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盔甲

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盔甲?荡寇志,荆州纸,盔甲,锡箔几个词语的拼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16 20:19:31 浏览1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清朝的士兵为什么不穿盔甲

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观念,而这个观念往往是由影视作品造成的。事实上,清朝初期是有甲的,而且还是重甲,只是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盔甲被渐渐淘汰了而已。

在后金时期和清朝前期(努尔哈赤-雍正时期),清军的披甲率是很高的,军队披甲率在85%以上。后金军队和清八旗军队战斗力强的原因,除了女真、蒙古战士能打以外,还有就是盔甲的防御力很强。在清军入关之前,八旗军盔甲是参照明代的棉布铁甲仿制,这甲也叫棉铁复合甲,分为暗甲和明甲两种,暗甲即是在棉甲内用铆钉在衬里内缀铁片,或者衬上铁锁子甲;明甲就是将锁子甲包覆在棉甲外面或者是将钣金铁片以札甲形式连缀其上。一套棉铁复合甲下来,重量至少在35-40斤左右,像一般的火门枪是基本上打不穿这种盔甲的,而且一般的刀砍枪刺也很难突破这种盔甲,所以在清军和明军的战斗中,无论是远战还是近战,清军都是占尽优势。

清军入关后,投降的明军被清政府安排编入军队,用绿色军旗作为标识,称为绿营军。绿营军在大清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没有特制军服,穿的依旧是明代的甲胄,所以为了区分敌友,绿营军统一佩戴头巾或者暖帽,露出辫子。之后绿营军在康熙年间统一了甲胄的形制,统一装备简易的棉甲。里面不衬铁,也是怕绿营军造反,故而有意削弱。但此时的面甲无论是八旗的还是绿营的,都与明代甲胄没有太大区别。

在《大阅图卷》中,清八旗军披甲率高达95%,甲胄规格统一,分为身甲、披膊、甲袖、前裆、左裆、甲裙、护心镜七大部分。而且为了方便活动,清军还改良了锁子甲,使得甲胄更加轻便,这种甲也被成为铁网甲,与明代锁子甲的外穿不同,清代的铁网甲多为内衬,足以证明铁网甲的柔软程度,不过防御力也随之下降。

清中期之后,火枪火炮盛行,在几次大规模的作战中,火器都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尤其是清准和通伯之战后,来自内亚强大的土耳其火绳枪被清军装备入军,之前的棉铁甲不但沉重而且已经失去了实用性,所以基本上除了个别特别勇猛的部队,铁甲在雍正末期便被淘汰出军。而纯棉甲却又华而不实,只是阅兵时礼仪服饰罢了。在乾隆年间的军事绘画里就可以发现,清军的披甲率下降到了之前的五分之一左右。

题主所说的清军服饰,基本是绿营军的军服。乾隆年间,绿营军军服被统一成靛蓝色,马褂样式。在地方上的绿营驻军,会与中央的绿营军相区别,外套黑色马褂。至于清军头上的花顶,这个是只有军官才能佩戴的,普通士兵只能佩戴暖帽或者头巾。服饰前往往会贴一个字,如果是兵字,那就说明是绿营兵,而贴着勇字的则是乡勇团练。

团练军兴盛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此前的作用是维护大清治安,类似于警察的职责。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因为绿营军和八旗都已经颓败,仅靠索伦和达翰尔两部是不够的,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只能放权地方,允许受难地区招募训练团练军,因此乡勇团练一举成为晚晴的主要战斗力,典型代表就是“湘军”、“淮军”。

荡寇志,荆州纸,盔甲,锡箔几个词语的拼音

荡寇志,荆州纸,盔甲,锡箔的拼音dàng kòu zhì , jīng zhōu zhǐ , kuī jiǎ , xī bó

中国古代盔甲存世极少,那么真正的“明代”盔甲什么样呢

受蒙元影响,明代盔甲以布面甲居多,实际上,不管是布面甲还是各种传统铁甲,都是现代人的称呼,古人对布面甲的称呼是“暗甲”,与甲片外露的“明甲”相对应,就是所谓的“暗甲明盔”。

布面甲为何流行?

