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你有哪些不可告人的故事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 无数的军人,拥有无数的故事来晒晒我们从军时的照片一起回忆
- 《窦娥冤》的故事内容是什么样的
- 京剧界历史上,严庆谷有哪些故事
- 丑小鸭的故事最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你知道他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吗
- 窦娥冤故事梗概
-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你有哪些不可告人的故事
十五六岁时,发小大半夜被她爸妈打出门,她来投奔我,我拒绝了她,为此,我一直难受,更难受的是她后来居然不知所踪了,就连想道歉也找不着人。
当时是暑假,我上高一,我们住在我爸的单位宿舍,我的卧室外边有个窗户,大半夜,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见有人敲窗户,声音很轻,仿佛雨打芭蕉,我们家在一楼,窗户外边有一株绿浓的芭蕉,我没有在意,翻了一下身,继续睡,然而,敲窗声音又再次响起来了,我一激灵,瞌睡虫瞬间跑得无影无踪,我很害怕,想去叫醒我爸妈,后来一想,先问问是谁先,外面回答,某某,我是于莹莹,你开开门,于莹莹?大半夜不睡觉她干嘛呢。
我连打了几个哈欠,悄咪咪的打开房门,然后看她站在外边,犹犹豫豫的模样,我一把把她拉进门,然后我们俩蹑手蹑脚的走向我的卧室,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又去给她倒了一杯水,她期期艾艾的说,你这有吃的吗,我饿了,我正准备去厨房给她煮面条,她拉住我,说不管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我就拿出一盒甜薄脆,她狼吞虎咽的吃着。差不多吃了一半后,她猛地灌了一口水,又打了一个饱嗝。
等她平静下来,我才问她,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东游西逛,你不害怕呀,她一言不发,垂下头,好一会儿,她才捞起衬衫袖子,我一看,她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有捞起衬衫,身上也是,可以说是伤痕累累。我看得无端发揪,我知道她是后妈,据说,后妈之前对她不错啊,是邻里口口相传的好后妈,怎么回事儿?她冷笑一声,屁的好后妈,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是不错,后来生了弟弟后,越发趾高气扬,这个家是她说了算,就因为于莹莹长身体的时候嘴馋,偷吃了几块红烧肉,被她后妈知道了,一顿数落,说是留给她爸的,莹莹不服气,就顶嘴,她后妈就煽风点火的,她爸火冒三丈把她暴揍一顿,她哭了半夜,越想越气,所以就来找我了。听她说完,我一阵唏嘘。沉默了好一会儿,我说你亲妈呢?你可以去找她呀。
她亲妈嫁到山东去了,据说家庭条件不好,后来也生了一个娃儿。她说没钱,出不了门。然后,说着说着就困意袭来,她说我想借你床铺睡一觉,然后,倒头就睡,我也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太阳升起老高了,我妈敲门叫吃早餐,我们才醒过来。她附在我耳边说,你怎么跟你爸妈说,我说别担心,我爸妈不会嫌弃你的。你爱住多久住多久。她感激不尽。
住到第三天的时候,她爸找上门来,父女俩大吵一架,她爸让她滚回去,她说不回去,她爸威胁她,不回去以后断绝父女关系,她也斩钉截铁的说,断绝就断绝,我拉她,让她不要这么极端,毕竟以后读书要靠她爸出钱,由于她莫名其妙离家出走了,好后妈的人设崩塌,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后妈受不了了,也上门来,好言好语的劝她回去,说有什么事儿可以好说好商量,一个女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不像话,也不安全,甭管她后妈说这话基于什么目的,作为旁观者,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她把她后妈骂走后,我也旁敲侧击的劝她,她却不高兴了,认为我是嫌弃她,有赶她走的意思,天地良心,我可是一丝一毫这个意思也没有,设想一下,一个未成年人,打工找不着地方,出门没钱,不回家能去哪儿呢,不如和他们搞好关系,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摆脱原生家庭,没有能力的抗争在现实面前真的是一钱不值,除了打嘴皮子仗,逞口舌之快,其他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很明显她钻进了死胡同,她认为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也在半夜三更不辞而别了。再后来她爸妈也来找过她一次,我说她早离开了,难道她没有回家吗?她爸妈看着我震惊的模样,估计我没有说假话,所以骂骂咧咧的走了,再后来,我就不知道她的下落了。2020年夏天,在老乡群里有人提了她一嗓子,说曾经在17年的时候,他在青岛某个工地上看到过她,他正准备追上去打招呼,于莹莹却七弯八拐的钻进了一个小巷道不见了踪影。就这样,他们就此擦肩而过。我是知道的,她亲妈就远嫁青岛崂山区。
那一刻,我彻底松了一口气,她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好。而盘踞在我心上十几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不过,估计想要当面道歉是没有这个机会了。这也是比较遗憾的事情吧。后来我不止一次的后悔,当时就不应该劝她,我以为为她好,实际上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因为我无法感同身受她的苦,还是太年轻了,搁现在,我肯定会换一种处理方式。而她,终其一生估计都是会恨我怨我的吧。
