阿卜杜拉·本·基兰在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后,耗时5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成功组建内阁政府,严重影响了摩洛哥的正常运转,于是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就罢免了基兰的首相职务,另外选人。

最后说,君主专制,这是国王权力最大的一种制度,国王既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处于万人之上的地位,其权威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在君主专制国家里,无论是军事指挥,还会政府施政,亦或立法等问题,皆由国王主导拿主意。

文莱、沙特、斯威士兰等国就是君主专制的典型国家,尤其是斯威士兰国王,已经迎娶了14位王妃,每年的芦苇节就是斯威士兰国王的选妃节。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最轻松,什么大事也不用操劳,但权力是最小的;君主专制的国王权力最大,却属于最劳累的君主,全国所有事物都需要自己过问操办,类似于古代皇帝批奏折;唯独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最享福,国家治理业务只用交给内阁政府操办就行了,同时自己还掌控着国家终极大权。

而泰国恰恰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泰王基本没有重要事务办理,属于闲职,发展经济、维护秩序的业务由内阁政府处理,这也是泰国疫情爆发时期,泰王能久居德国不归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不用处理国家事务。

如果是文莱苏丹、沙特国王、斯威士兰国王常年出去游玩,那就不行了,毕竟他们担任国王的同时,还是政府的一把手,国家的运转都需要国王掌控。

总之,泰国国王并不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权力最大的君主属于实行君主专制国家的国王,他们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王只有最高军事权和最高司法权,没有最高行政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连三项权力中的一项都没有。

查理、腓力、亨利、路易,法国国王的称号为什么这么凌乱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查理也好、路易也好、腓力这些都不是称号而是名字。是法国国王的名字,而且其实法国国王的名字不但不凌乱相反在卡佩王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法国王室在给自己的孩子命名的时候还是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矩的。通过一个人的名字甚至可以发现一些已经被历史遗忘的东西。

(中世纪的法国国王名字绝对不是瞎起的,而是按照一个非常严格的制度命名的,可惜孩子寿命是不稳定的,不是每一个按照传统命名的孩子都有机会登上王位,所以才会让今天的人觉得法国国王的名字混乱)

我们先来说说卡佩王朝给自己的孩子命名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长子跟孩子的祖父同名,次子跟孩子的父亲同名。如果还能有三子和四子那就不受规矩约束了想叫什么就叫什么。比如卡佩王朝著名的国王菲利普二世,他是他的父亲同时也是前任路易七世第三次结婚才生下的儿子,既是长子也是独生子,所以他的名字用的是他的祖父菲利普一世的名字,他是法国的第二个叫做菲利普的国王所以叫做菲利普二世。而菲利普二世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国王路易八世,用的就是菲利普自己的父亲路易七世的名字,而他第二次结婚生下的儿子就用了他的自己的名字。这个孩子没能继承王位受封布洛涅伯爵,也就是布洛涅伯爵菲利普。这就是卡佩王朝给孩子命名的规矩的例证。

但是了解法国历史的人肯定马上就能找到反例那就是路易八世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儿子并不觉菲利普而叫路易,他是法国历史上第九个叫路易的国王,所以被叫做路易九世,也就是著名的圣路易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很简单这个事实刚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那就是路易八世真正的长子的存在。路易八世其实有一个长子叫菲利普,可惜没能长大就死了,他既没有受封爵位也没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仅仅是凭借王室命名的习惯被历史记住了。路易九世其实是路易八世的次子,因此才被命名为路易。

当然卡佩王朝的命名习惯因为夭折的缘故肯定也会出问题,比如路易九世自己,他的长子应该用自己的父亲路易八世的名字命名为路易,他也确实有一个叫路易的长子,可惜并没有能够登上王位17岁就死了,理论上他的次子应该用他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但路易九世自己就是他父亲的次子,所以他和他父亲同名。如果再按照卡佩王朝的命名法,用圣路易自己的名字命名,那么圣路易的两个儿子就都叫路易了。我们知道圣路易的长子,1244年出生1260年逝世,他的次子1245年出生只比哥哥小一岁,为了避免兄弟重名圣路易用自己的祖父,孩子的高祖父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孩子,他1270年登上王位就是菲利普三世。菲利普三世为自己的孩子命名的时候又遵循了卡佩王朝的传统。把自己的长子命名为路易,次子随自己叫菲利普。可惜长子再次夭折,于是菲利普三世的次子继承了王位,称为菲利普四世。

