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敏之 李显

李显已是太子而武则天却风烛残年,为何还要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让外甥女服侍丈夫,外甥继承家业,为何反将其一家杀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7 08:06:50 浏览4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显已是太子而武则天却风烛残年,为何还要发动神龙政变

神龙之变发生时,武则天81岁了,可是她照样很有震慑力。当李显站在了她榻前时,她一句话就让李显吓得想要临阵逃跑,要不是桓彦范拉住他,他将与皇位失之交臂。

然而李显并不是神龙之变的发起者,他只不过是神龙之变最大的受益者而已。

为什么要发动神龙之变

武则天的首任男宠薛怀义死后,太平公主就把自己的男宠张昌宗介绍给了武则天。这个张昌宗不仅长得好,而且多才多艺,深得武则天的喜欢。张昌宗也挺仗义,他发达后就把同父异母的弟弟张易之推荐给了武则天,于是兄弟两人得以一同侍奉武则天。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70多岁了,工作能力已经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了,自从有了两个男宠后,她更加无心处理政务了,每日只知道与张氏兄弟二人吃喝玩乐。

兄弟俩把武则天哄得很开心,可让武则天想不到的是,就因为这两兄弟的存在,竟使她在81岁时被迫退位。

薛怀义在世时,一些趋炎附势的人成天围着他转,他去世后,这些人就把目标转向了张氏兄弟,他们为了讨好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上奏称,张昌宗是神仙王子晋转世。武则天本来就喜欢神仙,她听说后非常开心,就让他穿上用羽毛做的衣服,然后坐在木鹤吹笙,这让武则天大饱眼福。

张氏兄弟越来越得宠,让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都非常忌惮,他们向武则天请求封张宗昌为王,好在武则天还没有糊涂过头,她拒绝了儿子们的请求,只是将张氏兄弟封为了国公,实封三百户。

按理说张氏兄弟已经很富贵了,两个人完全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们偏偏非要干政。当然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因为武则天年龄越来越大,她对朝廷的控制力开始减弱,于是就想依靠张氏兄弟来做自己的眼线。

而张氏兄弟做事也不考虑后果,他们先是逼死了李显的一双儿女,然后又陷害朝中的大臣,朝中正直的大臣都对张氏兄弟心怀怨恨,可是宠爱张氏兄弟的武则天却不管不问,就算洛阳城里出现了“张氏兄弟要谋反”的传言,武则天对此也是充耳不闻。张易之的家奴曾仗势欺人,在洛阳街头横行不法,时任洛阳长史的魏元忠直接将他打死了,因此得罪了张氏兄弟,据《资治通鉴》记载:

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

也就是说,武则天既不想伤害忠臣,又不愿意抛弃张氏兄弟,只想和稀泥,这样下去既加深了双方的矛盾,也让这些趋炎附势之人觉得更加有机可乘,他们更加愿意攀附张氏兄弟了。

而且攀附张氏兄弟的人大多是武家子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张氏兄弟来阻止太子李显继承皇位。这样一来,君臣还有母子的关系变得空前紧张,这是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们和怨恨张氏兄弟的人不愿意看到的。

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人认为打破这种紧张局势最好的方法来一场宫变,杀掉张昌宗和张易之,同时也能逼迫女皇提前退位,简直一举两得。

众人觉得可行,就将指挥工作交给了张柬之。此时的张柬之已经80岁了,没有人知道这位年迈的宰相将会创造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神龙之变的过程

张柬之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公元689年,65岁的张柬之在一次考试中力拔头筹,成为了监察御史。后来他得罪了武则天,被贬到了地方。公元700年,求贤若渴的武则天希望狄仁杰能为自己引荐人才,狄仁杰便推荐了张柬之,76岁高龄的张柬之才得以重返朝廷。四年后,宰相姚崇辞职回家,武则天问他谁可当继任者,据《资治通鉴》记载,姚崇是这样说的:

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

于是80岁高龄的张柬之成为了宰相,可见女皇在位时,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大多都有容人的雅量。