曾经的年少轻狂,少不更事,终于铸成大错,不知道她可曾后悔,反正我是真真正正的后悔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1、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
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
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
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
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2、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
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
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曹冲趴在曹操耳边,叽叽喳喳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
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
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3、以愚困智
北宋时,有个叫徐铉的人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纳贡。按照惯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众人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他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
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宋太祖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旨要求呈上一份不识字的殿侍名单。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单,用笔随便一点,说:“此人可以。”
众大臣颇感惊讶,皇上怎么会派一个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满腹经纶的徐铉呢?被点名的殿侍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了江南。
当这位殿侍陪伴徐铉上路后,从渡江开始,徐铉便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令同船的人叹服不已,惟独陪同他的这位殿侍默不作声,除了点头应是,其他的时候一言不发。
徐铉好生奇怪,不知这人学问深浅,便饶有兴致地与他攀谈,卖弄自己的学问,满以为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自惭形秽。
谁知殿侍仍旧点头称是,既不发表意见,也不回答问题。这样一连几天,徐铉深感没趣,傲气渐失,只好乖乖地随殿侍来到京城。
4、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
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
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5、亡羊补牢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
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无数的军人,拥有无数的故事来晒晒我们从军时的照片一起回忆
回答:是的,照片最精彩的故事是我们在宣传队时;
还有作为军人,派到上海体育学院里,跟世界冠军学习的照片。
再就是由解放军改制到武装警察部队换装时的照片。
一,照片里的芳华年代
我入伍到上海警备区警备师不久,就被抽调到部队战士文艺宣传队去。
那时为了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我们宣传队排练了革命京剧样板戏和文艺小节目等。经常下部队演出,
看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年代》电影,真的感到电影里故事,也就是我们的故事。
下面照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华年代,只是必须得珍惜自己的青春,今日芳华不在,但我们还有芳华照片的故事。
下面照片就是那个时候我在上海警备区宣传队排练节目时,留下的芳华年代照片,前排右弓箭步者是我。
跟世界冠军学习时的照片
下面照片 队伍前面二位,左边名字叫徐立才,是世界技巧冠军,右边叫于在青,个人技巧世界冠军。
个人技巧也称为跟头,那时部队演出需要跟头武功,于是上海警备师派送我们几位队员去学习。
这也是军旅生活中最精彩的一笔,我们几位军人学员,在世界冠军的指导下进步很快。
这张照片是一个星期天,我们给二位老师穿上军装,拍下也让老师体验一下穿军装感觉的照片。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老师和战友们,在上海体院学院和世界冠军们那段难忘岁月。
下面照片1982年后驻沪上海警备师改制为武警上海总队,我们服装更新后拍摄的照片。
第一次穿上新的大盖帽警服感到特别的高兴,新的衣服新的变化,由军服换成了警服。
新警服大盖帽,总要留下生命中的纪念照片,1984.5.27号,我在延安东路外滩桥上留下这照片。
总之,一生中有参军的历史,在部队的大学校里锻成长是不错的选择。
趁此机会,回答悟空问答,这照片也是回忆过去生活的浪花。有谁也是军人出身的,也晒晒你的照片好吗?
谢谢你的阅读!