(中世纪的法国有加罗林和卡佩两个王朝,加罗林王朝代表着世袭的正统君主他们喜欢的名字是查理和路易,而卡佩王朝则从第一代厄德开始就以法国贵族的首领自居,他们喜欢的名字是于格和罗贝尔)

说完了法国王室的命名法我们再谈谈为什么法国王室用来命名的名字为什么反过来调过去就这么几个。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是一元化的基督教社会,每个人都是基督教徒,这一点国王也不能例外。而基督教的教名其实用的都是特定的圣人的名字,每一个圣人都有他自己的特定含义。所以教名肯定不是乱叫的,王室成员尤其是大概率要继承王位的长子次子的名字就不能乱起。

比如说查理和路易这两个名字就是非常典型的加罗林王朝的名字,加罗林王朝的法国国王一共就用过四个名字查理、路易、卡洛曼和洛泰尔。而其中卡洛曼和洛泰尔其实只出现过一次,所以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路易出现了五次,查理出现了三次。

而当时与加罗林王朝竞争的卡佩王朝以及卡佩王朝的支持者又叫什么呢?第一个被选举为法国国王的巴黎伯爵叫做厄德,厄德死后他弟弟又被卡佩王朝的支持者选举为法国国王,他的名字叫罗贝尔,他战死之后他的女婿鲁道夫又被选举为国王称鲁道夫一世。卡佩家族独霸法国王位的最初一百多年里,卡佩家族的法国国王有两个于格,一个罗贝尔一个亨利还有一个叫菲利普,没有一个叫查理或者路易。这就从侧面证明了查理和路易的加罗林王朝色彩。而真正卡佩家族的名字其实于格和罗贝尔这样的名字。

(菲利普也就是腓力这名字其实是一个东正教风格的名字,是这位基辅的安娜带到法国王室的)

但是进一步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卡佩家族对名字的选择在亨利一世这一代发生了突变。首先亨利就是一个非常德意志色彩的名字,法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有国王叫亨利,实际上整个法国的历史上也只有四个叫亨利的国王。但更神奇的是亨利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菲利普,而菲利普其实是一个东正教信徒更喜欢的教名。这种突变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亨利一世的王后来自东正教国家,也就是基辅的安娜。基辅的安娜把带有浓厚的东正教色彩的名字菲利普带到了卡佩王朝。而从菲利普之后,卡佩王朝就转回了典型的加罗林色彩的教名路易。也就是说卡佩王朝的名字在亨利一世这一代发生了第一次突变,他的儿子用了一个东正教的名字菲利普。而在他儿子菲利普这一代发生了第二次突变,他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一个被他们卡佩王朝赶下王位的加罗林王朝最常用的教名路易。这又是为什么呢?

(卡佩王朝在独霸法国王位一百多年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身份转换,那就是从法国贵族的领袖变成法国的世袭正统君主,路易这个名字的回归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而在路易九世治下他重整了圣丹尼斯修道院,把那些没有做过国王的人包括他自己的祖先在内和都和正统国王区分开,这就标志着卡佩王朝对加罗林传统的复归,在名字上也是加罗林王朝笑到了最后)

一切只能从亨利一世那一代来解释,亨利一世虽然是虔诚者罗贝尔的长子,但是罗贝尔却并不喜欢这个长子,相反他给自己的次子起了一个典型的卡佩王朝的名字罗贝尔。这几乎就是想要废掉长子转而让次子继承的明确信号。而且还为此爆发了内战,亨利是依靠诺曼公爵的力量才得以保住自己的王位的,所以实际上亨利一世对自己的父亲和兄弟都充满了仇恨,所以才抛弃了传统的卡佩王朝的教名罗贝尔或者于格,而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菲利普。而从菲利普一世开始当年造反起家的卡佩王朝已经独霸法国王位超过了一个世界,现在他们想要把自己的形象从法国贵族的首领转变为世袭的法国国王,除了要想办法实现王位世袭之外,在教名方面他们也自然要向加罗林王朝靠拢,这就是为什么加罗林王朝的典型教名路易在卡佩家族里重新被使用的原因。

