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 理解 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如何正确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7 07:00:47 浏览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正确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中的第一章,也是我们初中教科书里的一篇课文,然而,传统的解释却让人感到莫名奇妙。

传统的解释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孔子的这三句话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而传统解释则把它割裂成毫无关系的三句话,先说学习,突然跳到了朋友,最后又说君子,是不是很突兀?

而且,对于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传统解释,更是大有问题。如果你跟一个中学生说,在学校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回家再做三百道练习题,隔两天又拿出来做一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估计他会抽你。所以说,这种解释是违背常理的;而孔子作为一位接地气的教育家,是不会说出这种不符合人之常情的话。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孔子(对弟子)说:学了而且不时地复习,不就也可以(向新同学)讲说了吗?有一个有钱人从远方来(求学),不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那个人不聪明而(我们)不恼怒,(我们)不也是君子吗?

统解释的问题主要在于误读了三个关键字,把“说”解读为“悦”的通假字,把“朋”解读为“朋友”的意思,把“知”解读为“知道”的意思。我们要从甲骨文的角度来正确解读这三个字,并结合孔子的生平和教育理念来理解《学而》第一章这三句话。

详见本人头条文章:《《论语》第一句话,你真的读懂了吗?一个让你耳目一新的解读》

更多关于孔子和论语的观点,欢迎关注我@大湾区老程,一起交流一下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现存《 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 多为语录 , 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圣人很谦虚的求教。

孔子是《论语》 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胸怀境界。此名言中有一关键字知,知:知晓,知道,明白,懂得。不知者无过无错就不必憎恨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