唐宋时期汉风满满的的传统中式铁甲为何会被布面甲取代?其实,铁甲并没有消失,只是形制发生了变化。

自蒙元开始,布面甲开始出现,元朝被推翻后,其盔甲形制流传了下来。要说明的是,布面甲实际上是铁甲的一种,只是把甲片内置,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其实还是铁甲。在内部钉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链接作用。

布面甲其实并非为了防御火器,对火器的防护也并不比传统札甲要好上多少,简单想想,只是把甲片的位置调换一下,外面包上薄薄一层棉布,就能防弹了?那这火器的威力岂不是也太弱了?

明朝的布面甲

那为何要将甲片内置?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明朝时气候遭遇小冰河时期,气温降低,边军又主要是在西北和辽东作战,温度更低,将甲片内置可以更有效地保暖和防止生锈。

二、有一定的迷惑作用,防止敌人看出甲片的排列方式,从而找到缝隙进行打击。

三、就是出于经济原因。传统甲胄制作工艺繁琐,用皮条编缀,要在甲片上凿出许多小孔用于穿条,大小甲片层层叠加,用料多出不少,人工也是费时费力,整套甲胄耗费惊人。而布面甲与之相比,防护力当然是大有不如,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甲片硕大节省了铁料,又不要凿孔穿条,节省了人工,在适当牺牲防护力后,用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换取最高的性价比,这才是布面甲流行的最大原因。

装备布面甲的大明边军

什么人穿布面甲?

既然无法有效防护火器伤害,对刀枪箭支的防护又不如传统盔甲,布面甲的列装最适合的自然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低成本的布面甲毕竟能提供一定量级的防护,与皮甲或无甲完全是两个概念。至于高级军官,必须提供最高防护级别,穿着的还是明甲。

在体现明朝画面的一些画作中,比如《平番得胜图》等,普通士兵大多数穿着的是布面甲,其中的明军将领有穿山文甲,有穿罩甲、锁子甲,精锐士兵也有穿着明甲,而在更为精锐的边军中,明甲的披甲率也不低,因为边军战事更为频繁,面对威胁更大伤亡也就更高,需要更高级别防御,比如在万历三大征中,据记载赴朝鲜对日作战的诸路边军的制式盔甲就是明甲。

穿山文甲的将领

在重要战事和财政充裕的情况下,明甲还是首选,比如以表现崇祯年间明军与李自成农民军战斗的《剿贼图记》和表现明军剿灭倭寇的《倭寇图卷》为例,其中出场的披甲军官和明军精锐几乎全部是明甲。

《剿贼图记》

《倭寇图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朝之所以开始流行布面甲,最主要原因还是一个“穷”字,布面甲在明朝国库的空虚和军队作战必须的装备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提供了一个还算可以的解决方案。

明军的布面甲

最后再强调一点,布面铁甲与清朝的棉甲是不同的甲胄,盔甲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和改良,到了明末,火器发展越来越成熟,铁甲已无法有效防御其上海,与之对应的是出现了另外一种盔甲:棉甲,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清宫戏中的制式盔甲,这是专门为了防御火器伤害发展出来的新式衣甲。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盔甲

谢谢邀请啊!

古代著名的盔甲真的不少……

列举中外几种比较典型的吧

先说一个见证了沙皇俄国四处扩张历程的“妨主”锁子甲。

莫斯科军械库里收藏着一件编号为4470的短袖链甲衫(特指短下摆、无罩帽的锁子甲)。这件链甲衫肩宽处达114厘米,下摆宽82厘米,长60厘米,铁制,铁环大约有16000个,重量为11672克。

它的第一个主人是俄罗斯公爵彼得诺维奇·舒伊斯基。身为大贵族和总督的彼得·伊万诺维奇·舒伊斯基曾参与了伊凡雷帝对喀山的征服和对利沃尼亚骑士团的战争。1558年,他指挥包围并攻占了杰尔普特(今爱沙尼亚城市塔尔图)。在1564年1月26日的乌拉河之役(Battle of Ula)中,他遭遇立陶宛人突袭,结果他还没来记得穿盔甲就被干掉了。