《窦娥冤》的故事内容是什么样的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时至今日还记得《窦娥冤》中的这句话。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作品,是我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影响甚广,就算到了今天,提起冤屈,还会来一句“比窦娥还冤”。
那么《窦娥冤》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穷秀才窦天章和七岁的女儿瑞云相依为命,从京都流落到楚州,窦天章进京赶考没有盘缠,问蔡婆借了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利滚利,一年后要还四十两,但是窦天章没有钱,恰好蔡婆看上了瑞云,两下一合计,窦天章就把瑞云送给了蔡婆做儿媳妇。
然后蔡婆又给了窦天章十两银子进京赶考。
转眼间,窦娥(瑞云改名)十七岁,嫁给了蔡婆的儿子,两年后,瑞云成了寡妇,和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曾借给“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赛卢医十两银子,到了该还的时候,赛卢医拿不出二十两银子,就想着用绳子勒死蔡婆,被过路的张驴儿父子看见,把蔡婆救了下来。父子俩耍流氓,张父想成为蔡婆的丈夫,张驴儿想霸占窦娥。父子俩在蔡婆家住了下来,但是窦娥一直不肯从了张驴儿,而蔡婆又生了病,张驴儿心生歹意,去赛卢医那儿买了毒药,想毒死蔡婆霸占窦娥。
窦娥给蔡婆做了一碗羊肚儿汤,张驴儿将毒药倒进了汤中,也合该蔡婆命不该绝,蔡婆呕吐不想喝,就把汤给了张父,张父喝后死了。蔡婆为息事宁人,给了张驴儿一点银子好埋葬张父,结果张驴儿诬陷窦娥毒死了张父,他又和太守桃杌勾结,告了状。窦娥不承认,太守就严刑逼供,试图对蔡婆大刑伺候,窦娥心疼蔡婆,就违心的承认是自己毒死了张父。
于是窦娥被判处死刑,刑场上,窦娥许下三个誓言来证明她的冤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果然,她死后,三个誓言一一实现。
后来离开楚州十六年的任参知政事的窦天章回到楚州查案,窦娥托梦给窦天章,窦天章查明真相,为窦娥洗清冤屈。
实际上《窦娥冤》的故事是在汉朝“东海孝妇”的基础上加工创作出来的。“东海孝妇”的故事出自刘向《列女传》和《汉书·于定国传》:
东海有一个孝妇,刚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只留下孝妇和婆婆两个人相依为命,孝妇很孝顺,婆婆想让孝妇改嫁,孝妇始终不肯。婆婆经常对邻居说:“她对我非常好,但是她年纪轻轻没有孩子就守寡,我已经老了,不忍心她一直陪着我。”
后来这个婆婆趁孝妇不在家,上吊自杀了。结果婆婆的女儿将孝妇告到了衙门。
狱吏严刑拷打,孝妇屈打成招,但是于公始终不认为孝妇会杀了自己的婆婆,无奈太守急于结案,不理会于公,于是于公辞职回了家。而孝妇被处死。
当地三年大旱,后来新太守到来,于公说明情况,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刻石表彰她的孝行。做完这一切,天上就下起来雨。
京剧界历史上,严庆谷有哪些故事
严庆谷老师,京剧名丑、丑角名家、郑派悟空戏的第三代传人、当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唯一一位郑派传人、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之前收徒青年京剧演员郝杰、当代优秀武丑、有名京剧演员、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严庆谷老师,他呢是首届京剧研究生班的高材生,他自言不敢当,同时呢又是张春华先生的高足。对于我们这个武丑,他言武丑这个行当应该说深受观众喜爱的,像武丑呢,这个传统剧目可以说不外乎六盗一偷,所谓的六盗一偷就是这个《三盗九龙杯》、《盗银壶》、《盗甲》、《盗钩》、《盗戟》、《盗王坟》再加上《时迁偷鸡》,出现的这些人物大多数都是这个江湖侠客、武士差官、井市庶民以及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他们这些人物的这个性格非常豪爽,各个都是说起话来快人快语,这种节奏是非常鲜明的,而且经常给人家以这种出人意料之外的不凡之举,所以他这种舞台上的这种节奏要比其他行当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可以说他处处以这种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般灵动多变的表演把一种特殊的美感转递给观众。
当时作为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那么当初在选择这个行当的时候,他为什么不选去演小生,为什么来选择这个武丑呢,说实在,现在可能明白了,那我当然应该唱小生,我得唱老生,这个主要的行当,这个丑、你看是生旦净丑排在最后,那个还是偏行,但是作为当时选择行当的时候,自己也不是太懂那个、十一、十二岁学戏那个时候,说“步入歧途“也不能这么说,他觉得他老师还是很伯乐的,其实他刚进学校时候学老生,但是那个时候,大家上公开课,都在那儿上,他在学的那个《审头刺汤》,在那儿打引子呢,其实他的奶师阎世喜老师他那个时候,他就在各个课堂里转悠,他就在物色他将来的徒弟,那过了一年以后就开始正式分行当了,那时候严庆谷他就挑到阎老师那个组里面去,其实当时他们并没有觉得什么,自己学丑,自己觉得(没)什么不好,相反他觉得学丑觉得挺快乐的,他觉得这几年当中跟老师学,而且长大以后就觉得那都学了,花了那么多工夫投入下去了,自己就更没想着要什么转业改行。就是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后悔当初做的那选择,没有,而且他在这行做得非常出色。有一句话叫无丑不成戏,而且他觉得丑在戏中其实挺重要的,没有丑,这戏可能就色彩就不丰富不好看了。
