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长安十二时辰》中“花萼相辉楼”,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花萼楼是唐玄宗帝王心术的体现,是唐玄宗控制兄弟的方式之一。
刘禹锡《杨柳枝》云“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其它唐诗中更有“花萼楼南大合乐”、“花萼楼前雨露新”、“朝来花萼楼中宴”等句,由此可知,唐朝确实有这么一个楼。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而在这一段记载的前面却是“五王宅”,是唐玄宗当年五个兄弟“分院同居”之地,赐宁王于胜业东南角,赐申王和岐王在安兴坊东南,赐薛王于胜业西北角。
由此可知,这个花萼楼表面上是唱歌跳舞之地,可是这个唱歌跳舞的主角却是唐玄宗和几个兄弟,他们在这个楼里“同榻宴谑”,就是在一个榻上饮酒嗨皮之意,唐玄宗有时也从这个花萼楼出发,出几个兄弟的宅子里窜门,自然赐下许多金银珠宝。
史书上还记载,这几个王爷从花萼楼朝见之后,回到宅子里就奏乐纵饮,击球斗鸡,不亦乐乎。
《旧唐书》作者有一个明显的讽刺来描写这个事情,原文是“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中国的皇帝,最怕的最恨的不是外族,也不是权臣,而是兄弟,因为兄弟是最有继承权的人选。但是从汉文帝开始,对兄弟动刀子就不受正统待见,汉文帝汉景帝因此在史书上也没有多少光彩。而且李世民也是如此,这根本不符合一个千古明君的定义。
但是兄弟还不能不防,于是唐玄宗便盖了这个花萼楼,表面上是兄弟同乐,完美诠释一个“兄良弟悌”,可实际上就是监视,是敲打,否则那几个王爷何必要做出不思上进,不求进取的样子呢?
乾隆的弟弟不也是如此玩么?
后来,这个花萼楼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便得以延伸,强化了娱乐效果,以淡化骨子里的政治成分,于是玄宗经常在这里大摆宴席,宴百官,宴登科的考生,宴突厥投降派,而且花萼楼也染上了文艺气息。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吟诗作画,比如李峤登花萼楼奏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听得唐玄宗都忧伤不止。
花萼楼,全名为萼相辉之楼,乃唐玄宗所题。
张小敬为什么在解除了大仙灯对百姓的安全威胁后,进入花萼楼还保护圣人
就像丁老三说的:他是一个兵,兵的职责是保护他人。而且圣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死了,朝廷各派又将开始争夺皇权,其他国家也在虎视眈眈,这样于百姓而言更加不幸。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是何孚故意放走吗他又为何对张小敬隐瞒何府的事
何孚不是傻子
李必去何府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有凶险,因为很多迹象表明,他的老师何监很有可能是狼卫幕后的主使,他之所以敢孤身一人前去,就是因为他知道何监不会危害到他的生命。
事实证明何府的确有人何狼卫有勾结,而且狼卫直接听从他的命令,这个人不是何监,而是他那个傻乎乎的养子何孚。
何孚是陈州刺史的儿子,旧历十四年,陈州刺史被时任御史中丞林九郎弹劾,全家死在流放途中,只有何孚一人幸免,后被何监收养。
何孚在何监身边的十年,一直在谋划着如何报灭门之仇,他勾结狼卫,利用龙波对长安的仇恨,决定在上元节这一天用特制的伏火雷炸毁花萼相辉楼。
由此可见何孚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为了找林九郎复仇,他不惜让花萼相辉楼上的所有人陪葬,这些人包括圣人、太子、甚至还有可能包括他的养父何监。
还没有到复仇的那一刻,计划却被李必发现了,他自然是不会放过李必的,而且在他的认知里,所有知道他计划的人都得死,他怎么可能会放了李必呢?
好在李必在求道期间学会了龟息之法,和他同时被何孚打晕的王老头又告诉了李必逃生的地方,李必才侥幸躲过一劫。
李必不能确定何监究竟是否知晓并参与了何孚的阴谋
李必回到靖安司后,心情十分低落,他不敢相信何孚竟然是幕后主使,养子行这样不义之事,何监这个养父是否知晓呢?
如果何监也参与了阴谋,那么靖安司查案查到最后,却查到了自己人的身上,回想李必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有点“贼喊捉贼”的意思?
所以,李必不敢也不能告诉张小敬自己在何孚经历的一切,因为他不相信何监会这样狠心,为了不让右相掌权,而让花萼相辉楼上的所有朝廷大员,包括圣人全都死于非命。
李必想让张小敬去揪出幕后的真凶,同时他也在祈祷希望自己一直尊重的恩师千万不要是此事的策划者。
所以,李必选择了对张小敬隐瞒何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