之后,这个锁子甲成为伊凡雷帝的收藏品。

1583年,伊凡雷帝将这件链甲衫赐予了一位著名哥萨克——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叶尔马克。结果获赠这件链甲衫后,叶尔马克于1584年8月5日,遭遇西伯利亚人的突袭。在混战中,他被西伯利亚人打到了水里,结果因为穿着这件锁子甲而被淹死了。

1646年,它被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城市里发现,并带回莫斯科。可能由于该链甲衫的前后两任主人都死于非命,再也没人尝试着相当其第三任主人了。这件链甲衫于是收藏于莫斯科的皇家军械库,留存至今……

再说一个克妻的胖子国王的两套铠甲。

16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身为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代君王,最著名的是他一共有过六次婚姻和六个王后,其中前五个王后两个离婚,两个被处死,一个死于产褥热。

这个国王很喜欢竞技比武,拥有多套比武铠甲。

我们就来看看他最初和最后两套不同的铠甲的差别,好明白岁月是一把怎么样的杀猪刀。

第一套是格林威治兵工厂出产的“银镂铠”,由保罗·范·维兰德大约于1515年制作而成。这件铠甲通体镀银并曾饰金,全甲于骑乘状态时高185厘米、胸甲肩部至腰部高35.5厘米、全重30.11公斤。该铠甲上的胸围(由铠甲外侧量得)为105.5厘米(41.7英寸)、腰围则为88厘米(34.7英寸)。在胸甲上的人物形象是圣乔治,背甲上的则是圣巴巴拉。其他部分的铠甲都采用都铎玫瑰与凯瑟琳的石榴标志。甲裙底部有以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公主的名字首字母H和K为装饰图案,以此纪念她们两人的婚姻。但最后亨利八世这个渣男,因为凯瑟琳不能生男孩而抛弃了她。

最后一件铠甲是1540年格林威治兵工厂为亨利八世制作的。亨利八世此时49岁。该铠甲高188厘米,重35.33公斤,胸围138厘米(54.5英寸),腰围129.5厘米(51英寸)。

从两件铠甲来看,亨利八世这个渣男做到了“特别能吃苦”的前四个字。

相对于国外对于国内铠甲的保护与收藏,国内这个真的差远了。

说两件国内著名的铠甲吧!

首先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东周皮甲。要注意的是,东周皮甲不能简单理解为皮质甲,而是一种皮革大漆复合甲。

我们的作者曾对这个套进行过复原。

甲片髹漆后形成漆膜“具有防腐蚀性能和一定的强度、韧性”,“漆膜厚度一般约为0.3毫米,估计要涂刷六七层之多”。2毫米厚度漆层,已经超出美观和防水等基本需求,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体防御能力。古代工匠在制作时,对不同部位应该区别对待,后世的中国甲胄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道理类似。

著名宅男、明万历皇帝的定陵里出土过一套盔甲。这幅铁甲自肩至底边通长68厘米,被称为齐腰甲。

这种铁甲是对襟。甲身前襟分为左右两片,各于胸部中心缀一铁质贴金圆护镜。两左右片以六对枣核形扣及扣襻纽系。后襟为一整片,上部中心置一圆护。前后襟在肩部连缀,褃缝用绦带连接。根据资料介绍,这幅盔甲共用黑漆熟铁方叶及三角形叶等一百九十九片。因为皇帝的身份,甲片以合股粗丝线穿连编缀制成,而衬里用的是织金锦。

定陵出土的铁盔,属于宽沿六瓣式铁盔。根据明成化四年兵仗局所监制记录,这种头盔以四瓣、六瓣、八瓣铁盔居多。出土的头盔含盔缨杆在内,高33厘米、重1690克。因为是皇帝的,所以六瓣间的缝隙上都加了香草金饰压条。盔的六个面上还有金制六甲神。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神。在道教中,六甲神被视为阳神(与六丁神相对,六丁神为阴神),又称“六甲将军”。能“行风雷,制鬼神”。盔顶上有真武大帝像,明朝有真武大帝崇拜(明成祖认为他能夺取皇位是因为真武大帝保佑了他。)

中国古代防御力最强的盔甲是什么

中国古代盔甲,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其中尤以北宋时期的冷锻甲为最强。

文章开篇,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中国铠甲发展史。

中国铠甲,最早有竹木制作的。大概上古时期,斩木为兵。用削尖的木头做兵器,铠甲也只好采用竹木制作。但是部落首领等重要人物,有可能穿戴青铜制作的甲胄。民间传说蚩尤82兄弟铜头铁脑,可能就是戴了青铜头盔。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装备皮甲。所谓皮甲,就是皮革制造的铠甲。