这个开口跳和武丑它到底有什么一个区别呢,就广义而言,这个开口跳,应该属于武丑当中的一个门类,那么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区别方法就是开口跳的这些角色,都带那个二挑髯,专业的话叫二挑髯。其实俗称就是倒八字,它那个两撇儿朝上的胡子,不具备那个形象的就只能称之为武丑;那么另外一个区别的方法就是开口跳的这个念白就特别的规格化,就是它节奏非常鲜明,语速非常流利、而且字字千钧,可以说是珠走玉盘,相对而言,武丑的这个念白就比较生活化,节奏也不是太那个紧,就比较自由、没有太多的约束。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这个《九龙杯》中排个杨香武有这么一段连珠白,“哎呀,计全,你小子这话不是这么个说法,你夸你三叔金镖到处扬名,前者,又在北京南台大红门镖伤猛虎,圣上有罪不加,反赐八宝绣龙黄马褂,这是你们爷们露脸了,可在坐众家英雄,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何须你在酒席宴前这么夸了又夸、讲了又讲,我说你你你,这是要干什么呀,我的孩儿啊”,语速、节奏非常重要,这个一气呵成,而这个到了武丑这儿呢,他就非常的轻松、念起来,语气那个非常生活化。比方说这个《时迁偷鸡》当中这时迁有这么一段话,“你这个话我听明白了,刚才进店的时候,你在头里走、我在后头跟着,楼高风大,帽子刮掉了你不知道,我要是捡起来赏给你对不对,哈哈哈哈哈哈~,你拿耳朵来,没劲。“他就是这样一种风格,所以应该说他们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
武丑、武丑,反正顾名思义,一听上去,肯定是对这个功,武功的这个要求是很高,特别高,武打起来,这个要求火爆、迅猛、干净利落脆,比方说这个翁偶虹先生,他在形容叶盛章的时候说,他说,他的那个单刀削头,就是有一个术语在武打的时候,单刀削头。他说不是移刀的柄、扁刀掠过,而是立刀直劈,甭说观众看的时候是惊险,就是跟他合作的演员,也常常捏着一把冷汗。说你这个撞着亡、碰着死的,这种怨怼之言,引为警惕。所以他也经常听先生说,他说叶先生那会儿经常就台上打着打着,啪一下子,那个谁头开了,非常有真实感。当然叶先生他因为比较早、他那个年代,所以没有任何的影像资料留下来可以给咱(他)们参考。但是从张春华老师身上不难看出这个师承有自的叶氏风范,不知道,大家可能看过张老师那个《九龙杯》的人,应该都有这印象,里边有一套单刀枪那个武打,那真是,自己觉得像急风骤雨般的这种激越打起来,就觉得这个刀光好像布满全台一样,整个把这个台,他(严庆谷)觉得全压住了,最后他一绕两绕那个,一个飞脚、一绕两绕这一个削头,那真的又准又狠。
他是张春华先生的弟子,那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下就是拜张先生为师呢,其实他对张老师是仰慕已久,但是因为他在上海嘛,没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张先生,那么就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剧院就排了《扈三娘与王英》一个新编的戏去北京演出,那一次请张老师来看。张老师看了以后很高兴,到后台来看他,他说你这小孩他说,因为他那会儿还很小,你是很有前途的,你各方面条件非常好,他说有机会我给你说戏。就从那次见面以后,可能就他们爷俩就结下不解之缘了吧,以后他再来北京演出,他也经常去拜访老师。那后来,在这研究生班读书,老师就是他的专业导师了,那就是频频学戏、频频见面,那后来1998年在上海的时候,就是把老师请到上海,正式拜师那个时候。
刚才前面说到这个武丑就是对这个武功的要求很高,但其实感觉,就是因为有的时候看京剧,觉得应该是在念白方面要求应该也是非常高的,是,这个戏曲戏曲,你得有戏呀、你得演,曲你还得有唱,所以这个,念白是武丑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段,他可以说以这个要爽脆、响亮的白口,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要性格化的音色,他根据不同的人物,你的音色得有改变,不能老是一种声音;三你这个节奏非常鲜明,你该急的时候,你就要急,你该缓的时候就要缓下来,那样念的语气才有变化,另外你这个念出来语气要幽默,因为是丑嘛,你如果你不幽默不诙谐,那人家看了就打动不了观众,就等于脱离这个人物,所以武丑就是用这个念白来作为这个刻画人物性格、传递人物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比方说像这个《连环套》,有一出戏叫《连环套》里边这个,一个角色叫朱光祖,他在对这个窦尔墩使用激将法时就有一段很长的连珠白,他觉得很具代表性,他头里是这么念的,“窦尔墩、窦寨主,久闻你是大义的英雄,实不相瞒,昨日我黄贤弟蒙你接他上山、送他出寨,他又夜入连环套,见你在那里饮酒,直喝得是酩酊大醉,“他你看,上来窦尔墩,他用这个先强后弱的这样一种力度的变化,来表现这个朱光祖对窦尔墩他不满,对你不满,然后这个,直喝得酩酊大醉,他这个节奏要撤下来,撤下来之后,“那时,他本当一刀结果你的性命”,这个语速才上得去,先得缓,然后再送上去,这他们术语叫蓄势。