而张柬之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努力生活一切都有希望,所以他的精力也非常充沛,80岁了还在工作。

正如姚崇说的那样,张柬之沉着冷静而且善于谋略,这样的人特别适合发动宫变。为了顺利地杀死张昌宗和张易之,他首先需要军事力量。当时唐代皇宫里有两支军队,一个是北衙禁军,驻守玄武门,直接保护皇宫的安全。另一支是南衙卫兵,驻守在皇宫以南,负责保卫中枢机构的安全。这一比较就能看出,北衙禁军的责任更加重大,那么张柬之就必须要争取到北衙禁军。

北衙禁军的统帅是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他是高宗时期投降的靺鞨人,也就是说高宗对他有恩,张柬之便利用这点儿来拉拢他,据《旧唐书》记载:

柬之曰:“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之恩乎?“曰:“然。“又曰:“将军既感大帝殊泽,能有报乎?大帝之子见在东宫,逆竖张易之兄弟擅权,朝夕危逼。宗社之重,于将军,诚能报恩,正属今日。“

李多祚为朝廷工作了30多年,他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心,就答应帮忙,然后张柬之又把自己的亲信桓彦范、李湛等人安排进了左、右羽林军。然而张易之也不傻,这立马引起了他的警觉,张柬之为了安定他们,他便安排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担任左羽林大将军,反正军中的骨干全都是张柬之的人,武攸宜根本就是光杆司令。

要想获得更多的人支持,张柬之就得打着拥立太子李显的口号,这样一来,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自然会帮忙,毕竟李显是他们的亲哥哥,亲哥哥继位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好处,更重要的是,李旦掌管南衙卫兵,太平公主经常出入宫廷可以动员宫女们监视张氏兄弟的行动,也为宫变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张柬之等人准备妥当后,就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发动了宫变。就在所有人信心满满准备出发时,意外发生了。

这次宫变是打着拥立李显的口号发动的,那李显必须要出面,可是当天李显因为害怕便闭门不出。如果李显不露面,那么所有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就在紧急时刻,李显的女婿王同皎将他骂了一顿,他才勉强出门,出门后他的腿还哆嗦,连马都上不去,最后还是由女婿给抱上去的。

只要太子出现了,那么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将士们进入玄武门后就直奔武则天的寝宫迎仙宫,这时张氏兄弟正在迎仙宫的外廊,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杀掉了,然后张柬之就带兵进入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

正在睡觉的武则天被吵醒了,看到周围全是拿着武器的将士,心里也明白了几分,但还是淡定地问怎么了,张柬之等人回答道:“张昌宗和张易之要谋反,我们奉太子的命来诛杀他,因为怕消息泄露,就没有提前通知陛下,实在是罪该万死。”

武则天看到李显也在人群里,就说道:“这都是你干的?张昌宗等人既然已经死了,你就赶紧回东宫吧!”

这句话太有震慑力了,李显害怕了,但是桓彦范却义正言辞地说道:

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迷恋权力的武则天不甘心退位,就对另一个宰相崔玄暐说道:“别人都是受人推荐才有今天的地位,而你是我亲自提拔的,你为什么也在这里?”崔玄暐是聪明人,他巧妙地说道:“这也是我报答您的方式啊!”

武则天沉默了,她知道自己老了,应该把位置还给李显了,为了让自己体面,也不难为群臣,也为了保护武家人,还是主动退位比较好。于是在宫变过后的第三天,武则天传位于太子李显,第四天,李显继位。在张柬之的努力下,天下重归李氏。

结语

神龙之变的发动主要是为了除掉张昌宗和张易之,然后顺便让武则天提前交出权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次宫变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李显,他成功的夺得了皇位,然而他的皇位坐得并不踏实,因为他在这场宫变里根本就没有出力,他得感谢那些为之付出的大臣们,李显只好增加他们的权势,可是如此一来,这些人的权力就会威胁到李显的政治地位。