战国策讲,吴国“衣水犀之甲者,亿又三千。”意思是吴国有穿着水牛皮铠甲的战士十万三千人。可见当时的铠甲的材质,以皮革为主。大家不要以为皮革铠甲质量不好,其实经过加工处理的皮革非常坚韧,有很强的防御力。

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有很多石制的铠甲,其实都是模拟皮甲的形制制作的。真正的秦兵所穿的应该也是皮甲。因为石甲,制作非常复杂,费工费力;防御力极低,还非常沉重,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所以不可能有人穿石甲。

秦汉之际,铁甲逐渐走上历史前台。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和铁资源的累积,铁甲逐渐成为战场的主流。近年来出土的西汉铠甲,都是铁甲。在长安、洛阳、内蒙、河北等地,都曾经出图过汉代铁甲。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一套汉代铁甲,有2400多片鳞片。防御力很强。

下图是复原的汉代铁甲。

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铠甲又有重大发展,防护面积更大。防御力也更强。特别是出现了马铠。所谓甲骑具装者也。《宋史·仪卫志》:“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大概类似上图这样。真是铁人铁马。

唐朝十三铠。

唐代的铠甲,共有十三种。根据《唐六典》记载,十三种铠甲分别是: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

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乌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

十三铠中,以明光甲最为知名,防御力也最强悍。

最近大火的这部电视剧,据说服装道具很接近历史真实。也许这就是明光铠吧。看起来确实很霸气啊。

这几位的铁甲也很好。

另外,很多人以为锁子甲是西方独有。其实早在唐代我们中国就有了锁子甲。可能还真就比西方还早几百年。中国之所以一直盛行麟甲,就是因为麟甲比锁子甲更抗击打,比板甲更灵活。

总之,唐代的铠甲极其坚固。以至于刀剑等利刃难以对其造成伤害。很多武将士卒,纷纷改用铁鞭、铁锏、骨朵等打击类兵器。

更上一层楼的宋代铠甲。

宋代铠甲在形制、材质等方面,与唐代铠甲一脉相承,只是增加了防护面积。宋代著名的步人甲,就是在唐代步兵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能覆盖全身的重型钢铁扎甲。

宋代最强悍的铁甲,并不是汉族发明的。而是西北的羌族。他们制作的冷锻甲,独步天下,堪称中国铠甲的巅峰。

冷锻甲,故名思议。是用冷锻技术制造的甲,宋沈括于《梦溪笔谈》卷十九中对其有详细的说明。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冷锻甲之前,铁甲一般都是加热之后进行锻打。这样方便加工。提高效率。

但是羌族人,采用独特的冷段技术,“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生生将一片片厚厚的精钢,用锤子敲打到三分之一的厚度!这其中所消耗的人力可想而知。而其强大的防御力也令人不可思议。“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

所以说,冷锻甲才是中国铠甲的巅峰。

古代人打仗都穿盔甲,为什么还会死这么多人

古时打仗,有多种因素将士死伤,如两军对阵,将对将,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一方将帅阵亡,另一方冲杀,士兵会死于乱军之中。盔甲与现在防弹衣相似,穿上防弹衣子弹就打不穿吗?其二,古代打仗有的被水淹,有的被火烧,有的从山上放下石头,滚木扎向士丘。乱箭也能射死士兵。总之,打仗就会死人,不管有多坚固的保护。

古代将军的盔甲到底有多重

唐代以前的铠甲质量没有特别的记载,所以所提供的甲胄质量数据都是今天复原后重新测量的,真正有古代人自己记录的甲胄质量,是在《唐通典》里面首次有了记载。根据《唐通典》的记载,唐军甲胄占军队人数的六成,唐札甲整套质量下来在40斤左右,样式为左右襟分开系,身甲由前襟开合,有完整的披膊,可以护到颈部甲裙分两页,皆过膝盖,可以说是把士兵捂得严严实实了。