然后这个节奏啪一变化,但是这个节奏变化不是为变而变,就是他是完全是有这个内容依据,因为这个时候、这个朱光祖他要跟这个窦尔墩强调,那个时候你已醉得不省人事了,要杀你是易如反掌,这个节奏的缓下来,他能起到强调词中之内涵的这意思,接下来,念你也是前辈的老英雄,不肯暗害于你,他这才将他的钢刀与你插在桌案之上,换来你的护手双钩,以报你接他上山、送他出寨之情。你呢,就该知恩感德才是正理呀,怎么着,反要与我们哥们儿较量,姓窦的,你来瞧,今儿我哥们儿是都来了,算得起言而有信吧。少时间真要动起手来,谁胜谁负还很难说,你既是大义的英雄,就该献出御马,随我们到官认罪,这吉凶祸福尚在两可,怎么着,趁手的家伙刚到手,这就要疵毛”。这一个段落必须念得不紧不慢,这个有疏有密,因为这个时候,他是朱光祖跟窦尔墩摆事实讲道理,他要分出这个层次、突出这个重点,以期说动对方,所以,这个地方他那个变化、节奏的变化,他是随着这个朱光祖,有张有弛,劝逼兼施的这种言词,成波浪状,波浪状起伏变化,那么你可以看出,这个朱光祖他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而且是有备而来。
丑小鸭的故事最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要我们大家敢于磨练自己,勤奋学习,长大以后定都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843年。《丑小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经出版就被广泛传播。
故事中的主人公丑小鸭出生在一个鸭的家庭,兄弟姐妹都长者一身金灿灿的羽毛,而它却与众不同,长者一身黑乎乎的羽毛,因此大家都不愿意理睬它,它十分自卑。
冬天寒冷又漫长,丑小鸭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朋友。当冬天过去,春天终于来临的时候,丑小鸭忍不住想大哭一场。于是它拍拍翅膀,努力让自己逃离这个让人讨厌的地方,突然,它发现翅膀比以前有力得多,他试了两下,竟然可以飞起来了!它飞出沼泽,飞过森林,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
这时,他又看见了那群美丽的天鹅,正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他自惭形秽,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待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却是一只天鹅!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了,它变成了华丽的“白天鹅”。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1843年11月11日,丑小鸭的故事是安徒生通话的第26期,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安徒生在1869年7月21日写给丹麦文学评论家乔治·布朗斯的一封信中写道:“丑小鸭在我的生活中有一种写照。” 《丑小鸭》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他通过这个童话表现的是自己的人生历程。在安徒生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除了他本人的天赋才能之外,还有“恒久的梦想”和“始终不屈地奋斗”。
这篇童话收集在《安徒生童话》里。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好的时候创作的。那时安徒生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正在上映,和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的作品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安徒生在日记上说:“写丑小鸭的故事可以使我的心情稍微好转一点”。
作品揭示西方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而且,这种对“丑小鸭”的种种歧视和欺凌是不公的,因为他原本是一只天鹅。它反映了某些所谓贵族的虚荣和冷漠,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主题,丑小鸭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欺凌是缺乏公平性的。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你知道他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吗
孔明的故事很多。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说了,孔明,还有个传说,会缩地术,在割麦装神时,曹兵为什么追不上他,每当曹兵快追上时,孔明会念动咒语,一迈步,就会几里地以外,所以,曹兵永远追不上他。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