尼泊尔的“活女神”,国王都要向她下跪,退位后为何无人敢娶

尼泊尔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他们信仰印度教女神库玛丽化身的活女神,认为她是力量与光明的象征,可以使人民远离灾难,使国家安定繁荣。

活女神的诞生

尼泊尔的“活女神”是“万里挑一”,想要成为活女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满足各种苛刻的选拔条件才能脱疑而出。

第一,活女神必须来自于加德满都谷地区的释迦族金匠种姓家庭,当释迦族的男孩完成一种特殊的仪式,并在仪式之后出家为僧之后,才有资格成为金匠种姓中的一员,在成为金匠种姓家族的一员之后不能和其他民族的女子通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子女才具备成为活女神的资格。

第二,活女神必须是3-7岁的女童,没有流过血,没有生过病,身体上不能有任何伤疤和胎记,牙齿要洁白整齐,皮肤光滑,体态优美,说话声音响亮,这些特征缺一不可,苛刻条件可想而知。

第三,活女神不能“结过婚”,这里的结婚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婚姻,而是尼泊尔一些地区的特殊习俗,尼泊尔女性一生要经历三次“婚姻”。

第一次是在4-10之间,象征性的嫁给贝尔果,寓意着一种成长,第二次是在10-15岁之间,象征性嫁给太阳神,这期间女孩会被关到一间没有男性的黑暗屋子12天才能出来,第三次才是她们真正意义上的结婚。

国王都要向她下跪

女孩一旦被选中,就会脱离世俗生活,离开父母去库玛丽庙中居住,从此过上了受万人敬仰的日子。

每天早上9点,活女神会坐上金色的宝座,穿上库玛里的服装接受信徒们的朝拜,供游客赡养。

国王是尼泊尔最高权力的象征,但是在信仰面前,权力不值一提,如果国王在大街上遇到了正在巡游的“活女神”,会立刻给活女神下跪。

退位后无人敢娶

活女神也会退休,但是她们退休后无人敢娶,当地人认为活女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和活女神结婚是亵渎了神灵,会遭到灭顶之灾,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

真实原因是活女神长期脱离世俗生活,也习惯了受人敬仰,自幼娇宠已经无法融入婚姻生活,不会干家务,没有能力赚钱。

所以她们退休后的生活会非常凄惨,没有男人敢娶她们,只能靠父母接济度日,虽然政府也有补助金,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日常开销。

荣耀背后是心酸

活女神受万人敬仰,表面上看上去风光无限,但是她们的孤独无人能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民看作吉兆或者凶兆,每天脚不能落地,面部不能有表情。

退位后无法融入正常生活,无人敢娶,这是何等的悲凉啊!

16岁的“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为何能击溃强大的萨拉丁

萨拉丁:“你的手下无视我的条约,我特地来问问贵王的意思!”

麻风王:“我会对他进行惩处,请你回大马士革!”

萨拉丁:“请贵王先撤。”

麻风王:“你先撤!我的军队不是空气!”

萨拉丁:“………………”

麻风王:“你不想撤?”

萨拉丁:“下令,所有人,撤退!”