宋代因为和辽、西夏、金国对战的需要,士兵披甲率达到古代最高峰,也就是70%左右。在宋代的《武经总要》里面,甲胄的质量被精确到了每一个甲片。关于步人甲书中的原文介绍是:

“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锃。内披膊叶五百四,每叶重二钱六分;又甲身叶叁佰叁拾贰,每叶重四钱七分;又褪裙鹘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

折合成现代的分量,这一套甲胄下来得有六七十斤,可以说真的是重的可怕了,同时期欧洲人的铠甲和这个比,简直就是个小外套。另外再配上头盔和战靴,分量差不多得有八十斤。这种甲胄的结实程度,用90磅弓在6米外用三棱箭直射,根本无法穿透,周身弱点只有脚背和腋下,因此克制方法多为枪挑。

同时期金人铁浮屠的甲胄质量,也得在70斤左右,所以宋金对战在甲胄上,基本是势均力敌。

元代札甲风格比较杂乱,也没有统一的风格制式。继承了宋元甲胄风格的大明也有详细的武备记载,也就是《武备志》、《纪效新书》等等。其中明代札甲的质量虽不及宋金时期那么可怕,也是有不低于40斤的分量。尤其是明代盛行复合甲,札甲和棉甲或者锁子甲和棉甲合在一起使用。纯棉甲的质量在15至20斤左右,再配上轻型的铁甲,一套甲下来得有35-40斤左右,而且对于火枪和弓箭和一般刀枪的防御力也是很在线。

清代甲胄只继承了明代的棉甲,而且棉铁复合甲制作方法并无改动,因此清甲中最沉的就是札甲和棉甲的复合甲,质量最沉有四十一二斤。

总之古代盔甲都不轻,所以说对士兵体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盔甲和铠甲有什么区别

盔甲和铠 甲有什么不同吗?“盔”指头盔,“甲”是甲衣。“盔甲”最初用兽皮、兽筋、藤条或厚棉布垫、破渔网制成,防护效果比较差。春秋时期有所改进,但还没有在战争中推广。据有关史料记载:盔甲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射骑之后,成为正式的军队装备。随着冶铁业的发展,人们用铁等金属来制作盔、甲。金属做的曱,被称为“铠”,在公元前200年左右,逐步普及。宋朝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曾记载一种叫做“青堂羌族缎子甲”的盔甲,说是在五十步之外,用箭都射不穿它。可见当时的造甲制铠技术已相当高明。但是金属盔甲很重,一个头盔就有五六斤,最重的铁甲能达到五六十斤,在行军打仗时穿着十分不便。自火器出现后,古代铠甲逐步衰落。上世纪初,当清军用火枪火炮装备“新军”时,古代铠甲就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了。有人认为:盔甲和铠曱的区别在于防护的部位不同,盔甲多指头部的,铠甲多指胸部的;也有人认为:铠甲比盔甲更高级、更结实,铠甲一般为将官所穿。其实,在我国历史上,盔甲和铠甲只是出现时间和称呼上不同,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

为什么古代打仗要穿很重的盔甲而现代打仗不用穿很重的盔甲

因为一个是冷兵器时代,一个是热兵器时代,场景不同装备当然要更新换代。

冷兵器时代,穿上一套盔甲,等于加了100的防御,很难被破防,就算受伤了也可能不是要害。这也是重骑兵成为了战场杀手锏的原因。

到了热兵器时代,就没有盔甲只剩下一个头盔了。

为什么不用盔甲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1、现代战争中士兵需要携带的装备重量要远超古代。

枪支弹药,各种辎重,如果再加上盔甲的重量,会被压得原地趴下,动弹不得。

对于机动性非常强的现代战争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一直到相对于盔甲来说比较轻便的专用防弹衣发明前,士兵的身体部位都是没有多余防护的。

2、盔甲的材质。

一方面盔甲无法抵御弹药和炮弹的直接攻击。

另一方面,炮弹极强的冲击力可能使一个穿着重盔甲行动不便的士兵内脏受损,反而受到更重的伤害。

3、盔甲的残留——头盔的作用。

虽然现代的热兵器作战中盔甲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头盔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而且还在战场上救回了许多士兵的性命。

根据一战中各国对战争伤亡情况的统计,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士兵是死于头部或胸腹部这种要害部位被战场到处飞舞的弹片或流弹击中。