写的是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让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要我们大家敢于磨练自己,勤奋学习,长大以后定都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拓展资料: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843年。《丑小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经出版就被广泛传播。
故事中的主人公丑小鸭出生在一个鸭的家庭,兄弟姐妹都长者一身金灿灿的羽毛,而它却与众不同,长者一身黑乎乎的羽毛,因此大家都不愿意理睬它,它十分自卑。
冬天寒冷又漫长,丑小鸭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朋友。当冬天过去,春天终于来临的时候,丑小鸭忍不住想大哭一场。于是它拍拍翅膀,努力让自己逃离这个让人讨厌的地方,突然,它发现翅膀比以前有力得多,他试了两下,竟然可以飞起来了!它飞出沼泽,飞过森林,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
这时,他又看见了那群美丽的天鹅,正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他自惭形秽,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待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却是一只天鹅!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了,它变成了华丽的“白天鹅”。
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圣诞节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有趣故事
世界上有两个最盛大的节日:一是中国春节,以14亿中国人为主,加上全世界华人和华裔,总计约16亿人共享这个传统佳节;二是主要盛行于西方的圣诞节,约有20亿人同庆。
从本质上说,圣诞节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是人们团聚、休闲娱乐、交流情感的文化载体和公共节庆,并非单纯的宗教节日。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源自大约公元336年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只是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庆祝耶稣的降生。但耶稣并非在圣诞节这天降生,因为《圣经》中并没有耶稣诞生日的记载,也没提到这种节日。
大部分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每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大约晚两周。
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盛行后,结合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到十九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美洲,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开始过圣诞节,并衍生出相应的圣诞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圣诞文化在中国也传播开来,但被予了中国文化元素,主要形式为圣诞派对和圣诞购物等。引领中国科技与文化开放之先的清华大学校歌有两句歌词唱得好:“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因此我以为,中国出现圣诞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相互包容的社会进步;而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皆立法认可中国农历春节,亦是如此。
我女儿近20年前定居英国伦敦,我和夫人多次于圣诞节期间与她们团聚。2009年12月23日,女儿带领我和她母亲,来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游人如织的著名伦敦海德公园,饱览一道独特景观——德国人把他们的圣诞节小木屋市场,复制到海德公园,别有意趣,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已是上午11点了,能容纳约10万人的海德公园依然严寒逼人,不少积雪白皑皑覆盖着绿草,但公园里一字两边排开的市场、张灯结彩的圣诞树、各种娱乐设施,又令人振作,没有谁在意寒冬的侵袭,写在摩肩接踵游客们脸上的,只有快乐、惬意与喜悦。
当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种感觉:眼下的情景,还真有点中国常见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味道呢。这种景像,是西方影响了中国,还是中国影响了西方,我也分不清了。这兴许就是当今中西方文化与经济现象的互相融合吧。
当金融危机给西方世界消费热情劈头盖脸地浇上一盆冷水时,自2008年11月22日到2009年1月4日,海德公园圣诞市场首次亮相,每届半个月,光顾的游客总计近200万人次。这给英国人与世界游客增添了抵御冬天与经济两种严寒的新慰藉。他们亮出的口号是:忘掉经济不景气,让你花小钱买个大乐子!