看过《天国王朝》的朋友也许还会记得这个桥段,“真理之正义”萨拉丁与“麻风国王” 鲍德温四世见面时,两人发生了这段对话。萨拉丁面对这位带着镂金面具的王者,失去了昔日征服十字军时的威风。他敬畏这个看不到面目的王者,同时也惧怕他。因为,唯一能与自己为敌,并且能够击败自己的人只有他。

面具下的秘密

鲍德温四世,一个几乎没有人看过他真实面目的王者,当他正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他的脸上就已经带上了面具,直到他死的时候,他的面具仍没有摘掉。

鲍德温四世一生多病,并且染感染了可怕的“麻风病”,人们以为他会死掉,但是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从此就带上了面具,为此人们称之为“麻风国王”。

这个体弱多病的王者,在16岁时亲率少数兵力奇袭击垮当时阿拉伯世界最强王者萨拉丁,将其3万人马几乎全部歼灭。自此后,萨拉丁开始惧怕这个年轻人。

鲍德温四世是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利克一世与阿格尼丝之子,即位于1174年。鲍德温在父亲的宫廷中度过了少年时期,但却很少与母亲接触,因为那时他已经患上了麻疯病,为了怕母亲看到自己丑陋的脸,他拒绝见母亲。

1174年,年仅13岁时鲍德温登上王座。作为麻风病人,元老们认为鲍德温不可能统治耶路撒冷很长时间,甚至不可能生下继承人,因此在他登基初期,王国内分为两派。以雷蒙三世、医院骑士团、西顿的雷纳德、伊柏林家族和托伦的杰弗里等本地骑士为一派;以圣殿骑士团和库尔特奈以及贵族吕西尼昂家族等为另一方。两派之间相互敌视,谁也不迁就对方。

谁也不会想到,两派在戴着面具的鲍德温的调和下,竟然变得和平相处起来,这让王国进入稳定期。

王者VS王者

1177年,“真理之正义”萨拉丁由埃及出发刀锋直指耶路撒冷,鲍德温得到消息后,亲自带上500名骑士前往亚斯卡隆防守,而他要面对的是萨拉丁带来的26000人的先锋部队。人数方面,完全不成正比。

萨拉丁认为鲍德温不足以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他放纵自己的部队在这片大地上烧杀掳掠。正如萨拉丁料想的一样,他没有看到鲍得温带一个士兵过来“阻止”自己的罪恶。在掠夺一番后,萨拉丁带兵继续前行,随之进入位于中部山区的千年古战场“蒙吉萨”,这里西望一马平川,东看山峦绵延,直抵耶路撒冷。

“蒙吉萨”是耶路撒冷的东方门户,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就在萨拉丁率领3万大军进入此地后,鲍德温出现了。

“真理之正义”萨拉丁▲

1177年11月25日,在蒙吉萨狭窄的隘路中16岁的鲍德温以500骑兵和80名圣殿骑士以及少量步兵奇袭了萨拉丁3万人马。

这一战,萨拉丁的马穆鲁克近卫队几乎全歼,部队受到重创,人踩马踏,伤亡达到20000人之多,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队逃了出去,几近全军覆没。萨拉丁本人骑上一匹骆驼狼狈的奔离战争逃回埃及。

自此后,“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与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萨拉丁达成了短暂的互不侵犯协定,使伊斯兰世界的英雄库德族人萨拉丁对耶路撒冷王国无可奈何。

被上帝召唤的可怜人

可惜上帝并不怜悯这个可怜人,鲍德温病情很快恶化,骑士们决定给他的姐姐西比拉找一个丈夫,作为王位继承人。他们选择了蒙特费拉特的威廉作为“驸马”,但威廉未能成婚,就与当年病死。

1180年,西比拉爱上了从东方冒险的法国骑士居伊,二人在复活节这一天完婚。“麻风国王”鲍德温的病情不断恶化,他失明了,身体也在腐烂。1183年,他将摄政权交给了姐夫居伊。

但可恶的居伊很快有了篡位之心,他公开表示不服从国王,而要求别人服从自己。

鲍德温在临终之际,剥夺了居伊的权利和领地,并指定自己年幼的外甥为继承人。1185年3月一生被病魔所折磨的鲍德温去世。他死的时候仍然戴着面具,但据说他的面具被姐姐偷偷摘掉,然后露出了他可怕的脸。

在鲍德温去世后,耶路撒冷国内围绕着王位继承,发生了重大的冲突。没有了“麻风国王”的阻挡,萨拉丁很快就要卷土重来了…….

(本文由作者“大狮”原创,谢绝搬运,如转载,请署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