这个时候,一顶钢盔就能救命了。

一战中那种简陋的钢盔,在受伤的概率不计的前提下,也降低了百分之五的死亡率。

不管是什么装备,防弹衣或盔甲,最大的作用还是减伤,想要免伤是不可能的。

在热兵器时代,武器威力与时俱进,更是如此。

古代士兵穿的盔甲好像没什么用,为什么还要穿呢

看来提问的同志受影视剧和武侠小说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我知道以前很多历史或武侠剧这所用道具真是满满的塑料感,神勇无敌的主角手起刀落,影视剧里身穿“盔甲”的兵人甲或乙应声倒地,怎么一个爽字了得,就是这些场景可能让提问的同志感受不到盔甲的作用。但是,我国影视剧也是在与时俱进的嘛!好歹您看一下《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历史剧啊!里面披甲士兵的打斗场景就真实很多。

好了!我就不扯影视剧了!先说个结论:古代军士不披甲上阵,那不是去打仗的,那几乎是去找死的,尤其是涉及肉搏层面的时候,披甲之士对上无甲之人,根本就是场没有悬念的单方面杀戮。

如果盔甲真的在战场上可有可无,为什么我国古代的中央政府对盔甲的严防死守要超过其他兵器呢?翻一下典籍就知道无论是私人或者组织或者达官显贵私藏盔甲就是重罪。举几个例子吧!

先来看元朝,原文如下。

《元史·卷一百五》:诸私藏甲全副者,处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不堪穿系御敌者,笞三十七。

看见吧,在元朝收藏铠甲一整副,如果被官府发现,直接送你去阎王爷那儿报道,处死!处死!处死!重要的事说三遍。

再来看看继元而起的大明。对私藏盔甲者比元朝仁慈一些,虽然罪不至死,但是后果依然很严重。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的,全都不能持有,若持有一件“杖八十”。如果有人胆敢私自制造,那就是“杖一百”,赠送“流放三千里”套餐。

至于清朝代明而起后,对盔甲的禁令直接沿袭了明朝的条文,对《大明律》一字不差的进行了拷贝,所以从法律条文上来说对民间收藏铠甲的惩罚力度,明清两代是一样的。下图为康熙朝《大清会典》所载私藏盔甲之禁令。看看明清时代的禁令,对弓箭、刀、枪、弩、鱼叉、禾叉都不在禁限,但对盔甲的监管就是死咬不放松。在顺治六年,清廷考虑到战事尚未结束,民间局势混乱,允许百姓持有鸟铳、三眼铳、弓箭、刀、枪、当然马匹等项,但是唯有火炮和盔甲不能拥有,务必严厉禁止。封建统治者视民间持有盔甲之行为如洪水猛兽可见一斑。

当然,以上法律条文仅仅针对民间私藏铠甲行为,若是权贵敢于私藏盔甲,藏的越多,结局越惨(这个阶层比较有权有势,一藏就会以百计数)。一般来说就会被当成谋反来处理,你解释也没用,直接进入死亡快车道,就比如说汉初的周亚夫以“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就是做葬器用的,结果被诬告后,下狱,“因不食五日,欧血而死”

《汉书·卷四十》: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

还有明武宗时期的大宦官刘瑾,在其失势后被抄家没产,开列清单。在明武宗得知刘瑾还收藏着暗藏刀具的团扇、盔甲一千多副、弓弩五百的时候,勃然大怒:“瑾果反。”随后,命令进入下狱审讯阶段。审讯内容也是围绕私藏盔甲的事展开。内容如下。

蔡震:“公卿皆朝廷所用,云何由汝?抑汝何藏甲也?”

刘瑾:“以卫上。”

蔡震:“何藏之私室?”

(刘瑾)语塞。

然后,“既上狱,上命毋覆奏,凌迟之三日,枭其首,榜狱词处决图于天下”,怎一个惨字了得。

至于能显示盔甲防护作用,甚至关键时候能保命的史料多了去了,提问的同志不看史料偏偏相信电视连续剧,直是不可思议。可以这么说,要不是有盔甲这种防御性兵器护体,明朝、清朝的开国者早就没了,我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还指不定叫啥名呢!