于是宫变的第二年,李显就指使武三思除掉了宫变中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个人。张柬之英明一世,却败在了一个小人的手里,可怜又可恨,如果他能早早地功成身退,必然会得以善终。

武则天让外甥女服侍丈夫,外甥继承家业,为何反将其一家杀死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应国公武士彟的继室,武士彟的前妻还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分别叫武元庆和武元爽。杨氏在武家只生了三个女儿,武则天排行老二。
这就是武则天的家庭关系,而题主所说的外甥女和外甥,都是武则天大姐与贺兰越石所生,外甥名叫贺兰敏之,外甥女的名字史料上没有记载,暂且称她为贺兰姑娘。

贺兰姑娘好梦未成身先死

关于题主所说“武则天让外甥女服侍丈夫”的说法,没有史料参考,反而在《新唐书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中能找到关于武则天因怕贺兰姑娘争宠而毒杀外甥女的记载。

武则天从小因母亲总被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欺负而怀恨在心,她当了皇后,本想大度地提拔哥哥,却被二人嫌弃。于是她将二人分别贬往龙州(今四川平武)和振州(今三亚)当刺史。

(怎么感觉唐朝的刺史之位大都是贬黜得来的?好多人被皇帝发配都是贬为**州刺史。)

两个哥哥被贬后心情郁闷,英年早逝;大姐夫贺兰越石英年早逝;三妹下嫁给郭孝慎,双双英年早逝。于是,武则天娘家至亲的人转眼就只剩下大姐跟她的两个孩子了。

贺兰越石死后,大姐经常带着贺兰姑娘进宫找武则天聊天,一来二去,不知怎么就跟唐高宗李治勾搭上了。李治先是封武则天的大姐为韩国夫人,在韩国夫人死后(也有怀疑是武则天害死),他又封贺兰姑娘为魏国夫人,还想把她留在宫中,长久伺候他。

武则天知道李治的意图后,大为生气。想当初自己就是凭借手腕当上皇后,如今自己的外甥女比自己年轻,又比自己貌美,会不会将来也走自己一样的老路呢?

正是有了这一层担忧,心狠手辣的武则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毒杀了贺兰姑娘,又借机嫁祸给武家的两个远房堂哥,武惟良和武怀运。(这两人也曾欺负过武则天母女)

贺兰敏之变身武敏之

公元666年,两个哥哥分别郁闷而死后,谁来继承武士彟的爵位让武则天犯了难。按理说两个哥哥都有子嗣,武则天却因为心里记恨,不想让这好事落到他们的头上。

自己的亲人,大姐、三妹、外甥女都死了,母亲这边只剩下外甥贺兰敏之,他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武则天给贺兰敏之赐姓武,改名武敏之,入了武氏族谱,名正言顺地继承了武家的爵位和家产。

武敏之怎么死的?

武则天本来对武敏之寄予厚望,本打算让他作为武氏之后,把武氏发扬光大。而武敏之也因为这层特殊关系,在仕途上开始平步青云。

武则天为何最后又杀了他呢?其实是武敏之自己作的。

让武则天最后痛下决心的,有三件事。

  1. 有一次李治和武敏之聊起贺兰姑娘死因,武敏之嚎啕大哭,让武则天心生疑虑:“看来这孩子是怀疑到我头上了。”

  2. 武则天的母亲病逝,当武则天还沉浸在悲痛中时,却听说武敏之已经脱掉孝服,奏上乐曲,跟歌女厮混在一起了。武则天大怒。

  3. 第三件事最离谱,直接导致了武敏之的死亡。他竟然在太子李弘结婚前,把准新娘子,也就是未来的太子妃给强暴了。

一顶大得没边儿的绿帽子就戴在太子头上,武则天这下真怒了。这个混球竟然荒唐到这般地步,留他何用?