我和夫人及女儿,穿行于海德公园圣诞节小木屋市场间。这些小木屋,全是用很精致,可以方便组装与拆卸的木架与木板搭建的。大的有几十平方米,小的仅五六平方米。我粗略数了数,形态各异的圣诞木屋,约有三四百间,清爽、整洁、有序,商业气息中不乏人文氛围。尤其是最高10多米的圣诞老人,还有闪烁着彩灯的无数圣诞树,以及流动的圣诞礼品车,让你产生一种置身于童话中的享受……
天下佳酿万千,葡萄酒品牌五彩缤纷,但是很少有中国人喝过热干红酒,这是海德公园圣诞节市场最出名最吸引人的饮品,是一种含有丁香、肉桂等香料的加热的干红酒,有点类似于中国浙江韶兴花雕烫酒,只不过加热制作更讲究罢了。
在一间小木屋里,络绎不绝的游客,不时购买一杯杯热气腾腾风味多样的加热干红酒。有的单纯用葡萄酒为主制作,有的加入了苹果、香橙等水果,有的加入专门的袋装香料和糖,更有回味的则加上白兰地。据说,这种加热干红酒,是公元前罗马人发明的,后为德国人传承下来。
女儿花4英镑给我们买了一大杯干红酒,捧在手心里,顿感冻红的双手热乎乎的。我迫不及待地喝了几口,酒劲儿不大,但周身血液当即像加了温一样,寒气立即被驱走了许多,连脚心也充盈着暖意。
女儿说,调制这种热酒,干红酒的质量非常重要。上等的会挑选果香味重的德国红葡萄酒,因为这样的基酒,加热起来,会有非常清香的水果味道,让人愉悦舒适,是英国人欢度圣诞节饮品中的最爱之一。
我们站在小木屋前,看着店主加工干红热酒。关键是温度的掌握,切不可将酒烧开,加热到50摄氏度左右,热气腾腾即可,此时空气中弥散开来的香料味道混合着些许酒精的气息,沁人心脾,诱惑着游人放飞心情。
我边走边喝热酒,夫人品尝后也赞不绝口:“中国人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喝呢。要是谁把这种加热红酒引进国内,也会大受欢迎的。”我应承道:“咱不做生意,但是天寒地冻时,自己在家里搞点这种热酒喝喝,会温暖如春的。如果来了好朋友,加热干红酒,大家一起品尝品尝,那就更添情谊了。”还别说,我们老俩口,真的在寒冬时节武汉自己家里,学着做了干红热酒暖身,心中可舒适呢。
美食永远是世界不同风格市场的共同主角。那天,我们喝完了热烫烫的红酒,好像把胃部的门儿打开了一样,远处飘溢的肉香,又引诱我们直奔而去。女儿说,今天中饭你们就吃面包夹德国烤香肠吧,海德公园圣诞节市场有特色的美食,它可能要数第一。
经营德国烤香肠的小木屋,其实应叫大木屋,约有20多平方米。屋中央有个面积三四平方米的大烤炉,上面排列着约100来根炉条,下面是木碳火。三位德国厨师,双手不停地在黑亮油光的炉条上,翻转着烤成金黄色、每根长约30公分、直径像胡萝卜粗,但味道别具特色的香肠。它们溢出的油不时滴到碳火里,发出“滋滋”的响声,香气扑面而来。每根烤香肠的分量很足,我们将一根一分为二,夹在两份面包里。一口咬下去,比我们平时吃的烤火腿肠,那滋味确实要美很多、爽很多。看到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店主显得有点自豪:“这可是咱们德国最有名的美食呢。希望它能给你们的圣诞节带来快乐和回味。”
我们连声赞扬道:“味道真好。也祝你们圣诞节生意兴隆!”
海德公园圣诞节市场,还有摊得像纸一样薄的面饼。上边抹上鲜奶油,再裹上洋葱,卷起来吃,与中国天津的煎饼果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品尝这种薄饼的人也络绎不绝。
出售各种装饰品、工艺品、油画、 蜡烛的小木屋,同样鳞次栉比。有全家老少一块儿欣赏、购买的,也有情侣相依相偎选购的。生活的意趣就这样体现于一个个细节之中。
玩的自然也少不了。旋转椅、溜冰场、滑梯……天真烂漫的英国孩子们,乐呵呵地玩耍着、嬉闹着。最显眼的要数高50米的摩天轮,虽然比不上泰晤士河畔伦敦眼雄伟,却是俯瞰整个海德公园的最佳制高点。
逛了两个多小时的海德公园圣诞节市场,离开时,我和老伴还觉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