像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在创业初期就卷入了孙德崖和郭子兴的内斗,要不是有盔甲护体,可能那时候命就没了,死在《明太祖实录》的卷二部分,更不要说开创后来的大明王朝。

《明太祖实录·卷二》:上即策马疾驰,群骑急追,兵及上身,上时衷甲,虽被创而无所伤。展转十余里,复为短兵所及,因坠马,顾路左适有乘马者在旁,亦与上有旧,呼与同载,上奔跃其乘马。

还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攻打董鄂部的翁科洛城,中标两次,一次被对方的神箭手射中脑袋,“一箭正中其首,透盔伤肉深指许”,幸好头盔够硬,努尔哈赤所受的仅仅是皮外伤,另外一箭射中其颈部,这回是受了重伤,但是这支箭又被头盔下的锁子围领缓冲了一下,保住了一条性命,得以大难不死,想想看,如果没有盔甲护体,努尔哈赤的头部和颈部肯定是要被弓箭射个对穿的,登时就没命了。

盔甲有没有用不是很明显吗?

精良的盔甲具有极强的防御力,大大提高了古代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率。所以不管是什么势力,只要成规模,就一定会提高士兵的披甲率。就比如说明朝,据《四镇三关志》记载,辽东镇有兵94045人,铠甲75074副,披甲率高达79.8%;真保镇有兵54303人,铠甲52796副,披甲率高达97%;蓟镇有兵131135人,铠甲69892副,披甲率高达53%;昌平镇有兵30923人,铠甲19480副,披甲率高达53%。而据《全辽志》记载,辽东镇每年生产头盔3520顶,甲3200副,要知道古代的盔甲生产也是挺复杂的,这个产量已经是不错了。

缺铁如蒙古人,也尽量给其精锐部队配备盔甲,蒙古人“甲胄以铁为之,或明或暗,制与中国同,最为坚固,矢不能入”

而努尔哈赤在反明前,已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盔甲产业链,毕竟东北有铁矿,冶铁业一旦被点开开始批量制造盔甲兵器,“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据《李朝实录》记载,八旗军的披甲率非常高,“其兵有八部,二十五哨为一部,四百人为一哨。一哨之中,别抄百、长甲百、短甲百、两重甲百。别抄者(很可能是后金军中的精锐护军)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在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胜。两重甲用于攻城填壕”。当然,《李朝实录》可能事涉夸张,但据《满文老档》记载,后金军一牛录内可能配备了150副铠甲。

士兵广泛披甲当然是提高了战场的生存率,这样的例子更是一抓一大把,就举几个例子。

就比如说在万历援朝之战中的碧蹄馆之战,日方史料记载,明军盔甲刺不穿,砍不动,弓箭也没法射透,坚固的让人绝望,要几个人围攻一个明军士兵才行。

再如《经略复国要编》载,在碧蹄馆之战中,明军将领李宁,因为有盔甲甲叶削弱了日军火铳弹丸的攻击力,未造成重伤。“铳子击穿左肋甲叶,未曾重伤”

再来看看《满文老档》。

这位叫哈宁阿的将领在已巳之变中与袁崇焕所统的关宁军交锋,“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这就说明他在战斗过程中头盔挨了四下,躯干挨了两下,躯干的事我就不提了,不戴头盔,头部被砍四刀或挨四箭试一试,确定不会两腿一蹬嗝屁吗?

再来看看这位叫劳萨的。“盔中箭一处”,不戴头盔挨一箭试试?

再如郑成功巨资打造的“铁人军”,由军中优中选优的士兵组成的重甲步兵,攻打南京之役,首战就击败了清军的重骑兵。清军形容“铁人军”“俱全身是铁,箭射不透,刀斩不入”,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披上重甲,完全就是人型坦克,一旦结成方阵,硬冲很难有胜算。

所以,一旦一个精兵披上坚固的盔甲,战场生存率是很高的,怎么能说是没用呢?不要被电视剧骗了。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明太祖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经略复国要编》、《四镇三关志》、《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全辽志》、《元史》、《大明律》、康熙朝《大清会典》、《夷俗记》、《汉书》、《石匮书》、《东夷考》、《从征实录》

参考文献:《万历朝鲜战争全史》