公元667年6月,武则天让李治下诏将武敏之放逐雷州,同时夺回武姓,恢复贺兰敏之的名字。

贺兰敏之在放逐的路上,还没等到雷州就被太子找人给勒死了。

因此,武则天杀死外甥女是因为女人的嫉妒和害怕失宠;而她外甥的死基本上是自己作的。“自作孽,不可活”

我是醉眼观唐,喜欢我的观点或者喜欢我的故事,都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美人制造好看吗

该剧背景为唐代武则天时期,男一号贺兰钧(金世佳饰)为宫中第一圣手太医,一边帮武则天调制各种神奇药方,一边捉美人鱼打怪兽捞外快,偶尔搞个大唐生化危机,泡泡绝色昆仑奴,唯一的克星是强势执着,以得到他为终身目标的人生规划师女一号苏莲衣(杨蓉饰)。整部剧不算非常正派的剧,它的背景逻辑或许会有些疏漏,故事的剧情发展或许在一些地方不值得推敲,但因为有了男主的无厘头式幽默,让我可以忍受这些逻辑漏洞,忍受不喜欢的男二和女皇的男宠,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受到甜蜜,时而又眼角默默流泪,跟着剧中人物的情感波动,体会甜蜜、绝望、无奈、背叛、心碎、喜悦、激动、期待......各种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是存在很多演得好的地方,包括女皇,包括一些配角。整个故事以男女主人的爱情发展为主线,女主一直心仪男主并勇敢追求,在一起经历了很多的阻碍,帮助了很多人,经历很多风风雨雨之后,男主慢慢习惯有女主陪着她,也慢慢爱上她,最后幸福在一起。整个主线间穿插了10个故事:永宁公主和将军狄姜的地位悬殊的爱情;曾文远和云净初的女强男弱的爱情;相处二十年的王爷想让王妃变年轻的故事;西域脱不花挑战贺兰钧;丑女东方秀和俊男武敏之;杀手阿九和贺兰钧的一段情;太平公主和第二任丈夫武攸嗣的误会到和解;若梅兰儿真假千金;莲衣鬼新娘;袁客师迷魂术。真不容易,平均三集说一个故事了,特别是最后几个故事,有点点烧脑,反而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虽然每个故事传达出来的道理古往今来被传达太多遍了,但是认真地跟着主角去体会,每个时期总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再加上全程编剧的大脑洞,男主的贱贱地演绎,融入现代超多元素,天马行空的想象,打破了以往电视剧规规矩矩的演绎,反而合上了我的口味。

《神探狄仁杰》中梁王武三思那么愚蠢,为何武则天还重用他

武三思,祖籍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元庆是武则天同父异母哥哥。武则天被高宗册封为皇后,武三思靠着裙带关系,年纪轻轻就被提拔做了右卫将军。

高宗去世后,大权全归武后。她先是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没过几年,就正式称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政权的出现,为武三思谋取更高的政治地位提供了条件。他一方面靠自己的外戚身份,一方面又极力施展钻营本领,终于得以跻身宰辅,位极人臣。

武则天当政初期,为巩固武氏家族的统治,采取“崇周抑唐”政策。她一方面对武家子侄加官进爵;另一方面又极力排挤李唐宗室,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中宗和睿宗也不放心,把他们都软禁起来。武三思迎合武则天这一政策,建议她斩尽杀绝李唐宗室诸王和公卿百官中不愿附和武周的人。

武三思还百般逢迎武则天。他领衔修撰《则天皇后实录》,借此机会为武则天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有一次,武三思私下召集在京的胡人酋长,对他们说:“当今皇上圣明,功德无量。我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叫你们都出些钱,买些铜,铸个天枢,把皇上的功德铭刻在上面,然后竖在端门外面。不知你们意下如何?”酋长们听说是为皇上铸天枢,哪个还敢不交钱。武则天知道后,十分高兴,又派大臣从民间收集了不少铜农具,凑成二百万斤。

陈翔演的古装剧和郭晓彤

旋风少女2015饰演方廷皓相爱穿梭千年2015饰演王莽神雕侠侣2014饰演陆展元美人制造2014饰演武敏之淑女之家2014饰演韩文亮步步惊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